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Recommand
西安/网页设计师/1年前/495浏览
设计中的色彩应用Recommand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设计的三大构成之一,对于设计的表达非常直接。我自身属于色感比较差的人,每次做设计总是在取色上面纠结。所以我也一直在学习提升自己的配色水平。这次分享一些我自己这些年总结的色彩与配色知识,一方面作为自己对色彩知识的总结整理。一方面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配色上的帮助。

🌟讲色彩之前先了解颜色🌟

CMYK是印刷上普遍使用的模式,RGB是彩色电脑显示器,彩色电视机等设备的使用模式。然而无论是CMYK还是RGB,都是计算机判断颜色的方式。但HSB模式是基于人眼视觉细胞的,即眼睛所看到的颜色。在设计中我个人推荐使用HSB模式,选色更为直观。

在HSB模式中,S和B的取值都是百分比, 唯独H是角度,即色相位于色相环上的角度

H (hues) 色相,用色相环表示更加直观。

S(saturation) 饱和度

决定色彩的鲜艳与浑浊 颜色成分含量的多少。纯色都是纯度最高的,即色彩的饱和度最高

B(brightness) 明度

表示色彩的里的白和黑,由深到浅按不同明度依次排列称为“色阶”

不同颜色的明度是不一样的 ,黄色的明度最高,橙色和绿色次之,然后是红色和青色,明度最低的为蓝色和紫色。

🌟常见的色彩关系与特性🌟

根据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一般包括对比色,互补色,同类色,相邻色,间隔色。

色性

指色彩的冷暖倾向,在生活中或绘画上的色彩,总会给人以或冷或暖的感觉和联想,如倾向蓝、蓝绿、蓝紫等为冷色,倾向红、橙、黄等为暖色。冷色容易使人感觉寒冷,暖色则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紫色和绿色,介于冷色和暖色之间,有时会因倾向暖色而有暖和感,有时会因倾向冷色而有寒冷感,因此称为中性色。此外,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如红比黄就暖一些,黄比蓝就暖一些。

色调

即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色调从色相上分,有蓝色调、绿色调、黄色调等。

从色彩明度上划分,有亮色调、暗色调、灰色调。

从纯度上分,有鲜色调、浊色调、淡色调。

除此之外,还能打破三者的范混合运用,如冷灰色调、暖绿色调等。

似乎对于色彩,看久了会有一种感觉:始于色相,而后明暗,终见纯浊。

🌟色彩特性🌟

色彩的重量

感受色彩的重量,协调好色彩的黑白灰重量关系

色彩对比与倾向

色相的冷暖倾向/颜色中混合了什么

前进感与后退感

亮色与暖色有凸出向前感,称为前进色;暗色与冷色则给人后退感,称后退色色彩的进退规律可以总结为:暖色进,冷色退;明色进,暗色退;纯色进,浊色退;对比强烈的色前进,对比微弱的色后退。

色彩的味觉感

大多是由人们对生活中所接触过的事物联想而来的。在以往的经验中,食物、蔬菜等的色彩会让人在味觉上形成一种概念性的反应。人们往往会先以食物外表的色彩来判断它的酸、甜、苦、辣、涩。

[甜]:暖色中的黄色、橙色最能体现甜的味道感,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也有此感觉,如粉红色、象牙白色的冰激凌就较具有甜味感。


[酸]:会使人联想到未成熟的果实,因此酸色即以绿色为主。从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进行理解,黄色、橙黄色、绿色等,都带有微酸味的感觉


[苦]:以低明度、低纯度且带有灰色的浊色为主,如灰色、黑褐色等,这些颜色易让人联想到咖啡的苦涩。

🌟色彩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想要快速准确的达到配色目标,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正确的理解项目调性

从产品属性-用户群体-公司主色-年龄层等几个方面思考

关键点二:正确的理解彩暗示的感受

每个色彩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属性和象征意义,色彩感受需要与主题贴合

*考虑清楚这2个关键点,在这两个关键点的基础上寻找符合气质的参考提供一些灵感,大方向就没有问题

2.确定色彩的流程一般为:确定主色-设置对抗色-设置同频色-设置点缀色

主色是决定作品风格的趋向;
对抗色让画面更加丰富与平衡;
同频色是使作品更完美或更丰富的;
点同频缀色具有引导阅读的功能性,同时也具有装饰和辅助性。

3.色彩的平衡

多组色彩搭配,色彩给人视觉上的感受平衡,画面才能和谐

冷暖平衡

花纹与空白平衡

互补的平衡

深色浅色的平衡

无彩色与有彩色平衡

4.色彩产生的视觉聚焦

对比强度大的色彩,调整颜色面积,产生视觉对焦效果。

色彩焦点引导视线移动

5.配色中的层级关系

要明确主色 精简主副色层级数量

焦点无序,画面混乱,主次不分,信息传达不明确。

焦点有序的排版,画面整洁,主次层级清晰,信息传达明确

6.视觉同频

色彩同频,没有聚焦属于一种融合状态。完全相同的颜色同频呼应(同频呼应、力量增大,但没增加层次感)

同频色配色,画面混合,感受稳定舒适

🌟配色小技巧🌟

1.减少颜色数量,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搭配,指的是不超过三种色相的搭配。颜色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衡量的标准还是要以正确传达内涵为前提。(点缀色应该没有包含在内)

2.艳丽撞色(强烈撞色,可以吸引注意力)

3.颜色简洁一些更适应跨越时间的长度,符合大众的审美

4.颜色与形状有同频共振色特点,相同颜色会相互吸引目光(主角颜色不一定是主色)

5.白色带有天然的透气感,任何颜色可以大面积搭配白色

6.大范围白色太扎眼 ,可以适度偏灰加一些蓝色 。黑色不要纯黑,加一些蓝色(或者其他色) 看着更舒服。

7.搭配面积

色彩都是美丽独特的 使用色卡只是个大概的颜色参考,实际使用中具体还需要看色彩的搭配面积 (给出一个大概的可参考范围 6 3 1 配色比例)

8.渐变用色法

  • 双色渐变

饱和度明度不变,修改色相(色相不要大于120度 否则会变色脏),可以得到好看的双色渐变

  • 自然的单色渐变

🌟色感锻炼方法🌟

1. 模仿

收集优秀配色,吸取颜色。学习其中的搭配技巧。

2. 主题创作

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选择颜色,在创作中感受颜色赋予主题的意义。

3. 色彩混合练习

色彩中混合其他颜色,感受色彩的细微变化。

4. 练习色彩感受的能力正确的理解彩色暗示的感受

针对优秀的配色作品,用几个关键词描述色彩带给你的第一感受。多练习可以把握以后配色中的选色困难。

凡事想进步,还是得多看多练多思考。希望大家在这篇文章中能有所收获。

7
Report
|
15
Share
相关推荐
可参考
可参考
可参考
可参考
作品收藏夹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可参考
可参考
可参考
可参考
作品收藏夹
配色
配色
配色
配色
作品收藏夹
色彩推导
色彩推导
色彩推导
色彩推导
作品收藏夹
知识点(技巧)
知识点(技巧)
知识点(技巧)
知识点(技巧)
作品收藏夹
设计思路教程
设计思路教程
设计思路教程
设计思路教程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