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电位连接是防雷与安全接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核心目的在于将建筑物内部各种金属构件、电气设备外壳、钢筋、管道及防雷装置等导体通过可靠的连接,使其在雷电或故障电流作用下保持相同或接近的电位,从而避免电位差引发电击、设备损坏或雷电反击现象。
根据《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GB/T 50065-2011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的要求,建筑物应设置等电位联结系统,其中包括总等电位连接、局部等电位连接和功能性等电位连接三个层级。而在实际工程实施中,常用的核心器件包括等电位端子箱与等电位连接器。
定义:用于建筑物内等电位联结的集中汇集装置,是多根接地导体或金属构件汇集的中间节点设备。 用于不同导体之间或导体与接地体之间实现直接电气连接的专用连接构件。
结构形式:金属或绝缘外壳 + 铜母排(或不锈钢汇流排) + 端子螺栓连接点 + 防护壳体;一般为封闭箱体结构。金属接头、铜夹、螺栓连接、焊接片、导电连接片等,通常为裸露或简易封装结构。
功能定位:实现集中等电位汇流与分配,用于建筑内部主接地干线与设备接地端连接。实现局部等电位联结或金属构件之间的快速电气连接。
安装位置:建筑物基础层、设备机房、弱电间、配电室、卫浴间、手术室等位置。常见于机房设备外壳与接地母排之间、金属管道间、避雷带与钢筋间连接等。
维护性:可维护、可检测、具防护壳;部分型号带检测端口。多为永久连接或半永久连接,不便维护。
防护等级:IP30~IP65(视环境而定);户外型一般≥IP54。依连接部位环境而异,多为IP20以下。
导电能力:铜母排截面一般为30×4mm、40×5mm、50×5mm,可承受大电流冲击。依材料而定,通常用于局部等电位,承载能力较小。
简单来说,等电位端子箱是等电位系统的“集中节点”,而等电位连接器是“连接桥梁”。前者侧重集中汇流与检测,后者侧重快速连接与结构结合。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065-2011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T 14287.3-2014 《防雷装置 第3部分: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
IEC 60364-5-54:2011 《低压电气装置 第5-54部分:接地和保护导体》
JGJ/T 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额定冲击电流≥50kA(8/20μs),≥10kA(8/20μs)
此外,等电位端子箱在医疗建筑、化工厂房、信息机房等场所还应满足防火、防爆、防腐蚀要求。例如在石化行业,应采用Ex e IIC T6等级的防爆型端子箱,壳体材料多为不锈钢304或316L。
在民用与商业建筑中,等电位端子箱通常安装在配电间或电气竖井底部,与主接地母线(MEB)相连;通过铜芯导体与电气设备、金属管道、防雷引下线相连,实现总等电位连接。
局部设备(如电梯、空调机组、通信机房设备)则采用等电位连接器将设备外壳快速接入局部等电位系统。
手术室、ICU等医疗场所根据《GB 16895.24-2005 医疗场所电气装置特殊要求》需建立医疗等电位联结系统,防止人体电击风险。
使用带检测端口的等电位端子箱,将医疗插座、设备金属壳及屏蔽系统等接入。
石化厂、加油站、油库等存在易燃易爆气体环境,应采用防爆型等电位端子箱(Ex e IIC T6),并通过防爆等电位连接器实现设备接地、防静电及雷电防护一体化。
在通信机房、IDC数据中心内,等电位端子箱作为通信等电位母线(CEB),连接机柜、防雷SPD、电缆桥架、地网。
局部设备采用等电位连接器实现屏蔽层和机柜外壳的快速接地。
在光伏电站、风电场、铁路信号系统中,等电位端子箱用于将防雷接地、设备接地、控制柜接地汇流,形成完整的接地与等电位网络。
地凯防雷科技等电位端子箱与等电位连接器
是防雷与接地系统中相辅相成的两类关键部件。前者承担汇流、检测与分配的功能,是等电位系统的核心节点;后者负责快速、可靠的局部连接,实现各导体间的电气联结。
合理选型与正确安装,不仅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更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与设备的防雷安全、电磁兼容及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