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页面拆解-表单页

Recommanded by editor
苏州/UI设计师/4年前/6514浏览
典型页面拆解-表单页Recommanded by editor
AlingMM

降本增效一直是为B端赋能的首要宗旨,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设设层面为用户提高表单录入的效率呢?




什么是表单页


表单都是界面中最 常见、最 重要 的组件之一,属于 数据录入 板块。


表单是2B产品“管理”的第一步。软件/系统/平台本身是没有信息的,像是一个空的架子,表单是用户向系统输入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只有用户向系统添加了丰富的信息,系统才能实现其价值。


表单是信息添加、录入的通用形式;主要作用是负责数据采集,是最常用的信息录入工具,随着互联网兴起,特别是最近几年B端的兴起,表单的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


undefined



表单的设计原则


高效- 充分考虑用户填写表单的目的,区分必填项和非必填项,删减不必要的表单信息(例如:填写了身份证就无需再填写出生日期,因身份证信息内包含出生日期,系统自动识别即可),确定完表单内容。必要的时候对信息分组,表单项并非从上到下无序罗列,而是根据表单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或者用户熟悉的模式顺序,对表单项进行排序和分组,才能让用户浏览和填写流畅且高效。


准确- 信息表达要准确无误,避免歧义,提示说明要合适,不要给正确的废话,例如:填写备注的提示用“请输入备注”没有意义,换成“不超过100字”更有助用户对表单的理解。


一致- 组件的规范和操作的规范同样重要。同一套系统同一个组件使用一个样式即可,这样才能保证页面的视觉统一。同一个功能按钮,在A页面点击给的弹窗,在B页面也同样要为弹窗。


易懂- 给予高质量的信息提示及反馈,如果需要输入某种特殊格式,请给出具体要求(例如:密码长度8-20位);错误提示的时候要给用户错误的具体内容(例如:登录时不能单纯去提示“您输入的信息有误”,需准确提示是账号格式错误,还是密码长度错误)。






我们先看看表单主构成,表单主要由这5部分构成:


分组标题:表单项较多的情况下建议分组,分组标题有引导用户完成表单填写的作用。


表单标签:也就是填写或操作内容的标题。标签规范的方式时标题后带冒号,还是不带冒号呢?这个其实都可以,没有硬性的标准,自定义一个规范去执行就可以了。


表单域表单是用来数据采集的容器,也可以视为一个对象。包含了文本框、多行文本框、密码框、隐藏域、复选框、单选框、下拉选择框和文件上传等,用于采集用户的输入或选择的数据。


提示信息分为说明性提示信息和操作反馈提示。提示信息可以放在表单域里边(例如:备注的提示“不超过100字”),也可以在表单域或后边,还可以收进“问号icon”里,鼠标hover后给气泡提示展示信息即可。


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为页面的全局操作,为满足用户随时对表单进行操作的需求,操作按钮会悬浮在页面底部。一般情况按钮最多只有一个主按钮,可以有多个次按钮。






undefined


(1) 分类


左标签:优势-节约纵向空间,信息表达明确,多用于web端;劣势-横向空间利用率不高,不适用移动端等狭窄空间。


顶标签:优势-视觉舒适,节约横向空间;劣势-纵向空间利用率不高。


行内标签:优势-最节省空间,多用于注册登录等字段少的表单;劣势-输入时和输入后标签消失,令用户迷茫(可优化为浮动标签,在光标键入时,标签展示输入框上),字段多的表单不建议使用行内标签及浮动标签。




(2) 对齐方式


左对齐:从左至右的阅读顺序,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一般用于详情的陈列。


右对齐:也被称为“冒号对齐”,右对齐使得标签和输入之间的距离固定,有明确的视觉关联,操作效率高,非常适合表单录入。






undefined


表单域大致分为以下5个大类:输入、内容选择、日期时间选择、数值范围和上传。


选择适合的控件,不光能在视觉上做到统一规范,还能提高用户操作效率。




(1) 输入


文本框:选择适合的大小,它的大小应该向用户暗示所需输入内容的长度,以此减轻判断负担(注意:文章类超长文本不适用于长文本输入框,建议使用富文本编辑器)。


特定前/后缀:涉及到金额输入时,当用户输入的金额超过千时,出现千分位最数据进行分组,方便用户快速识别金额。


带icon或按钮:“日期选择”和“时间选择”一般都附带icon,便于用户快速识别。带按钮的表单项在“密码输入”用的最多,可做隐藏密码和显示密码的切换用,因为盲输及可能会出错。




(2) 选择


内容选择:含单选、多选、选择器(常用的有下拉单选/多选)、级联选择(多层级联动选择)、树选择、穿梭框、开关。


1、单选框、复选框:一般用于选项不多且相对固定的情况,选项控制在6个以内为宜,用户可以一眼看到所有内容。单选框只能是其中一个选项,多选框则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选项。

开关:使用开关控件的条件是选项的性质互斥(例如:是和否、打开和关闭、开启和禁用等);





2、选择器:当选择项超6个,就需要考虑用到选择器了。下拉列表是网页中一种最省页面空间的选择方式,单击下拉按钮后能看到最多展示的8个选项,少于8个则显示实际个数自适应,多余8个则出现滚动条。下拉选择器根据屏幕位置决定向下展示或者向上展示。


选择器适用广泛,同类选项(例如:选择客户、商品名称、货物编号等)、增量选项(例如:年份选择)。




3、级联选择、树选择:二者都属层级选择,区别在于级联选好选项后框内显示的是含层级的内容选项,且只能选择需最子集选项(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不能选择江苏省,因为前面的选项只为导航至最子集),而树选择框内展示的是单个选项的内容,不展示层级,但可以选择任何层级(例如下图:浙江省)




日期及时间选择:分为日期选择、时间选择、日期时间选择,可以是单个时间,也可以是时间区间;他们很特殊,只为日期和时间选项而生。


1、日期、时间选择:当用户需要一个时间/日期,可以点击标准输入框,弹出选择面板进行选择,或者输入时间后自动定位到该选项,无需手动选择。




2、日期时间选择:相当于将日期和时间这两个选择项集为一身,在同一个选择器里选择(年月日时分秒);下例相当于两个下拉框切换使用,步骤1先弹出日期选择框选择年月日,选择好日期后点击“确定按钮”旁边的“选择时间”,则切换为步骤2的时间选择框。




数值范围:


1、滑动输入器:滑动型输入器,展示当前值和可选范围,通过拖动滑块在一个固定区间内进行选择。


2、步进器:也称为计数器,仅允许输入自定义范围内标准的数字值,当自定义标准数字值为整数时,输入小数点后回车,带小数点的数字只保留整数呈现。上下按钮也不是每点击一次数值±1,可以设置跳每点击一次±N,N可以为任何数字,也可以为小数。


 

 

(3) 上传



文件、图片上传:第一种情况是上传图片和文件合在一个上传控件里;第二种情况是区分了图片上传和除了图片之外的其他文件的上传,这种情况下的图片成功上传后是有缩略图的;根据需求选择其中一种即可。要注意的是上传有四种状态:上传前、上传中、上传后的成功状态、上传后的失败状态,UI都需要设计出来,一个都不能少。






undefined


(1) 占位符



占位符就是先占据一个固定的位置,等着用户往里面添加内容的符号或文字。在键入信息前,出现在输入框和下拉框里的提示信息就是占位符。占位符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使用“正确的废话”,因为给不到用户任何提示帮助,如果表单项没有制定规则,可用表单项编辑方式占位“请输入”/“请选择”,以新增商品为案例:




(2) 帮助信息


帮助信息和占位符类似,也是在输入编辑前给用户的提示信息。和占位符不同点在于“帮助信息”不占据输入编辑的位置,不会因为键入信息后消失,属于表单中的常驻信息。三种方式可以同时运用在一套系统内,视当前表单情况选定。




(3) 校验信息


校验信息是在输入后或者提交后,系统对编辑的信息进行的校验,分为前端校验和后端校验两种。


前端校验:一般校验显示错误和格式错误:必填项、(邮箱、电话号、地址)格式、密码强度等。快速反馈,直接提醒用户错误内容,让用户及时知晓并更改。


后端校验:唯一性验证、验证码、敏感词等,触发校验请求后系统会去数据库查询校验信息,再给予用户相应的反馈。






undefined


(1) 分布的位置


表单顶部、表单底部:用于放置全局按钮,两个位置的功能按钮是一样的,只是出现的条件不同。默认显示表单顶部按钮,当顶部按钮因为页面上滑被遮盖了,底部按钮才悬浮在窗口底部。目的在于用户无需上下滑动到固定位置才能对表单进行操作,省时增效。



跟随表单项:这种情况很少用到,一般是需要校验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可手动增减的表单项。


分组底部:一般是对于这个分组进行的操作按钮。


温馨提示:当操作按钮超三个时,可以将相对低频的操作按钮折叠收起,点击或鼠标hover“更多操作”时下拉展开显示所有按钮。




(2) 阅读顺序、按钮层级、对齐方式

其实这三者的规则都是一样的,当按钮右对齐页面的时候,阅读顺序自然是从向左,而按钮层级也是从向左递减,比如顶部的提交、保存、取消三个按钮;商品列表的“添加商品”和“删除全部商品”,左对齐页面,阅读顺序和层级自然也是从左至右。









表单页面主要的交互方式有四种:原位编辑、气泡卡片、弹窗/抽屉、页面跳转。表单页面在交互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表单容量及表单亲密度。


undefined





undefined


原位编辑是轻量型信息采集表单,适用于表单编辑项较少(尽量低于5个编辑项),且属于主功能分支的场景。其优点在于操作便捷,随时启用与退出,能够保证用户对主要功能的操作流畅度。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完善或者增强主功能的操作,而不是打断。


使用场景:常用于列表及卡片,详情内也可以使用原位编辑(例如:详情内只有A和B可以编辑,且需分别编辑,此时建议用原位编辑进行操作),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用在长文本编辑。


激活方式:信息展示区域通过双击、单击、hover或点击“编辑”按钮即变为激活编辑状态。最常见的比如:微信/企业微信修改群名就是单击激活,列表、表格的点击“编辑”激活,相比之下hover去激活相对用的少。


与页面的亲密度:亲密度高,编辑内容即为展示内容,当编辑内容不止表格内展示的字段数量,且存在联动关系时,需慎重(例如:“部门”和“班次”属于上下级联动关系,列表内只显示“部门”,而“班次”在详情页面显示,则不适用原位编辑)。







undefined


使用场景:常用于条件筛选的设置,点击或hover后显示气泡卡片内容(建议不超过5个设置项)。触发生效机制可以是设置项点击即生效,也可以多个设置项选择后,触发操作按钮生效(操作按钮建议不超过2个),触发机制可以根据项目实际需求而定。


与页面的亲密度:亲密度高,所见即所得,编辑前/后都不遮挡列表,用户刚刚操做了什么,即在当前展示操作后的结果,让用户感受到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不会出现断裂感,交互很友好;






undefined


(1) 弹窗


虽说设计上对弹窗的使用都是持谨慎态度的,但希望大家也不要谈弹窗就色变。弹窗的好处在于让用户更聚焦,且不用离开当前页面就能更快速更容易完成任务。


其实该使用弹窗的时候也是要用的,特别是在B端,如果弹窗能解决的问题,不建议频繁的跳页面去操作。如下例:下单录入涉及添加产品,而产品信息字段又很多,不是一个模糊搜索就能解决的,此时建议使用弹窗而不是跳页面去操作。来回跳页面频繁刷新,不如用弹窗选择操作更为简单,在当前页的弹窗选择产品,再将产品信息带入当前录入页面,此流程更符合用户操作时的心理预期。



使用场景:所有页面均可,3个以上的录入项即可使用弹窗;需要注意保持交互一致性(例如:在列表“新增会员”点击触发是弹窗,在其他页面也同样要是弹窗);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快捷新增时只需录入一个名称,可以先使用快捷操作添加极少的信息,后续在编辑页面进行补充;


与页面的亲密度:可以有强关联,也可以没有关联。有强关联指的是,比如说:点击“新增会员”按钮弹出来的此弹窗,在其他也要用这个“新增会员”名称,避免用户迷茫(当然了,很多新增和编辑其实用的同一个弹窗,这个特殊情况除外)。没有关联是指,可以在列表页面使用“新增会员”弹窗,也可以在工作台或者其他有需求的页面去使用“新增会员”弹窗。




(2) 抽屉


抽屉弹窗也被称为侧弹窗,弹窗抽屉和弹窗很类似,使用场景和亲密度都是一样的。相比弹窗,抽屉的侧边弹出的交互方式,其操作成本和用户使用心理负担会小很多。


注意事项:如果系统大部分用的弹窗,就优先选用弹窗,如果表单内增加了更多字段,可以换成抽屉弹窗;






undefined


使用场景:超出了弹窗/抽屉的承载量,就要用到页面跳转了,一般一级模块的设置项也会用到页面跳转,因为会牵一发动全身。还有初始化入驻也需要跳转页面进行操作,不光因为需要提交大量信息,还因为各种认证审核需要一项一项进行,此时用抽屉和弹窗承载内容显然不合适,因为弹窗和抽屉,代表着快速完成。


与页面的亲密度:跳转了页面,不管是新开页面还是刷新原页面,与原页面的关联性已经没那么强了,只能说他们属于同一条路径下不同页面。


undefined





undefined


根据内容的多少及亲密程度来决定,我们设计时应选用哪种交互方式,或者可以直接根据内容承载量做判断也是可以的,从少到多依次此为:气泡卡片-原位编辑-弹窗-抽屉-页面跳转。









排版布局的方式有四种:平铺、分组、标签页、分步骤。根据内容项的多少及实际需求相应合理的布局。


输入信息的分类,是有效的减少用户操作疲劳度的方法。分类的维度有多种,根据表单输入内容的相关性、内容的所属类别,可以将同类型的数据统一输入,减少用户输入信息的跨度,提高输入效率。






undefined


使用场景:平铺顾名思义就是指表单项不做分组,全部平铺展开,很多注册和登录都是这种布局。适用于表单项少,或者多但表单项之间亲密性很强,就无需额外分组,直接将表单项平铺开展示,简单明了。






undefined


对于内容过多的表单输入页面,分组、分模块的排版方式让用户感觉更友好,不是密密麻麻一大片,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是有条理的布局,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用户可以在填写好一段内容后进行心理上停顿休息,减少视觉疲劳和心理压力。


(1) 标题分组


使用场景:超过了7个设置项,且较为复杂的表单,标题分组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就可以去分类归纳表单信息,位的是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提高用户体验。注意:分组内组内设置项要有强关联性,否则不能归为一组,不能因为字段多,为了分组去分组。


undefined



(2) 卡片分组


使用场景:7-15个设置项,用标题分组不足以给信息做层级区分,为了让用户在操作时更聚焦,也需要给用户更明确的操作引导,即可使用卡片分组。


卡片分组之间关联性更弱,分类更明确,多个设置项,多个分类。需要注意,一个表单项不要分过多的卡片分组,不能每两项做一个分组,这反而会造成用户视觉压力和操作负担。







undefined


使用场景:当标题分组和卡片分组都不足以对表单进行分组时,就可以考虑用tab切换了。每个设置都包含多个录入,且使用了标签。


注意事项:tab标签的填写没有先后顺序的规则,标签页彼此之间没有特定的关联性,可独立去设置。也就是说先填写tab1还是先填写tab2,对表单的其他tab项没有任何影响,不存在联动关系。



标签页对应的详情展示:一项一项上下铺出来,但如果表单详情信息过长,可以考虑将锚点定位,点击锚点定位的标题即可自动定位到该区域,方便用户快速定位浏览位置。






undefined


使用场景:对输入表单进行分步骤的处理,可以降低用户的操作频率,给与用户一定的休息空间,用户会有阶段性的成就感,同时分步骤的输入还有利于减少信息的错误率。如果输入表单的内容较多,同时输入内容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此时可以考虑将输入表单进行分步骤处理。


利用步骤条,将大型、复杂任务拆解为多个部分,并按照相关性分组,可以提高用户处理的专注度,降低页面的复杂性,减轻用户操作负担,降低用户出错率,提高用户体验。






undefined


根据内容关联性的强弱程度来决定,我们设计时应选用哪种布局方式,或者可以直接根据复杂程度做选择也是可以的,从弱到强依次此为:平铺-标题分组-卡片分组-标签页/分步骤转。









提高易用性的方式有以下四种分别为:视觉清晰、信息降噪、高效智能、准确易懂,每个表单,每个页面都要应用这四项准则,不光是在表单页面,所有页面都适用。






undefined


布局方式-单列布局:常见的表单布局为单列信息展示布局,比如:苹果、飞书、钉钉、有赞、微盟等首选使用单列布局进行页面排版。设计中尽量采用单列布局,是为保证用户的视觉动线流畅,不容易遗漏信息;


在输入项较多时,每次填写完一项都要鼠标选中下一个输入框,很容易让用户失去耐心,而单列布局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并提高用户体验,输入完一项按enter键可快速切换至下一项,提高用户操作效率。


当然了按Tab键也是一样的效果,只是,一般情况下,大众都更习惯也更熟悉回车键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长文本输入框的属性里回车键是文本换行的意思,需要区别设置两者的操作机制。



布局方式-横向布局:横向布局也是单列布局,是它的发散版本。如果出于业务方复杂需求的考虑,必须在横向增加内容,那增加的表单项一定要和前表单项有关联,才可作为分组横向排列,还需注意不能出现Y轴平行竖向分组(如下图),避免用户迷茫或遗漏信。






undefined


(1) 合理设置必填项


正常情况下,我们标示“*”标就是为了提示用户此项必须要填写方能提交单据。


但当一个编辑页面的必填项非常多时,就可以无需标注必填,只标明哪些是非必填项就行。


当编辑页全部都是必填项时,可在大标题处用标示必填即可。




(2) 折叠不重要非必填信息


在能完整获取需要信息的前提下,输入项越少越好,当表单页很长,且有些信息非必填,或者说填写后的意义不大。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非必要信息折叠收起,点击“展示更多”下拉展开全部表单项,让用户可以选择性录入不重要的信息。






undefined


(1) 智能填写


根据上下文信息可自动获取的,无需用户再次填写。如下例:通过客户名称数据库可自动匹配客户手机号,或者通过手机号匹配客户名称。填写邮寄信息的时候,只需选择省市区,邮政编码便自动填充,减少了用户查找邮政编码的繁琐(甚至可以提议“邮政编码”字段直接去掉)。而生日和性别都可以在身份证号内提取。




(2) 智能排序


默认高频:当选择器内容超过5个选则项时,可以对内容选项进行一定排序规则(首字母排序、数字排序或设置默认高频选项等),方面用户提前预知选项的大致位置,检索找到相应的选项。




(3) 智能联想


智能联想是给予用户键入字段的联想功能,用户少量输入后进行选择。录入方式由原来的输入变成半输入后选择,减少用户的输入成本,提高用户操作效率。


自动搜索:当下拉选项超过16个时,建议加入输入选择功能,用户可使用下拉选择,也可以输入关键字后智能匹配显示对应的选项。或者可以再加上信息排序,根据点击频次进行排序,高频选项前置。


后缀联想:一般用于邮箱信息的录入,当输入内容后,自动将默认高频的邮箱后缀作为补充数据填充在后方,减少用户的输入。






undefined


操作直观:去除冗余且无用的部件:切换“开关”操作后会立即生效展示结果,无需与操作按钮搭配使用,避免造成用户的误解,导致体验不友好。



准确的错误提示:反馈提示是页面系统对用户的输入的内容进行的校验,并对校验结果予以展示的提示形式。可分为前端校验和后端校验两种。


错误提示的时候要给用户错误的具体内容,而非简单粗暴的错误提示。例如:登录时不能单纯去提示“您输入的信息有误”,需准确提示是账号信息错误,还是密码校验错误。


前端校验:也被称为“即时校验”,一般是校验显现的数据内容,比如字符长度、格式(是否包含非法字符)、是否为空等。该方式的校验条件多在本地,无需实时向服务器发命令而得到反馈。


后端校验:包含“局部校验”和“全局校验”,局部校验:在注册账号时,输入完整用户名以后,提示用户名是否可用,则为局部校验反馈。全局校验反馈:多指在输入完成提交或者阶段性完成(分步骤跳转下一步)时,系统给出的校验反馈。在用户操作反馈动作按钮后,界面在相应位置(一般为单个输入框的下方或右侧)一次性给出对应的错误提示。



参考文献:

《CCtalk B端产品设计课》by 美芳

B端交互组件之表单篇

5个方面阐述:Web表单设计

2B产品设计套路一:表单设计




undefined

87
Report
|
260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字体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马到成功》2026马年IP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B端设计文章
B端设计文章
B端设计文章
B端设计文章
作品收藏夹
文
文
文
文
作品收藏夹
B端文章
B端文章
B端文章
B端文章
作品收藏夹
B端表单
B端表单
B端表单
B端表单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