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的数据分析指南🔥

Recommand
上海/UI设计师/1年前/223浏览
设计师的数据分析指南🔥Recommand

本文详细介绍UX设计师必备的数据分析基础知识,以及在设计全程中运用数据的进阶方法。

一、为什么? 设计师要懂点儿数据?

1.大厂面试官关注丨好设计≠靓图平铺

大厂在招聘设计师时(尤其是偏视觉的设计师)常常收到「看展式作品集」海量精美的设计稿华丽平铺,手活儿水准与审美能力跃然纸上。但对于招人方(你作品集的真实用户)来说,其实还欠缺了很多信息。
大厂面试官往往会从三个维度评价被试者:能力+思维+意愿

市场对设计师的能力要求是“感性与理性两开花”。虽然感性主导的「设计表达」仍是需求度最高的能力,但「用户研究」「产品理解」「数据分析」这些理性主导的能力,也成了大厂设计师的必备。因此,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数据能力,也就成了设计师成长进阶的关键一环。

2.提升设计说服力丨获得话语权

怎么证明你的设计是好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好设计≠好看的设计,产品的最终目标常是「用户增长」「用户付费」,公司花钱招聘设计师,是希望帮公司赚钱,如果你的设计,可以带来用户增长,用户付费,那么你的设计无疑是好设计,而这些指标都需要数据的佐证。

我们常谈到「设计师的话语权」,不少人认为“我是设计师,设计的事当然要听我的”,同时又苦于现实中的自己总不能“说了算”。我以为,这种“说了算”的权力,并不是一坐上某个位子就免费附赠的礼包,而是要用自己的价值换取的。
如果你的想法有理据,团队听了你的话能实现目标,听一次爽一次,一直听一直爽。他人的信服、认同、共赢的期待,才能转化成所谓的话语权。
分析问题时,用数据给现状更客观的解释(而不仅凭感觉)能让你的想法更值得信任;设计落地后,用数据衡量设计带来多少提升,也能把你输出的价值弄一整个明明白白。当然,如果被验证你的设计确实是帮了倒忙,数据也能帮你诚恳低头、有效复盘、及时止损。

3.验证设计价值丨复盘设计

计师在做设计时,也常拿不准,这个样式哪种更好呢?这时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思维,将用户分组,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观察不同设计的数据结果。数据更好的样式,就是更好的设计。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通过一些方法论,优化了产品,发布了一个新版,我们预想这个新版应该会更受用户喜爱,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真正的上线,监测数据变化,验证我们的设计确实更优。更重要的是,复盘我们的设计方法,为日后的设计做指导,渔比鱼更重要。

二、数据的分类

1.用户数据

用户数据是用来描述用户人群的特征的。有很多角度能度量人群的特征,比如人口统计学、社会属性、生理信息、习惯、爱好、目标、生活方式等。我们可以统计用户在这些维度上是如何分布的,来获得对用户群体的理解。这类数据能对设计产生直接的指导意义,以下列举两种使用方法。

①聚类


用户数据能帮我们把一群用户聚合成一类典型角色,来明确如何为其设计。「用户画像」就是按人群的特征数据归纳成的虚拟角色(如无障碍设计)

②细分


用户数据也能帮我们把一群用户细分成不同的小组,来提供更精准的设计。
例:用户按职业分组,发现不同职业的求职/招人诉求实际上差异很大,一致的设计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开始对不同职业的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设计,给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体验。

2.态度数据

①满意度 CSAT



CSAT( Customer Satisfaction ),即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进行评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用户体验指标。给出1星到5星的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通过使用体验地图,把用户使用产品的全流程拆解为触点,收集用户的各个触点的满意度,就能得到更具体的信息。哪些阶段是体验上的短板,便能一目了然。


②净推荐值 NPS


NPS ( Net Promoter Score ) 净推荐值,询问用户“您愿意把网站推荐给朋友吗?”(请从0-10打分,0分表示“完全不愿意”,10分表示“非常愿意”),根据用户打分,将用户分为三类:贬损者、被动者、推荐者,推荐者与贬损者在用户总数中所占百分比之差,即净推荐值。

  • 推荐者(9-10分):高度满意的顾客,愿意向他人积极推荐产品或服务;
  • 中立者(7-8分):一般的顾客,没有强烈的推荐意愿;
  • 批评者(0-6分):不满意的顾客,可能向他人负面评价产品或服务。

一般情况下,3-10种正面评价会被1种负面观点所抵消。



为什么NPS比满意度更为流行?

1.NPS可以区分不良利润与良性利润

2.细分客户,识别超级用户(收益贡献与收益增长)

3.满意度的不足:满意度与公司的增长之间的关联往往很小


在一些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如电信和金融,NPS分值可能较低,因为顾客往往比较挑剔,要求也更高;而在一些技术导向的行业中,如软件开发和云计算,NPS分值可能较高,因为顾客对创新和技术进步有较高的期待。


③费力度 CES


更聚焦于“我们是否给用户提供了简单轻松的解决方案”,因此较为适用于以效率为主的服务,如办公产品、工具型产品、B端产品等。一般通过问卷调查请用户打分:为了完成XX你的费力程度?
一般采用5分制,1-很容易、2-容易、3-一般、4、费力、5-很费力。
CES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客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找出产品短板。企通过优化流程、简化操作步骤等方式,减少客户的工作量,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④自定义指标


对于把用户的态度/感受转化成数据,我们也不必拘泥于前人设计的指标,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指标和问卷。只要保证问卷题目是用户能正确理解的,问卷样本是真实有代表性的,就能得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比如:品牌感知度、创新性、流畅度、 反馈明确度、文案易知度等。


3.行为数据


①浏览量 PV


Page Views(页面浏览量),指某个页面被进入了多少次,一般按天计。

②访客量 UV


Unique Visitors(独立访客量),指某个页面被多少人访问过,一般按天计。

③点击率 CTR


Click-Through Rate(点击率),一定的时间内,内容被点击的次数与显示次数之比。

点击率 = 点击次数 ÷ 显示次数 × 100%
点击率反映了网页上某一内容的受关注程度,常常用作衡量广告效果的重要指标。高点击率意味着内容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点击。点击率越低,则表明广告的效果较差。

④转化率 CVR


CVR-Conversion Rate(转化率),一定的时间内,转化行为完成次数与内容点击次数之比。

转化率=成功转化的数量 / 总点击量 * 100%

转化率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自由定义,一个页面可以是起点,也可是终点。

转化行为可以是发布文章、购买商品、填写问卷、开通会员等。转化率对于网站运营者和电子商务企业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销售额和利润。转化率越高,说明营销活动越成功,吸引潜在客户的能力越强。

⑤时长


Dwell Time(停留时长),指用户在某个产品、页面停留的时间长度
对面多数产品来说,希望用户停留的时间越久越好,如果用户很快离开某页面,说明他们对该页面不满意或没找到想要的信息;相反,如果用户长时间留在页面上,说明他们认为该页有价值。

因此,优化网站内容和用户体验,延长 Dwell Time,提高用户粘性,可以提高产品的活跃度。
对于效率型产品来说,希望用户完成任务的时长越短越好,如加载时间、上传文件、下载内容、压缩文件等。

⑥渠道


指客户从哪来,以及各用户来源的多少,占实际成交客户的多少。有效管理各种渠道产生的线索,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销售额,对公司盈利具有重要意义。

道转化率=付费客户数/渠道所带来的客户数*100%


例如:通过邮件营销活动吸引了100位潜在客户,并且其中30位最终购买了产品,那么这个营销渠道的转化率就是:30/100 = 30%。 要提高渠道转化率,可以尝试优化你的营销策略,例如改进邮件设计、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优惠等。

4.业务数据


业务数据是指从公司或业务视角出发,来描述业务的经营状况数据。包括销售数据、财务报告、客户信息、生产数据等。如:新增,活跃,留存,连接数,收入,GMV。这类数据相对宏观,往往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结果。作为设计师收集、分析业务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业务状况,理解设计目标。

三、什么时候用数据


什么时候用数据?这似乎是个伪命题,事实上只要能用上数据的时候,我们都尽量使用数据。
数据的本质是信息,是描述事实的载体,当我们看清事实,理解事实的时候,都离不开数据。比如设计前,设计后以及长期维度上,数据都能派上用场。

剩余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查看...

4
Report
|
6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AI可视化动效设计合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知识
设计知识
设计知识
设计知识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交互
交互
交互
交互
作品收藏夹
涨芝士
涨芝士
涨芝士
涨芝士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