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五期|交互细节剖释,产品体验日记
2021年第五期产品体验日记「让我当钢铁侠吧」
“let's go Iron Man.”
2021年 |第五期目录
61.「IT之家」分类榜单
62.「MIUI+」支持自定义快捷键
63.「MIUI+」支持自定义窗口大小
64.「微信」分享于定位图片位置
65.「高德地图」交通实况
66.「滴滴出行」滴滴车站指引
67.「菜鸟裹裹」7.0更新-功能精简集合
68.「盒马」Banner以及吃什么模块
69.「微信」设置提醒
70.「QQ」全屏输入和换行按钮
71.「高德地图」公交路线提供单车扫描悬浮球
72.「bilibili」人性化提示
73.「bilibili」个性化的弹幕和点赞
74.「抖音」高音提醒
75.「淘宝」搜索框滚动显示搜索词
61.「IT之家」分类榜单
设计体验:
设计体验:IT之家的分类榜单 日榜/周榜/月榜在滑动阅读时没有阻断式的跳转或操作

设计思考:
在第一次使用时也遇到了疑惑我明明在看日榜 为什么日期变成了昨天了呢。这个疑惑也是这种布局的局限,其实在上方是有明确的跳转指示的但是跳转的时机和用户看到的内容不一致 他的机制是当周榜到达手机顶部时,指示器切换至“周榜”。也就会出现上图一的情况:手机大部分内容是周榜但由于未达到机制导致指示器未切换,对用户造成了误解。
好处在于日榜的内容是不多的,大概占用1.5屏的长度,当用户阅读完一部分用户可能会退出会造成周榜和月榜的露出成为问题,一部分用户可能还想继续阅读,就需要去点击周榜,目前周榜内容由于是精选也不会太多,频繁点击就造成了用户的阅读成本提高。而将其合并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在不打断用户使用节奏的前提下是所有榜单都可露出。
但由于其机制问题对用户造成困扰 ,可采用醒目的分割标识。
62.「MIUI+」支持自定义快捷键
设计体验:
在2021.7.28(2.3.1.1014)版本更新中,进入MIUI+的设置页面,我们可看到本次更新默认的三个快捷键,分别是返回上一级(ALT+B)、回到桌面(ALT+H)、切换最近任务(ART+R),可以将快捷键设置成(shift+?)、(ctrl+?)或者(Art+?)也可以是鼠标左键中键及滚轮。

设计思考:
将手机的操作模式转移到电脑上以后,由于设备操作方式的鸿沟造成了一定的不便。细看MIUI经过筛选的3个快捷键
【返回上一级】手机左上角返回,常用自左向右滑动 电脑映射后为鼠标自左向右点击拖动或点击icon返回;造成了电脑映射的操作方式与常规电脑的操作方式向背,一般点击拖动为移动文件,电脑侧常用的页面切换为滚轮或其他
【回到页面】与【切换最近应用】同理
总的来说 ,对于无法触控的显示器,电脑端最主要的不便就是和主流的手机全面手势向背,电脑的拖动方式与常规电脑操作方式向背。
63.「MIUI+」支持自定义窗口大小
设计体验;
在2021.7.28(2.3.1.1014)版本更新中,镜像的窗口尺寸支持自定义了。通过拖拽窗口左右下角,可以无极缩放窗口大小,充分利用。

设计思考:
与wide操作习惯有关,原有只能使用固定的窗口大小,对于习惯调整窗口大小以适应自己的屏幕尺寸的用户极其不友好
MIUI+的协同是开放给所有用户的,意味着屏幕比例和分辨率缩放都不可控,固定的窗口高度会造成一些显示器窗口过大或小的情况,提供无极缩放也可以缓解这一点。
64.「微信」分享于定位图片位置
设计体验:
微信的分享增加了较大的最近分享的朋友的头像以及可以定位到图片出现的消息位置

设计思考:
微信转发增加了最近转发排序,来区别于最近聊天,以往只有最近聊天排序。最近聊天排序包含了置顶的人和最新群消息,导致了真正最近聊天的人可能会被排挤到下面,为了弥补这一点,随即增加了最近转发,但是最近转发只能适合于最近转发的朋友而对于最近聊天还是于事无补,如果可以将最近聊天进行优化只显示本人最近发消息的窗口是否可以解决。在寻找图片时可以定位到图片位置,比较常用和好用的功能。
65.「高德地图」交通实况
设计体验:
一直在用iPhone的地图,国庆回家尝试使用了高德地图,一个个的贴心功能不停的使自己惊呼,特别是堵车时候的交通实况,简直是焦虑救星。

设计思考:
节假日被堵在路上是常有的事情,在被堵时,不确定的路程和时间,不确定的原因及进展成为最大的焦虑点。高德通过对使用软件车辆的移动速度和通过情况判断拥堵时间和拥堵长度并开通聊天室,让堵在同一路线上的车友用户可以交流进程,缓解等待焦虑,同时还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66.「滴滴出行」滴滴车站指引
设计体验:
滴滴将人群指引到固定的地点,便于司机接客。

设计思考:
滴滴在2015年设置了滴滴车站,用于乘客和司机通过滴滴线上完成呼叫后,所叫的出租车、网约车等均可停靠在固定地点,站点会竖起专门标识。对于打车软件来说司机寻找乘客或者乘客寻找司机的最后100米都是最困难的,而滴滴车站可以固定等车位置。在APP上还会有明确的道路指引,通过真是的图片场景引导用户到达指定位置。
67.「菜鸟裹裹」7.0更新-功能精简集合
设计体验:
菜鸟裹裹版本大更新,将快递相关功能集合到同一页面并以大卡片形式展示。

设计思考:
菜鸟裹裹本次更新将收发件集合到了首页,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并通过卡片大小区分主次程度,将原本杂乱的首页重新整合,减少用户的操作负担和操作路径。菜鸟使空缺的其他页面转化为了游戏集奖励和商城,但是游戏和商城没有使用预加载的方式而是用户点击后加载从而使app的打开速度与快递加载速度并没有受到影响,保持了工具类应用最基本的快速与方便。
68.「盒马」Banner以及吃什么模块
产品体验:
盒马的Banner在轮播后会和背景融为一体,同时加入吃什么模块

设计思考:
传统的banner是矩形和底层品牌色叠加,或者是底层随banner颜色改变。盒马将底板与Banner融为一体,增大了banner的显示区域,充分利用空间。盒马作为生疏买菜软件,用户的消费目标一致促进用户的消费需求就变得方式明确。在盒马中加入吃什么既菜谱模块,菜谱配料可直接加购,极大的促进用户的留存付费。
69.「微信」设置提醒
设计体验:
微信可以对消息进行提醒设置。

设计思考:
随着微信占据信息传达的比重越来越大,用户的通知或重要消息都会用微信来传达,由于微信消息的即时性,重要的消息会被新的消息掩盖并加上人们的忙碌便会导致遗忘。常见的记录是其他软件,但是操作路径的延长使其并不快捷。微信长按某条消息可对其设置提醒。
70.「QQ」全屏输入和换行按钮
设计体验:
QQ在输入框单击可出现全屏输入选项或在输入框输入达4行时,输入框会自行提高在右下角出现全屏输入按钮,全屏后出现换行按钮 。

设计思考:
在没有比较时平平无奇的功能点,在如今微信仍占据着大部分工作沟通工具的情况下,微信的一些短板也就突出了QQ这种设计的优势。在输入较长的通告时。微信的输入窗口极其不便加之因为设置原因换行功能在一些用户那也不可用,导致每次输入较长文字时都要到备忘录中编辑好后粘贴至输入框发送。而QQ的全屏输入触发方式在用户多行输入后出现,也做到了当有需求时主动给出解决方案的方式,当没有需求时也不打扰用户的主任务进程。
71.「高德地图」公交路线提供单车扫描悬浮球
设计体验:
高德地图公交路线提供单车扫描悬浮球

设计思考:
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发点距离上车点都有一定的距离,如果选择单车出行要切换其他app,或者干脆步行。但是有了这个悬浮球之后不但可以缩短使用单车操作步骤,增加该品牌的车辆推广而且还会使本不想使用单车的用户选择单车从而增加用户转化。
72.「哔哩哔哩」人性化提示
设计体验:
哔哩哔哩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视频下方有危险的标识。

设计思考:
随着手机的普及,特别是各种短视频的观看者年龄段已经触及到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的明辨是非能力是欠缺的所以出现了许多的儿童模仿影视作品的行为造成事故的事件,同时对于成年人也可能因为对专业行为难度的低估和对该领域的认知不足,对于财产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
Bilibili对于涉及预定危险的视频会审核强制博主进行安全提醒或在视屏下提示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避免用户盲目模仿。
73.「哔哩哔哩」个性化的弹幕和点赞
设计体验:
哔哩哔哩在各种节日或活动都会推出符合该活动特色主题或效果。

设计思考:
在现实世界中的节日或活动庆典已经延伸至互联网世界,在中秋节时bilibili的点赞和弹幕处处充满了节日的氛围。同时在s11比赛直播中也采用了特别的弹幕推送机制,表现对抗和粉丝支持。应用对于节日重视程度也侧面反应了该应用的人文文化和对于用户的关注度,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74.「抖音」高音提醒
设计体验:
抖音在音量被调高时会有明确的弹窗提醒。

设计思考:
至短视频兴起以来,人们经常受到各种外放噪音的干扰。特别是在地铁上已经发生了多起因为噪音导致的矛盾,以致于地方不得不出台相关规定规范人们的行为。对于受噪音干扰的用户,大多数都将矛头指向应用本身而不是用户的素养。所以对于平台来说必须要改善或显示出自己的态度,要对设备的公益效益负责。
75.「淘宝」搜索框滚动显示搜索词
设计体验:
淘宝在首页搜索框会根据曾经的搜索或查看内容滚动显示搜索词条。

设计思考:
由于以往没有个性化推荐的时候,淘宝的搜索结果总是不能符合自己需求,导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用过搜索框进行粗略修改。为了提高搜索框的使用频率给搜索框设置默认选项,减少用户下决定的时间,但是这种单个默认项的准确率就比较低。而采用滚动显示的方式加上针对用户的个性化推荐使准确率提升和使用率提高。
我们是科技的翻译者,科技应该为人人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