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Recommanded by editor
成都/UX设计师/1年前/1634浏览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Recommanded by editor
CE青年
想要调整电脑当中的设置,对很多用户来说非常头疼。因为无论是 Windows 又或者是 macOS ,整体的体验都不算好。
比如在 Windows 系统当中,我们调整设置,有的需要到属性里面;有的会在设置当中;还有的在控制面板藏着,所以每一次调整都需要打开百度,找到对应的教程才行,这样明显门槛太高。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我最近刚好更新了新版本的 macOS Sonoma ,由于我是从 Big Sur 直接更新的,发现这次系统设置的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今天就来聊聊这个变化背后的原因,并且带入到 B 端产品里面,讲一讲如何将苹果设计师的思维运用到我们日常的设计当中。
合理分类
新版本与旧版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将
展示形式由平铺变为列表
。在网上很多人在说这个原因背后是延续 iOS 的设计思路,但我会有些不同的意见。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首先在之前的 系统设置 当中会有 28 个菜单选项(数量很多),同时布局方式采取直接平铺,会在选择上耗费的时间更长。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并且平铺的方式,用户需要通过图标来对内容进行辨别,用户的寻找难度主要取决于你对图标的熟悉程度。
而改版过后整体视图为列表,这样我们在去寻找时,会更为关注它的文字描述。
同时在页面的归类上,旧版本的分类主要按照
软件设置与硬件设置
,将其归为两类。在视觉上通过分割线与背景变化,将其进行划分。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而在新版本上,对于设置的架构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虽然在数量上同样保持为 28 个,但是归类上进行的重新的调整。
比如:Wi-Fi的使用非常频繁,因此单独从网络处提出;桌面与拓展坞关联,将屏幕保护单独设定;节能移动到电池板块,用户可以通过配置电池属性进行调整节能选项... 调整分享的多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在分类上,目前的整个设置分为7个板块,设置的关联熟悉较强的模块可以整合。模块与模块之间使用间距进行展现,视觉的辨识度会明显更高。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心得总结
  1. 在平铺的视图当中,我们很难对信息进行大量的分类。比如在 明道云 的应用当中,这类视图想要快速选择,图标更为重要,因此明道云的图标可以提供给用户进行自定义。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1. 对于配置后台,一定要做好对应的分类。因为分类的成本很低,但效果却很好。通过常见的用研手段了解到用户的心里预期,这对于后续的辨别与选择至关重要。比如在 Coding的配置后台当中,就会通过一个大型列表,快速将其导航展示出来,并且合理的归类,使其使用效率异常的高。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1. 在识别效率上,文字肯定会优于图标,因此我们设计时,也要考虑图标与文字的平衡。提高辨识度图标当中增加文字会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视觉优化
在设置的视觉上,优化了(其实也算不上优化)标签的对齐方式以及层级的展示。
标签调整
关于标签的调整,它由之前的左右布局的右对齐变为现在的左右布局的两端对齐,两种对齐方式它们在使用场景上是有些许不同。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1.左右布局右对齐:适用于内容较多,文本描述较为复杂的区域。目前在很多 B 端产品都还是会延续这种布局方式。同时它也会存在相应弊端,空间占比大、标签阅读困难、长文本支持困难,这些都会影响它的日常使用。
2.左右布局两端对齐:适用于容器较小,同时内容组件较为简单的情况,这种做法在 B 端产品里面使用相对较少。
这次迭代首先是将菜单选项由平铺变为列表,在进入到二级配置表单的时候,右侧表单控件明显减少,因此由于空间的变化,使得这里的表单标签布局需要进行调整,否则就会得到以下情况: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因此考虑两端对齐的方式,尽可能的减少页面空间的使用。由于两端对齐存在两个问题:
1.表单整体的宽度过大时,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苹果设计师将整体的宽度限制在 715 px,用户并不能进行宽度上的调整。
2.无法承载复杂的表单。因此选择增加一级层级,将页面更为干净整洁的排列。
高亮状态
在之前的表单当中,所有的可以编辑的组件,都会进行高亮显示。
这样的设计方式,其实与用户能够点击的组件相关,比如在下图当中,用户在复选框后还能进行点击操作,针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就需要在这里给出高亮来提示用户。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改版过后,所有的配置操作都会固定在右侧,因此就可以取消下拉选项的高亮,减少对用户的直接干扰。
心得总结
1.对于表单标签的布局,主要取决于页面表单的容器大小,因为不同尺寸的变化,对于表单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2.一个 B 端系统里面,因为空间不同,可以同时存在多种布局方式。
组件优化
由于整体的布局、表单的样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表单整体的组件也进行了相应的优化。
首先在组件设计上,会力求简单。之前很多配置设计是为了降低组件的理解成本而设计,
而现在空间整体不够,因此需要考虑在组件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我们举几个例子:
## 程序坞
在旧版本当中,程序坞的逻辑是:先配置大小,然后再去选择是否要开启放大,开启后才会进行大小上的变化。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这种配置方式我们更容易理解,但是在组件上的逻辑体现就会比较复杂,并且也不够统一。
在改版过后,在右侧放大的滑轨上,增加一个关闭节点,也就是当用户不开启放大,就选择关闭即可。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显示器配置
同样在显示器配置上,之前的配置方案是在左右两侧分别弹出不同的配置窗口,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窗口进行编辑,每一个窗口呈现的是当前显示器下的属性配置属性。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但由于这次的迭代窗口变小,整体设计更为简单。因此在设计上变为通过头来提示,目前所编辑的显示器。
 Mac 设置的迭代,让我学到了什么
Collect
我猜测设计成这样的原因有二:
1.使用频率不高。自己用那么久 mac,打开此页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因此使用频率不高也就导致可以适当简化。
2.符合这次设计理念。看完整体改版后发现,这次的迭代就是让设计组件的变少,让整体设计更收敛。虽然这种设计方式会增加用户的理解成本,但在窗口固定的情况下,已经是最优解。
心得
  1. 对于组件来说,其实很多组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能够通过组件的具体语意,进行组件层面的随意变化,这样就能够保证你的设计组件满足不同场景的实际需求。
  2. 多去分析常见的组件变化,这样能多去理解其设计原理。
对于苹果的设计师来说,我相信这种变化一定是经历过很多次方案的推演的,而这一次设置的改变,其实作为我们 B 端产品的配置页面,里面的很多设计逻辑我们是可以进行借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就能走的更远。
关于组件优化、视觉优化,在我们 B 端交互设计训练营当中会给大家详细讲到,如果不想错过明年的金三银四,如果想要系统的提升一下自己的设计能力,如果想要来年升职加薪成功跳槽,不妨进去了解一下~
16
Report
|
72
Share
相关推荐
设计验收工具 2.0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文章
B端
B端
B端
B端
作品收藏夹
2024,B端筛选有啥变化?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
B 端设计指南 - AI与B端产品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文章
到底要不要去外包?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B端
B端
B端
B端
作品收藏夹
B端
B端
B端
B端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B端
B端
B端
B端
作品收藏夹
理论干货
理论干货
理论干货
理论干货
作品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