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广州/艺术工作者/1年前/24342浏览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如果你是5年以上的设计师,那么你应该会有“向客户提案”的需要。
不管是公司项目需要,还是自己接私单需要,在这个职业阶段,都免不了要跟甲方直接接触。
“5年”是一个设计师的职业分水岭,前5年可能更偏向于设计技法提升,但从后5年起就需要锻炼设计思维能力。
而“提案能力”,就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设计思维能力之一。
不懂提案的设计师在面对客户时,甲方不知道设计师是何想法,那么客户只能按照他的理解去让设计师反复改稿。
但懂得提案的设计师,知道该怎么向客户阐述自己的想法、知道该如何说服客户,客户也能瞬间明白设计师的意图,过稿也就容易许多。
所以,这篇文章我把自己这八年来的提案经验总结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本文导读:
  1. 提案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
  2. 提案到底“提”些什么?(HOT!)
  3. 我的项目实战提案举例
  4. 如何训练提案能力?(HOT!)
一、提案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
提案,简单来讲,就是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客户。
但并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推演、话术包装、表达技巧,就像给人讲故事一样,能够让听的人被带入到你塑造的「语言情景」里来。
最关键的是,提案时说的话,一定是客户想听的话。
这里可不是说要忽悠客户、迎合客户的意思,而是客户之所以找我们做设计,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帮他解决某个问题,因此他最想听的是:
我们怎样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所以提案能力大致分为以下三个能力:
①信息解读能力;②逻辑推演能力;③信息传达能力。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1.信息解读能力
客户找我们做设计,就是想要我们帮他解决问题。
但很多时候客户并不知道他们具体的问题出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具体想要什么效果,因此他会向我们提供大量的企业资料——品牌资料、产品信息、行业信息、人群信息等等,给我们观看。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众多繁杂的资料里梳理出对客户最关键、最有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便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思路和灵感。
帮助客户梳理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就是“信息解读能力”的关键。
2.逻辑推演能力
当掌握了客户的关键信息和问题之后,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去挖掘具体的解决思路。
有时候光是客户给的信息并不够,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大量的外界信息来补充灵感,然后把这些外界信息与客户给的信息进行有机结合。
再根据具体的问题,一步步拆解,一步步推演,最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中间就需要非常清晰且强力的“逻辑推演能力”。
3.信息传达能力
有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就还得把方案告诉客户。
演讲是一门技术活,从问题铺垫、到问题拆解、再到解决方案呈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在语言逻辑上要表述清晰,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故事演讲」能力。
不然一字一字的照着方案干巴巴地念、还满口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客户铁定没有耐心听下去。但适当地插入一些故事情节,或者描述某种有代入感的场景,再或者穿插一些幽默段子,就能勾起客户的聆听欲望。
讲方案的关键,一是客户要能听懂你在讲啥,二是客户要有耐心听你讲。
演讲的节奏感、逻辑的清晰感、语言的轻松感等等,都是“信息传达能力”的体现。
二、提案到底“提”些什么?
大致理解了提案能力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到底要跟客户提些什么内容。
前文提到,客户找我们,是希望我们能够帮他解决问题。
无论项目在任何时候,“解决客户问题”是我们始终如一、贯彻到底的目标和使命。
所以,在向客户提案时,有一个「
内功心法
」需要始终铭记在心:
①客户的问题是啥?
②我们解决此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更简单的理解就是:
找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所谓“设计”,就是“设置计谋”——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计谋和策略;设计方案,就是把这些“策略的思考过程”用PPT给呈现出来。
而提案,就是把PPT上的“内容”阐述给客户听。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这种逻辑。
再具体到某个项目实际提案时,内容阐述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维度:
①背景;②策略;③呈现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1.背景
这里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
目标背景
”与“
关键问题
”。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首先,要搞清楚此次的项目背景是什么?客户为什么要找你?到底希望你帮他解决什么问题?他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结果?——即“目标背景”。
客户不会拿着红彤彤的毛爷爷到处乱花,他一定是遇到了某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但自己又不知道问题在哪、内部可能也搞不定,才需要请更厉害的专家来帮忙。
其次,当客户找到你时,他通常会先跟你开一个前期的“问题诊断”会议,让你了解一下他的需求
(很模糊的需求)
,然后再发给你一大堆企业资料。
此时,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读客户信息,帮客户梳理出“关键问题”出在哪。
这个“关键问题”,就是客户迫切想要解决的困境。
所以,提案第一步要向客户说明的是:
根据客户的“目标背景”分析,找到客户的“关键问题”。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一般开篇的话术就是:
在正式提案之前,我们先来简单回忆一下本次项目的目标。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再结合您的需求,我们分析出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XXX”,分别体现在以下这些层面......
(PS:仅供参考)
2.策略
有了具体问题的指引,才有解决思路的出现。
这一步主要体现的是策略输出,具体包含“
维度分析
”、“
核心策略
”两个方面。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首先,想要解决一个问题,就需要进行多个维度的剖析。
在商业营销层面,客户出现的问题,大致都可以概括为“品牌升级”与“产品销售”,而这两个方面都可以从一个万能的“3C模型——竞争对手、消费人群和企业本身”出发。
  • 竞争对手
    ,也是市场和行业环境。通过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找到「市场机会点」。
  • 消费人群
    ,是所有商业活动的起点。通过对消费者的“年龄、偏好、文化、圈层...”等多个维度的分析,得到一个关键「痛点洞察」,再找到「消费需求点」。
  • 企业自身
    ,是分析品牌本身拥有哪些「优势资源」,能够满足消费需求点,去抢占市场机会点。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其次,通过对“3C模型”进行分析,找到:
市场缺啥×用户要啥×我们有啥。
这一步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在三者之间的巧妙“
关联点
”。一般来说,解题思路在此时就慢慢浮现出来了。
这个关联点,4A广告公司叫做“大创意-Big idea”,华与华叫做“购买理由&超级符号”,特劳特叫“定位”,叶茂中叫“冲突”。
但无论叫啥,“它”都是指引我们这个项目具体往哪走的方向,是项目的“核心策略”。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这一步的大致话术是:
针对这个关键问题,我们分别从市场、人群、自身这三个角度去分析:
从整个市场来看,我们主要面临的竞争对手是“XXX...”,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分别是“XXX...”,与它们相比,我们的优劣势是“XXX...”,因此我们品牌处在这个行业中的“XXX位置”,整个市场存在“XXX机会”。
从消费人群来看,他们主要在“XXX年龄区间”,有着“XXX的消费习惯”,有着“XXX的个性标签”,他们在“XXX文化圈层”......,这个人群主要的“消费痛点是XXX”,因此存在的“消费需求和动机是XXX”。
从品牌本身来看,我们的企业拥有“XXX背书”、“XXX实力”、“XXX优势”,我们的“品牌人格是XXX”、“品牌定位是XXX”......,从这些方面出发,我们可以给消费者提供“XXX功能需求”或“XXX情感需求”。
所以综合三个以上维度来看,我们的“核心策略是XXX”.......
(PS:仅供参考)
3.呈现
有了核心策略,但此时它还是很虚一个“关键词”,我们仍需要思考用什么样的创意方式去表现它。
这一步又分为“
创意方案
”和“
落地呈现
”。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首先,针对“核心策略”的关键词进行头脑风暴,挖掘出一些能够体现策略的“创意元素”,以及创意的表现方式。
这一步关键是:
如何把策略展示给目标受众,进行有效沟通。
比如,我们是做线上海报还是线下快闪?用什么视觉主体去表现?用什么有趣的形式感去呈现?我们在哪个媒介进行投放?......等等。
毕竟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平庸无趣的信息会被消费者忽视,只有创意的信息才能抓人眼球。
而创意就是通过巧妙的方式,以求让消费者最大程度接收到品牌传递的信息,这便是“创意方案”的重要性。
其次,好的“创意方案”,需要好的执行落地来支撑。这一步就是更具体的视觉呈现和文案呈现。
如果以电商设计为例的话。
视觉呈现就包括:风格调性、画面创意、配色规范、图形符号、材质表达等等。
文案呈现就包括:详情框架文案、核心卖点文案、辅助卖点文案等等。
不同的媒介,会有不同的物料需求,但基本上都是体现在“视觉与文案”。
策略是给客户自己内部听的,而创意才是说给消费者听的,视觉和文案又是把创意呈现给消费者看的。
策略需要创意的支撑,而创意也需要视觉与文案的支撑。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这一步的话术大致是:
从我们挖掘的核心策略出发,我们延展出这些关键词“XXX...”。
针对这些关键词,我们想到了“XXX创意表达方式”。
在视觉落地方面,我们规定的全局视觉通调是XXX,画面创意是XXX,品牌VIS系统是XXX,按照这套体系,我们还可以应用在“XXX视觉物料”上......
同时相对应的画面文案风格是XXX,每个卖点文案分别是XXX......
按照这一套效果最终落地,能够最大程度把品牌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PS:仅供参考)
以上这些,便是我这几年历经多次提案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不一定很完善,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但其实流程和逻辑都大差不差,只是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介,方案内容会有相应的调整而已。
所以,提案说到底就是把我们的设计思路,一五一十地告诉客户,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一定的逻辑和技巧,让客户听得懂、有耐心听下去。
一般来说,只要客户听懂了你的想法,而且你的确又是围绕着他的“关键问题”去思考,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策略,那么大概率是能够过稿的。
如果没有过,那一定是咱们把问题想偏了、挖浅了,提出的方案并没有解开客户心中的疑惑。
切记:
提案提案,提的是客户想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我们的创意自嗨!
三、我的项目实战提案举例
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举一个我实际提案项目的例子——某医疗器械品牌的电商首页策划。
节省阅读篇幅,我就以电商首页的其中几张KV规划为例。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背景:
这是一个全新品牌,我们在服务它的时候,产品都还处在前期开发阶段,这是一个真正从0~1的全案策划项目。
客户需要我们帮他制定全盘战略规划,包括:梳理产品矩阵、挖掘核心卖点、电商策略打法、电商视觉策划等,简单来说就是“电商品牌策略”与“电商品牌视觉”。
这个项目我们服务了一年之久,在此期间我们小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各自负责不同的业务模块。
而我则负责电商首页规划。
这里有个小插曲,我是项目中期才介入的,前面并没有参与,算是中途接手。
同伴在前期已经确定了品牌视觉风格:
未来主义科技风
——品牌是“医疗科技”品类。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又得益于同伴与客户前期的多次碰撞,我发现这位客户经常会问一个点:
这个画面,你想给消费者传递什么价值点?你又是怎么关联到我们的品牌呢?”
这个信息非常关键,它透露出了这位客户想要看到什么东西、想要听到什么东西。
也就是说,客户的关键问题是:
画面怎么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
通过客户的关键问题,我又细致拆解出以下这些小问题:
  • 基于画面,品牌想传递什么策略点给消费者?
  • 基于这个策略点,画面创意是如何思考的?是怎么发散出来的?
  • 这个创意用什么视觉元素去调动消费者感知?
  • 调动感知以后,又如何巧妙关联出品牌相关的信息?
因为在提案的前期,我们必须与客户在问题上同频——即甲乙双方都要一致清晰“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是啥!
所以,我在阐述每一张画面KV时,始终都围绕这四个点展开。
例如首屏KV,我的阐述是:
首屏KV,它的作用是需要开门见山、向消费者传递出“我是谁?我主要干什么?”的品牌信息,让消费者能够快速认识到我们。
因此我们需要一上来就要告诉消费者,我们是XXX。
那通过哪些方面来告知消费者呢?分别是场景搭建、品牌超级符号、使用场景、产品融入。
场景我们安排在一个抽象空间的“卧室”内,告诉消费者我们是一家“医疗睡眠品牌”、能帮助她“睡好觉”的品牌。
接着我们在画面中安排一个“熟睡的精致女主”,她的手里还握着我们产品,意在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是在睡眠场景中用的、有助眠功效。
然后在墙上融入我们的超级符号“PU+”,给消费者一个“独特记忆点”,同时也是告诉消费者我们拥有一个核心技术——PU+睡眠科技,以此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最后,我们的画面基调是一种“空灵梦幻”的感受,从画面上让消费者有一种“晚安好梦”的联系,同时从画面的窗外慢慢飘进几个产品,以此向消费者展示出我们的产品面貌和用途。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再比如卖点KV,我的阐述是:
这一个模块,我们根据产品的功能,划分出了相对应的使用人群,意在引导消费者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首先,这款“成人+儿童2合1”的产品,是大人与小孩都可以使用,那么在画面表现上,就要同时出现“大人与小孩”的角色形象。
大人与小孩同时躺在卧室的床上,大人拥抱着孩子、非常亲昵,大人手里拿着产品,儿童的鼻子上正插着我们的产品,意在告诉消费者我们的产品能够帮助孩子快速入眠,自己也能睡个好觉。
另外画面中用虚线连着接产品的“核心卖点”,在画面中随机出现,制造一种画面灵动感。
最后画面的场景同样是设立在一个“空灵梦幻”的卧室场景中。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又比如品牌实力KV,我的阐述是:
这一个模块的画面,主要目的是向消费者传递出“品牌拥有哪些科技实力”,再次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像这张画面,我们需要告诉消费者的是——物理科技主义——拥有“脉冲睡眠科技”、“Air轻气囊技术”和“黄金光子”的卖点。
因此,在整个画面中,我们直接满屏展示这种“脉冲科技”的特效,加强画面的冲击感。
同时融入进产品,暗示消费者、此款产品就是用这些技术研发出来的;并在产品底部加入一团软绵绵的气囊,来表达“Air轻气囊技术”;又在画面的四周飘散着一些“+”的光子元素,一来代表“650nm黄金光子”,二来是运用“点线面”的“点”手法,让画面更加灵动活跃。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我所有的画面皆是按照这种逻辑阐述给客户听,最后的结果就是:
提案一稿过!
提案完毕后的一分钟内,客户立刻表示:你真的对我们的品牌理解非常透彻,每一个点都完美传递出了我们的想法,而且每个创意都特别棒,我们对这个首页相当满意!
真的没有吹牛,客户只指出一个错别字问题,但是所有的画面创意和整体规划一点毛病都没有。
而且相关负责人还私下加了我的个人微信,这意味着什么呢?她未来很可能单独找我做项目!
我的电商首页提案一稿过,但我同伴负责的详情页提了好几次始终都过不了稿。
这里并不是贬低他的意思,而是想告诉大家:
拥有良好的提案能力,只要设计做的不差,过稿概率真的很大
像这种提案一次就过的场景,我亲身经历过很多次!
所以这就是掌握提案能力的魅力!
四、如何训练提案能力?
(看到这里,想必你已经很累了吧,再稍微坚持一下~~)
既然我们知道了提案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平时我们又该怎么训练呢?
这里结合我自身过往的从业经历,与你分享五个方法:
学会向甲方“提案”,就没有过不了的方案!
Collect
1、看案例
大家平时都喜欢逛站酷对吧,站酷上有许多TOP级团队与大佬所发布的案例,都有很多学习的地方。他们的项目呈现流程都特别完善——从前期的战略推演、到核心策略、到视觉创意、再到页面呈现,每一步都很详细。
但是很多人在看的时候呢,很喜欢直接就跳到最后去看页面落地效果,而忽视前面的推导过程。
可恰恰相反,光看页面落地效果,并不能学到啥东西,关键精髓就在最前面的策略推导,如果能按住耐心去一点点把大佬们的思路和想法分析透,那对自己逻辑提升就非常大。
看案例的重点不是“看效果”,而是“学思路”!
2、拆方案
网络上有许多资源,可以找到一些从互联网大厂、国际4A广告公司、顶尖战略咨询公司等流出来完整的“品牌全案PPT”。这些完整的PPT,才是一个团队和项目真正的“思想精华”。
比站酷上的案例呈现,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因为在站酷上一些客户的商业机密,设计公司不能暴露出现,所以案例呈现上,许多地方都有一定的逻辑空洞。但这些完整的PPT,每一步,每一个关键点,全都在。
所以如果能找到这种PPT的话,自己再按着耐心去一点点拆解学习,对自己的提升也将是巨大的。
而且由于这种方案PPT没有人给你讲,你只能靠自己、照着上面的文字一点点理解,这相当于是你用自己的话在心里“讲”了一遍。看得次数越多,你的逻辑提升就越大。
3、向团队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都免不了需要跟直接领导汇报工作。
这时候,也是训练我们提案能力的好机会。
因为你向领导汇报工作,总不能随便说说吧,通常都会做一个PPT去汇报,我知道很多人都挺抗拒这种行为,觉得很麻烦。
但如果想要训练好提案能力,领导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资源。当你在向他汇报工作时,如果有哪些地方你没说到位的话,他都会直接告诉你,或者让你再重复一次,这时候就能慢慢锻炼我们“讲重点”的能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利用团队内部的“分享会”。
一些有点规模的团队,通常内部都会有一些定期的员工分享。这种场合没有那么严肃,我们能放得很开,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去锻炼自身的幽默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活跃气氛的能力等。
把握好每次内部团队让你“说话”的机会,都能有效训练你的表达能力。
4、跟对人
如果你运气好,跟了一个逻辑性很强的老板的话,那真是福气!
我曾经在后浪,老板是一位10多年的营销策略老兵,他是一个凡事都要讲究逻辑的人,所以他也要求我们在做每件事情时,都要不停地思考“逻辑是啥”。
而且像这种天生逻辑很强的人,表达欲都非常强烈,逮着一丁点机会,他们都会向你输出一大堆理论和道理。
这些理论的背后,都有着他很强的逻辑支撑。
在这种老板营造的氛围下面,你很容易就会锻炼出用逻辑思考问题的习惯。你就算不会,老板都会逼着你会!
所以,我非常幸运在过去的八年里,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老板,帮我训练出了非常强的逻辑能力。
5、学理论
我的老板曾经告诉我:你不懂怎么说,那是因为你脑袋里没货。
一个人表达力突出的关键原因,是他脑子里面掌握了很多的思维模型和理论方法。
因此,设计师除了提升自己的设计技能之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的设计理论和营销理论。
理论模型有助于我们把客户的问题看得更深、更透彻。
更好地把问题解决得彻底!
写在最后:
提案能力作为设计师的必备能力之一,能够帮助他在面对客户爸爸时,不会怯场,做到坦然自若地沟通。
同时因为这种“自信”,又会让客户觉得这位设计师非常专业,对其信任有加。
所以,我非常建议不管是从业多少年的设计师,在提升设计技能之外,也花时间锻炼提案能力。
不仅能够提高自己在设计行业的竞争力,再现实点,还能减少自己稿子被客户打回反复修改的频率,岂不美哉?
最后,祝大家掌握提案能力后,纵横职场!
(创作不易,麻烦友友点个小赞赞鼓励下作者呗~~↓↓↓↓↓)
1015
Report
|
1971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DESIGN NEW WAV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文章/教程
设计文章/教程
设计文章/教程
设计文章/教程
作品收藏夹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设计分享
设计分享
设计分享
设计分享
作品收藏夹
学习教程
学习教程
学习教程
学习教程
作品收藏夹
vi
vi
vi
vi
作品收藏夹
vi
37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