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设计方法与思路
字体设计练习心得
一、关于字形的简述
中文字体是一种象形文字,是传沿最久远,而且是极少数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象形是诉诸视觉的传达,与我们大多数接触的世界文字拼音文字有本质上的区别,绝大多数拼音文字主要诉诸听觉。
对于文字的理解,是从我们出生就开始接触,并且在成长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应用,最早我们的祖先通过打绳结的方式来记事,是较早期的信息记录和传达方式,演化到文字出现使用刀刻、书写、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当今我们通过信息化处理的电脑屏幕字,记载的媒介不断演进升级、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媒介越来越多,但是它主要的功能从来没有偏离对信息的记录和传递。
在平面或者UI设计师的职业里面,任何一个Banner设计、一张海报都离不开字,平面媒介的构成元素基本上会包含文字、图形和图像,文字在信息传播里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张表达得再精准的图,都不够阅读一个字理解的快和准,这是千年来我们传递信息的习惯造成的。
所谓字形,会更着重字这个元素形体上的表现效果,为什么我们可以设计字体,在图形本质里面它们同样是矢量元素构成;为什么我们要设计字体,是要让“形”这个构成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表现到位,符合主题,符合调性。
总的来说,我们去判断一个字的设计如何的时候,首先判断是否达到了第一层需求-准确传递信息,再看第二层需求,是否符合调性表达。
二、设计前:明确设计主题、风格方向
第一步:理解概念,明确设计意图
图形和文字本都是形,每一个视觉设计都有应有的主题调性,通过平面视觉中图形和图像来传递,它的功能是让受众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情;起到的作用是使其更符合主题的表达。
从视觉设计风格的角度,可以总结为常用的几个风格关键字,速度感、力量感、尖锐感、跃动感、柔和感;这些图形风格的形容关键字,可以用于对应不同的调性风格视觉,例如速度感会对应运动、比赛类主题;跃动感会对应较有活力的主题,来制作大落差的标题字体;柔和感可以对应如音乐、女性、节日气氛等主题。
在开始进行下一步工作之前,要先进行合理的需求分析,确定这个需求所要表达的主题概念,分解这个抽象概念一步步具象成可描述的词语,在脑海中刻下一个印象。
第二步:通过手绘的方式组织造型
手绘草图是组织设计概念最好而且是最快的办法,不管通过纸笔或者通过iPAD也好,这是快速组织设计思路的方式,也是最节省时间的方法,最终脑海中的图形会具像化成为现实。
不要在这个阶段去尝试马上上机画图,软件和工具的操作远没有笔尖来得自由,复杂程度提高会浪费很多时间,在草稿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电脑几何画操作,反而是很轻松的事情。
字形概念设计的创意方式
(a)字形随其字义:通过文字的外形变化来强化表现文字内容的意义,在草稿过程中观察的角度要不断切换,整体的角度是整个字的形态,细节的角度是笔画的造型。
(b)笔画拟物:一种创意表法方式,通过笔画形变、拟物来替代字原来的结构元件,目标是用于强调内容识别和意义。
概念设计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a)设计面板有多大?
提前进行版面空间规划,在设计之前,应该要提前做好版面的规划,确定容纳字体的空间尺寸,元素设计应该在版面的框架之下,明确当前的图形是作为主体,还是增添主题色彩的元素。
(b)版面构成特点是什么?保持元素一致性:
字的形态需要考虑版面的元素动线,通过一致的角度、弧度、重量等因素,跟版面上元素进行关系上的配合,控制版面构成平衡。
(c)需要在保持文字识别度的前提下进行创意设计,无论进行怎样的概念设计,不能偏离文字本身的可读性。
(d)需要避免设计的歧义:
不随意修改字体的结构,即字体应该有的构成部分不能缺少,“家”和“冢”就差一点,意义千差万别;当然现在我们会有很多设计师进行合体字的创作,这种是基于创作角度的设计,把这个创作当做单独的设计作品来看待,在商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相关需求时,不随意进行这样的创作设计,始终以保持基础识别度。
三、设计时:打磨形态与结构
第一步:笔画元素-进行精细笔画设计:
笔画往往是跟前面的步骤同步处理的,笔画设计需要结合字形的个性表达,表现较有力量感的形态,应该用较粗的笔画元素,方向明确的直线条,紧缩版式,错位稳定;表现字体的节奏感,可以用流畅的线条元素,无衬线且较细的笔画,文字版式可以根据版面稍微错位表现。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两个整体的观察,第一个整体,是字本身在笔画元素组合起来后,骨架稳定,布白匀称的整体感;第二个整体是字和字之间组合后的整体形态,这个有关于如何进行图形排版,来放大文字组合成的标题整体性。
先设计笔画还是先设计整体造型呢?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需要做到以上提到的切换不同视角的观察方式。
关于图形的个性表达,可以尝试把字形比作人的形象或代表性的物体:
把抽象的概念,具象成为一个现实的人或物体,概念造型会在脑海中越来越具像化,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造型。
力量感
速度感
跃动感
柔和感
拟物化设计
第二步:笔画元素-常用字体造型方法:
1、改造开放性笔画连接,保持字的基础结构
通过进行笔画连接,增加文字的整体性、关联度,是常用的字体设计方法。截取文字中开放性笔画进行字与字之间的组合设计,开放性笔画指的是结尾处不与下一笔画连接的笔画,例如“口”这个部首,我们尽量不去断开这个方框形状,即使非动不可,也是保持整个外形的情况下进行形状拉伸。例如“茶”这个字,字体中的点、捺笔画是可以进行拉伸组合的;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不轻易改变笔画结构,这样能够更好的保留字的识别性。
2、统一元件方向,提高设计造型一致性
通过统一笔画方向,提高形态整体度,分为两个设计步骤,第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是,先使用垂直的笔画进行设计,完成创意设计后进行倾斜调整。第二个方法是,直接使用倾斜的有角度的笔画进行设计。第二种方式需要比较好掌握字形结构的前提下操作,另外通常的情况是可以复用已经设计好的笔画,用于调整,那就得从第二种方法开始设计了。同时当设计用于海报或者页面排版时,需要整体观察,前面说到过,元素组成结构是一个维度,文字组成标题是第二个维度,设计笔画方向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标题和版面的整体效果,这是第三个维度,画面中的所有元素都必须是有关联的。
3、统一设计语言,提高图形结合度
进行笔画设计拟物化图形化设计,也属于常用的字体创意表达方式,往往我们会通过图标网站找到某个图标,甚至使用图像结合的方式,这样结合的难度会比较高;使用笔画进行拟物化设计,这个原理跟标志的设计原理很像,而字体同样是象形图形,所以很多方法都是共通,在构思一个字体笔画与图形结合,需要考虑的是:
a、明确拟物化设计的目标,图形化的设计目的都是用图形传递,所以这个图形应该是具备意义的。
b、笔画的造型和拟物化图形尽量保持造型上的一致性,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保持文字的识别度。
C、使用接近的笔画风格、质感和色彩,避免过大的差异化导致规范不一,元素应该为整体服务。
第三步:稳住字的结构和重心:
这也应该是第一步就应该考虑的内容,如果以后经常进行这类图形设计的话,应该在每一步都会要求自己注重这个基础架子,达到让我们能快速识别文字的最基础的要求。
1、维持字的骨架,中文字体是有骨架的,在九宫格里面写字,部首、笔画、笔画在方框内的占比都是固定的,即字的间架结构;是我们对文字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一般来说,我们不应该改变字的骨架,以至于我们依然可以认识这个是什么字。
也有一种情况我们可能会对结构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改的,例如把文字合体、进行图形化的笔画调整,例如在进行笔画拟物化设计的时候,但依然要像上文所说的那样,保持最基础的识别,让结合进来的元素规范上保持一致。
2、布白匀称,布白是对文字设计的其中一个观察方法,“白”是笔画组成的线条将空间分割,空白为负空间。“布”即安排、布置,是对于白(负)空间的精心布置。匀称,指的是视觉设计上的平衡感,字的每一个构成元件内部空间匀称,让组件和元素之间的空间形成视觉上的均衡和匀称,看字的正负空间,进行元素的排列和组织。
3、那影响字的白,会有哪些因素呢?
字本身的间架结构、大小、重心都会对布白设计造成影响,每个字的结构元素组成都不一样,但布白匀称是协调字体包括重心、中宫、大小、形态的规范性因素,一旦发现布白不均,就需要反过来检查字的结构是否做正确了。
四、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内容,文中列出了一些“可以描述”的常用风格,风格类型和特征还有很多,但是实际设计中并不是搬运套用,创意表达是设计的核心,在概念设计阶段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设计创意思考,对需求目标、设计受众深入理解,在保持字的识别情况下,做更符合的设计方案。
对于整体设计而言,本文主要还只针对图形构成阶段的讨论,样式风格、色彩搭配等还有很多设计手法、技法可用于强调设计风格和主题调性,是一环扣一环的理性思考过程,希望能够做到,在画面中出现的每一个设计元素,都能说出它存在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