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交互设计方案规范(附sketch输出模版)
从内容和形式角度,分享一份合格的交互输出方案的打开方式~
1. 背景
1.1 针对问题:
【用户】设计稿内容形式千人千面,影响方案传达的品质,有障于查阅体验;
【设计师】在方案呈现上,设计师会浪费一定精力(例如要涵盖哪些类目?结构复杂的方案如何拆解表现?设计说明写哪些方面,要细到什么程度?如何标注排版等)
【备忘】目前内容上不够体系化,不利于设计方案的系统性追溯,例如缺少设计构思的记录沉淀。帮助你理清思路,并记录下来,便于回顾。
1.2 应对方案:
把自己的设计稿当做产品去经营,确保逻辑严谨,清晰明确;美观适用,便于迭代和协同;保证用户体验。
目标:01.从内容以及形式上构建一致性,输出一套交互设计稿模版,提升查阅品质;提高设计师出稿效率,帮其理清思路并记录下来,便于回顾。
版本:完整版,简单版
定义内容:内容结构,版式布局,交互说明规则,标注形式等
输出物:sketch(见附件1),Axure(待补充)
2. 内容构成
可区分完整版和简版,对比如下:
版本/内容 |
完整版 |
简版 |
备注 |
|
概览(简介) |
名称/版本/成员 |
|||
版本记录 |
||||
图例说明 |
||||
设计分析 |
需求分析(问题/目标/需求点) |
需求的价值和原因,即做什么? |
||
设计思路(应对方案/侧重点) |
可选 |
即怎么做(推导出的具象策略) |
||
研究&分析结论 |
可选 |
即交互支撑点(备份分析结论,支撑设计方案) |
||
交互方案 |
结构图(页面结构图/操作流程图) |
可选 |
结构层,逻辑层 |
|
页面交互图 |
交互原型图 |
|||
通用说明 |
规范组件/通用模块 |
可选 |
规范,可复用的模块 |
|
废弃站 |
过程稿件 |
可选 |

应用决策:
结合需求的“重要评级”和需求实际情况(复杂程度/类型/紧急程度)来决策,灵活选用:
基于重要评级:S级应用完整版,A优先应用完整版,B级允许应用简单版;
结合复杂程度:若定义为B级,且结构复杂或需求类型需要,可在简版基础上增加内容维度,反之,可适当简化内容维度,但不能完全降级。
结合时间紧急程度:同理,在评级和复杂度基础上,可结合考虑交稿日期,可适当简化辅助性的内容维护。
注意:项目评级请具体参照附件-UED设计评级
3. 内容说明
结合内容构成,分别具体说明如下:
3.1 概览:
记录需求的基本情况:如需求名称,参与成员,版本记录和通用图例。
需求名称:统一规范,简明扼要。命名格式同iwork,例如:【业务线】版本号_本次需求名称。
版本记录:即更新日志。为迭代而生,便于快速定位,追溯和沟通。录入建议如下:
倒序排列,最新版本(即3,2,1)放置最上方,便于查阅;
发布内容简明且条理清晰,建议标记【增】【改】【删】;格式如:【增/改/删】模块范围(编号+名称):内容简述;
备注:必要时在此记录关联信息,如状态”定稿版“,超链接,过程情况等。
图例说明:为了读者便于理解,汇总设计稿中所涉及的标识的辅助说明。如:操作/跳转图例、标签图例、流程图例以及手势操作图例等。

3.2 设计分析:
【推导过程完整化结构化,便于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回溯总结】记录庖丁解牛的分析决策过程,并结构化呈现出来,有利于读者了解其来龙去脉。提高设计方案的说服力。也利于设计师本人思路的梳理和方案的完整回顾,从而培养产品思维和体验思维。
主要包含以下3部分:
需求分析:即基于原始需求信息分析得到的需求情况,重点关注需求的背景,目的以及需求范围,便于明确要做什么?为什么做这个,以确保统一战线。
设计思路:即设计目标,侧重点,应对策略,风险问题等。通过设计分析,明确怎么做的问题,为方案设计打好基石。
调研分析:基于具体需求类型,附录相关的研究分析结论,或者数据情况。(例如用户画像,竞品分析,用户体验地图,数据分析,旧版分析等)
注: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扩展或收敛。

3.3 交互方案:
此部分是设计稿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信息架构图和页面交互图。
信息架构图:是用户体验的结构层,信息的骨架,利于全局纵览。可具象为“页面结构图”和“操作流程图”:页面结构图,意在表达需由哪些部分构成;操作流程图重在清晰且直观的阐述某功能层面的逻辑信息。有助于帮助我们梳理逻辑,避免遗漏。注意事项如下:
内容是否要涉及“页面结构图”或“操作流程图”,基于需求的实际需要来定夺。例如涉及结构优化,信息层级相对复杂,建议设计方案里包含页面结构图,反之可以不体现结构图。
针对内容结构的复杂程度,可基于逻辑关系进行拆解分类,避免杂乱无章,查阅者看不懂。
工具:除模版内提供的线框图外,Axure自动生成外,允许在第三方工具内完成绘制,并插入至此,例如页面结构图-幕布,百度脑图,X-mind;流程图软件-Creately等

页面交互图:具象到页面级,通过图文并茂来表述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含:模块名称,各页面标题+页面原型,设计说明,图形标注。注意事项如下:
命名编号:为便于查找匹配,拆分的模块以及其内的各页面需按逻辑关系来编号命名。如1_模块1名称,1.1_模块内某页面名称,2_模块2... ;02.具体页面名称上建议体现路径关系,例如:1.2_父级页名称>子级名称。
【内容结构】结构要清晰明确,对应信息架构图,结合产品结构进行页面划分;逻辑严谨,美观适用,不重复不遗漏。
排版布局:建议横向排版主流程,纵向排版辅助或分支流程页面;各页面原型图下边排放交互说明;确保页面布局规范,有效传递设计方案。
原型稿: 01.原型图只需画出主流程线即可,其余的可以体现在交互说名里,这样避免杂乱;02.设计稿子尽量使用真实数据;03.相对简单明确的逻辑流程,可省略不画跳转指向(flow line),尽量不干扰主体原型内容,保持简洁。
图形标注:01.布局整齐有序,尽量不要干扰到设计稿的主体内容;02.统一样式,与图例对应;同一个设计稿中布局样式统一;03.尽量标记出较出稿“修改”,新增或待细化等状态,方便定位。
设计说明:01.与标注编号一一对应;02. 内容条理清晰,定义明确,描述简洁易懂,用词准确无歧义(交代清楚,避免查阅者看不明白);03.规则类别:简介,操作流程(对象,场景条件,行为,状态,反馈),适配样式,限制条件,异常情况等 ;04.核心说明,建议图文并茂(局部示例图/流程图);05. 通用规则尽量复用(或引用)提高输出效率;;06.文本格式:最子级条目使用无序列符合标记“.”,强调内容建议用大括号(“【】”)标记,引用内容用“”。


3.4 通用说明
汇总可通用或复用的元素,例如常用的控件(规范组件/模版/异常缺省模块),规范类的信息,。以便于引用,提升效率。
请分类编号,设计稿引用时备注路径编号即可;
不要出现与该设计稿无关的内容

3.5 废弃站
【存放废弃页面,便于回溯查看及使用】交互文档中的回收站(后悔药),废弃的页面或过程方案稿别急着删除,方案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本以为没有用的页面,统统放这里,后期很可能用的到。
在名称上备注好,方便下次查阅。
4.关于动效Demo
基于项目需要(例如演示,用户调研,方案汇报等)需要产出交互动效demo时,推荐使用flinto,protopie,princile,墨刀蓝湖等,如果做交互提案推荐使用Keynote。在此不做详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