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用户体验设计(01)——生活中的心理学
要领略心理学的独特性和统一性,就必须考虑心理学家们界定这一领域的方式和诉诸研究与应用的目的。
一、做心理研究时需要关注什么?
从定义来说,心理学: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研究。
第一重要的,要做的是一个科学的研究
1、科学研究——指的是一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的步骤。这个步骤可以帮助我们去客观的收集信息,并通过这些客观的信息得出客观的结论。
第二重要的,我们先后研究的是个体的行为和心智
2、个体行为——指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其实就是一种行动,被观察者在做什么。我们人类可以观察到的一些动作;
3、个体心智——许多人类活动是在个体内部发生的——思考、计划、归因、创造以及做梦。
二、心理学的目标有哪些呢?
心理学家使用科学方法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得出结论,有这样几个目标:在适宜的水平上客观地描述行为,解释产生行为的原因,预测行为何时会发生,以及控制行为以改进生活质量。
1、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1)描述——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心理学家一般把这种观察称为行为数据
行为数据(behavioral data)是关于有机体的行为和行为发生时环境的观察报告,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时,必须选择一个适宜的分析水平,并且设计出能保证客观性的度量行为的方法。
分析水平:从最宽泛概括的水平到最细致具体的水平,颗粒度不同。
不论观察点是宽还是窄,都应努力客观地描述行为。按照事实的本相去收集它们,而不是按照研究者所期待或希望的那种样子。 因为每一个观察者都可能把自己的主观观点-偏爱、偏见和期望带进观察中,因此防止这些个人因素混进数据并扭曲它们是非常重要的。
(2)解释——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描述必须忠于可知觉到的信息,而解释却谨慎地超越了能够被观察到的现象
在心理学的很多领域中,中心目标都是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3)预测——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果预测
心理学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一种特定的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对特定形式行为原因的精确解释,常常能对未来行为做出精确的预测。
(4)控制——控制将要发生的事情,控制是核心的、最激励人心的日标
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引发它,维持它,停止它,并且影响它的形式、强度或发生率。
控制行为的能力很重要,因为它为心理学提供了帮助人们改进他们生活质量的途径。任何不受赞赏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能通过适宜的干预而得到修正。
在许多亚非国家中,理解而非控制-更倾向于是心理学家的最终目的; 西方心理学对控制的关注代表了一种来自欧洲人的工业化和殖民化的文化偏见,以及来自美国对周边地区的精神征服的文化偏见。
2、最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操作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比如某山市,一男子在餐厅里面酒后打人,如果我们用心理学去研究他的话:
(1)首先我们要对他的行为进行一个描述?描述某某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做了一个什么样的行为。
(2)然后对他进行解释,怎么当时就哪根筋没搭对,就想起来一定要在这个餐厅里面打人。这个时候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一个心理过程呢?受到什么样的因素影响,才让他在那个环境下会去打人。
(3)接下来我们会用心理学去做一个预测,对他这个打人的行为进行一个预测,已经发生了,而且又被人发现了,又被大家给猛烈的抨击了。再预测一下这个男子以后他还会不会做出这样的行呢?
(4)打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就要对他进行一定的控制,比如说对他进行一定的道德谴责还是服刑役或者是什么。最终去启发他良好的行为,去停止他不好的行为。
三、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1、结构主义——强调由作为元素的感觉构成心理和行为结构
主要人物:赫尔姆霍茨、冯特、铁钦纳;
① 赫尔姆霍茨——生理学家、物理学家,他第一次测量出了青蛙的一个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并且把这个实验方法运用到了人的研究中去。他把人从接收到刺激到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时间,称之为反应时;
② 冯特(赫尔姆霍茨的助理)在莱比西大学的实验室采购了很多的计时器、电刺激器、感觉映射装置等,来专门用于研究感知觉,去测量感知觉;
③ 铁钦纳(冯特的学生)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建立了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他在《心理学大纲》里面列出了大概 44,000 种意识体验的基本元素,他对元素抱有很大的执念。
主要观点:人类精神经验;
研究方法:内省法(用于检查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元素的方法);
缺陷:简化论,元素论,心灵主义。
2、机能主义——强调行为的目的
主要人物:詹姆斯、霍尔、约翰杜威;
① 詹姆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认为意识是川流不息的,我们的心理能力是具有适应性的;
② 霍尔在 1881 年,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 1887 年创办了美国心理学杂志。 APA 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心理学会的第一届主席;
③约翰杜威推动了美国教育改革,在他的促进下,机械的学习被抛弃了。
主要观点: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重要的是心理过程的行为和机能,而不是心理的内容。
3、现代心理学
3-1 心理动力学——把行为看作是由本能力量、内在冲突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的动机驱使的
主要人物:佛洛依德;
佛洛依德在诊所里面研究心理障碍,进行临床心理学研究。临床心理学的建立拯救了精神患者。在治疗抑症患者的过程中提出了无意识可以影响心智的观点。
有时候患者说童年经历的那些痛苦已经忘了。但是其实弗洛伊德认为痛苦经历还是存在在意识察觉不到的范围内,还是会影响着心智的。于是他发明了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法。他把患者回忆过去的经历和他的梦或者是幻想给联系起来,也写了一本书叫《梦的解析》。他认为梦境就代表着人压抑的欲望。
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二战之后美国整个社会是升级的,充满着活力的。精神分析过于强调人性的黑暗面和原始冲动驱使的观点,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排斥。
主要观点:精神分析,本能和生物驱力,早期经验。
3-2行为主义——行为是由外部的刺激条件决定的
主要人物: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
华生代表的行为主义,非常坚定的坚持严格的客观测量立场,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严格限定为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一切不研究行为的心理学实验都是耍流氓。
斯基纳从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毕业之后,发展了新行为主义。他认为老鼠在学会按压杠杆获得食物的实践当中就获得了学习。他认为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改善教学,斯金纳把行为主义做了一个新的发展。
主要观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严格限定为客观的,可观察的行为。
3-3人本主义——强调个体内在的做出理性抉择的能力
主要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更加积极的看待人,认为人们自身对于发展是有渴望的。关注人的能动性,认为人具有发展和成长的内在需求。 需求层次理论 是马斯洛心理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 《动机与人格》 这本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
主要观点:能动性,发展潜能。
3-4认知心理学——强调影响行为反应的心智过程
主要人物:韦特海默、乔姆斯基、皮亚杰;
韦特海默是认知心理学的先行者,专注研究错觉的过程,引导了 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去关注高级思维过程当中个体思维和想象的内在世界,对主观现实作出的这样的一个反应。
乔姆斯基是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另一个重要的人物。乔姆斯基他认为儿童能够生成超出她们早期经验之外的语法。他认为儿童并不是仅仅通过行为主义认为的,强化进行操作性条件反射等去学习一些语言,儿童是可以自己去发明和创造出来一些的。所以语言是一个比操作条件反射更加高级的一个认知过程。
皮亚杰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里面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他通过著名的守恒实验来说明认知偏差是研究心智的一个关键。
奈瑟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建立。从此以后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去解释心理过程就逐渐的走向了繁荣。 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结合,产生了一个认知神经科学,是如今非常火的一个心理学分支。
主要观点:高级思维过程中,个体思维和想象的内在世界对主观现实作出反应。
3-5生物学——研究行为与大脑机制之间的关系
主要内容: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3-6进化心理学——行为看作是为了生存而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
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待定的适应性目标。
3-7文化心理学——把文化观点探索行为及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含义
研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确定研究者发展出的理论是否适用于所有人,还只是适用于一个更小的特定人群。
进化和文化心理学,它其实就是以超越个体的一种视角来看待心理能力和心理过程。
四、心理学问题的多样性
网站推荐
美国心理学会网站 www.apa.org
美国心理科学学会网站 www.psychologicalscien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