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老化设计的初步思考
了解了关于适老化改造的一些东西,说下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
这一篇是说一些关于智能化产品的适老化。
全文分3部分:
1、相关政策内容
2、已完成改造的应用体验感受
3、自己的一些想法
对前两部分已经很熟悉或不感兴趣的,可以跳到第三部分,期待交流。
PS: PC端阅读,效果好一点
— — — —
第一次接触到“适老化”这个词是在一次面试中,当时面试官提到适老化设计,我没听懂问了一句“什么设计?”,估计这位面试官的心理活动是:连这个都不知道!所以面试官说我各方面都很不错,但后面一点消息都没有。嗯,很合理 ╥﹏╥
一、关于适老化改造
2020年相关单位先后提出居家、智能化服务适应老年人需求等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工程。然后“适老化”就开始渗透到相关的各个领域。
在智能化服务方面主要提出:
关键点(只看针对老年人的部分):
「 存在问题 」
看不懂、学不会、用不好、不会普通话等
「 解决提示 」
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界面简单、操作方便、一键操作、文本输入提示、提升方言识别能力...
问题可以归纳到两方面:
1.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导致的:视觉、听觉、学习和记忆上的障碍
2. 由于所处年代、生长环境等不同导致的:认知、表达上的障碍
— — — —
二、体验一下已完成改造的应用
挑了几个自己平常用的比较多的,已经完成适老化改造的应用,体验了一下。包括微信、支付宝、QQ音乐、顺丰、12306等。
适老化模式的名称有好几种:微信「关怀模式」,qq音乐和顺丰「大字模式」、支付宝「长辈模式」、12306「爱心版」...下文中统一用「关怀模式」和「常规模式」来称呼。
主要围绕上面提到的解决提示的几个关键词来看:
「大字、大图标」
为解决视力衰退导致的看不清问题,各应用在关怀模式下都采用了更大字号和图标。
「高对比度文字」
提高对比度同样为了解决视力衰退导致的问题。除了改变文字颜色,加粗,也可以达到提高对比度的效果。
12306「关怀模式」跟「常规模式」整体很不一样,特别是「关怀模式」下的「首页」和「在线订票」页面,功能变得很简洁,操作流程也更清晰。
但是进入到车次查询页面,显示有票的“有”字,乍一看以为是调整为跟“一等二等无座”这些文本一样的色值,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高后才知道其实还是绿色。关于这个调整我有点不明白。
根据「常规模式」下字体大小跟对比度调整前后颜色变化规律,「关怀模式」下“有”的色值调整应该也是基于提高对比度。但,这应该是提高了跟白色背景的对比度(用相关软件测试了下,提高之后确实达到7:1了),但跟旁边的“一等、二等...”文字的对比度却从5点多降到1点多了。
嗯...陷入了沉思。不清楚产品本身对这个“有“字加以绿色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
但以我自己多年在12306上抢票的体会来说 ,「常规模式」下高饱和高明度的绿色“有”,就是让我一看就知道:有票、充足、点他!很好的区别于无票和少数票,在「常规模式」下设置大字体后更是如此。
而「关怀模式」下,“有、无、X张”,更大的区别好像只是字面意思,页面多种颜色间对比度不高,好像没有起到其他的什么作用。
「大间距(大点击区域)」
为解决手指活动不那么灵活导致精细操作困难的问题,「关怀模式」下,应用也都对按钮、列表、输入框等需要点击操作的区域进行放大,或者改变样式等等。这一点支付宝的首页功能模块就有很明显的体现。
但同样在支付宝的「关怀模式」下,「我的」界面整体感觉是更紧凑了。对比后发现,图标和文字放大了,但列表高度跟原来差不多,导致页面信息量看起来反而更多了的感觉。
「界面简单」
考虑到年长者对信息的处理能力,界面不呈现过多非必要的功能和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文字间距等等的增大,导致在单屏界面上能显示的东西更少了,所以需要抽取较为重要的功能来展示。
QQ音乐「关怀模式」下,界面就真的是很简单了,只保留了一个主页面「我的」,内容包括:搜索框、录制、头像、我喜欢(歌单)、本地音乐(歌单)、字体大小、帮助、关闭大字模式、退出登录、播放器(底部)。
但感觉像一个本机自带的播放器,因为进入到搜索界面,也没有歌曲推荐,都要自己手动搜索。是不是可以在搜索页提供一些歌曲推荐什么的呢。
PS:一不小心发现个BUG哈哈,右上角的「录制」按钮,点击进入录制页面后返回我的,再点击该按钮就没有反应了,除非退出应用重新打开。
「文本输入提示」
顺丰「关怀模式」只保留了寄快递、查快递、拿快递、客服/帮助等跟寄件收件相关的功能,跟12306的处理方式类似。
但「寄件页」的寄/收件人信息的填写指引内容感觉有点不清晰。
「寄件人信息」跟「收件人信息」这两栏在这应该是对应了三个操作:「点击进入填写页填写信息」或「从右侧的地址簿中选择信息」或「复制一段完整的收/寄件人信息智能识别」,而不是在这里就能输入相关信息。
进入到「填写页」的信息提示:真实姓名、电话这些,感觉更像是一个静态信息的展示,而不是可以进行输入操作的区域。加上电话后面的分机号,整体的关系有些许乱。然后信息输入后,对应的提示信息也消失了。这种标题跟占位符共用的形式,在相关文章有很多人讨论过,这里我觉得不是很适合年长者,可能会增大记忆负担。
是不是可以考虑用类似12306「关怀模式」订票页面左标题右输入的形式,会不会更清晰呢。
「操作方便」
顺丰「自动识别寄/收件人信息」就是一个很方便的操作。
复制一段包含“人、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内容到「寄件页」,就会自动识别并选择作为寄件人信息或收件人信息填入。但在「填写页」需要粘贴到指定的输入框中才能识别,同时在这个页面也支持图片识别。
但有一点我不太明白和感觉有点不方便的地方,就是「详细地址」的填写方式。
点击该区域是跳转到类似搜索页,输入关键词后会有关联的地址可以选择。但填写详细门牌号后就没有关联的地址可以选择,所以本质还是手动输入。包括右侧的自动定位功能,也不能到门牌号,所以自动定位完要输入门牌号,还是要进入到那个类搜索页进行输入后确定。
不过这个在「常规模式」下也是一样的流程。
所以结合手动输入地址的操作复杂程度,建议各位年长者一定要get复制粘贴智能识别这个宝贝技能哈哈,不知道我父亲学会长按复制和粘贴了没~
PS:因为刚好看到顺丰适老化的文章,所以比较认真的体验了,个人想法,可能不太正确哈~
— — — —
三、关于适老化的其他想法
「从文本上改变」
1. 操作动作、位置提示
对于操作的提示,是不是可以更多的使用一些明确的动作来提示和指明操作的位置。
比如“点击这里...”“点击选择...”“在这里输入...”,这样的文字提示,告之在哪里和做什么操作。
像发语音的动作指引“按住说话”“松开发送”“上滑取消”...
2. 步骤文字提示
看到许多关于视频讲解、图文操作引导入口常驻的方法来解决年长者「不会用」的问题。
是不是可以让界面上呈现的就是视频图文引导里说的每一步,然后加上“当前做什么”、“下一步将要做什么”“最后一步是什么”类似这样的解说文字,会不会是更有效的引导,操作起来也更有把握呢?
「功能引导,直接的」
应用有新功能上线,一般我们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知道的:
对于年长者来说,更多是通过第3和第4种方式来获取的。
第3种属于手把手教了,没什么问题。第4种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某个功能时,可能只是知道了有这个功能,而不是怎么使用。
拿微信的「拍一拍」和「撤回消息」来说,当聊天过程有人使用了这个两个功能之后,会出现相关的文字通知“XX拍了拍XX”“XX撤回了一条消息”这样的文字提示。那可不可以在点击这两条消息时,就有相关的信息告诉我这两个功能是怎样用的呢?类似这样的「直接的」的功能引导。
对这个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几年前第一次发现母亲撤回了一条微信消息时,有点惊喜~然后到目前,还没看过父亲用拍一拍这个功能。
「对比/层级关系」
「关怀模式」下好多界面,在放大字号图标间距、提高对比度的同时,把信息层级的体现也给简化了,元素间没有了对比,很多功能性图标也给去掉,只用文本来展示,一视同仁的感觉。「常规模式」下常说要考虑的用户体验要素、原则等等,到「关怀模式」时都给大字大图高对比度让步了。
适老化改造的本质应该是体验升级吧,但感觉现在的更像是「纯文本模式」了。
「普适的设计方案」
如果为某一群体就要适配一种设计方案,感觉是治标不治本的。
像微信「关怀模式」的界面跟「常规模式」下调整字号到某一值时是差不多的,类似这种自定义调整的形式,是不是更值得考虑呢?根据自己所需去设置,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止为适老而改造。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现阶段的适老化对象大概是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人们,再之后适老化的对象跟见证技术飞速发展并参与建设的就是同一批人了。到那个时候,不需要简化流程、添加操作提示等等让其懂得如何用,需要的可能只是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机能、心理需求等方面来调整应用。
「有温度的设计」
一直觉得好的科技发展是能够改善生活、解决问题、提高幸福感的。
像铁路的发展不断的提速,缩短了家与家、人与人的「距离」,让见面变得容易、让及时的陪伴成为可能,不再是「从前慢」那样,半生甚至一生是一个衡量单位。
在一篇关于百度APP适老化改造的文章里,说到一个AI语音合成家人声音的功能,然后可以用该声音来读新闻之类的,我觉得这就是个很棒的点。年纪大了的父母们,最开心的大概都是“抱孙子”吧,而儿孙并不一定能够长时间的陪伴在身边,如果日常能够听到儿孙的声音给他读新闻读书读信息,也是多一份亲情的陪伴感吧。
「理想的设想」
关于适老化在视觉、听觉、行动这些方面的改造相对是简单些的,像视觉方面,带上老花镜,也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呀。而「知道是什么」、「知道怎么去操作」,这些关于理解、学习和记忆方面的才是更加需要优化的吧。
然后我觉得在这些方面最好的「适老化改造」,是不同产品在元素操作交互等等方面的统一。
比如说:你家的设置图标他家的是一个样、你家的转发图标跟他家的是一个样、你家的删除是长按他家的也是,而不是左滑、你家是两指放大图片他家的也是,而不是双击...类似这样的统一。
如果能这样,就真的有可能达到容易学、容易用,又能在不同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反复的加深记忆,即使是新应用也能轻松的玩起吧。
这应该属于「类大同」社会了哈哈,所以说是理想的设想哈~
「最后」
最后,期待世界能变得越来越好吧,疫情也不再反复,想拥有自由行走的权利╥﹏╥
以上就是关于适老化设计一些初步想法,欢迎留言交流和手动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