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力,改变一切 | BenQ专访著名包装设计师潘虎:保持敏感,保持年轻

Recommanded by editor
苏州/设计爱好者/3年前/5544浏览
设计力,改变一切 | BenQ专访著名包装设计师潘虎:保持敏感,保持年轻 Recommanded by editor

本期特别邀请到当代最特立独行的包装设计师潘虎,他将从自己的初心出发,与大家共享这一路上用热爱与执着浇筑出的经验与体会。


潘虎,25年来不间断的从事产品及包装为主要内容的设计应用研究和实践。9年前创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商业市场上最为活跃和具有热度的设计力量。潘虎认为产品包装是最为平等的艺术形式,是更快更广泛影响大众审美的独特方式。他坚信设计与商业并不冲突,并以颠覆式设计创新推动着产品的审美进化与价值升级。“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有人永远年轻着”,本期特别邀请到当代最特立独行的包装设计师潘虎先生,他将从自己的初心出发,与大家共享这一路上用热爱与执着浇筑出的经验与体会。



Q 您是什么时候知道包装设计师这个职业的?为什么会想要成为一名包装设计师呢?


我当年上学踏进美院大门之前,发现美院的老大门上有四个图标,代表”衣食住行“,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衣食住行是人民群众最伟大的事情;我本专业就读美院装潢设计系,那个时候对产品包装建立了浓厚兴趣;当时认为包装是产品设计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于产品之外的,包装是缠绕在手中的艺术,它是一定要上手的,它的体感量感各方面,都不仅仅是用平面设计所能涵盖的。


清华美院老大门上的四个图标


您认为包装设计的前景如何?工作压力和收入是否成正比?


坦白讲,无论如何我仍然愿意相信,这是一个属于设计师最好的时代。而对于设计师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最好的观众才是最好的时代!朱镕基先生曾经把深圳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归结为“思想解放”。我想,经历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小康社会的人们,已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思想解放”并具备了一个优秀用户所独有的苛刻和宽容。


去年的时候,我和工作室的小伙伴开玩笑说到“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费来源于设计”,哈哈。世界永远是大一统或地球村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深圳这片充满设计力的热土上,唯有热爱与执着才能积极推动行业向前发展;新一代设师计正在为改变生活周边现状、生活方式,提供生活美学,设计师以正确的方式发展,工作压力会充实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收入也会随之而来。我们的团队建立之初就强调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包装设计成果:设计出品首先要为你的客户赢得巨大价值,其次是自身也要成为最赚钱的团队。


瑞幸精品挂耳咖啡包装系列设计


您认为成为一名好的包装设计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保持敏感,保持年轻。

 

您被业界誉为是兼具美学精神和商业价值的“手艺人”,那您在设计中希望传达怎样的设计理念呢?又是怎样把握作品的艺术和商业价值的?


设计永远的目标就是“衣食住行”,很感谢美院授课先生们引导我建立的价值观,我这些年来,作为设计的个体,所做的一些社会实践,基本上与在美院建立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没有跑出这个圈圈,如果说有变化的话,可能是加了一些时代的命题。设计不等于产品,设计必须与品牌结合,与技术结合,才能物化成产品,实现价值。一个优秀的设计要考虑很多方面,包括材料、结构、实用性、经济性、美学效果等。找到产品的精神气质和内涵,然后给它穿戴上合适的衣服和饰品,使之“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


上海药皂包装设计


您觉得什么样的设计才能说是一个好的设计呢?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要具备哪些特点呢?


好的设计,会衍生好的消费体验。一个包装设计的成功与否,有的人可能认为是要具备市场价值、行业高度、绿色可持续……但这些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我有三个标准,第一是产品要上市,我的作品一定要得到市场的检验;第二我认为是客户满意,因为毕竟是一个项目合作,双方之间一定要达到一种相互理解相互认可,甚至是相互的这种极致尊重,然后我们去完成让客户极其满意的东西;最后一个标准其实是我自己满意,所以我通常会对他们(客户)提出一个我自己的最高要求,也就是极致的需求,至少是我自己的极致,甚至可能是在追求超越客户很多的表现形式,因为有可能超越更多的话,才有可能形成最终引领的作用,不管我们能不能成功吧,我们始终有这样的追求。


青岛啤酒白啤包装设计


您在设计中是如何寻找灵感的,是否会遇到瓶颈期呢?又是如何度过的?


坦白讲,到目前为止我在设计创作中没有遇到瓶颈期。如果有,也是想把设计呈现的更为立体与多元;其实瓶颈期都是自己给自己设限的,创作的时候不妨更精准地解决项目痛点,满足极致的需求。


香朵朵·茉莉花茶包装设计


目前,国潮之势正在崛起,您的品牌包装设计作品也经常结合国风元素,您觉得怎样可以将这些中国元素有逻辑地运用到自己的设计项目当中呢?


哈哈,我从不做“国潮”。时常与友人交流国运到了,国货崛起是天大的好事。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里,从来没有崇尚过“潮流文化”。潮流,是转瞬即逝的东西,是绝大部分群众难以追上的东西。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潮流文化沉淀下来,便成了经典、成了传统。我从不愿说自己做“国潮”,那是不负责任的。我通过创作试图找寻的是一种饱含华夏气度的、不照搬照套的、属于中国的风格。它是符合当下社会民情的,也许也是未来的,它是一种谨小慎微的探索,它吐故纳新、也兼容并蓄。总之,它绝非涸泽而渔之流。国货要自信,更要自然。


牛栏山生肖虎年限定酒、长城玖葡萄酒产品包装设计


您平时会做哪些跟包装设计相关的练习吗?


坦白讲,没有刻意去做相关的练习。我平时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在工作室你会看到我平时收集的许多经典、新奇且充满想象力的东西,我特别愿意去体验这种有意思的“小玩意儿”;我有很多作品都是从这些“小玩意儿”中得到很多营养。相信,喜欢一个人或物到了一种极致,一定会在某个时刻焕发魔力,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收集图


Q现在人们越来越愿意为有颜值、有创意的产品买单,这其中设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设计力,对企业发展、品牌营销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了,比如您为褚橙做的包装设计就曾引爆销量传奇,您可以围绕“设计力”,发表下您的看法吗?


前不久我们公众号提到了维克多·巴巴纳克在《为真实世界的设计》书中的观点“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有限资源的使用问题,应该为保护我们共同居住的地球有限资源服务”。我理解的“设计力”也是如此,作为设计师来说,不要反复去聊环保、可持续发展,这仅仅是一部分,我想改变的生态格局是:我们能不能解决中外差异的问题,我们的生活水准和生活方式以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我们设计师奋斗的目标。


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公益设计


褚橙包装设计


Q您平时在工作中都会用到什么设计工具呢?您认为一个好的装备对于做设计重要吗?


重要,我在平时工作当中遇到一些问题时,也会寻求工具上的辅助,我们工作室还有自己产品打样的车间,合理地应用工具本身也是设计的一部分。合理的工具会提升效率与设计较高的完成度,我试用的这款明基的PD2725U设计专业显示器就是一件色准不错的生产力工具。当然,也不要过于依赖工具,设计师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视野,我常常会和工作室的小伙伴分享这句话“你永远做不出,你认知以外的设计。”


潘虎老师正使用PD2725U设计显示器工作


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工艺房


Q今年是您的包装实验室成立九周年,从个人创作到工作室运营,其中会有什么主要的变化呢?


哈哈,这个问题在实验室九周年的时候我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在这里我分享给大家:


时间作证

9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的实验室九个年头了,提笔间,仿佛在与去年的自己对话,与过去的自己对话。遥看似乎要与疫情长期相处的日子,有意无意对自己多了一些宽宥。如果说剩下仅有的那一点点焦虑,那便是在注定的衰退来临之前,在还算跳动的创作情绪中,多出品一点自己看得过去的东西。

还好在我们沉浸的消费产品市场中,有人在场下为我们奠定机会,有人在场上为我们实现各种不可能。要谢谢你们,相信彼此的特别,交付珍贵的时间和信赖。并抛弃那些毫无意义的相提并论...


必须谢谢一同成长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发现工作和相处带来的乐趣,更加从容地面对虚名苟利,用各种方式兑现那种从未企及的设计价值。

相信,凭时间赢来的东西,时间肯定会为之作证


潘虎包装设计实验室外观及内部装饰


Q当代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做出一份打动人的作品集,您会觉得哪些点比较重要?


态度比设计能力更重要。之前有很多简历作品发到工作室邮箱,但是后面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要“打动对方”,我想说如果连一份简历作品都不能做到打动对方,或者说你会用同一份简历作品来对待所有你准备去入职的单位的话,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状态;因为我也是设计师出身,我也是从递简历作品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我认为真的是要对自身,或者对于想要去的用人单位通盘进行了解,才会知道简历作品怎么打动人。

 

Q您对未来从事包装设计的新人有什么建议吗?


其实,设计这份工作还是很看中热爱与天赋的,工作方法与逻辑思维可以解决90%的设计工作,但剩下的那10%确实就得靠热爱与天赋。最美好的事物,无非自己的天赋、爱好与自己从事的工作之间达成平衡。幸运的是,我对于自己从事这份工作出乎意料的热爱。我想,这是一个成为好的设计师的前提。至少,你愿意为它付出更多的代价。大家要保持热情,要建立自己的独立精神,设计师一定要有独立思考的表达,或者说独立的去进行一些自己方法论的整理,最终能够呈现出的作品是“唯作品至上的心态”。



Q好多人都说您的人和作品一样帅,老师您是怎么保养的?


坦白讲,因为我经常会忘掉我的年龄,会真正把自己当做很年轻的一种状态在生活,在疫情期间,我打了350个小时的Switch,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不是能感知到他们的一些世界观,感受到他们的一些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我常常告诉自己,不要学习年轻人,而是要成为年轻人,去思考契合年轻人的真正需求,包括品牌年轻化也已形成一种趋势,年轻化的本质就是追求美好,传递积极乐观的态度,“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有人永远年轻着。”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设计师为之奋斗的目标。设计与身俱来带有商业属性,衣食住行却是它亘古不变的追求。扎根地下,回应时代,把热爱和独立精神融于笔尖,以高附加值的设计作品迎接这个属于设计师的最好时代。



最后,附上潘虎老师的微博,感兴趣的伙伴们快去走进老师的小世界吧:




好作品离不开生产力工具的陪伴

想了解潘虎老师同款显示器系列

京东搜索:明基PD  解锁更多精彩

PD系列大全已为小主您准备好

从更新设计设备开始

跟着潘虎老师向着梦想前进吧



40
Report
|
43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一梦大唐·长恨歌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8月的“话”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ZAOV|各[苹]本事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包装
包装
包装
包装
作品收藏夹
人物
人物
人物
人物
作品收藏夹
学习文章
学习文章
学习文章
学习文章
作品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总结
总结
总结
总结
作品收藏夹
包装
包装
包装
包装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