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景的 HMI 触摸屏,需求天差地别。工业产线的 HMI,面向专业运维人员,需要快速呈现设备参数、故障预警;智能家居中控屏,服务普通家庭用户,追求操作简单、视觉亲和。先梳理使用场景 —— 是高频次工业操作,还是低门槛消费级交互?再定义用户画像:运维人员关注数据精准度与操作效率,普通用户在意界面直观性。明确 “为谁设计、用于何处”,是方案落地的基础。
HMI 界面空间有限,需压缩信息层级。工业设备可采用 “主界面 + 功能弹窗” 模式,主界面固定显示核心参数(如温度、转速),点击对应模块弹出详细设置页;智能家居屏则用 “卡片式布局”,照明、空调等功能分区清晰,一级界面完成 80% 常用操作,减少用户跳转成本。
将设备操作流程转化为可视化引导。比如工业机器人 HMI,用动态流程图展示 “上料→加工→下料” 步骤,当前操作环节高亮显示;智能家居场景,空调模式切换以 “模式图标 + 温区滑动条” 呈现,操作结果实时反馈,让用户清晰感知 “做了什么、得到什么”。
摒弃花哨配色,以功能为导向定义色彩。工业场景中,红色关联故障报警,黄色提示参数超限,绿色代表设备正常;消费级场景可适度增加暖色调,但需保证核心功能区(如紧急停止按钮)用高对比色突出。色彩需形成固定 “语义”,让用户快速识别设备状态。
图标设计遵循 “一望即知” 原则。工业 HMI 用极简线条勾勒设备形态(如泵体、阀门图标);消费级可增加圆润风格,但需保证辨识度。字体选择上,工业场景优先等宽字体(方便数据对齐显示),消费级可适配场景选读感舒适的字体,字号需满足触摸屏操作时的可视性,避免误触与误读。
支持 “滑动切换参数页”“双指缩放数据曲线” 等手势,工业场景中,长按可弹出参数修改确认框(避免误操作);消费级场景,左右滑动切换设备控制页,符合手机操作习惯,降低用户学习门槛。
点击按钮需有 “按下 - 回弹” 动效反馈,参数修改后,数据显示区实时刷新并短暂高亮;设备执行操作时,用进度条、动态图标展示过程(如打印机 HMI 显示 “纸张输送中” 动画 )。让用户每一步操作都获得明确回应,增强交互确定性。
设计方案需通过实际使用验证。针对工业场景,组织运维人员模拟日常操作,统计故障识别响应时长、参数调整失误率;消费级场景则邀请普通用户完成典型任务,收集 “操作是否直观”“步骤是否繁琐” 等反馈 。根据测试数据,针对性优化界面布局、交互逻辑,让设计贴合真实使用需求,持续提升体验。
HMI 触摸屏界面 UI 设计,本质是 “为人与设备搭建高效沟通桥梁”。从需求锚定到交互打磨,每一步都围绕 “让操作更简单、让信息更易读” 展开。优质的 HMI 设计,不仅提升设备使用体验,更能在工业生产中减少误操作、在消费场景里增强用户粘性,最终实现人机交互价值的最大化。
如果您需要找一家专业的ui设计公司做HMI设计ui升级,可以联系微谱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