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三年展将于2025年5月13日至11月9日在米兰艺术宫举办,主题为 “不平等”。此前2019年米兰三年展主题为 “破碎的自然”(Broken Nature),以探索可持续发展。 2022年主题为 “未知的未知”(Unknown Unknowns),以探索宇宙的奥秘。在第三年,米兰三年展将焦点转回人类的生存环境,并直面当今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城市、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全球差距。
展览由建筑、艺术和学术界的领军人物策划,包括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建筑历史学家比阿特丽斯-科洛米娜(Beatriz Colomina)、建筑师兼讲师马克-威格利(Mark Wigley)和蛇形画廊馆长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此次展览将展出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西岛和洋(Kazuyo Sejima)和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迪勒-斯科菲迪奥-伦弗洛(Diller Scofidio + Renfro)的伊丽莎白-迪勒(Elizabeth Diller)、曼谷项目工作室(Bangkok Project Studio)的汶瑟姆-普雷姆萨达(Boonserm Premthada)和跨学科艺术家泰斯特-盖茨(Theaster Gates)的作品。电影制作人 Amos Gitai 也将参与讨论,为讨论增添深度。

Brazil, Johnny Miller, Unequal Scenes

Norman Foster Foundation, Towards an Equal Future, Essential Homes Research Project | image © Pablo Gómez-Ogando, courtesy of the Norman Foster Foundation

Telmo Pievani, A journey into biodiversity. Eight forays on planet earth, Peter Godfrey-Smith

Noto for Her, Dontella Sciuto, Matteo Ruta, Ingrid Paoletti, and more

Filippo Teoldi, 471 days | pre war satellite by Google Earth
自1954年以来,德国iF设计奖已在国际设计领域树立起卓越设计品质的标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设计奖项之一,每年都会对各个设计类别中的杰出成就予以表彰,涵盖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服务设计、空间设计、用户体验等众多领域。近日2025年度iF获奖名单公布,“杨明洁设计博物馆”在来自全球近 11,000 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iF奖最高荣誉——金奖。
评审团在获奖评语中如此描述:“杨明洁设计博物馆展现了一位私人收藏家与公众分享设计文化的热情。博物馆以令人惊叹的呈现方式诠释了众多日常物品的背后故事,从传统工艺到工业设计的鼎盛时期,再到数字文明时代的前瞻设计展示,这是对工业设计文明的思考、探索与赞颂。”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创办于2013年,为中国首家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在博物馆成立10周年之际,搬迁至上海中成智谷C8栋建立新馆。整体空间分为常设展馆、CMF趋势实验室与阶梯展厅三个板块。在常设展馆中陈列着由博物馆创办人、著名工业设计师@杨明洁JamgYang 从世界各地收藏的数千件藏品,跨越手工艺时代、工业时代与数字时代,从中人们可以探寻到不同地区、年代、族群的生活方式、人文美学。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发文爆料,在 Vision Pro 项目遇冷之后,苹果已经将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可穿戴 AI 硬件上。
不包含 AR 技术的智能眼镜,类似 Ray-Ban Meta 的形态,主要是通过麦克风和摄像头提供 AI 服务,并具备 AirPods 级别的音频体验;
具备独立运行能力的 AR 眼镜,拥有可以佩戴一整天的轻巧重量,具备 AI 功能,但苹果仍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去完成,目前他们正在探索相关的想法和底层技术,短期内不会上市;
眼镜之外,苹果还在积极开发集成摄像头的 AirPods,将通过摄影头和麦克风收集环境信息,并通过 AI 功能提供支持;
至于 Vision Pro 产品线,基本上今年将会是一个空窗期,Vision 项目的资源也开始转移到其他方面。不过,爆料称苹果依然会积极维护 Vision Pro 产品,有望于今年发布的 visionOS 3 将会是一个功能非常丰富的新版本。
此外,苹果近日也正式确认,将推迟发布部分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特别是更加个性化的 Siri体验。据苹果发言人 Jacqueline Roy 表示,这些新功能的开发需要比预想更长的时间,预计将在明年才能向用户推出。
2025 年 “Desert X ”展览将横跨加利福尼亚州的科切拉山谷,将沙漠变成艺术、土地和时间之间对话的场所。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的艺术家们通过11件装置作品,以主体和合作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到这次沙漠创作中。这些艺术作品旨在探讨土著未来主义、设计行动主义和人类干预印记等主题。
这些装置中,一部分采用坚固的建筑形式,在沙漠不断变化的地形中能够保持稳定状态,另一些作品则利用风、光和运动,来强调沙漠不断变化的状态。在这个荒野与城市扩张相冲突的地区,这些作品挑战了人们对永久性的看法,参观者将重新审视沙漠,沙漠不再只是一片空旷的广袤大地,而是记忆、转变和抵抗的多层次场所。这些作品将于2025年3月8日至5月11日在科切拉山谷展出。

The Living Pyramid,Agnes Denes

Unsui (Mirror),Sanford Biggers

The act of being together,Jose Dávila

G.H.O.S.T. Ride / (Generative Habitation Operating System Technology),Cannupa Hanska Luger

Truth Arrives in Slanted Beams,Sarah Meyohas

Five things you can’t wear on TV,Raphael Hefti

What Remains,Muhannad Shono
2025年3月2日,荣耀新任CEO李健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首次公开亮相,并公布了荣耀的一项全新人工智能战略计划——“荣耀阿尔法计划”(HONOR ALPHA PLAN),致力于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
同时公布的“荣耀阿尔法计划”LOGO,整体是一个飞白笔触的希腊开头字母“α”,其中右半部分设计成汉字“人”,象征着阿尔法计划的终极目标——人和AI终端的联结;“人”字继承了荣耀 LOGO 里的天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