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摄影中的透视?

成都/摄影师/4年前/260浏览
如何理解摄影中的透视?

如何理解摄影中的透视?

在摄影中,常常听到一个透视的概念,常有人讲,通过透视,可以增加画面深度,可以画面更立体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透视?怎样运用透视?今天,我就来分享这个听着很抽象其实很简单的原理。

 
透视原理
透视,是一个绘画中的概念,指的是在二维的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技术。

也就是说,透视其实就是观众在观看一个二维画面中的物体空间关系,当观看的角度不同,所形成的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不同的画面空间感。  

透视,在绘画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绘画延伸的摄影,也是必须掌握的原理,是将摄影所取三维画面如何去立体的表现在二维平面上时,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摄影观念。

 
常见透视

常见的基本透视,主要包含三个原理:
第一,平视时,物体前后顺序为近大远小的关系;
第二,仰视时,物体前后顺序为近高远低的关系;
第三,俯视时,物体前后顺序为近低远高的关系。

所以,透视原理,看似深奥,但当理解之后,会感觉比较简单,当带着这三点透视原理,去观察身边的环境时,就会发现,透视的基本原理无非就这三种。


常见的透视,主要有两种:
一种叫做几何透视,另一种叫做影调透视。

几何透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排列的物体形成的一种近大远小的感觉,比如铁轨、道路,以及高楼的某个楼面,都是由两个相同排列甚至平行的线条构成的,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相等的,但是,因为透视原理的存在,导致观众视线观察到的这两平行线的画面是近处宽大而远处窄小,正是一种近大远小的感觉。

几何透视能够让画面产生空间的延伸感,增强画面的纵深,而几何透视无限延伸会产生一个看似会相交的点,通常这个点称为消失点,也叫作灭点,构图时可以把主体安放在灭点位置,这样的主体会很突出。

影调透视是由于空气介质原因,使画面产生了一种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感觉。比如,清晨的山间薄雾,以及阴天有雾气笼罩的湖边等。影调透视能够使画面产生空间立体感,在配合侧光位则画面立体感更强。

 
透视应用
透视由于有一种近大远小的感觉存在,因此,通常在拍摄时,需要注意镜头焦距以及拍摄角度的选择。

因为,镜头焦距不同,产生的画面透视会不同,而拍摄角度的不同,主体的透视感也会不一样。所以,摄影中,需要使用适合的焦距,采取合理的角度来拍摄。

以人像拍摄为例,由于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当使用较广的焦距拍摄人像时,距离镜头较近的通常会很大,所以,采用超广角拍摄人物正面特写时,会显得鼻子很大,就是因为镜头离鼻子较近的缘故,若此时,改用50mm或85mm拍摄人物正面特写时,由于镜头距离人物面部较超广角镜头远,近大远小透视感相较弱许多,所以,拍摄出来的人像会显得五官比例适中;当自拍时,采用仰拍的角度拍摄的时候,由于下巴距离镜头近而脸距远,根据近大远小透视法则,下巴必然宽大无比,造成了不太好的视觉感,而采用俯拍的角度拍摄的时候,此时脸距离镜头较近,下巴距离较远,这样的脸型必然好看许多,拍出的画面美感强烈。

2
阅读原文
|
Report
|
1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LANHE工作总结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国潮&国风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人像
人像
人像
人像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TRADITIONAL CN S
TRADITIONAL CN S
TRADITIONAL CN S
TRADITIONAL CN S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