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美哲学
中
“
三圆开泰
”,分为
圆为我用、圆为核心、圆美互生
三个部分,与大家分享交流探讨,共同提升设计思维境界。
每逢新春佳节,我们会用“三阳开泰”作为新年祝福的吉祥词语。泰字来源于泰卦,它由三个阳爻由内生发出来,代表着和泰初始的正月。在圆美哲学中,引用“泰”来比作圆美哲思中的十大基本点,利用“圆”的三个理论作为启源动力,探讨
圆作为十大基本点核心,它是如何去推动基本点运行的内在逻辑。
圆作为一种特殊的几何图形,在古代已被人们发现它的奇妙之处,如两千多年前墨子给圆定义为“圆,一中同长也”,它的中心性,让人能自然联系到“万有引力”,可以说,圆形它是最能反映宇宙规律的图形之一。圆,也正因为它的独特性,可被人们当成是图腾崇拜的象征,也可被思想家赋予方圆思辩的哲学意象,如《易经》中提出了“太极生两仪,”通过一个圆生出阴阳、五行一体,从而推演空间、时间、万物事物关系。而圆美哲学的圆,
同样是根源于圆,以圆为核心,形成点、线、面、体、空,从而形成设计中的一套圆的思维模型系统。
事实上,纯粹的圆在现实中是不存在,它只能在人的思维中呈现,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它关乎人类完美主义的追求,关乎人类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外物的加工理想。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圆”有着广泛的运用,常与框景、漏景、借景等造景手法结合,形成含蓄、雅致、别具一格的景观。这种造景的关键点恰恰是圆让人与景产生联系,在互动中使观感达到了圆满。更进一步来说,圆的体现往往不一定要依托于圆的形状。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日本的茶室,它里面的陈设并不一定讲究形式的对称,而是刻意回避一些重复,比如窗户,会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高低错落,造成一种表象的不完满,但是当来访者坐下,静心喝茶,观乎于心,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自然会用思想去完成这个均衡的空间,使那整个时空达到了和谐。这,就是圆美哲学要表达的圆为我用,追求的不仅仅是外在形态的圆,也是内在精神的圆满,更是圆的内外拿捏的“度”。
我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来说明圆是如何为我所用,假设现在要设计一个广场,圆形广场或许是最简单的一种,但同时单一的圆图形又是单调的。圆有中心性,我们可以利用圆心设计出同心圆类型的圆形广场;还可以设定一个弧线共有的圆心,用半径长度不一的弧线设计弧形广场;又或者使大小不一的圆相切,形成异形广场。不是形状是圆形就一定是圆,异形组合使空间达到和谐状态也是圆,不要总是拘泥于形状。
第一点,圆美哲学思维是研究圆的思维,是大圆,好像太阳,而十大基本点是圆美哲学思维的大圆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局部的又相对独立的圆,如同地球,它围绕太阳这个圆公转,而同时围绕地球核心这个“圆”进行自转,所以说,无论是从整体还是个体来说,圆是十大基本点的核心。
第二点,十大基本点中的每两个基本点都是阴阳组合,形成一个圆,如,核心与理念、方法与思考等,两者自由运动又相辅相成,是一个有生命系统的圆;同时,十大基本点从核心到自信,这一思维链条就是一个循环互生的系统,十大点各自运动发光发热,又随着不断的运动,首尾相碰,相互转化。
第三点,圆在十大基本点中的应用,强调的是一个闭环的特性。拿“方法”这个基本点举例,“方法”中提了三个问题,分别是“为什么设计”、“设计什么”、“设计会衍生什么”,首先提出“为什么设计”让人反思自身,引出“设计什么”,随后提出“设计衍生什么”使人思考设计产生的影响,从而让人再回到“为什么设计”这个问题,三个问题依次递进环环相扣,还是形成一个圆。
圆无形无状,存在于万事万物的理中,自成圆融。圆是十大基本点的核心,又何尝不是万物的核心。天地的运行,时空的转换,万物的生生灭灭,甚至地球本身的生化灭绝都沿着圆的轨迹运转。就如四季更迭,从冬到春,从春到夏到秋,又从秋到冬,遵循着天地的理,一年一轮回,周而复始,自成一圆。就如我们做设计,理解设计中各种元素自身的规律,才能把它们更好的运用到项目中,使它们在项目中能独立运动又和谐共处,达到所谓圆的状态。
圆与美有什么关系?当你达到圆时,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美,而感受到美的人内心会趋于圆满。
中国哲学中有一个著名比喻“月映万川”,它是朱熹为了印证他的“理一分殊”的理学思想,援用佛家的经典作为自己命题佐证的例子,本来天上只有一个月亮,映照在江河湖海之中,则出现了一万个不同的月亮,而这万个月亮本身,如同万物之理,这个理,就是万物的本源。天下一太极, 而物物一太极, 物物均有内在的理, 而内在的理又是共通的; 自一物可观万物, 自一圆可达万圆, 物物绳绳相联, 绵绵无尽。理,表现在大千世界上又寓于千差万别的事物之中。
真正的设计者,就是掌握了设计之理的人。一个项目,不论面积大小还是预算多少,它只要符合了“理”,“美”就会油然而生。如一个庭院,不需占地百亩,不必华楼丽阁,简单如一湾清泉,一座四方亭,一条碎石小径,一处碧玉翠竹林,便可经匠心妙思,因地制宜地组成一个颇有趣味的中式岭南庭院。当然,这个庭院又可设计成另一形式,或弯弯曲曲溯溪而行,林深之处春华秋实,那可是另一番美式田园风光啊。概括来说,当项目符合了内在的理,也就趋向于圆,项目就会呈现出更高层次的美,从而,无论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均能从项目中领略到心灵的美满之感,达到圆美互生的境界。
“咫尺山林,小中见大”,以小见大从来都是中国文化中见微知著的智慧。十笏园、芥子园、勺园、蠡园等都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庭院。院落虽小,却因造园者对尺度的精确把握,对空间收放自如的处理,对园林建筑开合的潜心安排,使其不仅没有局促拥狭之感,反而营造出耐人寻味的园林景观。这不正是圆的体现吗,一草一木皆符合内在的理,庭院便也不拘于所谓方寸之间。
今天就讲到这里,圆与美是共融共生的关系,但你达到圆的状态,美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圆美哲学所说圆从来都不仅是外在形态的圆,而是内在精神的圆满。
#以圆为美 #天人合一 #心性修养 #阴阳五行 #东方哲学智慧 #现代设计语境 #圆美空间调理六诀 #32字设计心法 #十大基本点 #场域能量 #思维格局六卦心法#别墅室内装修设计 #别墅花园设计 #高端私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