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层面 1个公式 有效提升行动力!
设计师如何提升行动力?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很“自律”的人,
然后自己继续“躺平”。
缺乏行动力,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行动力强的人永远是少数,因为自律是“反人性”的。
比如“运动”这件事,
一个人“坚持锻炼”,他可能并不是所谓“自律”,
就只是单纯的喜欢“运动”这件事而已。
而不喜欢运动的人,却要强迫自己去锻炼,就会觉得很难坚持。
顺着人性很容易,逆着人性很难。
如何提升行动力?
如何做出改变?
我们要去找到问题的根源。
美国组织发展专家理查德·贝克哈德(Richard Beckhard)提出过一个“变革公式”:
简单来说,“行动力”被三个东西所推动:
- D(Dissatisfaction):对于现状,你有多不满?
- V(Vision):对于行动的结果,你有多期待?
- F(First Step):对于如何行动,你有多清晰?
三者的乘积大于阻力,行动就来了,
反之,任意一个为0,就会导致无法行动。
接下来,我们详细展开来说,如何利用这个公式,帮助我们开启行动。
我们想要做某件事情,通常是源于对现状的不满。
比如想要学习技能,自我提升,可能是对自己目前能力的不满。
想要锻炼,可能是对自己体能或身材的不满。
当这种不满感很强烈时,行动就来了。
举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
比如你本来计划要学习,却玩了一整天游戏,
这时候不满感、负罪感就会变的强烈,从而推动你去学习。
而学了几天之后,当这种不满感渐渐消退,你可能又跑去打游戏了。
再举个反面例子:
现在很多人贩卖焦虑,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告诉你再不学就晚了,告诉你同龄人有多么优秀,
总之,给你制造焦虑,放大这种不满的情绪,从而吸引你购买他们的产品。
这种方法不正当,但很有用。
如果我们能够正面的运用这种手法,就能有效的帮助自己行动。
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对于读书、学习、锻炼这些事,自律的人很少。
但是吃饭、喝水、睡觉这些事,我们每天都会坚持。
因为这些是你不得不做的事。
很多人都有一个神奇的能力,就是总是能赶在“最后期限”前完成任务。
就像小时候放暑假,有的人作业一个字没动,却能赶在假期最后一天,完成所有作业。
对于工作任务,不管你平常怎么摸鱼,到了该提交的最后期限,人们总是能如期交付的。(因为做不到的已经被辞退了)
很多事我们之所以不去行动,
就是因为它并非不得不去做。
所以我们心安理得,继续拖延。
对于这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人往往是迟钝的,
但这些事恰恰是最重要的。
因为当它变成紧急的事情时,常常已经来不及了。
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外力约束自己。
把它变成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例如找一群人监督你,在公众场合立下flag。
我有个朋友想做公众号,就是用这个方法,督促自己每周更新。
拉了一个微信群,里面都是自己的熟人、朋友,在群里立下flag,
如果没有在规定时间更新,就要在群里发红包。
如果你真的有勇气这样做,那你很难不坚持,
因为一堆人看着,不做实在很难收场。
有时候为了达成目标,可能也会偷懒应付任务。
但行动了,总好过不行动。
人性是趋利避害的,行为经济学中,有一个“损失厌恶”的概念:
就是说,“相比收益,人们会更加在意损失。”
这个方法,其实商家非常擅长。
因为“让你行动”这件事,商家一定比你更积极。
比如商家常用的限时折扣、限量供应之类的促销手段,
就是对“损失厌恶”心理的利用,
让你感觉“再不赶紧买,自己就亏了”。
想想你有没有这样的“冲动消费”呢?
还有会员卡、购物积分这样的玩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看似获得了折扣,但为了不浪费会员卡,反而会促使你产生更多消费。
我们同样可以正向利用这种心理。
比如我们可以定一个“30天打卡挑战”,然后每天打卡。可以记录在朋友圈,或者做一个打卡表格等等,总之要记录下来。
只要前期坚持一段时间,看着数字每日增长,这种仪式感,会让你产生一种“不希望记录中断”的心理,迫使你继续做下去。如果哪天不小心漏了,也会很想补上。
很多游戏里面,还有各种app,也都有这种打卡的玩法。比如连续签到7天,就可以领取大礼包等等,都是在利用这种心理,留住用户。
我们再来看公式中的第二个因素:愿景。
也就是:
我们为什么要去行动?
行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你对行动带来的收益,有多期待?
如果你的愿望不是很强烈,甚至内心觉得可有可无,那自然也难以行动了。
比如我老婆结婚前曾经成功减肥二十多斤,因为她希望自己在婚礼上美美哒,这个愿望很强烈,所以促使她去行动,还报了班咨询老师科学的减肥方法,最后成功变瘦。
当然,这里成功的原因,也包含前面讲的“不满感”:
达不成“美美哒”这个愿望,会很不满。
(虽然在我眼里她一直都美美哒)
同时,因为花钱报了班,如果不坚持钱就浪费了,这也是“厌恶损失”的心理在起作用。
总之,首先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做,有什么好处,给自己一个坚定的理由。
同时,这个过程也可以排除一些不必要的行动。
比如,如果你想学习某个技能,只是因为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学,而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想学,
那就得仔细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需求。
缩小目标 ——
缩短回报周期
为什么减肥、锻炼、读书学习这些事很难坚持?
因为回报周期很长。
相比它们带来的遥远的、暂时看不见的回报,
摆在你面前唾手可得的美食、电视、游戏,显然更具诱惑力。
游戏为什么容易上瘾?因为它有即时的反馈。
打一个小怪物,就能立刻获得经验和装备奖励;
提升一个等级,立刻就能让你获得属性的成长;
打boss,你能清晰的看到血条,知道还有多久才能打败它。
如果你的目标定的太大,回报太遥远,那就很难坚持。
所以,我们可以先制定一个能轻松实现的小目标,
例如:
- 锻炼1个小时很难坚持,那就先动几分钟,
- 读完一本书很难,那就先读一篇文章。
- 学英语很难,那就先背几个单词。
不要觉得这种微小的行动没什么用,
《微习惯》这本书中,就详细讲了这种微小行为的强大力量,大家感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可以缩短回报周期,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
这种力量会逐渐积累、放大,
当你习惯了每天锻炼个几分钟,就能慢慢提高目标,最后它就没那么难了。
难以坚持行动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行动结果难以量化。
比如读书学习,可能你坚持了很久,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提升、提升了多少,
这时候人们往往就容易放弃。
游戏沉浸感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所有的数据都是可以量化的:
你的攻击落到敌人身上,能看到具体的伤害数值,
经验值系统、等级系统、积分系统等,让你的成长可视化。
你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在游戏里看到明确的结果。
我们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量化行动收益。
比如你要锻炼,可以用keep、微信运动之类的工具,记录你的运动数据;
比如你要减肥,可以用薄荷健康之类的软件,记录你每天摄入的能量、消耗的能量;
再比如看书,我现在主要用的是微信读书,它可以记录你每天的阅读时长,阅读时长还可以兑换奖励。
除此之外,这种工具还有各种排行榜、积分、成就系统等机制,
这些量化的、可视化的数据,会让你行动起来更有动力。
再来说一个很好用的方法,就是建立奖励机制。
奖励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
父母在教孩子时,就经常会用到这种方法:
比如考试考的好,父母会奖励孩子一个礼物,或者带孩子出去玩等等;
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也会让孩子受到鼓励。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经常获得别人认可、赞许的人,往往会进入良性循环,越做越好。
我之前在培训班教学时,也经常会用这种方法。
比如我们有评分机制,每个人的作业都会打分,分为ABC几个等级;
每个月会有一个榜单,评选出优秀作品;
平时还会玩一些积分游戏,比如正确回答问题、作业按时提交会获得加分,迟到会被扣分等等;
这些游戏对小孩来说可能很幼稚,但对大人来说刚刚好。
上面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对别人使用,可以有效帮助别人提升,
你也可以对自己使用,与自己达成约定。
比如完成任务后,可以奖励自己买一直很想买的东西,
虽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但羊还是会很开心啊。
最后我们来看公式中的第三个因素:第一步行动。
我通常把它理解成“行动路径”。
所谓行动路径,就是具体要怎么做,做什么?
很多人的行动目标是宽泛模糊的,所以会导致无法行动。
比如,如果你只是告诉自己,自己该多做运动,多锻炼,
那结果往往就只停留在想法上了。
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把目标具体化。
比如“坚持锻炼”只是一个抽象的目标,
我们需要让它更具体:
在哪锻炼?家里、户外、健身馆?
锻炼什么?健身操还是跑步?
锻炼强度?每天一次还是每周一次?一次多长时间?
坚持多久?1个月还是半年?
就像游戏里面,会有清晰的任务提示,告诉你下一步要做什么、要去哪里。
如果一个游戏没有任何提示,你都不知道要怎么玩,那就很难玩下去。
计划要清晰、具体、详细,
行动才能落地。
完全没有计划,是一种极端,
而另一种极端,是总想着制定好“完美的计划”再开始。
想完全准备好再行动,那就可能永远无法行动。
先行动起来,总好过什么都不做。
这里介绍一个我自己亲测很有效的“五分钟工作法”。
比如你想要学习,但一想到学习的枯燥,你可能就会打退堂鼓,
这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先坐下来学,就学个五分钟。
只做五分钟,很简单,你肯定能完成,没什么压力。
只要你开了这个头,最后往往能坚持超过五分钟。
哪怕最后只做了五分钟,也没关系,
至少你已经完成了五分钟的行动,比什么都没做要好很多。
我写文章时,就经常用这个方法,告诉自己先写个五分钟,
然后往往写着写着就写了很久。
这就跟很多人玩游戏一样,
告诉自己再玩一把就睡,
结果玩着玩着几个小时就过去了。
“五分钟工作法”,就是正向的利用人的这种惯性。
万事开头难,只要你开始了,它就没那么难。
最后,总结一下。
我们介绍了“不满×愿景×下一步行动 > 阻力”这个行动力公式,
从这三个方面出发,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提升行动力。
其实,行动就是了解自我、战胜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
我们要找到无法行动的原因:
可能是内心深处仍安于现状;
可能是面对看不见的行动结果,缺少动力;
可能是还不知道具体如何去做。。。
而关于“提升行动力”的这个“行动”,
你既然看到这里,就说明你对此是有“不满”或“愿景”的,
现在,你也已经知道“下一步行动”如何做,
接下来就是实际去付诸行动了。
所以这篇文章到这里,其实只完成了一半,
另一半,需要“想变得更优秀”的你,一起来完成。
想想你目前有什么没有完成的行动计划,
然后从这个三个层面出发,
结合自身情况,找到阻碍自己行动的原因,
并尝试去解决,让自己行动起来!
只要去做,相信你一定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