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作为设计的三大构成之一,对于设计的表达非常直接。我自身属于色感比较差的人,每次做设计总是在取色上面纠结。所以我也一直在学习提升自己的配色水平。这次分享一些我自己这些年总结的色彩与配色知识,一方面作为自己对色彩知识的总结整理。一方面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配色上的帮助。
🌟讲色彩之前先了解颜色🌟
CMYK是印刷上普遍使用的模式,RGB是彩色电脑显示器,彩色电视机等设备的使用模式。然而无论是CMYK还是RGB,都是计算机判断颜色的方式。但HSB模式是基于人眼视觉细胞的,即眼睛所看到的颜色。在设计中我个人推荐使用HSB模式,选色更为直观。
在HSB模式中,S和B的取值都是百分比, 唯独H是角度,即色相位于色相环上的角度
H (hues) 色相,用色相环表示更加直观。
S(saturation) 饱和度
决定色彩的鲜艳与浑浊 颜色成分含量的多少。纯色都是纯度最高的,即色彩的饱和度最高
B(brightness) 明度
表示色彩的里的白和黑,由深到浅按不同明度依次排列称为“色阶”
不同颜色的明度是不一样的 ,黄色的明度最高,橙色和绿色次之,然后是红色和青色,明度最低的为蓝色和紫色。
🌟常见的色彩关系与特性🌟
根据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总结出一些常用的色彩搭配方法。一般包括对比色,互补色,同类色,相邻色,间隔色。
色性
指色彩的冷暖倾向,在生活中或绘画上的色彩,总会给人以或冷或暖的感觉和联想,如倾向蓝、蓝绿、蓝紫等为冷色,倾向红、橙、黄等为暖色。冷色容易使人感觉寒冷,暖色则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紫色和绿色,介于冷色和暖色之间,有时会因倾向暖色而有暖和感,有时会因倾向冷色而有寒冷感,因此称为中性色。此外,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如红比黄就暖一些,黄比蓝就暖一些。
色调
即画面色彩的总体倾向。色调从色相上分,有蓝色调、绿色调、黄色调等。
从色彩明度上划分,有亮色调、暗色调、灰色调。
从纯度上分,有鲜色调、浊色调、淡色调。
除此之外,还能打破三者的范混合运用,如冷灰色调、暖绿色调等。
似乎对于色彩,看久了会有一种感觉:始于色相,而后明暗,终见纯浊。
🌟色彩特性🌟
色彩的重量
感受色彩的重量,协调好色彩的黑白灰重量关系
色彩对比与倾向
色相的冷暖倾向/颜色中混合了什么
前进感与后退感
亮色与暖色有凸出向前感,称为前进色;暗色与冷色则给人后退感,称后退色色彩的进退规律可以总结为:暖色进,冷色退;明色进,暗色退;纯色进,浊色退;对比强烈的色前进,对比微弱的色后退。
色彩的味觉感
大多是由人们对生活中所接触过的事物联想而来的。在以往的经验中,食物、蔬菜等的色彩会让人在味觉上形成一种概念性的反应。人们往往会先以食物外表的色彩来判断它的酸、甜、苦、辣、涩。
[甜]:暖色中的黄色、橙色最能体现甜的味道感,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也有此感觉,如粉红色、象牙白色的冰激凌就较具有甜味感。
[酸]:会使人联想到未成熟的果实,因此酸色即以绿色为主。从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进行理解,黄色、橙黄色、绿色等,都带有微酸味的感觉
[苦]:以低明度、低纯度且带有灰色的浊色为主,如灰色、黑褐色等,这些颜色易让人联想到咖啡的苦涩。
🌟色彩在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想要快速准确的达到配色目标,需要抓住两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正确的理解项目调性
从产品属性-用户群体-公司主色-年龄层等几个方面思考
关键点二:正确的理解色彩暗示的感受
每个色彩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属性和象征意义,色彩感受需要与主题贴合
*考虑清楚这2个关键点,在这两个关键点的基础上寻找符合气质的参考提供一些灵感,大方向就没有问题
2.确定色彩的流程一般为:确定主色-设置对抗色-设置同频色-设置点缀色
主色是决定作品风格的趋向;
对抗色让画面更加丰富与平衡;
同频色是使作品更完美或更丰富的;
点同频缀色具有引导阅读的功能性,同时也具有装饰和辅助性。
3.色彩的平衡
多组色彩搭配,色彩给人视觉上的感受平衡,画面才能和谐
冷暖平衡
花纹与空白平衡
互补的平衡
深色浅色的平衡
无彩色与有彩色平衡
4.色彩产生的视觉聚焦
对比强度大的色彩,调整颜色面积,产生视觉对焦效果。
色彩焦点引导视线移动
5.配色中的层级关系
要明确主色 精简主副色层级数量
焦点无序,画面混乱,主次不分,信息传达不明确。
焦点有序的排版,画面整洁,主次层级清晰,信息传达明确
6.视觉同频
色彩同频,没有聚焦属于一种融合状态。完全相同的颜色同频呼应(同频呼应、力量增大,但没增加层次感)
同频色配色,画面混合,感受稳定舒适
🌟配色小技巧🌟
1.减少颜色数量,不超过三种颜色的搭配,指的是不超过三种色相的搭配。颜色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衡量的标准还是要以正确传达内涵为前提。(点缀色应该没有包含在内)
2.艳丽撞色(强烈撞色,可以吸引注意力)
3.颜色简洁一些更适应跨越时间的长度,符合大众的审美
4.颜色与形状有同频共振色特点,相同颜色会相互吸引目光(主角颜色不一定是主色)
5.白色带有天然的透气感,任何颜色可以大面积搭配白色
6.大范围白色太扎眼 ,可以适度偏灰加一些蓝色 。黑色不要纯黑,加一些蓝色(或者其他色) 看着更舒服。
7.搭配面积
色彩都是美丽独特的 使用色卡只是个大概的颜色参考,实际使用中具体还需要看色彩的搭配面积 (给出一个大概的可参考范围 6 3 1 配色比例)
8.渐变用色法
- 双色渐变
饱和度明度不变,修改色相(色相不要大于120度 否则会变色脏),可以得到好看的双色渐变
- 自然的单色渐变
🌟色感锻炼方法🌟
1. 模仿
收集优秀配色,吸取颜色。学习其中的搭配技巧。
2. 主题创作
定一个主题,根据主题选择颜色,在创作中感受颜色赋予主题的意义。
3. 色彩混合练习
色彩中混合其他颜色,感受色彩的细微变化。
4. 练习色彩感受的能力正确的理解彩色暗示的感受
针对优秀的配色作品,用几个关键词描述色彩带给你的第一感受。多练习可以把握以后配色中的选色困难。
凡事想进步,还是得多看多练多思考。希望大家在这篇文章中能有所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