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分享
抖音体验分享
小伙伴们,大家好。首先我给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是最近有个大家形容的掏空你身体的男人突然火了,而且火的极快,截止今天,抖音粉丝已经突破5000万了,而且还连续两天登上了微博热搜。大家知道我说的是谁了吧?我们这里
有没有刘耕宏男孩,刘耕宏女孩啊?
第二个故事是,我有个邻居阿姨,她经常来我们家唠嗑,有时候会跟我们分享她的姐姐,说她好厉害,抖音里经常发各种唱歌跳舞的视频,生活好潇洒,说的时候总是有一点点羡慕。
第三个故事是,前段时间,深圳的孩子们上网课,上了一个多月吧,然后就有一个妈妈在一个妈妈群里吐槽说,因为上网课,孩子跟手机接触多了,迷上了抖音,孩子拿起手机就想刷抖音,只要不出去户外,就一门心思想刷抖音。成为了妈妈的心头恨。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抖音到底是有什么样的魔法,能够让不管男女老少都为之着迷。每一款能够让用户津津乐道的产品背后,一定是有着非同寻常的体验在吸引着用户吧!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的时候,抖音的日播放量就已经突破了10亿,2021年日活平均6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接近两个小时,现在是2022年4月末,实际数据应该早已超越这个数字了。
我这两天特意去看了张一鸣的采访视频看,主持人问他,怎么做出抖音的,他说我们不是为了竞争,我们要大胆的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创新,让体验增值,才能做出适合我们的产品。于是乎他们产品团队不断体验国内外的短视频产品,同时也分析了当时短视频产品的用户群,主要集中在90后、95后这样年轻的一个群体,他们是消费升级的一代,尤其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眼界开阔,追求个性,碎片化时间里喜欢娱乐放松,适合中国年轻人的音乐短视频社区的抖音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我们来看看抖音的logo,这个跳动的音符在一堆五颜六色的图标中,是不是特别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话说这个Logo设计也是有故事的呢,他们有一个92年的设计师那段时间经常去摇滚音乐现场,周围都是暗的,只有中间大屏幕是亮的。他就突然想到,这种效果放到手机屏幕上可能会很好,有音乐现场的感觉,也正好契合抖音的理念。
然后他就从抖音的“音”字出发,利用了音乐的音符,针对于音符设计了抖音的logo,再把抖动的感觉赋予这个logo之上。为此,他还专门做了一个小实验:用电磁波干扰,把音符变成一个动图,从动图中挑选一帧最完整的图形表现。最后就有了黑色的背景里,有一个跳动的音符,让抖音APP带着炫酷和活力。
再深究就发现这种抖动的艺术手法还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故障艺术(GlitchArt)
故障艺术(Glitch Art)中的“错位”,是一种所谓的“瑕疵美学”,它打破常规,对那些错误的场景进行重组再造,因为不完美从而产生出种种不确定的特殊形态,构成了全新的艺术语言。
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表达,其更多的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颠覆与挑战。贴合当代追求个性的设计理念,这一艺术形式也是近几年非常火的一种,而且也被应用于很多地方。喜欢的小伙伴们,也可以自己设计故障艺术图哦,网上有教程的。
现在我们回到我们的产品上来,这张图是短视频产品的通用业务逻辑,内容创作者构思脚本,拍摄视频,上传并发布,消费者浏览视频,点赞评论转发,平台主要负责内容的审核及分发,以及定期发布一些活动来促进活跃度和留存率。我们现在就来看看针对这两类用户群体,抖音都做了什么,让他们这么爱不释手,乐在其中。
首先我们从内容消费者来看,右边有三张图,对比很明显,抖音的全屏设计,快手之前一直是双屏瀑布式,微博视频还是最传统的横屏式,并且视频质量参差不齐。这样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全屏在视觉冲击力上最强,黑色的背景,很像我们在电影院看电影一样,只有屏幕和屏幕前的我,很容易物我两忘,沉浸其中。全屏设计,还使得每次用户都只能看到当下的内容,只有下滑,才能看下一个短视频。你无法准确猜到下一个视频究竟会是什么,这就像玩老虎机、拆盲盒一样,当你对一件事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产生大量多巴胺,使你拥有兴奋刺激的感觉。这也是让用户无法自拔的重要原因。
第二个打动用户的点是抖音的音乐,抖音产品人观察现在的年轻人,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在地铁里,每个人都习惯性地戴着耳机,音乐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吃饭一样重要。而抖音配乐,多为歌曲的高潮部分,极具记忆点。同时抖音上的配乐还有一个突出的共性——简单和重复。我昨天还特意去听了抖音音乐榜,确实很带感呢,抖音神曲不知道你知道哪些?
我们再来看一个抖音的交互小细节设计,抖音页面的右下方有个转发分享的图标,当视频播放到第三遍时它会自动变成微信图标,这个提醒分享的设计还蛮巧妙的。短视频一般是看完即走,但是如果用户已经在看第三遍了,说明这个视频已经吸引住他,分享的动机已经成熟,这时候引导用户进行分享,其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同时也可以帮助产品拉新促活,用社交属性触动大家一起来抖音。
我昨天在体验产品的时候,还有一个很喜欢的设计,就是我在看视频的时候,如果视频中有地点标签,可直接进地点主页,查看更多视频,还可以收藏并分享,这很好的帮助用户从线上世界链接到了线下世界,让体验升级。
内容消费者主要为浏览而来,那如何让用户主动创作内容呢,在《上瘾》一书中,说到要使人们行动起来,三个要素必不可少,充分的动机,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触发。为了每个用户都能记录美好生活,抖音就给了大家非常好的引导,让创作更简单,让用户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昨天在体验产品的时候,也体验到了这种创作的乐趣。看到喜欢的道具或特效,可以直接拍同款, 默认的15 秒时间也大大地降低了创作者心理压力,让创作更自由更有趣。
在软件上,有视频剪辑神器剪映,超级简单好用,你都不需要很专业,打开就能上手;各种特效,各种素材让拍视频这件事变得随心所欲,好玩又有趣。
第二个是解决用户拍什么的问题,很多人不是不想拍,而是不知道拍什么,需要有人给他一个方向,抖音就内置了很多脚本模板,不断推出各种挑战活动,目的都是给用户提供灵感,让用户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
还有平台推出的创意活动,这三个小视频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名画抖一抖对口型就行,尬舞机,技术与创意结合的染发、变装等;都给了用户很好的方向和惊喜感。
美颜滤镜,也是抖音的一大特色。有了美颜滤镜,秒变男神女神,它大大的降低了创作者出现在镜头里的心理负担。还有各种风格滤镜,让生活一秒变大片,好玩得停不下来。
接下来分享一下抖音的技术创新,内容消费者有喜欢的内容看,创作者乐意创作,他们的推荐算法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抖音的推荐算法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个性化推荐,通过分析、挖掘用户行为,发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兴趣特点,将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视频推荐给用户。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它还有去中心化智能推荐+流量池机制+人工双重审核,抖音平台会给每一个作品提供一个流量池,无论你是大号、小号、作品的质量如何,都会享受这个基础福利。而之后的传播效果就要取决于你的作品在这个流量池里的表现,这个表现,会参照4个标准:1、点赞量,2、评论量,3、转发量,4、完播率来评定,想要获取大的关注量,只要创作出有质量的视频,成为网红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好了,今天我们的抖音分享就到这里,最后分享一段话给大家,美国的设计专家及接口大师阿萨·拉斯金说:“在你的手机屏幕背后,有上千名工程师正试图使软件最大限度地让你上瘾。”
在未来,技术对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不易察觉。
这些势不可挡的巨大力量,可能会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资源,但我们仍应该当心,认识自己,看清它们,使用它们,避免被捕捉,甚至被控制。
通俗点说就是,体验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谢谢大家
接下来是我们的讨论环节,你喜欢抖音吗,你有发现抖音里哪些好玩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