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来自17岁花季少女的思想巨著——《个体文明论》

北京/设计爱好者/1年前/110浏览
一部来自17岁花季少女的思想巨著——《个体文明论》

一部来自17岁花季少女的思想巨著——《个体文明论》

电视中正在播演湖南卫视《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三季,其中压轴登台的林志颖,又在台上唱响了那首经典的《十七岁的雨季》。而此刻我的书案上,也正静放着一本大部头学术著作,《个体文明论》这五个大字伴随着音乐旋律赫然入我眼帘。

少女文心天成,思想付梓成书

坦然讲,直到动笔的此时此刻我都觉得难以置信,眼前这部五十多万字的学术煌煌巨作,居然出自一位十七岁花季少女的笔下!这是便利于出版的一个“噱头”?还是“标题党”又在刻意吸引眼球?数日之前,我正是怀揣着这样的疑问,才忍不住翻阅起了这部《个体文明论》。但就在我用几个昼夜的空闲时间通读全书之后,我却如棒打、如雷击一般,从内而外被震撼得犹如“木鸡”一样,久久瘫坐在书房,一身大汗,无法言语。我相信,从那一刻起,先前心中所有的质疑都已烟消云散,唯剩满心的赞叹:

作者14岁带“个体文明启源班”团队、16岁写书、17岁出书,世间竟有如此天资卓越之少女!竟有如此洞悉练达之英才!

越读越是好奇,越看越想释疑。我反复几日不停在想:从小到大每一个人都耳濡目染的“文明”,怎么就能被作者写得如此有形而生动,变得字字掷地有声,章章振聋发聩?从作者自述中得知,作者张心文从小便对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负面问题产生了深入思考,并由此为源头开始探索起“个体文明”这一思想。正所谓“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知且行”,她提到,在“个体文明”相关思想一步步生根内化的同时,自己便在父母的满心支持下,于2019年6月3日正式成立“个体文明实验班”,开始将这一“文明”新思考付诸实践。2021年8月28日,张心文组织创立的“个体文明实验班”完成了为期818天的“集中提升期”,并在实践结束且成功之后,静心执笔,写出了《个体文明论》一书。此等思维眼界,此等彪炳的执行力与强大的组织能力,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书中深刻感知到,并且体会见字入心的奇妙读感。张心文说,她写此书的目的不为任何盈利或名声所需,只是想把“个体文明”具化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并希望其能被更多的人知晓,也造福于更多人。何须赘言其它?心文,心文,更乃文心天成!

探索个体文明,实践令人警醒

回归到主题,从内容上来看,《个体文明论》一书通过对人类文明、区域文明、国家文明、民族文明、家庭文明以及科技文明、宗教文明、教育文明等文明形态的审视,凝练提出了“个体文明”这一概念,创立了“个体文明理论”,并由此建立起了一个严整的思想体系。从结构上来看,本书共分“理论”“实践”“推广”三卷。其中,“理论卷”论述了人类个体生命的五大阶段、个体文明的五大标准和七个具体理论、个体文明的专业能力以及个体私下文明的重要性;“实践卷”则对作者创办和领导的“个体文明实验班”长达两年零三个月的实践经历与经验,进行了回顾和介绍;“推广卷”以作者充沛的热情,展望了“个体文明理论”在国际国内、社会、学校以及政府机构、学术机构的推广构想。

说到此,可能已经有很多人忍不住想问,作者所探索的“个体文明”到底是什么?首先,“个体”和“文明”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体来讲,“个体”是“文明”的唯一载体、主要动力和叙述主体,而“文明”则是“个体”的物种性质、物种动力和根本要求。也就是说,个体与文明是相互确证、天然统一、是二而一、互为互是的“一体两面”的关系。人们常说的生态文明、国家文明、社会文明、民族文明、科技文明等等,其真正的和唯一的起源处、作用点以及推动力、落脚点,便是“个体”,便是“个体文明”。

那“个体”具体所指何物呢?简要而述,便是你我本身。正如作者所说,“个体”概念虽然在今天看来十分易于理解,但从时间的宏观角度来看却是人类历史上蒙尘最厚的概念。回顾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个体”——人类的“个体”,在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思想基础和道德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出现之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现实性。比如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以及古中国时期,除却王公贵族此类“上等人”之外,其余95%以上的“民众个体”甚至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也就无所谓“个体”的身份了。由此可以看出,“个体理论”——特别是“个体文明理论”,只能发生在现当代,只能产生在马克思主义之后。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作者才把早在2500年前就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儒家学说和给予绝大多数地球人以“人类个体”尊严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界定为“个体文明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或者说,“个体文明理论”是对以这两种学说为代表的人类一系列伟大思想成果的抽象、整合与升华。

接下来,我们再来浅析一下“文明”之所指。可能会有不少朋友认为“文明”这个词语太生活化、日常化甚至是口语化了,又何须洋洋洒洒用数十万字符去论述呢?其实不然,通读全文之后我们便可发现,作者所说的“文明”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文”,是指人之所以为人所应具备且已表达出来的、无愧于“我”的各种能力;而“明”,则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应达到且已表现出来的、无愧于“人”的自我认知。简而言之,“文”乃外在表现形式,即人的外在规定性;而“明”则是指内在本质规定,即人的内在规定性。由此来看,作者所构建的个体文明标准体系——以“真善美优乐”为人格规定标准、以“责任与奉献”为生命意义标准、以“快乐与幸福”为人生检验标准,能起到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的现实作用。在此我也不妨浅谈一下自我见解,本书中的“文明”包罗了世间一切美好的、积极的、向上的元素,它是由诸多元素所具化而成的精神尺度与现实准绳,一方面用以规束我们的思维不越界,另一方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你自己。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本书的学术重要性不仅在于思想的可贵性,更多价值其实是凝练在实践之中的。在通读全书的时候,我自己也仿佛成为了作者所带领的“个体文明实验班”中的一员,好像也在跟他们一样经历着一场从精神上到身体上,由内而外的、为期818个日日夜夜的“自我反思”。我会惊讶于作者笔触的直白,好似同样经历着痛苦的“自我改变”;我会惊喜于团队的蜕变,如同迎来了惊艳的“自我提高”;我更会震惊于每一位成员毫不留情面的内心揭示,在读他们所写文字的时候,总是能让我不时潸然泪下,不禁反躬察己。

作为媒体人,不论漫长一生,单说在每年、每月中我就可以接触到各类书籍著作,但是就现在而言,唯有此书让我真正领略到了思想的强大魅力所在。我折服于作者为“个体文明实验班”所作的一系列辛苦工作,更叹服其在思想上对现实社会和普罗人性的深刻剖析。用一句时下时髦的话来讲便是,一部思想性强的好书,能做到让人在读前满心期待,读中感同身受,读罢反省自躬。私以为,《个体文明论》便是一部这样的好书,而未曾谋面的“小友”张心文怕也是要在“17岁学术作家”的头衔后,再加上一笔浓墨重彩的“17岁思想家”了。

综上,《个体文明论》是一部如本书所说,揭示了“我们人类理论体系中的第一位原理和第一性原理”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关于人类个体如何生存的奠基之作。“如今的人生,想想都是甜的”,我想,我会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忘不掉作者的这句话了。所以,诚心推荐大家拿起此书静心去读吧,去学文明之道,去悟文明之理,相信大家都能历经人间千百味,再寻心头一丝甜。

--------张楠

0
阅读原文
|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包装文字排印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Heal丨概念网页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