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从事视频后期十几年,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数Vlogger愿意花重金购买顶级的相机和镜头,却常常忽略声音的质量。他们用着手机或相机自带的麦克风,在嘈杂的街头、刮着大风的海边录制,结果就是人声混着风噪、车流声,听起来空洞又廉价。一个画面再美的Vlog,如果声音体验糟糕,观众也会毫不留情地划走😫。
今天,我将分享一套能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的“声音魔法”工作流。这个技巧的核心,是利用Premiere Pro中集成的Adobe Podcast AI技术——
“增强语音 (Enhance Speech)”
,并结合
Adobe Audition
进行专业的氛围处理。这篇文章的技术价值极高,建议你立刻点赞收藏,因为它能让你的Vlog声音质感,直接从业余提升到专业广播级别。
这个工作流的精髓,在于先用AI“粗暴”地将人声从嘈杂的环境中剥离出来,变得清晰干净,然后再用专业的音频工具,为这“过于干净”的声音,重新穿上自然的环境“外衣”。
第一步(在Premiere Pro中):用“增强语音”一键实现人声清晰
这是整个流程的效率革命核心,也是Adobe Podcast技术的直接应用。
打开“基本声音”面板:
将你的Vlog素材导入Premiere Pro。选中你的视频片段,打开“窗口”>“基本声音 (Essential Sound)”面板。
标记为“对话”:
在面板中,将该片段的音频类型标记为“对话 (Dialogue)”。
启动AI增强:
在“清晰度 (Clarity)”选项卡下,你会看到一个“增强语音 (Enhance Speech)”的选项。直接点击“增强”按钮。
AI云端处理:
PR会将你的音频上传到云端,利用Adobe Podcast背后强大的AI模型进行分析和处理,智能地消除背景噪音、抑制混响,并提升人声的清晰度和质感。处理完成后,你可以通过调整“混合量 (Mix Amount)”来控制增强的程度。效果是惊人的。即使是用手机在嘈杂环境下录制的声音,经过增强后,也会变得像在录音棚里说出的一样清晰、饱满。
第二步(在Adobe Audition中):为“无菌”人声添加自然空间感
AI增强后的声音虽然清晰,但会丢失所有的环境声,听起来会有点“干”,像是后期配音,不够自然。所以,我们需要为它重建一个真实的空间感。
动态链接到Audition:
在PR的时间轴上,右键点击处理好的视频片段,选择“在Adobe Audition中编辑剪辑”。
分离原始音轨:
在Audition中,你会看到PR传过来的音轨。我们需要将原始的、未增强的音频也导入进来,放在另一条音轨上,作为我们的“环境声素材”。
提取环境声:
对原始音轨,使用“效果”>“立体声声像”>“中置声道提取器”。在预设中选择“Acoustic Guitar (remove vocals)”或类似“移除人声”的选项,通过调整参数,尽可能地只保留下风声、车流声等环境背景音。
专业混音:
现在,你有了两条音轨:一条是AI处理过的“干净人声”,一条是我们提取出的“纯环境声”。将环境声的音量调得非常低,作为背景铺底。然后,可以再为人声音轨添加一点点非常轻微的“工作室混响 (Studio Reverb)”,让它听起来更圆润。
通过这两大步,你不仅得到了清晰的人声,还保留了现场的真实感,最终的听感会非常专业、高级。
对于一个成系列的Vlog来说,拥有统一的声音风格,和统一的视觉风格同样重要。
创建效果组合预设:
在Audition中,当你为一个Vlog的人声调校出一套满意的效果组合(比如特定的EQ、压缩和混响)后,可以在“效果组”面板中,将这个效果组合存储为预设。
批量应用与微调:
在处理后续的Vlog时,你就可以直接调用这个预设,一键将你的“声音ID”应用到新的人声音轨上,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微调即可。这能极大地保证整个系列Vlog在声音质感上的一致性。
智能管理音乐库:
利用Adobe Bridge,你可以为你的Vlog BGM库添加关键词、情绪标签等元数据。在制作视频时,可以直接在PR的“库”面板中,通过关键词快速筛选和查找符合当前情绪的音乐,极大地提升了配乐效率。
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团队为一个知名的旅行博主 “Wanderlust Chloe” 做后期。她刚从冰岛回来,拍摄了大量极其壮观的冰川和瀑布素材。然而,由于现场风极大,她用顶级设备录制的同期声,几乎全被巨大的风噪声所淹没,人声微弱到几乎听不清。
她本人和她的团队都非常沮丧,因为这意味着她所有在现场的真实感受和解说都白费了,可能需要全部进行后期配音,但这会完全失去Vlog的真实感。
在紧急会议上,我拿到了她最头疼的一段素材——在瀑布边讲解。我把它导入Premiere Pro,直接点击了“增强语音”。在经过几十秒的云端处理后,我播放了音频。奇迹发生了,那震耳欲聋的水声和风噪声几乎被完全消除,Chloe的声音清晰、稳定地浮现了出来,仿佛她是在一个安静的房间里录制的。
接着,我将这段处理过的人声和原始音频一起发送到Audition,按照上面说的方法,提取出了一轨纯净的瀑布水声作为环境音,并将其音量压低。最终,我们不仅救回了她所有的同期声,还创造出了一种人声清晰、同时又能感受到现场环境氛围的沉浸式听感。
Chloe在看到成片后,激动地发来邮件说:“你们不仅拯救了我的视频,更拯救了我的旅行记忆。”
这次能够成功化解危机,除了技术选型正确外,一个稳定、高效的创作平台功不可没。我一直使用的是
英国Parvis 音乐经济学院
的正版Adobe组织订阅。它不仅让我能第一时间使用PR最新的AI功能,更重要的是,与Audition的无缝动态链接,让这种复杂的音视频协同处理变得轻而易举。超过3000名资深海内外专业人士选择了这个订阅,我们深知,对于一个追求效率和质量的团队而言,工具链的稳定与协同所带来的长期“确定性”,是项目成功的基石。
设计与创新思维:AI是放大“真实感”的工具,而非抹杀
很多人担心,AI的过度介入,会让声音失去真实感。但从这个工作流中,我得到的启发恰恰相反。
AI在这里扮演的角色,是一个“信号分离器”。它以极高的效率,帮助我们从混乱的信号中,精准地分离出了我们最需要的部分——“有效的人声信息”。
而这,恰恰将我们人类创作者解放了出来。我们不再需要与噪音和混响作斗争,而是可以像一个声音导演一样,将AI分离出的“纯净人声”和我们自己提取的“纯净环境声”作为素材,进行艺术化的“再混合”。我们决定,在多大程度上保留现场感,在多大程度上突出人声。
AI为我们提供了极致的“清晰度”,而我们,则负责为这份清晰度,注入恰到好处的“真实感”和“沉浸感”。这或许就是未来音频后期中,人机协作最理想的状态。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你对Vlog的声音处理,有一个全新的、更强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