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不尽.丹心向日 ——刘静.《向日葵》陶瓷古彩瓷板画艺术作品自述
向日葵也叫太阳花,朝阳花或葵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高,开黄花,圆盘花序,喜阳植物,常朝向太阳,我喜欢这种花。夏天每当太
葵花不尽.丹心向日
——刘静.《向日葵》陶瓷古彩瓷板画艺术作品自述
向日葵也叫太阳花,朝阳花或葵花,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高,开黄花,圆盘花序,喜阳植物,常朝向太阳,我喜欢这种花。夏天每当太阳升起时,田园里一片片一排排整齐的向日葵格外耀眼,它象征着太阳、光明和活力,有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度,向日葵有花的精神,有高贵的灵魂,可以给我很多启示。观赏性向日葵的色彩更丰富,开花时间长花量大,这种向日葵也叫转日莲、向阳花和望日莲,金黄色的花朵,更像一个个小太阳,朝气蓬勃。据了解向日葵的花语有很多,它寓意信念、忠诚、爱慕、沉默的爱和永恒的祝福,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的向日葵花朴实坚韧,黄色花头大小错落有致,向日葵高昂着花盘在绽放,直挺着去追求阳光的狂热,向阳光露出微笑,向心中的美好世界挤出灿烂和辉煌。
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去审视世间万物各类生命的形态和历程,不得不感慨向日葵生命的张力是多么神圣而宝贵,灿烂的向日葵也会遭受狂风暴雨,也会在雨夜中凋零受伤,但是雨过天晴之后,向日葵依然会昂起高贵的笑脸去迎接太阳,这种精神感染了我,它不逃避任何艰难,我喜欢它。很多名家名作中,作者歌颂的不止是向日葵的表象本身,更多的是给予生命更高层次的精神象征,天地万物的生命和精神是一体的,这样的向日葵作品能够历经风霜,作者同样也能自我不断改造并适应这个复杂和恶劣的环境。关于向日葵生命的张力,给了我很多启发,细细观察各种花草树木,是不是觉得生命的意义如此包容,很多名作的主题画的不是惊天动地的题材,而画的是人们常见的极其普通和普遍的花草树木,由于画家的用心对待,反而把普通至极的自然物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震撼了观者的内心。达芬奇说:“画家是自然和人之间的中介者,是自然创造物的再现者,他的精神必须包罗自然万象。只有向自然学习才能做到这一点”,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尺寸:长度170 cm *宽度41cm,作品总共画了26朵向日葵,我喜欢向日葵的平凡,喜欢向日葵的执着,喜欢向日葵的朴实,人的一生,无论你是否甘于平凡,只要用心对待生活的每一步,认真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哪怕是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也会过得精彩而不留遗憾,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株飘在田野里渡劫的向日葵。我的名字是刘静,喜欢安静地做事,喜欢安静地画陶瓷艺术作品,空暇之余也摆弄一些花草,至于未完成的一些事情只能顺应天命,一切顺其自然。泰戈尔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安静的享受陶瓷古彩瓷板画的创作和绘制过程,是爱的体现,是对陶瓷热爱的表达。我这样一个喜欢画画的人能够静下心来沉淀,是很好的一种状态,也许这份平淡的欢喜心是爱是不争,人生在世,必然有得失有荣辱,平淡的欢喜心是从自然淡泊的心态中获得的,想到一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平淡的欢喜心是超尘脱俗的趣味,自得其乐,苦中作乐,它不是消极的回避,无为的等待,也不是看破红尘甘于沉沦,是在遭受挫折时仍能与花相悦的一份从容淡定,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份悠然自得,我心中的向日葵做到了这些。你真的读书了,你真的画画了,你真的享受旅行了,你真的付诸实践了,才是真的爱,因为你所花费的时间,才是你内心喜好的证明,正如林散之所说:“人因有癖,才有真性情、真心得。一个人一生要有一好,如书、画、琴、棋、诗文等。人生多苦难,有点艺术是安慰”,向日葵每天在做的事情就是追逐阳光,向阳而生,这种境界很高级。人活着是寻找更美好的生活,有了这些喜好的无言陪伴,你才体会到无边的乐趣,即使门外物欲横流,波动不息,也会拥有一份独立的精神世界,我们在生活中喜欢发现美,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也喜欢物什陈设,一幅瓷板画,一本书,一方雅石,一个瓷瓶,一个茶瓯,一盆多肉植物,一个笔筒,一盆芦荟,一盆兰花或菖蒲,都是我们用来悦目赏心的有灵之物,让心灵得以皈依。
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是在经过烧成的白瓷胎瓷板上, 用油红或黑色朱明料调和乳香油勾线,先洗染油红的部分,再在朱明料勾勒的线内平涂水颜色,水颜色有大绿、苦绿、水绿、古翠、古紫、古黄,画完后将其入炉经800度焙烧而成,属釉上彩类。现代新古彩勾线及填色的方法一直沿用康熙古彩的程式化方法,没有明显的突破和创新,古代艺人们在长期的古彩瓷艺术实践中,留下了极丰厚的古彩瓷装饰艺术遗产,我喜欢这种纯粹的民族艺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彩绘瓷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下它促进了现代新古彩艺术的发展,在艺术家们的带动与指导下,古彩装饰艺术迎来了新的发展天地,这门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艺术将会开拓一条符合现代社会需要,迎合现代人审美需要的道路。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有刚劲有力的线条,明亮艳丽的色彩,我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表现立体和空间关系,我利用线形对比、方圆对比和疏密关系对比等多种方法创造向日葵的艺术形象,古彩瓷板画向日葵中的线条粗细完整,富有弹性,轻盈的曲线流动性强,线的用笔都非常的挺立有劲,每一株向日葵相互穿插,富有蓬勃向上的生机,前后呼应非常巧妙。格莱兹说:“绘画是一种使平面生动起来的艺术”,我在装饰技法上,讲究夸张变化的技法来以形写神,在构图上打破空间限制,使作品给人一种稳如泰山的气势,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自然意境,散发出一股唯美的中国古典情韵,具有艺术之美。虽然向日葵是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但是仍改变不了我对它的喜爱,对向日葵的刻画,并不是对现实向日葵的绝对写实,而是对生活中的向日葵进行简单提炼与创作,向日葵古彩瓷板画,在一个无美感经验的人眼前,笔画和线条只是料痕,可是在一个富有美感意识的人眼前,一笔一画的料痕里会透着骨力、姿态、神韵和气魄,黑格尔说:“绘画由理想的场地走入生动的现实,它通过细节的准确描绘,寻找再现出现实现象的外观”,观者能够心领神会向日葵的劲拔、清秀和空灵,就能欣赏一个鲜活的有神采的生命。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是有设计思维在里面的,是集合感觉、知觉、记忆、情绪和思想的一种表达,是对向日葵的图像、色彩和结构的解读,是衔接古彩瓷板画与设计思维相融合的一种形式,这种创新是对传统古彩文化的一种升华方式。向日葵的描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适合现代家居的整体环境风格,雷诺兹说:“艺术使自然更完美”。
爱迪生说:“色彩能够说出所有的语言”,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设色清爽明朗、典雅富丽和丰富微妙,古彩的设色受国画“随类赋彩”技法的影响,又受民间版画、年画的色彩启示,用色不受生活、自然中原色调的限制,有充分发挥配色的空间。我的古彩瓷板画源于自然又与自然色彩不同,在红、绿、黄、蓝、紫五彩中,显示出丰富的色阶,我根据自身主观情感的用色需求,对向日葵的固有色相进行适当地变色,把花盘进行自由的色彩搭配,色彩排列组合的多样性进一步丰富了古彩瓷板画作品的情感基调。在古彩陶瓷装饰艺术中,色彩与情感的结合可以促进审美水平进一步的提高,研究生时期跟随我的导师杨冰教授学习了青花瓷绘画,毕业后某个时期我学习了古彩陶瓷艺术,颜色对我的影响很大,由最初的单一蓝色的表现转化为现在的古彩用色,我创作出有丰富感情色彩的陶瓷艺术品,不论是青花瓷还是古彩瓷都能够表现出自我的情感和艺术价值,也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和带动情感交流,对于提高我的陶瓷艺术表现力与创新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突出了向日葵花原本的黄颜色,我用绚烂夺目的黄颜色作为绘画的主色调,绘制出了绚烂夺目、摇曳多姿的向日葵,梵高也喜欢运用黄颜色。在盘古初开,天地玄黄,是先民最早认知苍茫世界的原始色彩,中国人对于黄颜色更多的是崇拜,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祖先在这片黄土地开垦种植,用黄河之水灌溉,秋天收获黄莹莹的粮食,对黄色的深切热爱便是来自于人们与之朝夕相处的大自然。我的作品赋予了向日葵激情、奔放的生命力,大量的运用了黄颜色,我认为黄颜色像金子像向日葵像柠檬,它明亮富贵,它鲜明个性,它光度高,它色性偏暖,它积极向上,它意味素雅,它超然物外,它乐观开朗,它象征财富又象征土地和古代皇权,它代表着性格上的愉悦和欢快,它富有正能量,它代表温暖、灿烂、丰收、辉煌和希望,它是骄傲的颜色,光芒万丈,黄色在古彩向日葵瓷板画中是吉祥的正能量。古彩瓷板画美在大红大绿,红色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颜色,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的向日葵花盘的花心都是红色的多种多样的图案集结而成,各不相同,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红色有喜庆、热烈、奔放、激情、斗志、积极、开放、主动、祥和之意,红色被广泛地应用于喜庆的场合,比如中国春节的鞭炮、灯笼和红包、红福字,结婚时的红礼服、红烛,女子的红妆等,在国外红色代表爱情,如情人节的红心和红玫瑰,爱情和婚姻皆是人们向往的美好事物,红色自然有了吉庆幸福之意,红色在古彩向日葵瓷板画中是逐日的兴奋心情。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大量的应用了绿色(大绿、水绿、苦绿),绿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绿色代表生命及生命的状态,代表向日葵的勃勃生机,代表心情平静和心旷神怡,代表爱心和健康,代表和平,代表自然和谐,代表安全、舒适、宁静、环保、成长、生机和青春,绿色在古彩向日葵瓷板画中是和谐的张扬。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有古紫和古翠,紫色代表权威、神圣、高贵、神秘、冷静、沉稳、声望、慈爱、深刻、优雅、魅力和至高无上的力量,紫色也代表胆识、勇气、魔幻、深沉、成熟和浪漫,紫色在中国传统里是王者的颜色,如北京故宫又称为“紫禁城”,亦有所谓"紫气东来"的吉祥之兆的象征意义,紫色在古彩向日葵瓷板画中是高贵的含蓄。蓝色代表着天空的颜色,蓝色是永恒的象征,蓝色既代表着智慧、博大胸怀、宽容、理智、准确、永不言弃、深邃、忧郁和温柔。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湖水、宇宙,蓝色表现出一种晴朗、美丽的安详与广阔,蓝色在古彩向日葵瓷板画中是深邃的理智。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大量了用了黑色来搭配和协调,黑色是庄严和高雅的象征,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黑色象征刚直、坚毅、严正、无私、庄重、科技等,黑色是最深的颜色,神秘而具有力量感。黑色在时装美学里是高级的代名词,黑色在古彩向日葵瓷板画中是谦虚、随性的,黑色在中国画的运用更是炉火纯青,它具有独特的地位,墨色晕染的虚实关系也是我喜欢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包含了一切,推动着进步”,梵高画的向日葵花是夸张变形的,没有固定的透视和比例,他的向日葵是不拘一格的,他用黄色系与绿色、青色点缀,以向日葵的内涵和神韵为重点,他在明亮的底色上画瓶中迥然各异的有想象力的向日葵,他的向日葵光彩夺目,火红的花蕊像一团炽热的火球,他将自己的主体创作意识和内心情感巧妙地进行了融会贯通,他的向日葵栩栩如生,具有燃烧的生命力,他在对艺术的狂热执着探索中树立了跨时代的丰碑。马蒂斯说:“对于艺术家没有比画一朵玫瑰更困难,因为他必须忘掉在他以前所画过的一切玫瑰,才能创造”, 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抛弃了以往画向日葵的习惯,丢弃了卡通化简笔的向日葵表现手法,我对于之前的旧作进行了反思和反省,才有了这幅作品的想法和雏形。我的这幅向日葵瓷板画更是细致、优雅、和谐的表现了向日葵生长的动态,让人感觉画中的向日葵是富有动感的生命体,每一朵向日葵都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满构图的气势磅礴诉说着浓重的金黄色,像是燃烧的热情,粗犷而又细腻,大胆而又有厚重感。我在构图上做到疏密有致,向日葵画面非常饱满,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及情感的热爱与渴望,向日葵代表了我内心最深的呐喊,《渴望生活.梵高传》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是我要前行”,是呀,生活的意义在于奋斗不止和努力战胜困难,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才能赢得生活对我的馈赠。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追求强烈的个性和形式,每一株向日葵有运动感,高低有序,更是带有原始冲动的追逐太阳的姿态魅力,有全开的,有半开的,形色各异,画作中的向日葵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永存,是灵动的植物,它让人感受到生活充满了希望,阳光是那样的明媚,逐梦的天空是那样的广阔。向日葵的线条饱满有力,色彩明亮,是我用心用情绘制的,我在体会太阳之光,体会生活的酸甜苦辣,每个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挣扎、失望、失落、摸索,有压力而找不到出口,这种负面情绪偶尔也是会出现的。这就像在荒野中的向日葵,即使绽放的如此美丽,但却无人欣赏和安慰,只能学会自我调节,风雨之后便是彩虹,我在电脑跟前洋洋洒洒地写了这么多,突然想到了歌手许美静唱的一首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夏蒅七唱的歌曲《向日葵》:“我是向日葵,向着阳光的方向生长,青春无比闪亮,风景写在路上。我是向日葵,背对着阴影拥抱希望,梦想不可阻挡,我要勇敢向阳”。言归正传,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我创作一幅瓷板画作品,也是心路历程的洗礼,真的,尤其是向日葵的表达,结合了我当下的心态,在写生画稿子的过程中,我感应到了向日葵的某些力量,并与其蕴藏着的美产生共鸣,我则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向日葵创作的阶段,我做到了真正的感悟于心。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表达的情绪和情感,浓缩了近期我的气质、学识、喜好、才能以及生活经历,是从客观事物向日葵获得的感觉,经过深刻的主观认识而产生了稳定的情绪和情感,并融于古彩瓷板画的创作之中。
苏轼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黄宾虹说:“作画当以不似之似为真似。” 张彦远说:“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的向日葵给人清新的感觉,花盘的结构刻画极其精细,多样的向日葵位置安排独特,布局疏密得当,上面有留白处理,画面整体的构图形式饱满且具有透气性,红色小草穿插其中,作品整体意境高远,高低的向日葵造型有序的穿插于横向构图的瓷板画气势之中,疏密相间顺花势而生,格外热闹,向日葵有的昂首挺拔,有的垂头思考,姿态各异,造型姿态随风而舞,气势盎然且富有当代气息。画面色彩灵动,整体色调和谐统一,非常完整,用笔遒劲,紧跟向日葵的造型结构,可谓是生命力的美好诠释,我希望作品画面呈现出清新雅逸之格调,这就是亲身感受自然向日葵生长的结果,我结合严谨认真的写生实践才能创作出来。
高更说:“艺术家可以变形,如果他的各种变形富于表现和美。”塞内说:“绘画不再奴隶般地去抄录题材,而在于无数关系中去寻找和谐。” 克罗齐说:“画家之所以为画家,是由于他见到旁人只能隐约感觉或依稀瞥望而不能见到的东西。” 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中的向日葵是意识形态的抽象组合,绚丽夺目,构图新颖大气,十分注重设计感,讲究作品在构图、色彩与意境上的统一,给予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古彩的色彩搭配非常清新,极具现代审美意识。向日葵线条勾勒得工整精细、圆润秀劲,画面生动优美,色彩鲜艳,具有丰富的生活美满的情感色彩,整幅画中的向日葵图案多样而统一,这种千变万化拥有如同乐谱般的节奏之感。向日葵花盘平面构成的形式有很多,其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对比、特异、密集、空间与矛盾等,这些构成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为向日葵瓷板画艺术作品增添了形式美感,向日葵瓷板画作品通过点、线、面等元素的合理安排,营造出一幅整体而又主次分明的画面,我画的向日葵作品保留了真实的自然美又兼具抽象的形式美,营造出富有装饰美感的构图形式。向日葵形态的不同抽象性特征组成了严谨而极具节奏感的画面,使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呈现出一种秩序之美、理性之美和抽象之美,向日葵的造型并没有沿用传统绘画中的写实风格,我对其进行了平面化处理,为作品增添了几分装饰意味。向日葵的抽象与具象、奔放与精巧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画面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向日葵的密集构成是一种形态的疏密变化与空间发生关系的构成形式,使画面在松紧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画面中向日葵的层次分明通过对画面空间的巧妙处理,整件作品于和谐之中又不乏变化,形成了强烈的韵律感,使画面丰富而不失趣味,完美诠释了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既保留了古彩特有的基本元素和独特风韵,又突破了传统古彩作品中的程式化构图和设色风格,艺术效果极佳。
王昱说:“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 ,明代画家杜琼说:“绘画之事,胸中造化,吐露于笔端,恍惚变幻,象其物宜,足以启人之高致,发人之浩气”,我们正处于一个物欲横流、喧嚣繁杂的经济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和自我,自然界中花草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清净与色彩,它们身上那种平凡而坚韧的精神激励着我,我在思考,人这一生不应该为了取悦别人而活着,我们应该活出自己的风格与态度。向日葵身上那种坚韧不拔、不求索取、默默守护的精神与力量无不令我向往,我在细心观察向日葵的生长规律及其特征之后,根据艺术创作的需求对画面中的构成元素进行主观地取舍,在画面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向日葵身上的特质与精神就如同那些生活于逆境之中的我们,我们不屈不挠、奋发向上,从不轻易向困难低头,人生在世并不会一帆风顺,无论环境是多么的恶劣,无论现实是多么的残酷,我们都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努力地完成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雷诺兹说:“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达芬奇说:“绘画的确是一门科学,并且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儿,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的”, 马蒂斯说:“当我画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绽放努力”, 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画面庞大,繁而不乱,生动有致,我需要从大自然众多细节中提炼出最本质的向日葵元素,再将它们进行巧妙经营的布局,科学的提炼和归纳被物象的外表所掩盖的那些美的因素,带着构图意识去取景,使向日葵作品的主题内容与构图形式达到完美的切合点,与观者产生共鸣,形成具有形式美感的画面。惠斯勒说:“大自然中固然包含着一切图画的色彩和形式因素,就像琴键包含着音乐,但是一个艺术家就是要科学的取舍和组织这些因素,这样做,其结果才可能是美好的”,我们从提供创作灵感的大自然中选取其中最能够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美好向日葵作为描绘对象,舍弃与主题思想无关的不具意义的客观对象,这样的美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觉,用心灵去感受。蒙德里安说:“眼见的自然形式会蒙蔽真实的本质,简化事物的形象,才能显露艺术的真实面目”, 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是我从大自然中发现的向日葵抽象的视觉美点,并通过主观情感加工提炼出的形式因素,归结为一个一个的点、线、面、色形体,它们以强烈的形式感来传达我的思想感情,从而使作品带给观者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和心灵震撼。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尤其在古彩瓷板画绘画中,整体把握可以的时候也得处理好细节,如果一味的追求画面的大局势,而忽略小的构成与刻画,这种绘画作品最终很难让人喜欢。
自我超越的艺术创作思维是很重要的,这是个漫长学习并实践的过程,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花而见春,一叶而知秋,寻常细微之物,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珍藏于有限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世界,在浩瀚宇宙中,我们就像细沙微尘,虽然渺小却也自成一世界,向日葵的世界也是自己独有的,成长、绽放、飘香、枯萎、凋零、结果和逝去,曾经挂满雨露,曾经追随阳光,后来随风而去,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珍惜和赞美。生活中平凡的点滴,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的美,一直以来我喜欢向日葵,我常常游走于田野郊外,细致观察向日葵的变化,用笔画出它们最美的姿态,在它们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精彩,于是我用古彩瓷板画的形式记录它们的世界。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是面对着成片的向日葵写生并创作出来的,当时心里所感受到的这种气息是生命的艺术,我感动了,大自然是任何一种艺术观念的必要基础,远观作品有一种气韵生动、充实而丰富的世界,想要看到任何事物的全貌,需要有自由的空间,只有心智的自由才可以看到艺术的本真。海德格尔说:“艺术作品绝不表现什么,它首先是创造自身,然后立足于自身之中;它不仅属于它的世界,而且世界就是在它里面”, 我在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写生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方式认识和感受客观事物,可以获得感觉和情绪体验,充实个人的感性认识,伴随着对向日葵的这种感受和体验,对向日葵的感觉就越丰富,认识得越完整越准确,有益于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够主动地、合理地将个人的情感释放出来,用古彩的绘画技巧传递出主观与客观相交融的审美意象,最终构成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向日葵瓷板画艺术作品。我画的古彩瓷板画《葵花不尽.丹心向日》作品侧重于描绘“心中的向日葵”,将生活中得来的向日葵素材和感受进行选择、加工、提炼后,抽象成古彩装饰艺术形式,完成了从写生到创作的升华。在写生创作过程中,我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便不会把向日葵外在的真实性当作唯一目的,也不会被以往的向日葵绘画记忆所束缚,最终提炼出与自己内心感觉相契合,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来表现我喜欢的向日葵,展示我自己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古彩瓷板画艺术面貌。李可染说:“在写生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世界新的发现,我们应力求有新的艺术语言、新的表现方法和新的创造。这样会不断提高你创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促进你创作风格的形成”。古彩瓷板画艺术创作以生活为源泉,但并不是再现生活中的事物,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如苏珊.朗格所说:“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抽象过程,艺术家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提取丰富的素材,经过艺术家加工概括,成为一种包含着内容的、可见可听或可想象的形式或结构关系”。
【作者名片】:
刘静,山东泰安人,现居景德镇,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高级技师(国家一级陶瓷手工彩绘),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装饰工艺类),系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中外陶瓷艺术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市珠山区美术家协会理事,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院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大学(绘画与陶艺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杨冰教授,研习青花陶瓷艺术,同年上学期在韩国首尔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交换生学习陶瓷艺术专业。古彩学习结业于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陶瓷古彩与现代陶艺创作人才培养”。陶瓷艺术作品多以青花瓷和古彩瓷绘画为主,兼画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毕业后一直在景德镇刘静陶瓷艺术工作室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设计与研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金、银、铜奖等多项,同时被不同博物馆、美术馆和陶瓷馆收藏,多篇陶瓷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