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个底部标签栏设计技巧

Recommanded by editor
杭州/UI设计师/3年前/7899浏览
10 个底部标签栏设计技巧Recommanded by editor

2021年计划输出原创50篇-第 39 篇,2021年我们互相努力。

感谢大家对感官体验日记栏目的关注和支持,本期黑马哥将会给大家分享 10 个关于底部标签栏设计的优秀案例,开启你对底部标签栏设计的不同认知。


我们在使用移动端产品的时候,为了方便用户进行功能模块之间的频繁切换,采用底部标签式导航是最常见的设计解决方案。随着感官体验的不断升级,在设计形式上面也是五花八门,今天黑马哥便借此机会为大家体验了一些优秀的案例,希望这些案例可以带给你更多帮助。





一、可滑动交互的自定义设计


最近在体验阿里云盘 APP 的时候,底部标签栏的设计给了我不一样的设计认知。该产品去掉了传统的图标+文字形式,而直接以纯文本形式设计功能模块。通常底部标签栏是设计 3~5 个功能模块,而阿里云盘的设计采用了左右可滑动的交互形式,方便展示更多功能入口。



右侧设计了全部功能的入口,点击之后以图标+文字的形式展示所有功能模块,图标设计也是非常的精致美观。用户也可以通过编辑来自定义设置底部导航的排序,方便根据用户自己的使用习惯来进行自定义,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设计灵感:在功能数量超过 5 个时,可以考虑左右滑动的交互形式。




二、上下滚动的切换式设计


微动效运用到图标设计中已经非常普遍,动效的表达相较于静态形式来说更能吸引用户的关注度。开眼 APP 利用上下滚动的动效来设计底部标签栏,给设计师们提供了另一种设计解决方案。


纯图标展示会增加用户的理解成本,而通过点击之后的文字表达可以提高用户的理解度。通过点击之后的滚动形式切换文字和图标,动效非常顺畅自然,体验度非常友好。



设计灵感:不一定只关注于图标本身的动效,图标与文字之间的滚动效果也是不错的选择。




三、底部拓展设计承载更多功能模块


对于一些功能模块较多的产品,设计师会尽可能的开发每一个常规的功能,拓展出更多可以进行设计延展的模块。钉钉 APP 在进行底部标签栏设计的时候,就将更多功能模块隐藏在上拉展开栏中,方便用户进行快捷操作。


充分的对底部标签栏进行了深度挖掘,利用手势的变化实现更多功能模块的切换,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设计灵感:当功能很多的时候,可以考虑底部拓展的形式,提高隐藏功能的曝光度。




四、方寸之间的操作转场式设计


由于底部标签栏位置区域较小,通常都是直接呈现功能模块,进行繁琐交互转场的较少。而记账城市 APP 由于新增记录属于重点功能,其他功能模块采用了隐藏式的设计,在这个方寸之间的区域进行了各功能之间的转场设计。


点击左侧图标会转场到分析报告相关的功能展示中,右侧图标点击会延展出更多的功能模块,关闭恢复初始状态下的底部导航。在这个操作手势区域通过简单的转场式设计,提高了隐藏功能的操作便捷度,算是一个不一样的设计解决方案。



设计灵感:充分的利用好方寸之间的操作转场,来实现多功能之间的切换。




五、点击音效提升用户关注度


除了通过视觉层的设计提高关注度以外,声音传递的吸引力也是较为明显的,通过点击触发带来的音效可以有效地吸引用户的关注度。


宝宝巴士儿歌 APP 的底部标签栏点击功能模块时,会有点击音效的设计,由于都是小朋友使用的产品,俏皮可爱的设计更能吸引他们的关注。(这里由于是图片格式,音效的体验大家可以下载 APP 体验)



设计灵感:音效的使用也是提高用户关注度的一种形式,只是要考虑用户使用的场景,不能造成使用干扰。




六、趣味性的情感化设计融入


情感化的设计能够拉近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亲和力,这也是设计师在不断探索并延展的设计方向。


QQ 作为社交工具而言,如何更加符合年轻化的设计需求,在底部标签栏图标的设计上面也是用尽了心思。消息模块的图标设计成各种搞怪的表情,在拖拽的时候会切换不同的表情,带给用户更加趣味性的体验,让人会心一笑。



设计灵感:表情化的图标设计可以提升情感化的融入,也是结合 IP 形象的一种表达。




七、悬浮层设计突破底部标签栏常规表现


设计师都在不断的探索设计的差异化,敢于创新才能寻求新的可能性。


脉脉 APP 将底部标签栏的设计采用悬浮层的形式表现,使得界面内容呈现的呼吸感更强,也增加了界面结构的空间感。在保持基本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小小的变化,就能带来设计的差异表现,也能带给用户较为新颖的感官体验。



设计灵感:要敢于突破规范的束缚,带来不一样的设计体验。




八、悬浮层设计结合交互动效的双向运用


交互动效是 UI 设计师在静态设计稿中要逐步突破的一种技能,交互动效可以让我们的设计表达更加直观,提高产品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马蜂窝旅游 APP 在进行底部标签栏突破的过程中,除了采用新颖的悬浮层设计以外,在上滑浏览内容时采用隐藏局部功能的处理方式,让内容的输出面积更大。在下滑或者停顿的过程中恢复默认导航,探知用户行为习惯并给出不同的交互反馈,带给用户更高的操作体验和互动趣味性。



设计灵感:结合动效的创新可以让静态的表达更加直观,显示和隐藏的切换可以带给用户更多的可视区域,有利于更多内容的呈现。




九、通过视觉风格强化关注度


大部分产品底部标签栏都是通过面性图标和线性图标来做区分,也有一些通过颜色深浅对比区分。视觉风格上面整体属于较为低调的处理形式,不会过于突出。会通过动效的形式和图标质感等来突出,但是通常点击和默认都是区分比较明显的形式。


百度网盘 APP 通过较强的图标视觉风格把底部标签栏的视觉感突出,而点击和默认的图标设计风格一致,都成为了视觉焦点,通过图标大小差异来进行点击状态的区分。如果是突出展示底部导航来说也算是一种解决方案,立体质感的图标设计风格显得也非常精致,视觉体验感很强。



设计灵感:图标的设计除了常规的线性和面性以外,微质感、立体感、动态感等形式也是一个突破的方向。




十、强化图标设计的品牌基因


将品牌基因融入到图标设计中来增强品牌感,除了从 LOGO 图形中进行提炼,也可以从吉祥物中提炼。品牌形象结合到图标设计中是比较常见的形式,除了直接运用吉祥物造型以外,也可以提炼形象局部特征。


比如飞猪旅行 APP 除了将吉祥物形象作为“首页”点击状态的图标使用,也将形象右上角的特征部位提取出来,结合到“首页”和“我的”两个功能模块的默认图标设计中。



设计灵感:从品牌形象入手定义图标设计基因,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的品牌感。立足于品牌做设计,这是设计师需要不断强化和结合的。




小结


底部标签栏设计可以在图标设计风格上面做差异化表现;也可以在结构上面突破规范的束缚;还能在图标动效、音效、品牌感等方面加强创新。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只有不断突破的创新。


关于底部标签栏设计的优秀案例很多,这里只是列举了 10 个不同的方向,还有很多别的设计突破的方向之后继续为大家补充。希望本期的分享可以带给大家关于底部标签栏设计的新认知,我们互相进步。



作者:黑马青年(vx: heimaux)

本文由 @黑马青年 原创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138
阅读原文
|
Report
|
338
Share
相关推荐
这些 UI 设计案例很有想法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文章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AI可视化动效设计合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文章,教程
文章,教程
文章,教程
文章,教程
作品收藏夹
UI/UX设计
UI/UX设计
UI/UX设计
UI/UX设计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UI
34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