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阳.葵花静开》刘静.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陶瓷版权创设大赛
光阴如水,岁月如莲,一个人的时候,静静的守着这份安然,人生中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每天都是新的
光阴如水,岁月如莲,一个人的时候,静静的守着这份安然,人生中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有所期待,让自己对生活保持热情和希望,充满向上的力量,我望着洒满月光的星空,不禁感叹,今天已经是2023年的1月6日了。由于电脑笔记本出了故障,前几天拿去维修了,昨天才取回电脑,我一直想写些随笔感悟,拖到今天打开Word才开始。先泡一壶茶,细细品茗着,面对着自己画的青花瓷作品,我的思绪开始飘远,那么,从《一路向阳.葵花静开》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写起吧。2022年12月31日接到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丝路瓷源 和光接物”陶瓷版权创意设计大赛执委会发来的撤回参展作品并领取获奖证书、奖牌、作品集的信息,2023年1月1日我去了昌南里文化艺术中心(大碗)办理了撤展事宜。
作为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此次“丝路瓷源 和光接物”陶瓷版权创意设计大赛的展览,是由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景德镇市执委会、江西省版权局主办,景德镇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景德镇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于2022年12月18日在昌南里文化艺术中心(大碗)启幕。“丝路瓷源 和光接物”陶瓷版权创意设计大赛历时两个月,经过线上线下的征集,收到大量优秀原创艺术、设计作品,作品涵盖陶瓷、玻璃、漆艺、木艺、布艺等多种工艺种类,在十数名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参赛作品进行严格评审,233件作品脱颖而出入围终评,最终诞生111位获奖作品。同时,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在大赛环节增设了版权同步登记服务,将所有参赛作品纳入版权交易中心数据库,因此,我的《一路向阳.葵花静开》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已经进行了版权登记证明。中阿文明悠久,陶瓷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流通物,以“海上生明月”为切入点,搭建关于风雨同舟的文化之旅,这是文化的互通,此次展览让我大大的拓展了见识,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青花瓷是泥与水的凝合,是釉与火的升华,是线与色的交融,浓淡干湿,高远宁静,诉说着唯美与坚强,青花瓷的灵气、唯美和浪漫,是一个轻柔飘逸的美梦。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吹散了恩恩怨怨,沉淀了儿女情长,忘却了悲欢离合,淹没了金戈铁马,一世又一世的王朝改变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生,而青花瓷仍旧春光明媚,香飘四野,花开不败,这就是青花瓷的永恒魅力。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景德镇的青花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艺珍宝,它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它诉说着中华民族所拥有的非凡智慧,青花瓷是中国骄傲的向世界递出的明信片,我欣赏这世上独有的青花瓷,不仅欣赏它的美,也欣赏着它那若隐若现的飘逸和浓厚的文化底韵。2022年12月19日,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市隆重开幕,在展览开幕前后的那几天,微信朋友圈都开始转发这些消息,更重要的是,2022年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致贺信,在景德镇市引发热烈反响,大家都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这次重要贺信的精神,感恩奋进,用最美的陶瓷艺术文化抒写新时代丝路之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撸起袖子加油干。我身在景德镇,深知文化的重要性,艺术是需要交流、碰撞和融合的,在此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景德镇举行之际,我一个人戴着口罩逛了几个展览,有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精品展、“丝路瓷源 和光接物”陶瓷版权创意设计展、“域见阿拉伯”风情创意市集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我见识了此次活动的魅力,我见识了多种工艺和艺术作品的璀璨,有绘画、陶瓷和雕塑作品等,我拍摄了许多喜欢的作品照片留作纪念,只可惜因为疫情的原因,不能摘下口罩合影留念,只是饱了眼福,可叹可敬。
我的《一路向阳.葵花静开》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获得“丝路瓷源 和光接物”陶瓷版权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并颁发了获奖证书、奖牌和作品集,我很开心。这套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作品胎骨细腻,晶莹柔润,作品中的向日葵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作品的釉面光亮洁净,白中泛青,作品整体的青花色泽,青翠欲滴,永久不褪,它充分展现出了我对艺术的好奇、热爱与充满自我个性的探索,这次获奖是对我极大地鼓励,使得我以后在陶瓷艺术领域更加有信心去沉淀、蛰伏与成长。
我结合了景德镇的传统青花陶瓷工艺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来呈现自己对陶瓷绘画的独特理解,这套向日葵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建立在对中国画精神、意蕴的传承上,以陶瓷特有的青花材料装饰和绘画语言来表现,彰显出属于年轻一代受众群体的审美倾向,也表达了对物我生命的真切思考。我的青花向日葵作品继承些许的经典图案,追根笔法溯源,吸纳前人的智慧,深耕传统而努力创新,以物我对话的真诚对向日葵写生,表达了我对人文精神的尊崇和对于当下切入自然生机的探索,作品通过对绘画精神的深刻理解,创造出不一样的传神的向日葵,每一朵向日葵高雅而充满经典韵味。
吴冠中老师说:“艺术没有职业,画家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我自从硕士研究生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后,作为景漂在景德镇从事艺术创作,每件陶瓷艺术作品的设计、研究、实践、探索和转变,历经了风雨和锻炼,有时独自在工作室闭关很多天不出门,这需要我们虔诚的品质加以时间的打磨才能够成就转化成一件艺术品。吴冠中说:“我们要继承的是传统中的智慧,传统给我们的最大帮助就是可以从中获得启发。从美术的角度说,继承绝不是单纯地学习古人的技法,更不是泥古,而是要从中获得灵感,触动自己的生命感悟,从而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我的《一路向阳.葵花静开》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给人精致、富丽、开阔的艺术感受,充满了希望的力量和时代生活的气息,呈现出清晰隽永的艺术品格。作品从传统中汲取养分,遵从我内心的感受,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独特图案向日葵,集合各种几何元素的和谐美感和统一调性,向日葵花瓣的每一笔拼接都有变化且自然。向日葵青花料色饱满,在不同青花色系的向日葵花中,赋予了用笔的韵律和节奏的跳跃,每个细节都是内心的写照,每一朵向日葵都栩栩如生充满灵气,彰显了我对自然美感的领悟力,作品表达了我对于生活的感悟。
能够震撼一个人的心灵的是什么,我觉得是感动,感动是人受到外界事物影响后的一种情绪,对印象深刻的事或物产生共鸣,艺术作品能够让人感动也是挺好的,对美的欣赏是由内心产生的,会共鸣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我的《一路向阳.葵花静开》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首先是我被成片的向日葵感动了,这种感受源于自然,源于人生,源于心灵的感悟,是创作这套青花作品的本源和动力,是真诚的真情创作。艺术作品都有着一种融入自然的人生哲理和超脱的人文精神,更多诠释的是创作者的精神寄托和思想感怀,我们身处这个高度发展和快速变化的物质社会,希望通过青花艺术作品的创作,引发心灵的沟通与抚慰。
向日葵给了我无限的热忱的力量,我真的被它感动了,我也希望青花向日葵艺术作品给人传递这种能量,希望我们都做像向日葵一洋热忱的人。热忱的人相信自己身上蕴藏着种种力量,她会用这种力量去创造奇迹,当野马脱缰奔跑时,它潜藏在身上所有的力量都将发挥出来,那么我们作为普通的平凡的人呢?人也只有在充满热忱的时候,才能激发所有的能力,看到一本书上有一句话,贺拉斯.格里利说:“只有那些心智极高且对自己的工作怀有真正热忱的人,才有可能做出非凡的成就。”突然想到,散漫的阳光只有些许的温暖,但是如果聚焦在一点,就能在寒冷的冬天轻而易举地燃起一团火。
陶瓷是一种媒介,每一个从事陶瓷创作的人,都以个性化的手法表现自我的理想情感、审美意识形态和哲学理念,陶瓷绘画是通过中国画式的绘画法则与青花工艺结合,表达陶瓷创作者的艺术语言和绘画风格,工艺是基础,材料是辅助,而独特的审美高度和绘画的高超技艺,才是一个优秀陶瓷艺术家的必备素养。大多数艺术作品是超越时空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使人感动和被欣赏,因为它体现的是每一个时代的精神、思想和艺术风貌,展现的是每个时期当下的社会环境,以及创作艺术家独具个性的情感魅力。有些艺术作品是小众范围内欣赏的,有些艺术作品是市场上好卖的,至于是不是有价值的艺术,就得需要接受历史和时间的考验,大众的审美趣味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创作者,活在当下,珍惜一切。我的《一路向阳.葵花静开》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画了好多棵向日葵,透过画面,你的感官会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感动的情绪,因为向日葵的静谧、唯美、安静、坚毅、阳光、神秘和不自觉的昂扬。
另外,我从导师杨冰教授那里学习到的技法也得到了发挥,汲取着创作的可贵敬业态度和专业上的精神营养,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勤奋和认真对待陶瓷艺术,艺术的追求之路是孤独的,潜心创作就是一直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寻找自我精神的满足,因为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思考,思考属于自己灵魂深处的共鸣。艺术创作需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着力体现世间"美"的核心价值,倡导积极向上的艺术态度,能够代表艺术家思想的是作品意境的流露,谢赫在《画品》中强调气韵生动,比如说,向日葵的陶瓷青花绘画必需表达其应赋予的形象的美好,合乎向日葵花神的姿态,这些离不开我们从生活中观察和写生,把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态度和感觉融合在艺术作品创作之中。
以花卉为主题的女性艺术家有很多,每个画家的作品都具有极强的个人风格,我很喜欢花,也喜欢画花,我的《一路向阳.葵花静开》青花瓷板画艺术作品,不是写实的花,而是抽象的花,作品的整体画面有强烈的变化感,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青花向日葵的形态变化多姿,强烈的青花勾线和搨染笔触融合着变化形成独特创新的向日葵,高雅不俗,每一朵向日葵都是充满生命的,我是一个喜欢美好事物并热爱生活的人,所以画出的每一朵向日葵是有情感的,向日葵有一股冲劲,昂首挺胸,追逐阳光,它总是那么鲜活,那么年轻,那么动感十足。
《一路向阳.葵花静开》是青花瓷板画作品,由3块组合为一套,尺寸是(86cm*57.5cm*3块)。我总共画了41朵向日葵,采用青花勾线和搨染的技法描绘,满构图的气势磅礴诉说着浓重的热情,粗犷而又细腻,大胆而又有厚重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青花向日葵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永存,象征着太阳、光明和活力,有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它的朝气蓬勃寓意信念、忠诚、沉默的爱和永恒的祝福。青花向日葵有全开的,有半开的,形色各异,朴实坚韧,错落有致,它向心中的美好世界挤出灿烂和辉煌。每一株青花向日葵相互穿插,前后呼应非常巧妙,我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表现立体和空间关系,它让人感受到生活充满了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逐梦的天空是那样的广阔。
我很喜欢青花,青花瓷虽然色彩单调,却勾勒出王者气息,波澜不惊之间却流露出盛世风华,青花瓷淡泊宁静,却散发着细远绵长,青花瓷寄托了我对人生的诸多向往。景德镇陶瓷大学有很多优秀的青花创作者、专家和教授,在现当代的这个社会环境下,青花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中透着清新流畅的现代之风。昨天看到朋友圈的消息,2023年1月5日,我国陶瓷艺术泰斗、现代民间青花艺术开创者,著名陶瓷艺术家、陶瓷教育家秦锡麟离开了我们,他的民间青花创造性的将艺术与陶瓷相结合,在延续了国人数个世纪青花瓷文化的同时,大刀阔斧地以时代之风解放了传统宫廷范式青花细腻之美,代之以阳刚、豪放、极具感染力的当代审美风格,标记了青花艺术在当代的历史痕迹。不得不说,秦锡麟老师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他的青花作品不仅具有传统的古典、优雅和清贵的风格,更加具有创新的大写意的活泼洒脱风格,不拘泥于细节,更加关注于作品的神韵和气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晚辈去学习,他的很多青花作品我都很喜欢。
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学院派代表性艺术家,杨冰教授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釉中点描风格,青花的大点、中点和小点构成了层次分明的向日葵画面,另外,不得不说,她那国画大写意笔法的运用,使画面更轻盈灵动,杨冰教授的陶瓷艺术作品找到了传统与创新的契合点,她的作品结合了水墨韵味和西方的构成思维,缔造了独特的青花陶瓷艺术,她的每一件作品我作为学生都喜欢的不得了。干道甫老师的青花以青和白之间的变幻构筑诗意般的精神境界,作品洋溢着迷人的斑驳之美和生命的气息,很多作品的肌理是绘画出来的,很厉害,他为中国当代艺术和文化提供一种全新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他的作品既有水墨意向又有抽象语境,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写到这里,我的脑袋有些混沌,休息一下,突然想到最近刷芒果TV无意间刷到的《会画少年的天空》,是一档比拼绘画的节目,觉得很是惊奇,打开看后我个人觉得很有意思,目前已经追到第五期了,接下来还会继续追下去,看看艺术如何实现破圈,倾听策展人和创作者的对话是怎样共情并感受作品的审美,同时,在观看节目时,聚焦绘画、艺术界的全貌,感受新时代的美学生活,对于我来说,在休闲之余深信不疑的是学无止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术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艺术引领着我们精益求精,在这条热爱陶瓷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我的陶瓷艺术作品的创作才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青花陶瓷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其自身媒介和载体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更加吸引着我,在景德镇很方便去创作,这正是因为景德镇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陶瓷艺术创作、交流舞台的原因,同样,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陶瓷艺术创作之中,乘风破浪,笃定前行。
【作者名片】:
刘静,山东泰安人,现居景德镇,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陶瓷手工彩绘),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装饰工艺类),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市珠山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院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绘画与陶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杨冰教授,研习青花陶瓷艺术,同年上学期在韩国首尔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交换生学习陶瓷艺术专业。古彩学习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陶瓷古彩与现代陶艺创作人才培养”。陶瓷艺术作品多以青花瓷和古彩瓷绘画为主,兼画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毕业后一直在景德镇刘静陶瓷艺术工作室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设计与研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金、银、铜奖等多项,同时被不同博物馆、美术馆和陶瓷馆收藏,多篇陶瓷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