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北京/UI设计师/313天前/3601浏览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Homepage recommendation
赢赢酱
导航菜单对于用户的使用来说尤为重要,本文是我从实际工作出发,结合自身产品和过去经验对于
B端产品导航
进行的一次全面总结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前言
在B端后台系统中,导航菜单是至关重要的交互元素,每个菜单项通常都固定在特定位置,难以更改。对于用户而言,导航菜单的使用目的明确,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并执行特定功能。因此,导航的核心作用在于
分发和引导功能
,帮助用户在复杂的后台界面中高效定位并进行操作。
本篇内容
一、认识导航?
二、四种常见导航
三、导航设计原则
四、导航层级
五、提升易用性
一、认识导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依赖不同形式的“导航”来寻找目标物品。
  • 图书馆的书架分类
    :通过清晰的书架标签和分类指引,让我们快速找到所需的书籍。
  • 商场的洗手间指示牌
    :明确的指引帮助顾客迅速找到洗手间,避免迷路或浪费时间。
  • 医院的科室牌
    :通过科室导向标识,患者可以高效地找到对应的诊疗科室。
这些现实中的导航方式和B端设计中的导航原理相似,都是通过简洁明确的指引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达到目标。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数字屏幕环境中,用户对于导航的需求同样显著,因此,可以将导航界定为“承担页面信息引导功能的组件”,统称之为导航组件。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导航的作用及角色究竟是什么?
导航的核心功能在于对产品的各项功能进行有序分发与引导,确保用户能够高效且准确地穿梭于各个模块之间。为实现这一作用,我们需要深入考虑“用户来源何处?欲往何方?当前身处何地?”这三个关键问题,并将其与具体的组件设计相结合,从而详细阐述这些组件在导航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1.目前在哪?
在B端导航中,明确当前位置至关重要。由于系统中常涉及页面跳转和关联,标明当前位置能帮助用户清楚了解自己的位置,便于操作。常见的组件包括页头、分页、步骤条、锚点和导航菜单。
对于复杂系统,页头设计尤为重要,它能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当前系统位置,避免迷失方向。像阿里云和腾讯云等云产品,因业务广泛,页头的使用频率很高,以确保用户能清楚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
2.去向哪?
在导航设计中,页面流向需要清晰指示。常用的组件如锚点、分页、下拉菜单和导航菜单,帮助用户了解页面的流向,确保导航功能的有效分发。
二、四种常见导航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三、导航设计原则
1.遵循7±2 原则
导航菜单的设计应遵循“7±2原则”,即建议最多不超过9个选项,最少不低于5个选项。
这一原则源自1956年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的定量研究发现:人类头脑在最佳状态下能记忆的信息块数量为7个左右,浮动范围为±2。当记忆的信息项超过5-9项时,人类的记忆力开始下降,容易出错。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将一长串数字分成大约7个一组来记忆,以降低记忆难度。米勒将这种分组记忆的单位称为“组块”。因此,
在设计导航菜单时,合理控制选项数量
,遵循“7±2原则”,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和记忆效率。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根据7±2原则,导航菜单的选项数量应控制在9个以内,以免增加用户查找难度;若少于5个,则可能效率不高。当选项超过9个时,分组尤为关键。
通过对菜单进行分类,可以简化查找过程,提高效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说的太干,我们看看实际案例
  • 小鹅通👇👇👇
小鹅通的导航包含14个菜单,并且各菜单之间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用户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混乱和困惑。导航设计的统一性和一致性缺乏,影响了用户的导航体验。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 微盟👇👇👇
微盟有11个一级菜单,这明显超出了“7±2”的设计原则,即一个用户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处理的信息量。超出这一数量会增加用户的认知负担。此外,微盟的导航菜单缺乏有效分组,导致视觉上没有明显的层次感,使得用户难以快速找到所需功能,影响了信息的查找和记忆。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 有赞👇👇👇
有赞的导航菜单数量虽然也超过9个,但它采用了合理的分组设计,将相似的功能进行归类,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查找信息的效率。通过分组,用户能够更快速地定位所需功能,整体设计相对更符合用户需求和体验。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2.导航菜单不能隐藏超过两级
当导航菜单超过两级层级时,通常表明产品在用户体验设计上缺乏深入思考。
导航菜单的层级越多,用户体验通常会受到影响。对于那些具有三级导航的菜单,往往会通过设计优化将部分导航合并或隐藏,以简化用户操作,减轻他们的认知负担,从而提升整体体验。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举个例子
  • 有赞-商品管理👇👇👇
在有赞零售的导航菜单中,虽然有三个层级,但通过交互优化,二级和三级菜单被直接展示,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视图。这种设计有效减少了用户的层层寻找,提高了操作效率。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3.鼠标悬停还是鼠标点击
在导航设计中,点击与悬停(hover)操作看似简单,但它们的适用场景和设计属性差异却很大。虽然这两种操作方式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不同的场景需要不同的设计策略。
  • 鼠标悬停操作
鼠标悬停触发的操作通常持续时间较短,这可能会让用户感到操作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挫败感。尤其在选择下一级菜单时,鼠标的移动也可能导致菜单消失或不响应,进一步加剧用户的不适。因此,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悬停操作的流畅性和时长。
适用场景:
悬停操作通常适合用于
只有一级菜单的场景
,能够快速显示子菜单,不会让用户感到迷失或困扰。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 鼠标点击操作
鼠标点击操作多用于多级导航。点击后,用户能够获得明确的反馈,知道菜单不会因为鼠标移开而突然消失。这种形式更加稳定,适用于需要多层级导航的场景。点击操作提供了更清晰的互动路径,能够有效减少操作上的不确定性。
适用场景:
点击操作适合用于
复杂的导航结构
,尤其是多级菜单,需要明确的指示和反馈来确保用户操作顺畅。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总结
在选择悬停还是点击操作时,设计师应根据具体的导航层级和用户需求进行思考。
悬停操作适合简单、直观的菜单,而点击操作则更适合复杂的、多层级的菜单结构。两者之间的选择和设计差异,直接影响用户体验的流畅度和直观性。
四、导航层级
1.
颜色区分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颜色区分作为一种直接且有效的视觉表达方式,广泛应用于后台页面中,帮助用户快速识别不同状态和功能。
🌰举个例子
  • 微信颜色变革
微信在2018年12月发布的7.0版本中,将顶部导航栏的颜色从黑色改为白色,引起了用户的广泛讨论和争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逐渐适应了这一改变,甚至开始忘记了最初的争议。这一过程反映了颜色变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用户对于设计演变的逐步接受和适应。
这一变化说明,设计中的颜色变动虽然可能在初期引发不适,但在时间的推移和用户习惯的培养下,最终能够被接受并成为常态。因此,颜色作为区分和表达状态的工具,其影响力和接受度在不同阶段是不断变化的。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 网页颜色变革
2019年,YouTube、Twitch、Twitter等平台的WEB端进行了大规模改版,普遍去除了多余的块面和灰色背景,通过增加留白和空间,简化页面布局。这种设计趋势强调简洁性,减少视觉负担,使页面更加清晰、舒适,提升了用户体验。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总结
如果WEB端开始趋向简洁,那么B端产品的设计也很可能会朝这个方向发展。
在B端设计中,颜色的区分常用于导航层和内容层之间,以明确区分不同的业务模块。这种方式简洁直观,尤其适用于复杂系统
🌰举个例子
  • 飞书:左侧导航深色,能够让用户更加沉浸式体验,因为屏幕边缘为深色,用户在适应能够做到区分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2.投影区分
移动端投影效果的广泛应用正影响WEB端设计,特别是在导航中,Z轴空间的运用通过弥散投影和分层设计提升页面层次感,使功能层级更清晰,有助于用户快速理解导航结构,提升易用性和体验。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举个例子
在交互设计中,Z 轴的作用尤为关键。它通过分隔不同层级、实现层级间的自然过渡,显著增强页面的层次感和结构清晰度。
  • Teambition(阿里巴巴在线协作工具)👇👇👇
页面设计通过投影效果突显层级关系,帮助用户直观理解页面结构和功能。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页面的可用性,也优化了用户的导航体验。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3.分割线区分
分割线在设计中往往用于区分不同区域,但其功能性并不强,更多的是为了提升设计感。对于产品来说,分割线需要在视觉上做到适度平衡:如果分割线过深,页面会显得割裂;如果分割线过浅,区域划分又不够明确。因此,设计师在使用分割线时需要精准把控。
🌰举个例子
  • Dribbble案例👇👇👇
很多设计通过简单的线条与空间的结合,将导航区和内容区分开,营造了良好的视觉效果。这种设计形式非常美观,但如果你是刚开始尝试做导航,建议不要轻易采用,因为它要求对页面空间的把控非常严格,稍有不慎可能影响整体的设计效果和用户体验。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4.菜单广度:导航菜单中每一个层级包含的菜单项数目为广度
当菜单广度过大,我们也能够通过设计的方法来优化导航菜单。
🌰举个例子
  • 腾讯云(菜单数量多)👇👇👇
腾讯云采用了一种新的导航模式:
  1. 全部菜单导航: 展示所有100+个云产品,用户可以查看完整列表。
  2. 搜索菜单: 通过搜索框,用户能够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产品,提升查找效率。
这种设计在保证业务需求的同时,通过个性化的方式,使得大量菜单能够被有效地整合进一个导航栏。这样不仅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还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便捷性。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5.菜单深度:导航菜单层级的数目为深度
当面对菜单深度过深的情况时,设计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考虑:
1. 与产品经理沟通是否到位
与产品经理的沟通至关重要,首先需明确菜单架构设计的初衷,判断是否有重新梳理的空间,并探讨现有菜单层级是否过于复杂及优化的可能性。为提高沟通效率,设计师可提前使用思维导图工具梳理菜单目录,既能理清结构,又能为后续讨论节省时间并提升效率。
2.
用户体验地图的绘制
在B端产品中,虽然用户的需求多样且复杂,但通过研究用户的操作步骤,常常能够找到一些规律。设计师可以基于这些规律,对菜单进行优化。
例如,在医疗系统中,根据不同角色(如前台、咨询师、医生和老板)的需求,设计师可以明确每个角色所关注的核心信息。老板可能最关心门店数据、营业额、医生的治疗量等,而医生可能更多关注患者的治疗记录。根据这些角色需求绘制用户体验地图,明确每个角色的操作流程和频繁使用的功能,从而设计出合理的菜单层级和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师可以确保每个角色的需求都被准确地映射到菜单结构上,避免不必要的层级和复杂操作,提升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和效率。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师可以确保每个角色的需求都被准确地映射到菜单结构上,避免不必要的层级和复杂操作,提升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和效率。
五、提升易用性
1.我的菜单
对于面向多角色用户的B端产品,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我的菜单”选项。这一功能通过标签化和自定义菜单,让用户能够将常用的菜单项进行快捷添加。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选择和跳转到常用功能。
🌰举个例子
  • 印象笔记
用户可以将常用的笔记本或模块添加到快捷方式栏中,方便快速访问。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避免了每次都要从繁杂的菜单中找到特定功能的困扰。
通过这种定制化的菜单设计,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和需求,灵活配置导航,使得B端产品的使用体验更加个性化、便捷。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2.角色配置
如果B端产品服务于不同的用户角色,那么在导航设计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角色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导航展示。这种方式通过
角色筛选
,能够简化复杂的导航结构,提高导航的针对性和效率。
🌰举个例子
管理员可以根据公司的业务需求,为不同角色配置专属的导航权限。
例如,管理员可以为前台、经理、技术人员等不同角色,定制不同的菜单选项和功能权限。这样一来,每个角色只会看到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功能,避免了菜单的冗余展示,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率。
这种设计方法不仅减少了用户操作时的认知负担,还使得导航结构更加清晰,避免了多余的功能展示。通过精细化的角色配置,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设计和维护的复杂度。
总结
导航是B端产品的骨骼和地图,串联起复杂业务与高效操作的桥梁。设计师需深刻理解导航的核心作用,从结构布局到层级规划、从原则定义到体验优化,全方位把控,才能打造简洁高效、用户友好的导航体系,为业务赋能、为用户减负。
设计干货-全方位解析B端导航
Collect
95
Report
|
209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设计不設計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作品收藏夹
Skill丨设计技巧
Skill丨设计技巧
Skill丨设计技巧
Skill丨设计技巧
作品收藏夹
设计分析文章
设计分析文章
设计分析文章
设计分析文章
作品收藏夹
B端
B端
B端
B端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