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什么要写
我们手机里安装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APP,每天乐此不疲地花费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在这方寸之间,完成着我们的衣食住行。但市面上数以万计的APP ,能最终留在你手机上经常用的就那么几个。他们作为行业里面的独角兽,肯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知道用户想要什么,才能留住用户的心。如今的互联网要留一个用户比拓一个新用户还要难。
经验主义者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新,也就是所谓的经验总结。探究学习设计背后的思考,开拓思维,让每一步设计都有理可依,通过设计手段达到产品目标,然后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
我们做一个产品做的最多行动的就是体验竞品,深入了解产品背后的商业模式,用户群体,市场,产品功能,交互设计。有些产品数据我们看不到,所以我们可以从功能、交互、视觉这些纬度去分析。这样做的设计优化方案(市场调研,竞品分析,创新)整理成报告给上级,产品、甲方等,会让我们设计师更有说服力。
一、📱物理准备:搜集整理界面截图
1.1、UI设计师必下APP
去软件商城下载行业内排名前十的app下载产品再体验,截图。行业分类仅做参考:
1.2、优秀界面截图收藏
花瓣(图片采集分类)、学UI网(已经上线产品截图)、美叶(online版eagle)
二、🧠大脑准备:从那些设计思维角度分析
2.1、方法论(总结归纳)
对竞品同一功能、布局的分析
不同产品,同一功能布局分析
2.2、交互设计原则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交互原则如图所视,这边就不展开具体描述了,因为这次主要是讲解如何做好体验的思路。不过可以推荐一篇在站酷平台上有阅读过的《23条黄金体验法则——互联网大厂年度总结》原作者id:草莓设计说。大家根据自己需求可以收藏学习下。等我阅读一些交互的书籍,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时候再来总结一篇交互原则的文章。
三、✍️怎么写(三步走)
3.1、关键词(信息分类)
分析维度:
表现层: 形(图形)、色(色彩)、字(字体)、构(布局)、质(质感)、动(动效)
产品层:运营策略,活动专题,广告投放等等
组件原子组合:弹窗,按钮,文字,图片尺寸等等
微文案设计:提示,占位符,按钮文案,解释性文字等等
3.2、交互体验
描述体验过程中的内心心理活动(焦虑或是喜悦,惊喜等等)
体验感受:从触觉、听觉、视觉记录下来。
3.3、设计思路思考🤔
(结合交互基本原则贮备,请参考文中大脑准备的交互设计原则)
——使用环境:设备(布局,首屏利用率等),客观环境(室内、室外)使用产品时间
饿了么:查看外卖进度的时候,用户内心肯定是焦虑的,地图上结合天气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焦急心理。比如下雨天,路上堵,能降低对骑手的速度期望;晴天阳光好,看着地图上的光效,心理也会舒坦些,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
百度地图:使用百度地图的用户,一般是有出行计划,结合当下的天气因素,可以给用户一个提醒,出门带雨伞。是个不错的用户体验。
——战略层(用户需求+产品目标(商业),产品为什么存在?产品是怎么赚钱的)
目标用户,性格特点,社会属性,消费水平等等。
微信:隐形植入广告,以“朋友”的身份跟你安利一个物品,角色扮演,用另外一种方式介绍产品。
微博:无形中插播一个广告推文,广告的标签跟关闭的按钮做的小,不明显,增减关闭难度。
爱奇艺:提供付费权利,可关闭广告。
——范围层(功能说明、内容需要,我们提供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基础功能、特色功能(差异化)
汽车之家:产品定位不一样,是第三方买车平台。根据大数据会给你推送一些你经常看的车型,牌子等,还有其他用户在观看的热门品牌。
喜马拉雅:考虑音频的类别较多,推荐用户更加精准定位热门音频,而不是大海捞针。
支付宝:顶部的快捷搜索词,也是运营广告位,增加自己产品“饿了么”的露出,点击转化。
——结构层(交互设计、信息框架、怎么提高用户完成核心任务的效率?)
业务流程,交互跳转等
让我们最深刻的莫过于前几年,最害怕收到好友发过来的”砍一刀“,其本质是介绍新人用户,可以给你多少佣金报酬。
美团外卖:对于不怎么使用本产品,或者从来没用过的产品的人拉新活动。用红包优惠刺激你注册或者重新使用该产品。
携程:包装了一个“拉新”的概念,砍一刀,更接地气,运用你的社交圈来宣传产品,给你一定的佣金报酬。
汽车之家:本质就是你介绍一个新用户,可给你一张优惠券。以激活优惠券的方式,让用户觉得很容易就可以获取这优惠,只要邀请一个好友就可以得到。
——框架层(界面布局、信息导航,怎么保证很好的功能规划?)
重要业务流程
场景化思维设计,让用户身临其境感受。
杭州公交:聚焦与单条公交线路线,去除复杂的地图背景,直接用图标标记与你所在站点的位置关系,同时上方卡片会显示即将到找的三个公交车预计时间,给用户准备候车预留足够的时间准备。
淘宝:物流在全国范围内跑,使用轨迹结合地图会更加直观。能看到当前所在的位置,预计还有多少时间送达等等信息用场景来表达。
——表现层(视觉设计,怎么给用户好的视觉感受?)
颜色、布局、板式,图标、图片质量、品牌感等等
QQ:现在的社交软件像雨后春笋般多的时候,腾讯QQ已经从社交软件到连接一切的连接器。个性化也是它的特点,会藏着一些小惊喜给用户,这里设计了收到消息时“表情”情感表达,丰富有趣。
喜马拉雅:把音频产品的主要功能放在了正中心位置,搭配播放动效。
美图秀秀:中间的色块采用品牌的玫红色,并区别于其他导航条做了异形突出,让用户一眼就能知道功能入口。
拼多多:产品的拉新运营活动放在了最中位置,也采用了异性,并直接采用红包的图形,让用户联想到优惠,从而触发点击。
京东&微博:导航上没有做过多个性化的图标,也没有明显植入品牌基因,就京东首页的图标有吉祥物微笑的影子在,少了些产品记忆点。
最后总结
最后的最后提几句:
1、牢记产品是围绕“解决用户问题”这个核心做设计,所以要做好“人的研究”。拿到需求千万别急着盲目找参考,先分析需求的目的,背景并针对性做找参考素材等,然后再着手去做设计。
2、竞品也有缺点,并不全部都是好的,你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合适自己产品的设计才是好的。不然很容易做成四不像,没有自己的差异性。
3、做好设计的捷径(万能公式)=多看(提高审美,眼界)+多想(设计的根本目的)+多动手(实践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