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建筑设计回归“好用、好看、好住”

北京/室内设计师/125天前/11浏览
2025年,建筑设计回归“好用、好看、好住”
进入2025年,建筑设计的重点其实已经很清晰:一切回归实际,更在意空间里的人,更在意方案落地时的体验,更在意设计对后期运营和维护的意义。
1. AI设计:让设计更快,更精准
过去做方案,设计师往往因为结构、能耗、采光等因素反复修改,耗费大量时间。现在,
参数化设计
AI辅助
让这一过程变得更高效。
– 在方案阶段,设计师可以让AI生成多个方案,并快速检验结构和能耗表现,从一堆方案里找到更合适的方向。
– 在设计过程中,参数化建模让方案修改变得简单,甚至可以同步推算结构和性能指标,避免因为后期修改导致的大量反工。
2. 可持续设计:真正落到实际场景里
现在说“绿色建筑”,更多是实实在在的设计细节,而非概念堆砌。
– 在城市设计中,
雨洪管理、渗水铺装、自然排水
已成为标准配置,设计更关注实际效果和后期管理便利性。
– 在立面设计里,
立体绿化
自然通风
被当成结构和立面设计的一部分,而非附加装饰,更好为实际使用和维护服务。
2025年,建筑设计回归“好用、好看、好住”
Collect
3. 沉浸体验:让设计更好交流,更好落地
方案阶段,业主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过去更多是平面图和效果图,往往因为理解偏差导致后期修改。而现在,
VR、AR
全息投影
让设计方案更直观,也更容易确定方向。
– 用VR体验方案场景,业主和设计师之间对尺度、体验和细节有共识,更快确定方向。
– 用全息投影展示结构和构造,更容易说服不同专业协同设计,减少后期设计和施工阶段的不确定性。
4. 城市更新和乡村设计:更重视细节和场所感
设计重点不再是“大而全”的概念,更是
小尺度、可落地
的改善和更新。
– 在城市更新中,更看重老建筑、老街区和老场所的微更新,通过小尺度设计让老空间重新焕发活力。
– 在乡村建设中,更注重对自然和地方特色的提取,设计更多是对现状结构和场所记忆的完善和再解读。
2025年,建筑设计回归“好用、好看、好住”
Collect
5. 可再生建材和新建造技术:让设计更容易控制
新一代建筑设计,更注重方案在建造和运营阶段的控制力。
可再生建材、再生木构、生态混凝土
等方案,更容易匹配实际建造条件,降低碳排放和后期维护成本。
3D打印和模块化设计
让结构更精准,更容易控制建造周期,也让设计阶段对施工阶段的参考意义更大。
6. 碳管理和数字设计:让设计更有参考意义
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就已经进入碳排放、能耗管理的研究环节。
– 在设计阶段,设计方案同步提供碳排放参考值,业主和设计方更容易确定方案方向和标准。
– 在运营阶段,建筑管理和设计方案相结合,利用传感器和管理平台,监控实际碳排放和能耗表现,更好指导后期管理和设计优化。
2025年,建筑设计已经进入“更实际”的阶段:方案更好确定,更容易落地,更好管理,更关注长期效果。作为设计辅助服务,
渲吧
为设计师和设计公司提供
高效、灵活的渲染和算力支持
,帮助突破本地硬件的局限,显著提升渲染效率并降低成本,实现创意的无限扩展。
1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IP形象设计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