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总结丨品牌色推导过程

北京/UI设计师/3年前/1467浏览
设计总结丨品牌色推导过程

2022年4月份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重新定义品牌色相关规范的需求,在制作的过程中,我对色彩有了新的认识和系统的思考。

一.前言

在面试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选择这个颜色做为品牌色?而大多数的回答都是:因为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安全,蓝色的代表科技。如果继续深问,这么多红色,绿色或者蓝色,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个颜色呢?这时候,往往就不知道如何去作答了。

二.为什么改?

线下和线上的颜色不统一,颜色色差明显,视觉感受混乱。具体效果如下:

为什么不直接使用线下的品牌色呢?是因为我们针对的群体是大学生,大学生是充满阳光、热情和活力的。线下的品牌色过于沉稳,不够活泼。

为什么不让线下去更改品牌色呢?首先是因为跨部门沟通协作的成本巨大;二是由于线下的品牌色已经投入使用,更改起来,资金成本巨大。而线上的颜色饱和度和明度过高,长时间观看,眼睛容易疲劳。

于是,在不改变线下颜色的情况下,需要将线上的颜色向线下靠近的同时,尽可能的体现出大学生的调性。

三.如何去改?

要想让自己的产品更加贴近于自己的用户,竞品调研是免不了的。在做竞品分析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局限于纵向的产品的调研,也进行了横向产品的调研。包括但不限于娱乐、医疗的、学习等。

通过百度指数,找到了一系列年龄在18-24之间的用户常用的以绿色为主题色的产品有:旅行青蛙、爱奇艺、QQ音乐、扇贝单词、飞书、百度文库、中国大学MOOC、沪江网校、医鹿、豆瓣、咔咔、百度知道、微信等产品。

为了确定自己找到的产品的正确性以及频繁使用率。通过游戏和读书平台,添加了一些大学生做为调研对象,有南方大学就读的学生,也有北方大学就读的学生,有本科也有专科。通过沟通发现,他们的学习软件并不单一,都是老师用什么软件他们就安装什么软件。而除了和学习相关的竞品,出场率比较高的是爱奇艺、QQ音乐等。最终确定竞品分析对象如下:微信,爱奇艺、QQ音乐、扇贝英语及中国慕课。

四.竞品分析

通过吸取他们产品内的主色调分析发现,社交属性饱和度取值范围分别是94;娱乐属性的饱和度取值为100;而学习属性的饱和度为63;三种属性的明度都在75—85之间。

而我们渴望传达的是盎然生机的大学生活,对未来有无限美好憧憬的品牌色调,所以,在饱和度上,选择接近娱乐属性多一些,介于85—100之间;在明度上,取值范围67—85之间。

为什么分析HSB而不是RGB呢?

因为HSB模式,分别对应的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可以完美的固定到某一个参数,确定要色相之后,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明度和饱和度就能合理的选到合适的颜色。

而RGB分别对应的是色相:红、绿、蓝,调整一个数值,其它的属性都会跟着变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做运营活动图的时候,很难做到色彩统一,也就是为什么无论怎么调颜色都怪怪的原因。

五.品牌色推导

根据竞品分析,确定好饱和度和明度的取值范围;在360度色环中,15度夹角内的颜色为同类色来确定色相取值范围。基于品牌调性、易读性,确定最终数值。

品牌色根据Ant design的建议,在第六位;确定好品牌色后,就要开始确定延展渐变色。

延展渐变色做了两种方案:

1.根据Ant design的色板生成工具生成;

2.H色相不变。浅色系生成方式:S值S/5递减、B值(100-B)/5递增;深色系生成方式:S值(100-S)/5递增,B值B/5递减的方式生成。

通过两种方式得出的延展渐变色发现,通过计算公式得出来的颜色,更加干净清爽,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单纯,干净美好的品质。所以,最终决定,延展渐变色使用计算公式得出来的色值。

六.辅助色推导

辅助色目前已经有了一套可以直接使用的色板,无需重新推导。

七.小结

通过这次推导,让我对色彩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其它工作上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以前在做运营图的时候无论怎么做,都很不协调,但是经历了这次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在关于颜色的部分场景使用上,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

20
Report
|
50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作品收藏夹
品牌案例
品牌案例
品牌案例
品牌案例
作品收藏夹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
作品收藏夹
品牌分析
品牌分析
品牌分析
品牌分析
作品收藏夹
品牌
品牌
品牌
品牌
作品收藏夹
不错
不错
不错
不错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