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啥叫“元宇宙”不?
了解更多知识帮助设计师赚点外快~

今年春晚,沈腾提及到“元宇宙”这个词语,其实有很多人只是听说过,还不了解什么是元宇宙。我也没有深入研究过,因为元宇宙这个名字起的太大了,光宇宙级别还不行,前面还加了个“元”字,超越宇宙!但目前而言它只是个VR眼镜的体验而已,所以我一直都觉得很虚,太遥远。但最近也接触到了一些智能硬件相关的项目,不如就再探索探索~说不定下一个风口到来的时候,用上了其中的某个知识点也未可知。
什么是元宇宙?
用一句话来解释,“元宇宙”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Metaverse”是美国科幻小说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1992 年撰写的《雪崩》中提到的。书中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人们在元宇宙中可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说白了就跟玩游戏一样,你在游戏的这个虚拟世界里,做你想做的事情,只不过它要比游戏更真实。
在了解元宇宙之前,得先了解几个基础概念,VR、AR、去中心化、区块链、NFT。

VR:即虚拟现实,说通俗点就类似我们经常看的立体电影,或者是在商场里看到的一些头戴设备的游戏,我们通过指定的穿戴设备,外界隔绝,会让我们有一种完全沉浸式的体验。

AR:VR和AR很多人容易弄混,其实大家只要知道VR是与外界隔绝的,是沉浸式的是另外一个世界,而AR的世界依然是真实的,他强调的不是沉浸,而是把人拉回到现实世界中。AR的头戴设备大部分是透明的,它需要将信息与真实世界重叠,在真实世界中与虚拟的信息,集成实时的交互。AR可以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

其实AR在我们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我们用手机即可体验。大家常见的激萌、Snapchat、其实都属于AR技术,它们的目标并不只是滤镜,而是想通过AR技术切入到一个更人性、更自然的聊天场景。
并且有很多广告也用了AR技术,哈根达斯,它提倡把雪糕放在常温里2分钟再吃口感更好,但一般是不会有消费者理你的。所以这里他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AR场景,就是用手机扫描包装,在雪糕盖上会出现一个拉小提琴的乐手,听完他弹奏刚好就是2分钟。

哈根达斯视频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903032/
去中心化:了解去中心化前得先了解什么叫中心化。中心化好比银行,大家把钱都放到银行里,需要的时候去银行取,银行也可以拿着这部分钱给到企业,这里面的所有操作并不是透明的,只有银行知道,一旦这个银行跑路了,或者是出现什么问题了,那大家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就没有任何价值了,钱就不是自己的了,这就叫中心化。

那去中心化呢就是没有银行,钱是放到自己的账本里的,每当我们交易的时候,就会在所有人的账本上都记录下,比如小新从小强那里买了100元的肉,那所有人的账本里都会记录上小新的账户减去100元,小强的账户增加100元,所有人的交易都是透明的,没有中间的控制中心。

区块链:就是防伪技术,一旦去中心化了以后,万一有人造假,随便改余额怎么办?为了保证你的钱就是你的,所以需要区块链。区块链的技术支持包括哈系算法,PoW工作量证明,公、私密钥,PoS权益证明等等。

说到这你可能一头雾水,接下来举个例子给大家讲一下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刚刚我们再说去中心化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所有人都有一个账本,无论谁在交易我们都需要去记录下, 随时记账是一个很麻烦的事,并且大部分的账目是跟自己无关的。于是大家就决定找出一个人来记账,记账的人每天会清算一下账目,并且将这个账目公布出去,由大家来检查公认的账目是否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复制到自己的账目上写上日期保存起来。

如果我们将每天的账本看成是一个区块,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多条账目的打包,然后将这些区块通过结转余额的方式链接在一起,这样就成了区块链了。

区块链其实就是大家共同维护的一个账本,并且这个账本具有不可被随意篡改,公开透明,账目可靠和去中心化的特点。这便是区块链的底层逻辑。
讲到这,估计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负责记账的人每天都在记账了,他的收入从哪来呢?没有收入,自然没有人愿意主动记账。于是大家决定每做一笔交易都会给记账人一点钱作为报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手续费了。那这个时候问题又来了,记账的人每天记个账就能赚那么多钱,肯定有好多人争抢着去做这个记账人,于是大家又想了个共识机制,通过这个共识机制来选出记账者。

NFT:全称为Non-Fungible Token意思是 非同质化代币,是用于表示数字资产的唯一加密货币令牌,可以买卖。
NFT是必须对应到具体的数字资产上的,主要是为数字资产确权而使用的,比如现实世界中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是有明确的版权所属的很清晰。

但是虚拟数字的头像表情包数字绘画,甚至在游戏中自己搭建的房屋,这些东西又怎么去确定产权的所属呢,这就是NFT的作用了。
还记得今年我们公司司庆的时候,一共发了72000枚企鹅NFT,当时炒的风风火火说这东西之后特别值钱,能被炒到4000万市值😂
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数字艺术家迈克·温科尔曼 的一幅NFT作品 ,《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这是他一共耗费了5000多日,每日创作作品的马赛克集合,也是世界上第一件在传统拍卖行出手的数字作品,是一幅巨型拼贴作品被拍卖到人民币4.5亿元的价格。

怎么说呢,就可能感觉NFT搞没搞明白不重要,但拥抱新生事物的姿势要正确。
如果大家有对NFT感兴趣的,给大家分享几个做NFT做的比较好的网站:
NBA TOP SHOT :https://nbatopshot.com/ 这个平台就是把NBA的球星精彩瞬间制作成NFT,进行盲盒抢购。目前这个网站还只是测试版,只有北美地区用户才能用。

加密朋克cryptopunks https://www.larvalabs.com/cryptopunks 销售像素icon图标的NFT网站。这里面一共做了1万个这样的图标,目前最便宜的一个图标换算成人民币也要20万元。

OpenSea https://opensea.io/ 像是一个NFT的大市场,包括艺术、视频、数字卡牌、动画、域名等,审核很宽松,交易量很大。

Nifty Gateway https://www.niftygateway.com/ 视觉类NFT 非常重视和艺术家的合作,门槛较高。

SuperRare https://superrare.com/ 同样重视与艺术家的合作,包括一些有流量的网红艺术家,对艺术家入驻的要求非常高。一旦申请成功利润非常可观的。

MakersPlace https://makersplace.com/ 这里面漫画类NFT作品很多,变形金刚,蝙蝠侠,漫威卡通形象等等。

设计师如果想通过NFT赚钱,首先要有一定的英文基础,然后注册一个数字货币钱包,用来收付款,一般都用小狐狸《MetaMask》接下来用《Binance》这个网站来买卖数字货币,一般都买ETH货币,然后把货币存到小狐狸钱包里,会收取一些服务费,当然从上传到卖出不只仅仅只收取一次服务费,大家要弄NFT还是要慎重一些。
基础概念跟元宇宙的关系
元宇宙就像盗梦空间一样,带上一个眼镜我们就可以进入任何一个梦里,我们可以是任何角色,任何身份,在这个梦里赚到的钱可以在别的梦里花,或者拿到现实当中花。从我们现在来看,它就是一个佩戴VR眼镜的体验而已,要真正实现这种数字世界的现实化,需要很多技术支持。
首先我们要保证人体的真实感,我们平时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是用手机,手柄,鼠标去操控角色,需要遵循游戏中的规则,游戏中的人物非常死板,只能做固定的几个动作,被打了也就只是减少个血条,而现实中的我们是非常灵活的,而且有很多微表情,有味觉,嗅觉,疼痛感等等。比如要实现这种真实感就需要我们刚刚提到的VR技术、AR技术、视觉捕捉技术和脑机接口技术等等。
其次现场感重构升级,我们现在的游戏中无法真实的感受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好景象。我们要保证在虚拟世界中逛街,旅游,办公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要实现这种世界的真实感,需要大数据和三维数字化模型技术发展到相当的高度。其实我现在做的项目跟现场感重构升级有一点点的关系,它是一个环境重建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数据采集获取点云数据,来帮助我们重新搭建更真实的三维场景,然而这个技术只是非常基础,非常渺小的一小部分。
经历的真实感,要符合最基本的物理定律,比如时间是单向流动的,发生的事情是不可修改的,在现实世界我们拼命的工作,换取薪酬用来养家糊口,在当前的信息互联网下,很难对某个特定的数字内容实现资产级的确权,信息被任意复制,被修改,盗版猖獗,大量的数字版权无法得到保护,资产得不到保护,收益无法保障。如果在元宇宙中也是如此,那人们就无法得到经济来源,也不会在元宇宙中工作。所以我们要通过技术和法律来保证各类数字资产的私有制,这样才能激发人们在元宇宙内的生产和创造,才能在元宇宙中实现分工协作,在元宇宙中形成众多职业,从而产生大量的数字资产,数字商品,供更多元宇宙居民消费和娱乐,这就用到了区块链和NFT技术。
元宇宙是概念还是未来?
要实现宇宙这个级别,首先硬件设备得跟得上,能规模化,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刷新率问题,因为眼镜戴久了会晕。而且硬件设施太笨重,穿在身上不舒服,要实现好的体验还要有触觉,味觉,听觉等等,就算是都有了,我们还必须考虑切换的成本问题,比如穿好了衣服,带好了设施,调试好所有的参数,发现花费了很长时间,而且这个流程也并不简单,用户体验还是会坠崖式的下跌。所以坦率来讲,实现元宇宙很难,但怎么说呢在实现元宇宙的过程中,说不定会发现什么机会,现在做元宇宙的这些公司其实都是在押注,为了自己的股价,为了给我们一个期望,让我们觉得它很好。未来是极度不确定的,尤其是互联网,就像在pc时代,互联网的入口是搜索引擎,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谁又能猜到脱颖而出的是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苦思冥想下一个风口是什么,后来发现竟然是短视频,把视频缩短点就变成了新的风口,我们的世界充满了变量,说不定下个风口又是什么,我们是否又能抓住下一个风口,元宇宙究竟是概念还是未来,看到这,大家应该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祝福大家天天开心~
关注微信公众号“小新的芝士绘本”看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