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砂玻璃图标实战总结

Recommand
武汉/UI设计师/4年前/8229浏览
磨砂玻璃图标实战总结Recommand
恽雨晨

从磨砂玻璃图标设计出发,分享个人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论

前言

近期在一次设计改版中应用了磨砂玻璃风格图标(PC端toB产品),在此分享自己总结的一些方法,本篇文章偏理论和思维,不过多讲解技法和软件操作,欢迎交流~




目录:

1.如何绘制

2.设计思路🌟

3.风格组合

4.如何切图

5.更多思考




新图标展示(使用工具:Sketch)




一、如何绘制

学习新的风格第一步是临摹,临摹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从欣赏模式切换到观察模式

需要注意要用自己的作图步骤来一步步还原,只是画得一模一样是没有意义的,不要无脑照抄。


(1) 作品分析

在临摹过程中将图标的样式进行拆解,方便我们在后面进行重组,熟悉原子设计理论的朋友会很容易理解。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磨砂玻璃图标由两种形状组成,我们可以称为渐变层和玻璃层,把两者样式对应的参数全部整理出来,通过参数来分析所有图标大同小异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创作更多风格一致的图标。同时再将这些参数归纳为三个类别,又形成了我们的设计步骤。



(2) 具体操作

尺寸约为64*64px,玻璃层填充纯白,不透明度约50%,使用图像填充添加噪点,通用杂色选择第二种,不透明度约3%,模糊选项中选择背景模糊数值约3。使用两次内阴影来画出玻璃的厚度。

渐变层较为简单,填充渐变后加入上方来自玻璃层的投影,最后使用内阴影补充一点厚度即可。

(这里对玻璃层加噪点时不要使用混合模式,否则切出的PNG会非常脏)





二、设计思路⭐

解决了技法的问题,现在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磨砂玻璃图标。设计磨砂玻璃图标的过程中我总结了三项原则:

特征清晰;均衡交错;整而丰富。



(1) 特征清晰

需要起到信息传达作用的图标必须能被一眼识别,关键在于能明确特征并保留到最后,避免后期加入过多细节稀释了特征或过度简化丢失了特征。



(2) 均衡交错

表现磨砂玻璃质感的关键在于从后方透出来的若隐若现的形状,因此玻璃层与渐变层要交错摆放,否则无法体现磨砂玻璃半透明的质感;图标整体要注意视觉平衡,渐变层与玻璃层的面积不宜差距太大。




(3) 整而丰富

图标的形状太规则会很单调,太多变化又会混乱,因此需要将轮廓变化和内部细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能同时做到这三点就会有不错的效果,于是我们的目标就变成:寻找同时满足这三项原则的策略。




创作思路

在临摹阶段我们完成了拆解,现在开始进行重构

之前我们将样式归纳为造型,材质和细节三个维度,现在以此为顺序进行设计,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阶段只需要专注在一个维度上,避免了出发点太多思维混乱。



设计翻译录音的图标:


(1) 首先从造型开始,翻译可以联想到词典,录音联想到磁带第一步先画出大致的剪影。


(2) 根据整而丰富原则,第二步开始细化轮廓,这一步需要针对物体的造型制定不同的策略,例如词典可以增加厚度和书签,而磁带的外轮廓较为单调,那么可以在内部制造变化来丰富形状并强化特征


(3) 前两步确定了造型,第三部开始加上材质。根据均衡交错原则我们来设定两块符合要求的区域赋予不一样的材质,第二步和第三步需要综合考虑。


(4) 最后一步加上细节来丰富图标,完成后结合三项原则进行检查。




三、风格组合

除了扁平的图标外,磨砂玻璃也可以尝试与其它风格组合,比如2.5D风格。



2.5D设计步骤

工具依然是sketch,但思路上采用了类似三维的步骤,先“建模”后“渲染”

前期建模思考造型,中期补充内容强化特征,后期加入色彩画出质感补充细节,和上面扁平图标的逻辑几乎一致。




四、如何切图


磨砂玻璃图标依然使用规范切图的方式:

首先将图标复制到新的空白画板,用切刀工具切出固定尺寸,格式选择PNG(SVG无法保留复杂样式)

最后按照"模块_类别_功能_状态"的格式命名即可。


注意:在sketch中磨砂玻璃层会吸取下层所有颜色(切刀工具同样),因此不能为了方便选中设计图上的图标后直接导出,玻璃层会因此失去透明度,此外由于导出的尺寸不统一也会影响到前端开发的效果。




五、更多思考


Q: 为什么磨砂玻璃图标很简单却让人觉得很精致?

A: 精致与否不是由复杂程度决定的,而是质感,只是磨砂玻璃的质感表现起来比较容易不需要加入太多细节。


Q: 磨砂玻璃风格还能流行多久?

A: 表现形式大概率会随着时间被遗弃,但像这样在界面中尝试表现质感的潮流会持续很久,因此设计师有一套自我更新的学习体系非常重要。


Q: 为什么想写这样一篇分享?

A: 这次在设计新图标的过程中发现使用拆解-重构的思路进行分析,方向会清晰很多同时提高了效率,对原子设计理论也有了新的理解,并且适用于其它领域的学习(比如插画和版式),所以想通过写文章的方式进行梳理和巩固,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Q:如何快速学习一个新的风格?

A:我个人倾向于将学习练习分开。先仔细观察作品最好是临摹一遍(拆解),在熟悉作品是如何完成后,开始尝试自己创作(重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不满意的地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尝试总结出自己的“原则”。

有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后接下来就可以自信地练习了,从熟能生巧到得心应手,而且练习过程中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越做越好。以下是我前年练习用的一组图标这次拿来改成磨砂玻璃的风格。


(原版图标见站酷主页第一个作品)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本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关注推荐鼓励一下吧~


210
Report
|
338
Share
相关推荐
FORMULA ONE
Recommanded by editor
AI可视化动效设计合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AI可视化动效设计合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毛玻璃
毛玻璃
毛玻璃
毛玻璃
作品收藏夹
LOGO/图标设计等
LOGO/图标设计等
LOGO/图标设计等
LOGO/图标设计等
作品收藏夹
版式理论
版式理论
版式理论
版式理论
作品收藏夹
视觉
视觉
视觉
视觉
作品收藏夹
icon-Design
icon-Design
icon-Design
icon-Design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