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道-用户体验5要素「下」

Recommand
广州/UX设计师/3年前/505浏览
设计之道-用户体验5要素「下」Recommand

用户体验形成了用户对企业的整体印象,界定了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差异,决定了用户是否还会再次光顾。

很多人提到“用户体验”,下意识的认为就是设计师干的活,还会补一句:“很简单嘛,一周就搞出来了”,但有时候还真不是速度问题,也不是交互合不合理,视觉好不好看的问题。

我们来想象一个网购场景:当让你评价淘宝和京东哪个体验更好时,你会怎么评价?会关注网站上有没有你要买的东西?关注价格ok不?(例如唯品汇会标注全网价**/低价**,还剩几件)能不能快速找到?质量是否靠谱?沟通时能不能即时找到客服?支付方不方便?配送是否及时?(京东上午下单,下午送达,便是优势)售后服务是否保障?因为这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你对整体体验的评估。

可以看出,“用户体验” 是用户使用产品时整个过程的体验和感受。简而言之,如果用户觉得到首次体验不好,他们将不再回来。

用户体验要素包含5个层面:战略存在层、能力范围层、资源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归纳了用户、商业、技术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

表现层由框架层来决定,框架层建立在结构层的基础上,结构层的设计基于范围层,范围是根据战略层来制定的。这意味着上一层,都受到下一层决定项的约束,所以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从抽象到具象,从概念到落地的过程。

产品越复杂,向用户提供好的使用体验就越困难,每个新增的特性、功能或步骤,都增加了导致用户体验失败的机会。用户体验就是商机,用户不会给太多次机会。通过体验设计解决两个问题:商机和品牌。

商机:优化操作步骤,提高效率,提高转换率。品牌:提高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好的用户体验会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品牌印象及信任感。

战略层是一切产品体验的根本

战略是可以演变和改进的,决定了产品是否“有用”

导致产品失败的原因不是技术,也不是用户体验,是在开始写第一行代码,画第一个像素,配置服务器之前,有没有人问过:

我们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用户要通过这个产品得到什么?第一个问题是“产品目标”(商业目标),第二个是“用户需求”(用户价值)。共同组成了战略层,这个产品存在的意义,价值点。这里的关键词是“明确”,战略是一切产品体验的根本。

美团战略改变,从团购产品,到聚焦以“吃”为核心,建设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生活服务平台,做人们最基础的“食” “住”“行” 。(“衣”已经被淘宝满足了),说明战略是可以演变和改进的。

战略层关键词是明确,一般是企业高层来定义,向下传达去执行,决定公司发展方向。马云不是说过,刚毕业进来公司三天就跟我讨论战略,这种人我是不要的。

产品目标包含商业目标、品牌识别、成功标准。用户需求可以通过用户细分、可用性、用户研究、现场调查、用户问卷等方法来提取核心点,不展开讲。

范围层是产品整体的功能边界

明确“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有了清晰的战略,“范围层”就可以朝着战略的方向变化、拓展产品的功能,宕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转变成提供给用户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

如果没有清晰的战略,产品就会出现什么都想做,人有我有,什么都做不好。

有一些产品偏重内容,如:音乐、新闻、知识分享,有一些偏重功能如支付、打车、地图等。还是拿美团举例:“吃”前你要干吗?出行,因此有了大众点评、打车和骑行服务;“吃”后你要干吗?唱唱歌,看个电影,做个美容美发吧,因此有了娱乐相关服务;“吃”太多胖了怎么办?游泳健身服务了解一下...

范围可以定义边界。

功能撰写几个原则:乐观「防止不好的情况发生,而不是不应该做不好的事情」例如:这个系统不允许用户购买没有风筝线的风筝,可以替换成“如果用户想买一个没有线的风筝,系统需要引导用户到风筝线页面”。

具体,如:最受欢迎的视频要重点标注,可替换成“上一周被播放最多的视频要显示在列表最前”。

客观,如:这个网站风格应该是时尚、流行的,可替换成“网站的外观应该符合企业的品牌使用指南文档要求”,用量化的定义避免主观性。

结构层从抽象的决策与范围,到具体体验因素

确认功能边界,设计业务流程

结构层是根据“范围层”确定下来的功能和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结构化的归纳组合,让产品形态符合用户心里心智,是5层中的第三层,从抽象的决策与范围,到具体体验因素。

在结构上,不仅要分清楚功能信息之间的从属关系,同时也要考虑自己产品的特性,通过功能梳理出产品的信息框架结构。

信息架构的基本单位是“节点”:树状(中心辐射),节点之间存在父级(根)/子级关系,最常见的结构类型;矩阵结构,节点与节点之间沿着两个或者更多的维度移动;自然结构,没有分类概念,比较随机,不会遵循一致的模式,适合一直演变的主题;线性结构,连贯的流程/步骤,新闻根据时间顺序演变/章节目录等。

“订单”基本属于“我的”范畴内,而在外卖单独拎出来一个菜单项来承载。为什么?淘宝上订单下完之后,可以等待一两天,才想起查看送货进度。而外卖饿肚子,会盯着骑手看到哪了,购物和外卖的焦虑程度不同。

外卖具有即时性,不需要长时间决策,短平快,小额付费,而京东购物需要购物车,加购,现实世界的比喻放入设计概念中,挑好了一起付款。(电话本/便笺容易理解和上手)

“逛” 是京东/淘宝都有的结构板块,也是隐喻,逛一逛,逛街,迎合年轻人的潮流,可以买,也可以逛。

合理的结构层,使产品功能得到理想的曝光,核心功能的体现,事先预知用户的期望,识别出最关注的信息,能快速找到他们想要的内容。

框架层提炼结构/信息布局

框架层:页面的具体功能摆放,信息布局,整体页面交互流程,一般由交互设计师完成。结构层我们看到大的架构和框架的设计,在框架层我们关注独立的组件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趣的、创新的交互形式固然重要,但是解决产品真正问题,才是最核心的。

框架层要考虑的因素包含着产品战略、商务合作、运营玩法、商家流量、操作体验等。

框架设计两个准则:一个是习惯,不要挑战用户的使用习惯。很多设计师会有设计不同的新东西想法,人们更喜欢从旧的熟悉的东西里面发现有一点点新奇,全新的东西需要理解学习,挑战认知习惯,是有风险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多学习别人既成事实的东西,不要随意天马行空。

另一个是比喻,恰当地使用生活中的事物作为设计的比喻。比如前面提到超市购物车,比喻成了电商的购物车标识,借鉴了生活中的常识。

表现层是内容/功能/美学集合体

当产品的策略、范围、结构都已相对稳定时,设计师会关心设计细节——外观框架、交互可用性等。我们与这个世界、与他人的交流都是通过感觉器官进行的。产品通过表现层来完成其他四个层所有目标,排在在最后,却是用户最先注意到感知到的地方。

从某个角度讲视觉就是好看的皮囊,冰山底下藏的都是灵魂,虽然我们更喜欢有趣的灵魂,但是如果皮囊不能吸引,谁还有兴趣花时间给机会了解你的灵魂?

视觉:是设计师最得心应手的领域,好的设计师应该是综合性实力很强的人,美学、专业技能、心理学、人文、经营学、服务意识等知识,还要细心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设计师的任务已不是“把东西做得好看”,而是寻找最优解,能够同时满足用户需求、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商业目标,从而帮助产品落地、迭代、成功。视觉各种原则方法理论非常多,这里不详细赘述讲解。

品牌形象传达色彩——三维家蓝、美团黄、京东红,品牌的竞争有时是抢占用户心智,外卖就想起黄色的美团。

颜色具有业务属性和情感倾向,家装/吃——黄色(温馨/食欲),KTV/酒吧/私人影院——紫色(神秘/浪漫/魔法),医疗/健康——绿色(希望/生命/自然);触觉:属于工业设计领域,按钮点击伴随震动,感官材质(光滑还是磨砂),原料(玻璃还是金属);听觉:模拟键盘打字声、删除垃圾、发送成功、登录上线等等;

不管产品多复杂,用户体验要素都是一样的:战略层到表现层从抽象到具体,将概念执行到落地。

战略层确保产品是有用的,有商业价值和用户价值;到范围拓展,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定义产品边界,解决可用的问题,可以通过产品完成某个闭环;结构、框架解决易用性,能快速找到信息,给我反馈,指示,不会处处碰壁;最上表层表现层,解决用户感知,好用愿意用。概括也就是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所以整个用户体验的构建需要全公司通力合作。

设计和艺术的区别

毕加索的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有人甚至说“我完全看不懂”。不过没关系,这恰恰就是艺术的魅力,不必追求“通俗易懂”。艺术是感性的,只是表达自己内心感受,表达创作者的个人意识。

而设计是相对理性、精密的,不仅单纯是美学,还是一门科学艺术,带着目的性,实用性,通过设计手段解决具体问题,服务他人。设计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用户”,而艺术艺术归根结底是一种自我表达。

设计与艺术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有对美的追求。但是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设计有妥协,而艺术则追求完美。

从这个角度,我们更能理解苹果公司的难能可贵:它在设计的过程中(在一个充满了用户的需求、妥协、限制的世界里)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包含着对物理材料、制造工艺的极限挑战,也包括对体验设计的极其自律与人文关怀,所以格外成功伟大。

所以设计更像是一个服务人员(我们经常说的设计服务),它贴近生活,服务生活;而艺术则像是世界的精神领袖,它引导激发我们的想象。

5
Report
|
14
Share
相关推荐
知识夹
知识夹
知识夹
知识夹
作品收藏夹
3D扫描仪套系Seal Lit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智界R7 · ZENO x 移动悦享舱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一大波可爱小动物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知识夹
知识夹
知识夹
知识夹
作品收藏夹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作品收藏夹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