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Adobe AI生产力:我用Firefly玩转的两个Photoshop与Premiere Pro神级技巧

Recommand
北京/设计爱好者/120天前/75浏览
解锁Adobe AI生产力:我用Firefly玩转的两个Photoshop与Premiere Pro神级技巧Recommand
哈喽,各位热爱设计与创造的朋友们。最近我深度体验了一把来自英国Parvi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usic的Adobe正版教育订阅,在把玩最新全家桶的过程中,确实挖掘到了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功能,感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迫不及待想拉着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
先快速聊聊这个订阅给我的直观感受吧。首先,Firefly积分给得相当“豪爽”,每周足足1500点,这应该是我用过的版本里最大方的了,让AI创作几乎没有了后顾之忧。其次是激活设备数量,官方说支持4台,可惜我手头没那么多设备来测试(捂脸,主要是口袋比较羞涩)。再者,它的订阅状态查询非常透明,学校的ITPro Desk Service提供了一个专门网站,可以随时在线看到订阅的有效期,这种“随时可查”的确定性让我用起来心里特别踏实,完全不用担心“半路下车”的窘境。稳定性也值得点赞,据我所知,这个“大车队”已经有近2000名用户,平稳运行了快一年,没听说过谁的订阅出过问题,甚至还提供了订阅修复链接以备不时之需。当然,聊到最关键的“如何上车”,答案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车门已经焊死,机会不再有啦(哈哈,是不是有点凡尔赛了)。
解锁Adobe AI生产力:我用Firefly玩转的两个Photoshop与Premiere Pro神级技巧
Collect
不过没关系,拥有正版订阅只是第一步,真正拉开设计师之间效率差距的,是如何将工具用到极致。今天,我不想只停留在“拥有”的层面,而是想化身为你们在设计路上的伙伴,分享两个我近期在商业项目中高频使用的Adobe AI实用技巧,以及一些能帮助我们突破瓶颈的设计思维。这些技巧,尤其是AI相关的,正是付费订阅价值的最好体现。
技巧一:Photoshop “生成式扩展”与“生成式填充”—— 不止是扩展画布,更是重塑构图的思维革命
“生成式填充(Generative Fill)”和“生成-扩展(Generative Expand)”无疑是Photoshop近年来最颠覆性的功能。对于我们这些“视觉魔术师”而言,它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拉伸背景”工具,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处理图像素材、进行创意合成乃至修复废片的工作流。
我的一位在顶尖广告公司的朋友Alex,他告诉我,现在他们团队接到的大部分项目,都离不开这两项功能。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客户提供了一张非常精彩的竖构图产品特写照片,但要求用在网站的超宽幅Banner上。在过去,这几乎是个无解的难题。要么,我们只能忍痛裁剪,牺牲掉画面的完整性;要么,就是让高级修图师花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用仿制图章、内容识别填充等工具一点点地“画”出缺失的背景,不仅耗时耗力,效果还常常不尽人-意,容易出现重复纹理和不自然的过渡。
但现在,有了“生成式扩展”,整个流程被压缩到了几分钟。下面我将用一个典型的商业案例,一步步带你走完这个神奇的过程。
项目背景:
我们需要为一款高端智能手表制作一张横幅广告,手头只有一张由摄影师拍摄的模特佩戴手表的竖版精修图。画面很棒,但左右两边都是空白。
操作步骤详解:
  1. 准备工作与初步评估:
    首先,在Photoshop中打开这张竖版图片。不要急着动手,先花一分钟观察画面。分析光影方向、背景的材质与元素(比如,背景是模糊的城市夜景,还是简约的室内环境?)、画面的整体色调和氛围。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后续给AI下达指令(Prompt)的质量。我们的目标是让AI的延展“无懈可击”,而不是“看起来像P的”。
  2. 启用“生成式扩展”:
    在左侧工具栏中选择“裁剪工具”(快捷键C)。点击并拖动裁剪框的边缘,向左和向右扩展,直到达到你想要的横幅长宽比。比如,一个1920x1080像素的比例。此时,画布的两侧会留出透明的空白区域。你会发现在屏幕下方出现了一个上下文任务栏,上面有“生成”按钮。如果没看到,可以去菜单栏的“窗口”>“上下文任务栏”中将它打开。
  3. 第一次生成(无Prompt):
    在上下文任务栏的输入框中,我们
    暂时不输入任何描述性文字(Prompt)
    。直接点击“生成”按钮。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为了先让Firefly AI基于对原图的理解,进行一次最基础、最自然的扩展。通常情况下,如果原图背景不是特别复杂(比如天空、虚化的街景、纯色墙面),AI在无Prompt状态下的表现已经相当惊艳。它会自动分析像素、光线和纹理,然后“脑补”出最合理的延伸部分。等待片刻,你会看到空白区域被填满了。同时,在右侧的“属性”面板中,Photoshop会为你提供3个不同的生成结果(变体),你可以逐个点击预览,选择一个你最满意的。
  4. 精炼与迭代(带Prompt的高级玩法):
    假设AI生成的背景虽然自然,但略显单调。我们希望在左侧的背景中加入一些符合“高端、科技”氛围的元素,比如一个流光溢彩的玻璃幕墙或者一个未来感的建筑轮廓。这时,就要用到带Prompt的“生成式填充”了。选择左侧工具栏的“套索工具”(快捷键L),大致圈选出你希望添加新元素的左侧扩展区域。
    注意:
    选区不必非常精确,甚至可以稍微“侵入”一点原始图像的边缘,这样AI生成的图像能更好地与原作融合。在弹出的上下文任务栏中,现在我们就要输入Prompt了。这里的关键是
    描述要精准且富有画面感
    。不要只输入“建筑”,而是尝试更具体的描述,比如:“
    模糊的背景,现代玻璃幕墙,蓝色与紫色的霓虹灯光反射,电影感
    ”(A blurry background, modern glass curtain wall with blue and purple neon light reflections, cinematic style)。使用英文Prompt通常能得到更准确的结果,但现在中文的识别也越来越好。点击“生成”。AI会只在你圈选的区域内进行创作,并同样提供3个变体供你选择。你可以反复调整Prompt,或者在不满意的结果上再次框选、再次生成,直到获得完美的效果。比如,你可以进一步添加“
    雨后潮湿的地面反光
    ”等细节,让画面更加生动。
  5. 画龙点睛——细节修复与统一调色:
    AI并非万能,生成的部分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微小的瑕疵,或者与原图的色调、噪点有细微差异。这时,传统的修图工具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新建一个空白图层,使用“修复画笔工具”或“仿制图章工具”来处理那些不尽如人-意的小细节。最重要的一步是
    统一影调
    。在所有图层之上,新建一个“Camera Raw滤镜”调整图层。在Camera Raw中,对整个画面的曝光、对比度、色彩平衡、颗粒感进行微调。这能让AI生成的部分和原始图像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一张图”,而不是“拼接图”。
通过这一套组合拳,我们不仅解决了构图问题,甚至还提升了原图的创意表现力。这就是AI带给设计师的真正价值——它将我们从繁琐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更专注于创意和叙事本身。
技巧二:Premiere Pro “文本编辑”与“AI语音增强”—— 像编辑Word一样剪视频,人人都是金牌剪辑师
如果你也做视频内容,无论是Vlog、教程、还是企业宣传片,那么Premiere Pro最新的基于文本的编辑工作流,绝对会让你感叹“科技改变生活”。过去,剪辑口播类视频(如采访、演讲、教程)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的“体力活”。我们需要反复听、反复看,在时间线上拖动鼠标,精确地找到每一句话的起点和终点,切掉“嗯、啊、这个、那个”等无效词汇和多余的停顿。一个10分钟的视频,初剪可能就要花费数小时。
现在,Premiere Pro把这个流程彻底颠覆了。
项目背景:
我们录制了一段长达30分钟的CEO专访视频,需要剪辑成一个5分钟的精华版,要求内容流畅、观点明确、音质清晰。
操作步骤详解:
  1. 自动转录,生成“视频剧本”:
    将你的视频素材导入Premiere Pro的项目面板,并拖拽到时间线上。打开“文本”工作区(窗口 > 工作区 > 文本)。在左上角的“转录”面板中,选择你的视频轨道,设置好语言(现在对中文普通话的识别率已经非常高),然后点击“转录”。Premiere Pro会在后台利用AI技术,将视频中的所有语音转换成带时间戳的文字稿。这个过程的速度取决于视频长度和你的电脑性能,但通常都很快。完成后,你会得到一份完整的“视频剧本”。
  2. 像编辑文档一样进行初剪:
    现在,神奇的时刻到来了。你可以像在Word文档里一样,直接阅读这份文字稿。
    删除无效内容:
    看到那些“嗯”、“啊”、“然后”之类的口头禅和赘余的句子了吗?直接用鼠标选中这些文字,然后按“Delete”键。你会惊奇地发现,时间线上对应的视频和音频片段也随之被删除了,并且后面的片段会自动往前吸附,无缝衔接!这个功能被称为“提升和提取”。
    调整语序:
    觉得CEO的第二段话放在开头会更有冲击力?没问题。直接在文稿中选中第二段对应的文字,像复制粘贴文本一样(Ctrl+C / Cmd+C),然后把光标移动到文稿的最开头,粘贴(Ctrl+V / Cmd+V)。再看时间线,你会发现对应的视频片段真的被移动到了最前面。
    快速定位:
    想要找到CEO提到“创新”这个关键词的所有地方?直接在转录面板的搜索框里输入“创新”,所有相关的句子都会被高亮显示,点击任意一句就能立刻跳转到时间线上的对应位置。这对于从海量素材中寻找特定内容来说,效率提升是指数级的。
  3. 一键优化音频——“基本声音”面板的AI魔法:
    初剪完成后,我们来处理音频。采访的环境可能并不完美,或许会有一些背景噪音、电流声或者回音。选中时间线上的所有音频片段。打开“基本声音”面板(窗口 > 基本声音)。在面板中,将音频类型标记为“对话”。你会看到一系列的增强选项。这里最强大的就是“
    增强语音(Enhance Speech)
    ”功能。你只需要点击它旁边的“增强”按钮,AI就会开始分析音频,并自动消除背景噪音、抚平混响、均衡人声频率,让声音听起来就像是在专业录音棚里录制的一样。你可以通过滑块来调整混合量,找到最自然的效果。这个功能在处理手机录音、环境嘈杂的采访等场景时,效果堪称“黑科技”,能瞬间拯救许多濒临报废的音频素材。
  4. 精剪与包装:
    完成了文本初剪和音频优化,你的视频骨架已经非常清晰了。接下来,你就可以回到传统的时间线视图,进行更精细的J-Cut/L-Cut、添加B-roll(补充画面)、配乐、调色和添加字幕等包装工作。由于初剪阶段已经为你节省了大量时间,你现在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这些能真正提升影片质感的创意工作中去。
这个工作流,将剪辑师从“听写员”的角色中解放出来,变成了一位真正的“叙事导演”。它降低了视频剪辑的技术门槛,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专业人士的工作效率。
设计师的思维跃迁:拥抱“第一性原理”,告别“经验主义”
分享完两个具体的“术”,我们再来聊聊“道”。在设计行业,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个怪圈:看到一个好的作品,下意识地去模仿它的风格、版式、配色。这在初学阶段是必要的,但长期来看,这是一种“经验主义”或“类比思维”,它会限制我们的创新能力。
想要做出真正有突破性的设计,我个人非常推崇一种源自物理学和哲学的思考方式——
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它的核心是:
回归事物的本质,从最基础的公理和事实出发,进行推理和构建,而不是依赖于现有的经验和类比。
如何把它应用到设计中呢?
举个例子:我们要为一家新的咖啡品牌设计Logo。
  • 传统思维(类比思维):
    “我们看看星巴克、瑞幸、Blue Bottle的Logo是怎么做的。哦,他们大多用圆形、美人鱼、鹿、或者咖啡豆的图形。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年轻人,那我们是不是也用一个可爱的动物,或者一个极简的咖啡杯图形,颜色用现在流行的克莱因蓝?” —— 这就是基于类比,你在别人的框架里做微创新。
  • 第一性原理思维:回归本源,提出根本性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个Logo?(为了让消费者识别、记住并产生好感。)这个咖啡品牌最核心的价值主张是什么?(是主打便捷快速,还是提供极致的手冲体验?是社交空间,还是一个人的独处角落?)我们的目标用户是谁?他们的核心需求和情感共鸣点是什么?(追求品质的白领?需要提神醒脑的学生?)“咖啡”的本质是什么?(它是一种提神醒Nao的饮料?是一种农作物?是一种社交媒介?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基于事实进行推理:
    假设经过调研,我们发现这个品牌的核心是“为创意工作者提供一个能激发灵感的能量站”。那么,Logo需要传递的感觉应该是“灵感”、“能量”、“专注”和“品质”。现在,我们开始思考,哪些最基础的视觉元素可以代表这些感觉?“灵感”可以用迸发的线条、灯泡、或者脑电波的抽象图形来表示。“能量”可以用闪电、上升的箭头来暗示。“专注”可以用一个稳定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作为基础。
    从零开始构建解决方案:
    基于这些基础元素,我们就可以开始组合、创造一个全新的符号,而不是去模仿一个咖啡杯。也许最终的Logo是一个由稳定三角形和迸发线条组成的抽象图形,它既有咖啡的棕色调,又融入了代表科技和灵感的亮色。
这个过程,会逼迫你
拆解问题、质疑假设、并从本质出发进行创造
。它可能比模仿更费脑子,但只有这样,你才能设计出真正独特、深刻、且能解决根本问题的作品,从而构建起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对你有所启发。设计的道路,其实就是这样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学习。和我一起,每天解锁一个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技巧,时间会给予我们最好的回报。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不仅技能更加娴熟,看问题的视野也变得不同,这正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我们持续提升职业价值的关键所在。
0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x oasis coffe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7.8月的一些作品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