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设计的一些些理解

阿伊纳罗/设计爱好者/2年前/1280浏览
个人对设计的一些些理解

2022-2023 去年好像就没发总结,这次,就当两年的一起发了吧。 随便写写~~~~整体是我写的,部分语句用gpt润色

原因:有一次报班,我为了完成一个详情页熬了好多夜,最终大家都觉得这个页面很好看,我的技能也得到了提升。但是,我却转头就去学了手绘,花了半年的时间。当我回来后,发现之前学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再次尝试做一个详情页时,发现自己的水平远远达不到之前的水准。这次惨痛的教训教育了我,也我意识到及时总结的重要性。即使每天只花几分钟回顾自己的工作成果,也能够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背景:在蓝禾待了一年,一直想写点东西总结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思维总结和图片总结。虽然这篇文章可能会比较泛,但我还是尽可能详细地总结了一些思考和经验。不过,我也发现有些细节很难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清楚,因为每个项目都需要经历从策划到落地执行的过程,你要遇到的不仅仅是事儿,可能是性格不同的店长、渲染(公司的店长和渲染都特别优秀),这些是没办法去总结的,或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刻理解。

关于对设计的理解:其实跟很多人沟通过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会发现,会有一小部分设计师太过执着于,某一个图修的好,某一个质感好看,但是我个人感觉,一个优秀的、成功的页面,往往不仅仅取决于使用PS的技巧有多好,或者图像处理的水平有多高。虽然这些技能也很重要,但是想要打造出一个完整的页面,特别是一个完整的详情页,这些只是最基础的基石。技法的成长只是一个量变,想要量变引起质变,是思维方式的成长我反复斟酌了一下,大概这些点比较重要:

1)熟练并巧妙的设计原理

2)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

3)保持搜集素材的习惯

4)良好的沟通

5)可视化的方案

6)大胆的尝试创新

7)项目管理能力

8)不间断的反馈+总结+分享

9)保持良好的心态

(这些并不是缺一不可,比如我确实见过,不怎么喜欢沟通,但是能把图片做的很好的大佬,仅个人建议)感谢公司大佬的指指点点~~


1)熟练并巧妙的设计原理

在与店长或渲染对接时,灵活运用亲密性、对齐、对比、重复、配色、三大面五大调等原理可以使我们出来的图更具说服力。将一张图拆分成构图、颜色、光影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图像的美学逻辑,

例如构图可以分为前、中、后景、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空气透视等,颜色可以分为互补色、邻近色、冷暖对比等,光影可以分为三大面、五大调、受光面、侧光面、背光面、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等。实际上,板式的逻辑与配色、构图的逻辑是相通的。通过这些角度的分析,可以使图像更具有逻辑性和可复制性,从而使一张图好看或丑的原因更加清晰。(三大面,五大调之类的我就不具体展开说了,百度上很多,要是不想翻百度,有一本叫做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可以去了解一下)

2)保持开放的学习态度

永远不要闭门造车。即使图做完了,运营觉得可以了,自己也觉得OK了,也要再找找设计大佬问问,看下是否还有优化的空间。

同样地,策划写完了也要再去想想还能不能再优化,还能不能从其他角度出发再想想,这个图有没有更加创意,并符合卖点的手段去实现。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盲目自信,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思路,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策划、运营能力。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保持搜集素材的习惯

很多时候,我们很想把一张图做好,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这往往是因为我们的审美较差所导致的。审美较差会影响到创意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修图的效果,使得我们很难把一张图做好。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我一般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1. 要能够看懂一张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2. 要成为一名有看懂ta并能够还原ta,并且自己也能够做出类似的作品;

3. 是要能够将所看到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策划中,比如看到其他类美目不相关产品的卖点,可以联系到自己的产品,或者看到一张好看的氛围图,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策划,改变其故事性,让它变成我们的图。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个阶段,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第四阶段,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将一张简单的图改造成一张复杂的、有逻辑的、好看的图。在站酷上,有这样一位大佬,叫做画画的淘米,他就能够将自己所在的街道改造成一个外星人入侵的场景,展现出了极高的创意和想象力,已经设计的基本功,及其扎实(电商采用的比较少,所以我没有放到前面三个维度)

因此,在我们提升技法的同时,一定要多看、多分析好的图片,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4)良好的沟通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采取上下级的态度来对待同事(我觉得在生活中也是不要有所谓的优越感的区分)。如果我们对运营采取上级的态度,他们很可能会觉得我们只是在执行任务,而不是真正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很容易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从而影响工作效果。相反,我们可以采取教练式的态度,将运营视为平级的伙伴,通过我建议、我觉得、我试试等方式来进行沟通,这样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同样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问题。可能因为表述不清晰,不熟悉,等等肯定会出现问题,当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首先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个人建议:

1. 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渲染视频,不是为了学习技法,而是为了了解渲染师的执行过程。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渲染的工作,从而更好地与渲染师进行沟通和合作。

2. 有时间的时候多找运营沟通,聊聊搜索率、转化率最近的情况,以及我们最近可以做哪些调整,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运营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多了解到一些运营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沟通和合作。

3. 可以尝试把自己的素材库分享给运营和渲染师,这样可以提高大家整体的审美水平,同时也可以在分享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4. 反馈:在工作中,可以多进行反馈。当出现一张好的点击图时,运营可以分享给设计和渲染师,设计也可以分享给渲染师。这样可以增加大家的参与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当设计师修了一张好看的图出来时,可以分享给渲染师,渲染师同理。这样可以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新的策划方式,让工作更加丰富多彩。

在工作中,有时候店长给出的方向并不一定是他们最想要的,这时候我们需要主动沟通,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记录下来。接下来,我们需要从品牌、用户、卖点和整体氛围等方面进行拆分和分析,确保我们的方案有依据性。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双方都理解对方的意见和需求,避免出现误解和偏差。只有在沟通明白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品牌要求。主动沟通、听取意见、分析拆分、确保依据性是我们工作中需要时刻牢记的重要原则。

5)可视化的方案

最理想的方案可能就是当你的草图画出来的那一刻,旁边的人都可以看懂你想表达什么。但是如果时间很匆忙,没有时间去画线稿,那起码也要做到把图拼好,跟店长对完,再去放到渲染执行。

如果一个方案你自己都看不懂,那别人也会难以理解你的想法。因此,如果你了解渲染的话,可以尝试从“假如我是渲染,我会怎么去渲这张图”的角度去思考,想一下渲染大概会怎么执行这个操作。中间如果没有碰到特别大的问题(如果渲染比较强,可以尝试共创,让对方有一些发挥的空间)

6)大胆的尝试创新

这次的板式想换一个方式去排,这个创意还想尝试一下新的手法去表现。感觉这个字体换一个村线体去表现,感觉这次项目可以用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去解决。感觉今天可以搜集更多的一点素材。今天的渲染说方案有点看不懂,原来感觉内部结构的方案要写的更细一点。创新并不是一定要出一个别人都没有想到的页面,也不是马上就做一个点击率爆表的搜索图,这些都是结果,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不断的去尝试新的东西,日积月累,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结果。(这样的心态可贯穿到生活中)如果时间够,即使是一张很简单的图,也尝试着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我发现,如果一张图超出对方的预期,更容易提高过稿率,这个超出预期基于,已经把对方最基本的需求已经做好了,在基本的需求上去创新。

之前对躺平的理解是不努力、不加班等于躺平。当听到某一个大佬的话后,感觉仿佛受到了当头棒喝,大佬说没有创新、没有尝试,就是在吃老本躺平。我突然反思自己,是不是有过看起来很努力,加班等,但实际上每天做的都是重复性的劳动,用行为的勤奋去掩藏思维的懒惰。从生物学的角度考虑,动脑子想问题比只靠重复性劳动消耗的能量多得多。因此,有时候得“难为”一下自己,多花点时间去思考问题的本质,比只去执行会更好。

我挺喜欢崔永元的一句话:什么是爱?爱己、爱人、爱动物、爱花、爱草、爱云彩。每件大事的发生都是从一件小事开始的


7)项目管理能力

项目管理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包括时间管理、解决问题、决策、风险管理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我个人对项目管理能力的理解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哪些可以解决的方案--分析这些方案会遇到的问题--选择最优解决方案--如何落地。

即使是一张散图,我们也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方式去处理。例如,对于一张不那么重要的搜索图,我们可以先了解店长要打的卖点,然后从卖点中拆分出可执行的小任务,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最终实现高效的完成任务。比如一张不那么重要的搜索图,可能主要花时间的是,了解店长要打的卖点,我们可以从卖点里面拆分出来。

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例如将任务分为很重要、很急的、很重要但不急的、不重要但很急的和不重要也不急的等类型,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分配任务。在项目管理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的项目管理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8)不间断的反馈+总结+分享

跟一个大佬交流的时候,他说,你觉得工作里面什么习惯最重要,我当时说了一堆设计方面的东西,但是都没到点子上,他说,这些都对,但是如果更往上去归纳,世界观更大一点的话,保持不间断的反馈和总结再分享是一个最重要的习惯。

在工作中,保持不间断的反馈和总结再分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反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下次更好地解决问题,分享可以使我们的经验具备可复制性,让别人不必再踩同样的坑。

当我们自己觉得总结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再去分享,分享并不是一个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过程,而是一个查缺补漏的过程。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差不多、大概理解的东西会卡着我们,我们相当于把之前的东西又学了一遍,同时在分享的过程中,又会对前面的内容再进行一次总结,这样可以更好地巩固我们的知识和经验。

保持不间断的反馈和总结再分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9)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工作中,保持谦虚、心存感激和真诚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谦虚:很多时候一张成功的图,是大家一起参与的结果,特别是一张超越类目,引得同行纷纷过 来参考的优秀图片,需要要有优秀的运营和渲染师去参与,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而不单单是某 一个人的功劳。

保持真诚:有一段时间,去专门研究沟通和交流,为此看了好几本跟这些有关的书,但是看完之后,我发现理论懂了,但是压根不会去用,,终于看到最后一页,最后一行,这么写的,如果我上面说的十多种方法,你并不能很好的使用,那么,真诚是最好的必杀技。

当然,有时候善意的谎言也可以让结果变得更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太刻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总之,保持谦虚、心存感激和真诚是我们工作中需要时刻牢记的重要品质。

就算失败了也不会被杀掉,人生只有一次,失败了大不了道个歉嘛----安藤忠雄


以上的内容大致一看,感觉设计师真累,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其实这些习惯其实是可以互相串联的:

当你把设计原理用到沟通,往往可以收获到相对良好的沟通效果,当你沟通好了,做图就会相对轻松很多,店长和渲染那边会有更多的自由度,继而催发你更愿意去尝试更多新的东西,看的太少,创新就会有瓶颈,继而下意识的驱动自己找更好的素材,想出更多的可以落地的方案,再通过每天或者每周的反馈+总结---去分享,无论获得什么结果,都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总结:这一年,是不断尝试新的东西的一年,第一次花一个月的时间做项目,第一次参与打爆项目,第一次写PPT,第一次演讲,第一次策划 小品、并参与了演出,第一次去漫展,第一次养猫咪。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尝试,我感觉保持这种主动尝试的状态,那种感觉可太棒了。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当你开始去做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感谢:站酷那么多大佬写的文章,我看了好多,写的都特别好,十分感谢大佬们愿意花时间来阅读我这个小菜鸡写的“小作文”,以上小一万字可能是我对设计个人的一些理解了,如果有大佬觉得可以补充的,可以评论区或者私信见~~~


54
Report
|
27
Share
相关推荐
 详情页*2
Recommanded by editor
作品集
Recommanded by editor
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Typeface Collection ①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假面绮宴 | 心动的王者系列视觉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7.8月的一些作品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电商
电商
电商
电商
作品收藏夹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作品收藏夹
文章干货
文章干货
文章干货
文章干货
作品收藏夹
设计之外的-运营
设计之外的-运营
设计之外的-运营
设计之外的-运营
作品收藏夹
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