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相信年前你已经看到不少总结2024的文章。作为一名从业十多年穿越几个阶段设计师的直觉,我觉得从今年开始,互联网/设计行业的变化会格外不同。这种不同是实实在在在的:行业竞争(内卷)加剧,公司增长和盈利会越来越困难,研发岗位的定位会越发工具化,离业务越近越受重视,设计的定位和价值也会暂时被蒙上一层阴影。
事实上我身边的设计师(哪怕是大厂的高P),都越发焦虑。从我了解到的行情和身处公司的变化,2024年的设计行业,已不再是过去那种按部就班的线性发展,而是似乎迎来了本质性的变革。过去,我们的惯性习惯认为设计工具会继续升级、流程会继续优化、对业务和用户的,但事实证明,行业的边界正在被打破,规则也在被改写,设计师赖以生存的“护城河”也在被一点点蚕食。
这种变化变得尤为明显,甚至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曾经熟悉的技能、行业规范和职业分工,似乎一下子都变得不那么确定了。对我来说,这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换代,而是需要重新思考设计师的角色和价值。
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也让我反思和意识到,这场变革早或许已悄悄开始,看似毫无关联的变化,似乎正在汇聚成一股推着所有人前行的浪潮。
现在的设计行业,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历史周期。AI的爆发已经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多人还处在观望阶段,但从互联网的发展史来看,每一轮新技术的诞生,都会伴随着大规模的行业洗牌。回顾过去,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如今的AI时代,其实每个阶段都重新定义了设计师的角色:
PC互联网时期(1990-1999)
—— 设计师?不存在的,程序员兼职搞定网页
互联网发展期(2000-2009)
—— 美工登场,负责视觉美化,开始有了专门的设计岗位
移动互联网时期(2010-2019)
—— UI设计师成为香饽饽,界面美观度和用户体验成为主战场
大平台生态期(2018-至今)
—— UX体验设计成了主流,设计师被要求从用户视角出发,解决更复杂的交互问题
AI驱动的新物种时代(2020-未来)
—— 设计师的职能被AI重新定义,工具变得越来越“聪明”,但如何让自己更值钱成了新挑战
过去,设计师的角色是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逐步进化的,而AI时代的到来,不再是“慢慢变化”,而是“突然袭来”。在我看来,这不仅意味着技能的迭代,更意味着思维模式的转变——
设计师不能只关注好不好看,而要开始考虑,能不能赚钱、能不能提升业务指标。
过去十年,互联网的黄金发展期给了设计师们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政策红利、资本涌入、业务飞速增长,让许多设计师在这股浪潮中顺势而为,觉得自己在公司里干得不错,职业发展也很顺利,相应的也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
但在现在看来,这种稳定的环境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能力错觉”,总觉得自己挺厉害,其实只是因为:
熟悉的业务环境
—— 在一个领域待久了,自然熟悉业务、用户、流程,离开这个环境可能就“水土不服”
固定的合作模式
—— 团队之间默契配合,减少了很多磨合成本,但如果换个团队,可能就会发现“全都是坑”
业务增长带来的错觉
—— 业绩好了,大家都觉得自己干得不错,殊不知这可能只是大环境好,而不是个人能力强
这种惯性思维,导致很多人在面对行业变化时,反应总是慢半拍。等到环境发生变化,业务下滑,才意识到自己的“护城河”其实只是业务红利,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扎实。
过去,设计和技术之间的分工泾渭分明,设计师管好“颜值”,工程师管好“代码”,产品经理则负责“协调”。但AI的出现,正在模糊这些边界,甚至在某些场景下,完全打破壁垒。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只要你有想法,AI就能帮你实现。设计师可以写代码,工程师可以搞定界面,产品经理可以做出高保真的交互。大家的护城河,其实正在被AI一点点填平,很多曾经以为是独有的技能,正在变得“人人都能做”。这种变化让我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设计师的职责已经发生变化
—— 以前是追求用户体验,现在要站在业务的角度思考设计价值
能力的边界正在拓展
—— 设计师不再只是视觉上的专家,而需要具备更综合的商业思维
企业对设计的要求在提高
—— 设计不再只是“好看”,而是能否提高转化率、带来直接的业务收益
其实不仅仅是设计职能,越来越多的岗位都会要求跟业务绑定的更紧密。 所有职能也不只盯自己门前的一门三分地,搞设计细节/搞专业,而要放在设计业务思考上,真实的提升业务数据。
所以意识到我们正处于AI在应用层变革的前夜,意识到以往工作模式对自己思维的固化,意识到AI引发的职能边界的模式,是有效面对接下来2025的前提条件。那面对市场环境不景气,业务的业绩收缩,连带的设计的机会变少,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你从各大公司的招聘JD中就能看出端倪,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岗位要求上开始调整设计师的定位。以前对用户流程负责的“UX体验设计师”,定义也在慢慢变化,现在需要你真正去做业务,改成了“产品设计师”。这不仅仅是title的变化,而是企业对设计师期待的彻底转变。从用户体验到业务设计,意味着什么?
过去,体验设计关注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现在,企业更关注“以利润为中心”。
设计师这股岗位不再是单纯的成本,而要成为业务的驱动力,为公司带来可衡量的价值。
设计师需要跳出自己的“设计细节”,站在更高的维度,关注业务的增长逻辑
从视觉美感到业务增长的思维转变
—— 设计要服务于增长目标,而不仅仅是好看
掌握跨职能沟通的能力
—— 设计师要学会和产品、运营、技术深度协作,找到设计对业务的切入点
懂数据、会复盘,能拿结果
—— 设计的影响力最终要落实到数据,而不是停留在视觉呈现
过去这一年,AI技术的迅猛发展、角色的转型、边界的模糊化,确实让人焦虑。特别是身边很多身在大厂的,资深的设计师都在在焦虑。但我认为焦虑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顾以往,就像数码相机的出现,代替了照片冲洗工,电脑带来的信息化,代替了售票员/打字员/播音员。接下来AI带来的智能化,会代替外卖员/滴滴司机/翻译一样,今天的互联网重要职能,比如产品经理、 UI设计师,交互设计师、技术人员,终将也会被AI 所取代。但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会让一些职业消失,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需求和新的工作⻆色。
相信设计的未来依然光明,但前提是,你愿意改变。2025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