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常用网页布局与设计注意点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设计爱好者/4年前/8410浏览
3种常用网页布局与设计注意点Recommanded by editor
ZZiUP

页面布局是页面设计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处理页面上视觉元素的布局与排列,还要考虑这些元素在不同大小的屏幕上的适配问题。

页面布局不仅仅是前端同学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设计同学要重点关注的;怎样的布局能更好的展示页面内容同时兼容不同屏幕的大小呢?不同的布局形式下,设计师要着重考虑哪些点呢?今天就来探讨下这个问题。


一、固定布局(静态布局)

固定布局(Fixed Layout):网页上所有的元素宽度以像素(px)为单位。例如,直接设定网页的主体部分宽度为960px/1200px,某个搜索框宽度为60px等等。这种布局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与可控性,缺点也显而易见,即不能根据用户的屏幕尺寸做出不同的表现。当前,大部分门户网站、新闻资讯类网站、企业的PC宣传站点都采用了这种布局方式。


1.设计方法:

PC:大多采用居中布局,所有样式使用绝对宽度/高度(px),设计一稿合适的尺寸就可以,在屏幕宽高缩小时,使用横向和竖向的滚动条来查阅被遮掩部分;如果大于这个宽度则内容居中,填加背景宽度。页面的模块、弹窗、间距等都是固定尺寸,需要设计补充的页面规约比较少。


2.优劣势:

优势:这种布局方式对设计师来说是最简单的,跟动态布局相比,能够更好地控制页面的美观度,排版稳定,在窗口拉伸过程中规避了内容重叠或者不规则的情况,仍保持原始比例,静态位置和内容样式。

劣势:显而易见,即不能根据用户的屏幕尺寸做出不同的表现,对于超大屏和超小屏用户不友好。


3.举例:

知乎网页端:



微博网页端:



2.流式布局(百分比布局)


流式布局(Liquid)的特点是页面元素的宽度按照屏幕分辨率进行适配调整,但整体布局不变。

流式布局也叫也叫百分比布局,是移动端开发中经常使用的布局方式之一。元素的宽度按照屏幕分辨率自动进行适配调整,保证当前屏幕分辨率发生改变的时候,页面中的元素大小也可以跟着改变。

流布局与固定宽度布局基本不同点 就在于对网站尺寸的侧量单位不同。固定宽度布局使用的是像素,但是流布局使用的是百分比,这位网页提供了很强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把元素的宽,高,边距,间距不再用固定数值,改用百分比,这样元素的高,间距会根据页面的尺寸随时调整,以达到适应当前页面的目的。屏幕分辨率变化时,页面里元素的大小会变化而但布局不变。

* 百分比是基于元素父级的大小计算得来的;* 元素的水平或者竖直间距都是相对于父级的宽度计算的.* 边框不能用百分比设置


1.设计方法:

网页中主要的划分区域的尺寸使用百分数(搭配宽度最大值、最小值属性使用),例如,设置网页主体的宽度为80%,最小宽为960px,(最小宽也就是保证页面内容不会错乱的情况下的宽度,到达最小宽度后,不再适应,出滚动条)图片也作类似处理(宽度:100%, 最大宽一般设定为图片本身的尺寸,防止被拉伸而失真)。

注意:

宽度自适应,但是里面的图标、字体等也是固定大小的,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自适应的。一些大的图片,设置宽度为百分比自适应即可,随着屏幕大小进行变化,对于小图标或者文本等, 一般都是固定宽高大小。

同时考虑到页面具体模块、弹窗、字段等在最小宽度下的显示,比如给出字段最小宽度,在最小宽度显示不下时如何处理。可以参考阿Zi之前的文章: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E5NDAzNg==.html

在网页布局中,我们通过设置元素的宽高定义元素的显示大小,但是,在不同窗口大小,不同分辨率下,宽高相同的元素显示状况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往往需要元素的大小能够根据窗口或子元素自动调整以达到自适应。没错,在页面设计中,自适应的规则往往是需要设计补充的最多的。

因为阿Zi所在公司的管理系统是采用左侧导航栏固定,右侧内容区自适应的流式布局,所以举几个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的规约例子:


a.弹窗自适应


b.模块、卡片自适应


一种是当页面横向拉伸时,卡片里内容个数不变,布局不变。可以把宽度均分成几块,然后内容在模块内居中,给出最小宽度;如下,设定单个最小宽100px,如到达最小宽度后显示不全,出现横向滚动条;更灵活的情况就是收缩时内容/区块布局变动的。同样要设置区块最小宽;向右自适应—横向排序,右侧不够则折行;最小宽度平均分成均等份,剩余宽度均分到其他列。


据统计,PC端用户的主流分辨率主要为 1920、1440 和 1366,个别系统还存在 1280 的显示设备。有些情况下不太好控制内容自适应,那么就需要出2,3套尺寸的设计稿来适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系统是否需要进行适配,以及哪些区块需要考虑动态布局,哪些时候出多套尺寸。


2.优劣势:

优势:流式布局一般用于解决类似的设备不同分辨率之间的兼容(一般分辨率差异较少)

劣势:因为宽度使用%百分比定义,但是高度和文字大小等大都是用px来固定,所以在大屏幕的手机下显示效果会变成有些页面元素宽度被拉的很长,显示不协调。


3.经典的流式布局结构:

两栏

常见的做法是将左边的导航栏固定,对右边的工作区域进行动态缩放。

两栏的左侧固定宽栏框大多在40到300范围(适用于左侧导航、筛选的情况)。



举例:

Ant Design



三栏

在特殊场景下,左侧会有双重左栏的情况,适用与一级导航简单,二级导航复杂的页面。


举例:Teambition



还有两侧固定,中间自适应的布局,有圣杯布局和双飞翼布局。圣杯布局来源于文章In Search of the Holy Grail,而双飞翼布局来源于淘宝UED。虽然两者的实现方法略有差异,但是视觉上都差不多,就是三栏,然后左右两边宽度固定,中间宽度自适应。


还有瀑布流布局也是流式布局的一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网站页面布局,视觉表现为参差不齐的多栏布局,随着页面滚动条向下滚动,这种布局还会不断加载数据块并附加至当前尾部。最早采用此布局的网站是Pinterest,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

优点 

1.有效的降低了界面复杂度,节省了空间;

2.对触屏设备来说,交互方式更符合直觉:在移动应用的交互环境当中,通过向上滑动进行滚屏的操作已经成为最基本的用户习惯,而且所需要的操作精准程度远远低于点击链接或按钮。

3.更高的参与度:以上两点所带来的交互便捷性可以使用户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内容而不是操作上,从而让他们更乐于沉浸在探索与浏览当中。

缺点 

1.有限的应用场景:无限滚动的方式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类型产品当中一部分特定类型的内容。 

例如,在电商网站当中,用户时常需要在商品列表与详情页面之间切换,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带有页码导航的方式可以帮助用户更稳妥和准确的回到某个特定的列表页面当中。 

2.关于页面数量的印象:其实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一点并非负面;不过,如果对于你的网站来说,通过更多的内容页面展示更多的相关信息(包括广告)是很重要的策略,那么单页无限滚动的方式对你并不适用。

3.关于精准定位:无限滚动加载让用户很难精准定位到某一模块。


举例:pinterest



三.响应式布局


响应式布局是Ethan Marcotte在2010年5月份提出的一个概念,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网站能够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每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响应式布局能使网站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有更好的浏览体验,也就就是说一个网站能后兼容多个终端,而不是为了每一个终端做一个特定的版本。

响应式布局意味着,无论用户是在iPhone还是笔记本电脑上查看网站,都应该能够访问所需的内容,拥有一致的用户体验,这就要求UX/UI设计人员考虑的问题更多,同时考虑到网站和移动设备的场景,忽略这些肯定会阻碍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

接下来从响应式设计的特点着手,展开下设计师需要了解和注意的点。


1.响应式设计的特点

CSS断点

CSS断点是响应式网站的经典特征。他们的工作是根据屏幕大小将设计“分解”为较小的网站版本。断点通常具有最小和最大宽度,这些宽度决定了用户可以看到哪个版本的设计。

但是,一个网站需要多少个断点才能真正响应?如果设备不适合最小或最大宽度,则网站设计仍然看起来很奇怪,这违背了创建响应式设计的全部目的。

尼克·巴比奇(Nick Babich)指出,大多数响应式网站都需要至少三个或四个断点才能正常工作。根据缩放的大小,内容将相应地进行调整。断点通常针对移动设备,平板电脑和台式机视图进行细分,尽管您可以拥有更多的断点,以便涵盖所有基础,以提高设备的灵活性。许多设计师还包括“较小”的断点,这些内容在内容中会自行调整以保持设计的视觉平衡,但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这包括更改字体大小之类的内容,但不包括一般结构。


最佳的视觉效果

图像在任何网站中都非常重要,无论是高分辨率照片还是自定义插图。那里的一些设计师相信裁剪图像,以便用户只能在较小的屏幕上看到图像的一部分,因此视觉效果保持不变。对于我们而言,最好的方法是使用矢量图像。


移动设备优先

对于许多设计团队而言,最好首先关注最小的屏幕来开始设计。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将移动设计放在首位,团队可以对内容的去向有一个很好的了解。

响应式设计围绕内容,假设你采用建议的“移动设备优先”方法,则意味着您应该为移动设备分配重要内容的优先级,并随着屏幕尺寸的增加添加更多内容。

当涉及到响应式设计时,与常规设计相对应的只是关注内容。因此,通过首先创建移动版本,我们可以缩小从一开始就需要显示的关键内容(用户绝对需要的部分)的范围。从那里,我们可以在进入更大的屏幕时添加更多的细节和更多的内容,或者找到更好的方式来显示关键内容。


2.响应式设计的注意事项:

1)注意视觉层次,从最小宽度的断点开始

这建议从最小的屏幕分辨率开始的原因有关。这不仅是要了解内容的哪些部分绝对重要,还在于了解呈现这些内容的最佳方法。


当网站在不同的断点切换时,网站的视觉层次结构可能必须适应,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需要适应屏幕尺寸的变化,为了保持产品的可用性,组件也必须适应。


如上所述,在响应式网页设计中使用的每个断点都将有一个最小宽度和一个最大宽度。当使用移动优先的方法设计,一个好的经验法则就是可以从你的三个断点的每个最小宽度开始设计。这样,您将为较小的设备设计屏幕,并在屏幕变大时添加更多内容和UI元素。请记住:向上拓展而不是向下缩放,向上拓展总是容易的。

2)按键尺寸至关重要

对于基于Web的产品,按钮可能非常简单。毕竟,光标是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准确工具,但我们的手指说的不一样。所讨论的手指的大小可能因用户而异,并且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移动屏幕上的可用空间很小。

根据Apple的《人机界面指南》,平均手指轻触为44×44像素。为了提高可用性,请确保针对此平均值对按钮和可点击区域进行适当调整。

3)优先浏览

如果您依赖导航栏作为查找信息的主要方式,则需要在移动设计中仔细确定导航栏的优先级。该产品的各个方面(例如导航设计)绝对至关重要,需要在响应迅速的网站中进行仔细计划。随着设备屏幕的变小,该导航栏的空间将越来越小。

那么像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点考虑:什么时候隐藏导航选项?全部隐藏吗?首先隐藏哪些?


常用的做法是,将导航、头部搜索、用户信息等内容隐藏在按钮后面,例如我们在手机上经常能看到的汉堡菜单。的确,汉堡菜单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导航菜单都需要隐藏在智能手机中。


这就是要尝试确定整个产品中最重要的页面,并确保无论使用哪种设备,用户都可以找到它们。在设计过程中尽早完成此优先级设置总是最好的,因此,如果我们从移动设计入手,我们将已经需要包含一些重要的内容。


3.优劣势

优势:


a.用户体验友好

随着电脑尺寸多元化,智能设备(pad/智能手机)普及化,在当下追求用户体验至上的时代,网站普遍使用固定的宽度逐渐满足不了现在不同设备与不同分辨率需求。在高分辨率电脑宽屏显示器上,两边留白过多。在手机上显示,内容显示过小,用户为了看清楚,首先需要放大界面,再左右拖拖界面。响应式网站可以根据不同终端、不同尺寸和不同应用环境,自动调整界面布局、展示内容、内容大小,提供非常好视觉展示效果,一致性友好体验。

b.提高转换率和销量

响应式网站意味着您无需在网站设置跳转,从而极大完善了用户体验,这也是响应式网站的最大优势所在。另外,使用集成式设计和CSS表单一类的功能使网站无论在何种设备上都能营造出风格一致的感觉和外观。若熟悉这种布局,用户可以在任何设备上轻松浏览您的网站,进而提高转换率。

c.节省开发投入

摒弃传统网站,选择响应式网页,单从开发阶段就节省大量时间和金钱。为不同的设备同时开发多个网站,意味着后期也需要更多的开发支持费用和维护成本。

d.三站合一,维护简单

电脑、手机、微信三个网站使用的是同一个网址,同一个后台管理,数据同步更新,所有图片和内容只需要上传更新一次即可,维护简单轻松。


劣势:

a.设计与风格有局限性

虽然响应式布局拥有如此显著的优点,但它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很多方面,它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自由度太低,局限性较大,这种情况就是必须兼顾移动端以及PC端的表现,比如最常见的移动端并没有悬停效果,PC端就要酌情考虑了。需要考虑在手机,pad,PC上三种屏幕下的页面内元素的呈现,会导致有着非常大的局限。

b.对IE老板兼容性不友好

对于老版本IE(IE6、IE7、IE8)支持不好,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你的网站用户大多还采用老版本IE的话,建议不做响应式网页设计。

c.灵活性有所欠缺

基于不同终端的设备属性不同,对产品用户体验要求就会截然不同。内容比较多带有功能性的网站不适合做响应式网站设计,如:电商类型网站,宽屏的pc端内容如果全部要在手机端进行展示,势必导致手机端的界面非常长,需要根据手机端属性进行重新信息框架设计,这样对响应网站要求非常高,实现难度与成本非常高。但是大型网站为了提高用户体验,通常做法,把高分辨率宽屏网站最小的响应尺寸响应到1024px,不再适配手机端,手机端重新设计开发一套手机网站,简单理解为2.5响应,如:电商网站亚马逊、Calvin Klein、Nike、视频网站Youtube,等。

d.速度可能会变慢


由于响应式页面是同时下载多套CSS样式代码,可能在手机上就下载PC、Pad的冗余代码,导致文件变大,影响加载速度。



根据响应式网站的优缺点,我们不难看出:企业官网、单页宣传网站非常适合做响应式网站设计,由于它们的界面内容比较少,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在不同终端、不同尺寸设备上进行网站信息框架调整、内容加减、图片、文字、栅格响应比较容易。内容比较多带有功能性的网站不适合做响应式网站设计。


3.举例

示例1----Dribbble

在1960-2048的屏幕下,显示5列内容


在950-1330-1960屏幕下显示3到4列


在500-620-950尺寸下显示1-2列布局,并且把头部主导航、搜索框、用户设置等内容收起到到左上角菜单:

































示例2----Event Apart

互动设计会议Event Apart创造了从其主要网站到其移动网站的无缝过渡。

他们选择在大多数平台上保持大多数相同的布局,平板电脑版本与台式机相同,并且可以使用。这是因为他们为清晰起见选择在白色背景上以粗体显示内容,并且在调整大小时,可以轻松滚动信息。

唯一真正的变化是,对于移动版本,顶部的面包屑折叠成一个汉堡菜单,并用“菜单”一词明确指示。

示例3----Popular Science

无论使用哪种设备,Popular Science都能为您带来出色的用户体验。

正如您所期望的那样,内容处于中心位置,并且具有响应式图像和简洁的版式,Popular Science成功地创建了易于阅读和使用的响应式网站。本网站上的信息以一种可以在各种设备上轻松按比例缩小其所有内容的方式显示。


最后

虽然目前响应式设计的模式的普及还是有很多难题需要突破:比如响应式的图片、跨端交互、更高的性能、全新的合作流程等等。但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响应技术逐渐完善,给响应式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响应式设计可以在不同终端提供完美展示效果与友好的用户体验,吻合用户体验至上的趋势。所以说,响应式设计必定是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章:

https://www.cnblogs.com/yanayana/p/7066948.html

https://ant.design/components/layout-cn/#components-layout-demo-responsive

https://www.jianshu.com/p/12405b5ecdce

https://uxplanet.org/what-is-responsive-design-an-introduction-5fe1775aa9ec

http://www.woshipm.com/it/129075.html

107
Report
|
253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韶音OpenFit 2+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经验
设计经验
设计经验
设计经验
作品收藏夹
深度用研
深度用研
深度用研
深度用研
作品收藏夹
思维文章
思维文章
思维文章
思维文章
作品收藏夹
UI作品集包装
UI作品集包装
UI作品集包装
UI作品集包装
作品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