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忠:在纸上太极!字里藏着能让人静下来的力量

广州/概念设计师/45天前/12浏览
吴应忠:在纸上太极!字里藏着能让人静下来的力量
文章转载“圆美设计”微信公众号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Collect
圆美设计吴应忠院长,绝非偶然闯入书法领域的创作者—— 他怀揣 20 余年设计战略定位经验的专业积淀,更带着 10 余年太极拳练习的亲身体悟,以东方哲学为魂、国学文化为根,融入独创的 “
圆美转思
” 理念(既追求形态的流畅圆满,更注重思维的通达转化),最终将太极拳的意韵与书法的笔墨深度耦合,开创出独树一帜的 “
太极圆美书法
”。对他而言,这门艺术不是简单的 “写字”,而是 “在纸上练太极”,让 “
纸上太极
” 从抽象概念,变成可赏、可感、能触动情绪的具象存在。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Progress: NaN%
Playback Rate
1.00x
壹、笔墨起势
——纸上太极的韵律初显
太极拳的精髓,在于起势时的从容蓄力、行势时的圆转流畅,而这份神韵,只有真正练过太极的人才能精准捕捉—— 作为拥有 10 余年经验的太极拳实践者,吴应忠院长将自己对太极招式的体悟,完全复刻进书法的笔画里。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Collect
“我练太极时总琢磨,能不能把‘云手’的圆转、‘棚式’的劲道,用毛笔‘画’出来?” 在谈及创作初心时,吴应忠院长曾这样分享。如今,这份琢磨化作了笔下的每一笔:起笔如太极 “棚式”,轻落墨却藏着练拳时凝聚的内在劲道,似拳者抬手时不疾不徐的沉稳;行笔若 “云手” 推移,线条弯转如流水般绵长,没有生硬转折,只有练太极时那种气脉连贯的韵律,像在庭院中悠然转身,每一处弧度都藏着太极的柔劲;收笔仿 “按式” 回落,墨色渐淡却余韵未尽,如同太极收势时的沉稳收力,留足让人回味的空间。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Collect
就拿“太” 字来说,首笔横画如太极起势时的平稳抬手,竖弯钩则似拳者侧身转体,圆转的线条里满是太极的灵动;而 “极” 字的撇捺,更像极了太极拳 “分脚” 招式的舒展,笔画末端的轻扬,恰似脚法起落时的轻盈。观者无需亲历太极练习,也能从笔墨中读出吴应忠院长练拳时的悠然意境。
贰、字形走架
——纸上太极的平衡之道
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阴阳平衡”,每一个招式都在动态中寻求稳定 —— 这份刻在吴应忠院长骨子里的太极哲学,在他 20 年设计经验的加持下,化作了太极圆美书法的字形结构,让每个字都成为 “纸上太极” 的微型道场。
“设计讲动态平衡’,太极讲‘阴阳相济’,其实是一回事。” 
吴应忠院长在采访中曾这样拆解创作逻辑。看 “中” 字,中间的竖画并非笔直僵硬,而是略带柔和弧度,如同太极图中阴阳鱼的交界线 —— 在稳定中藏着动态变化,恰似他练太极时立身的姿态:身姿挺拔却不紧绷,暗含可进可退的灵活;再观 “和” 字,左部 “禾” 旁笔画稍粗显 “阳”,右部 “口” 字笔画略细显 “阴”,粗细对比间,像极了他练太极推手时 “阴阳相济” 的感觉,虚实相生、相互支撑。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Collect
“我写‘和’字时,会特意让左右笔画‘像推手一样互动’,不是硬邦邦的对称,是有呼吸感的平衡。” 
他的这番话,恰好点出 “纸上太极” 的精髓:这种平衡不是机械的对称,而是如太极走架般在动态中达成和谐,让观者从字形里,读懂吴应忠院长从练拳和设计中悟得的生活智慧 —— 忙与闲、紧与松,唯有平衡方能从容。
叁、墨韵藏哲
——纸上太极的文化内核
对吴应忠院长而言,太极拳从不只是拳脚功夫,而是东方哲学的实践载体
;太极圆美书法也不只是笔墨艺术,而是“纸上太极” 的文化延伸。他以东方哲学、国学文化为根本,将 “圆美转思” 融入创作,让笔墨成为承载多元哲思的载体。
“儒家讲‘仁’,道家讲‘自然’,佛家讲‘空’,这些不是挂在嘴边的概念,要揉进笔墨里。” 在聊到文化融入时,吴应忠院长这样说道。他从儒家 “仁爱” 中汲取温润,让 “纸上太极” 的线条透着谦和,如他练太极时 “不与人争” 的气度;从道家 “自然” 中提炼规律,让笔画流转遵循万物生长的节奏,像他练太极时顺应天地之气的走架;从佛家 “空灵” 中寻得留白,让 “纸上太极” 留有观者遐想空间,恰似他练太极时 “虚实结合” 的意境。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Collect
同时,20 年设计经验让他懂得融入西方辩证思维,
“不能只守着老传统,要让现代人看得懂、有共鸣”
。当我们凝视作品,墨色流动间仿佛能看见 “纸上太极” 与古今思想对话,内心的浮躁也随 “太极” 的韵律慢慢平复,如同给情绪做一场舒展的拉伸 —— 这正是吴应忠院长想要的效果:“让文化不只是‘摆着看’,是能‘用’的,能帮人静下来的。”
一、心随字动
——纸上太极的情绪缓冲
练太极拳时,人能在招式起落中平复心绪;而吴应忠院长的太极圆美书法,作为“纸上太极”,则能让观者在凝视中让紧绷的情绪得到温柔缓冲。这份力量,正来自他 “书法就是太极,只不过是在纸上练太极” 的核心理念 —— 他把自己练太极时的平和,通过笔墨传递给每一个观者。
“我自己练太极时,打完一套会觉得心里特别敞亮,就想:能不能让没练过太极的人,看我的字也有这种感觉?” 
吴应忠院长的这份初心,让 “纸上太极” 有了温度。将 “纸上太极” 的作品挂在书房,晨起时瞥一眼,笔墨间的圆转韵律如太极起势,为一天定下从容基调;加班疲惫时望一会儿,字形里的平衡之道似太极走架,让紧绷的神经随“阴阳平衡” 慢慢舒缓。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2025吴应忠太极圆美书法・版权所有
Collect
若有机会见他现场书写,看他握笔如握太极拳架,手腕转动间带着练太极时的圆融,墨色在纸上缓缓晕开,更能懂他说的“写字不是任务,是和自己的太极对话”。而这份对话,最终也会传递给观者 —— 正如他所说:“我在纸上练太极,观者在字里品太极,这是一种很妙的共鸣。”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Progress: NaN%
Playback Rate
1.00x
吴应忠说:“吴应忠说:“
书法就是太极,只不过是在纸上练太极
。” 这场太极,无需站桩,无需运气,只需凝视 —— 目光与墨色相遇的 0.5 秒,你,就是下一招的出拳人。
温馨提示:本作品非医疗手段,情绪舒缓效果因人而异。
“写字,是站着打太极;看字,是坐着练太极。
—— 吴应忠
吴应忠:在纸上太极!字里藏着能让人静下来的力量
Collect
#以圆为美 #天人合一 #心性修养 #阴阳五行 #东方哲学智慧 #现代设计语境#圆美空间调理六诀 #32字设计心法 #十大基本点 #场域能量 #思维格局六卦心法#太极圆美设计理念 #辩证设计 #别墅室内装修设计 #别墅花园设计 #高端私宅设计#办公室装修设计 #室内空间设计 
0
阅读原文
|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