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工资翻倍的进来就对了,提升作品集

北京/UI设计师/4年前/3150浏览
想工资翻倍的进来就对了,提升作品集
郝小七

金九银十,因为最近在辅导同学们优化作品集,很多同学都有一个很不错的结果,所我这次来给大家重新梳理下我是如何帮助大家的。


首先我想大家可能对于我的了解比较多,所以我先从自身的改变说起。






一、三个重要节点





1、尝试改变


首先第一个阶段就是尝试改变。我当时的一个情况就旅游行业做B端的公司,整个行业不景气。我们公司的资金链和业务的缩减,那时候我就在想我是要一直在这个公司待下去吗?重复每天一样的工作。后期我们就是用现有的组件去复用去快速搭建。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相当于乙方公司,每天就是搬搬改改,东拼西凑的。


所以我当时就在想这是我想要的工作状态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我在公司这段时间里学习和成长是有的,但是再上升的空间不是很大了,所以说我就想开始在尝试改变,然后去换一份工作。这是我就是从一开始的一个契机。





2、开始改变


我改变的开始还不是写文章,是读文章!


一开始做笔记读文章是特别特别痛苦的,也有很多同学就跟我反馈,说一开始的话读文章读一篇可能就是有半篇都看不懂,那都很正常。因为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我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呢?其实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你不懂的东西,然后反复的去查,反复的去看。


我半年的时间,一直在读文章做笔记,读文章做笔记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现在也会组织大家读文章打卡。


包括这个文章的链接我会贴到后边。然后它新的知识点你能看到我当时比如说对于交互原则、KANO模型和需求池 CTR,CVR ,这都是我的新的知识点。怎么办?查!然后我会在我的笔记下面去附上其他文章链接。


这里说到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覆盖的知识面就这么多,每篇文章你只要去攻克一个知识点,也会看到连带的知识点,这然后慢慢慢慢这就像拼图一样,然后它的版块是固定的,那你多拼一块,你的完成率就高一点。






3、习惯改变



这四个点是我在整个做作品集当中以及面试当中,非常重要的心得。




①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误区


因为我踏过这个误区,所以我才知道的。那误区有哪些呢?




  • 不宜过长

你不要就是咱们做作品一定不要太长,就是基本上你 40 分钟能讲完这个事,就正好。如果说你作品集七八十页,一是你自己在后期讲的累了,就状态不好。二是面试官一天也是面个三四个的,但是他也懒得听你一直说,后边他就集中注意力就集中不起来了。所以说你只要把一件事清清楚楚的讲明白。 就 OK 了,不用越长越好。因为我之前带的同学,他有很多就是说我想把这个作品也放进去,然后那个作品也放进去,其实没有必要,展示你最好能力的一套放进去就行了。



  • 然后还有就是没有主次

我知道就是大家在工作当中,有的可能做 B 端也做 C 端对吧?


那你要就是其实你要提前去想一下,你下一份的这个工作你想去做什么?比如说你想去还是做 C 端,那你就主要去放 C 端的产品,那如果说你要去做 B 端的话,那你就 B 端的这个占比去大一点,不要说就是我一套 C 一套B。

那这个在面试官评估你能力的时候,他不知道把你放到哪一个位置合适。因为现在公司的话其实都是讲究一个萝卜一个坑不会说就很少。除非小公司,它会让你就是以身兼数职去整个都负责。越大的公司,其实让你负责的东西就会越细。那你在这一块的话,你要把你的优势,你的垂直领域展现清楚。他直接就可以去对号入座,给你相应的岗位。




  • 套路严重

什么是套路?其他同学出现的问题,你就不要出现了,因为你他出现过,就代表着市面上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这个套路。那你其实对于在面试官眼中,那你也是这样,她也是这样,那你俩就没有可比性。








沉淀积累才是硬实力


比如说你之前是5k、6k 、7k ,然后一下找了三四十万年薪的也有,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实打实,就是肚子里是有点真东西的才行。因为你要是纯比较靠忽悠进去的,或者是纯靠忽悠去面试。面试的这个失败率会大。然后而且你去了公司之后,那你整个心态可能会崩掉。


那这一块我是怎么做的呢?两个方面,一个是就是做自己的知识库,第二个输出文章,这个的话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也是经常去写文章,这个其实就非常非常好,就是我在面试当中就是我记得去面一家做HRM的 。比如说他问我发现你们其实 B 端的话,对于竞品分析还是很难的对吧?然后那你是如何做竞品分析的?我一听做竞品分析那不正好吗?然后我就穿拿出来我的这个竞品分析的这个文章。




我说您看我之前就是因为做竞品分析,项目保密原则。所以说我能给您展示看的是我的这个整个竞品分析的这个流程思路。这都是我当时一边去完成公司的竞品分析,一边梳理一下来的心得。这个当时也是去什么其他的公司去进行了一个分享。这就很加分。


小公司很多时候你涉及不到这些内容,确实是不用做竞品分析。那你怎么办?我当时写节目分析,也不是说我们公司真的是作家你公监事,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分析怎么做。然后那我那我去学了,我去读了,然后再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文章再去输出。这时候其实就是这些前期积累下来的东西,然后可能就会帮助你在面试当中就是一锤定音,你们就觉得这个人是我想要的。


这里可以参考我的语雀 https://www.yuque.com/haoxiaoqi






③ 敲黑板不嫌多的重点




  • 自我介绍

首先那怎么叫这个自我介绍的?就是很多同学可能说你好,我叫什么什么什么,然后我在哪个公司任职了多长时间啊?我会在每一个就是自我介绍的时候,或者是在我讲述的时候,我会观察面试官的这个表情或者是他关注的重点,这个是非非常重要的。这个其实就是我要说的之前说的第三点就是习惯改变。你不能说你拿着一个你做的东西然后去碰去碰,因为之前可能行,就是之前这整个市场还不算那么饱和,你可以拿着你这一份东西去碰对吧?那瞎猫碰上死耗子,但现在来说你是去求职,你是想获得一份工作,那你是不是就要为此去迎合他整个的需求呢?对不对?咱们做设计不也是吗?人家需求是这样的,那你就要去贴切这个需求,去给他去做设计。


我会这么说,就是面试官你好这部分,如果说你要你知道他的名字,面试官XXX你好,我是XXX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然后毕业后的 4 年时间在XXX公司担任高级 UI 设计师,全链路参与整个的产品设计。从 C 端项目和 B 端项目都是由我去负责的,然后整个版本迭代完成 20 多版本迭代。可以独立完成整个的设计过程,以及有较强的需求分析能力和项目把控能力。然后同时也有带团队的一个经验,然后会沉淀设计方法论,然后也会带着设计的同学们一起去复盘团队的成长。




  • 完整的讲述

面试无非就是几件事情,一他关注的就是你在这个项目当中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二你的落地方法是什么?就是你怎么把这个事给我解决的;三你在解决这件事的过程当中你是怎么思考的?就是这这几点。


还有就是真实性,你在这个团队当中和这个项目当中所处的位置,是不是真实的,这个是他会反复去拿细节去验证你的。


其实你看这说了这么多,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面试官关注的是什么。大家可以想一下,他关注的是你的人还是你的事儿。大家可以在评论留言。


最近也在参加培训当金牌面试官,然后去招我们整个的设计团队的人。然后其实在整个面试就是培训的过程当中的一个企业,更多是关于关注你这个人,在面试后期,他首先会看你的这个人是不是可以培养的。那如何去看你是可不可以培养的?那就是看你在解决落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思考过程和落地的方法。


还有企业会去高薪的去雇佣一个插件型的人才。那这一块他可能过多的不是关注人,让他关注的是你的技能。那他这就是分为两种情况,那其实大多数的话,一个公司如果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他可能还是关注的人比较多,因为他还是想在整个团队当中可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人去培养、去输出。


就是说他首先关注的还是你们的这个整个的人,然后就是想看你是怎么去分析是的,然后怎么去落地的,然后你有什么能力对吧?其实也是关注能力。


所以说你的这个作品集它只是体现你价值,只是你讲故事的这本书而已,就是它只是一个载体,它并不是说就是我作品集做得好,然后我就能体现我的价值。不是这样的。作品集其实就是辅助你们去讲解的一个案例。


老师讲课讲的好和坏跟板书好不好就其实关系不大。如果说一个老师讲的特别好,然后同学们特别喜欢听,但是他板书不好其实也影响的不多,所以说还是要把自身的一个能力,然后以及你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还有潜在的潜能,让面试官去看到。好吧,这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点。





  • 提前预测问题点

他会在整个面试你的时候,他可能会中间打断,然后他会去提一些问题。比如说你哪些这个作品集的项目上有一些小瑕疵,就是你自己可能都模棱两可的东西,那面试官一定会揪着你,就是工资少的可能不会做,但是 40 万的这个水平他绝对会把你这个揪出来。然后细节刨根问底就给你问清楚。所以说你有些东一是你要把所有的就是项目理清,你不要说自己都模棱两可的东西,抄了一份就去面了。


还有就是你可以留一些小的细节,然后体面比如说我这个 abcd 四个板,我当时这个大家一起选了B,那他肯定会问就是为什么要选D,那你这时候再跟他讲?为什么?因为你觉得设计出了过程,他觉得考你了,但是又没考住就是加分对吧?还有就是面每次面试结束下来,一定要记笔记,把面试之前的那些内容关键你没打上来那个点,然后一定要去记一下。





  • 积累高频问题


比如说像这五个点,都是在面试过程当中特别高频遇到的,不光是我能遇到的,然后我带的那些学生们也是能遇到的。比如说我刚才说的竞品分析知道吧,我是怎么去如何去解答的?还有就是上下游的这个协同,那他就 100% 会问他,那你们对接开发是怎么对接的?然后有没有什么问题啊?那对接过程当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是什么事啊?然后那你是怎么解决的?那你这时候你其实你要是编的话,其实很明显就是编不出那些小的细节,那你这块其实就可以。跟他说,就是我们当时开发就比如说设计评审。那我一开始比如说一开始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就是对于设计评审的话把控不是很好,因为评审结束之后开发和测试这一块对整个设计的这个理解也不是很到位,还要反复的去问。





上下协作


那这时候我就去作为一个团队的 leader 吗?然后我就发现这个问题了。然后于是我就写了那篇关于如何去做设计评审,那一是指导这个我们设计同学,二是把我们整个设计评审的一个环节把控起来,让大家更高效地去做这个设计评审,这有理有据的值就解决了。





组件化


然后组件化组件,如何就是去做组件化的?前期我们去大量的去把它整个组件上去打散,然后去分配到每个设计师,然后在拆了之后再在这时候就不要说那么这个文案话了,就是你要说大白话就是可能。我们就先去我们先去把它去分一下,去列一下框架。然后有哪些组件啊?这时候他有朋友问了有哪些组件?那你就说,分业务组件和这个常规组件,因为特殊业务,因为我们之前是做这个 Saas 的,可能是用户的这种定制化的业务,还有就是说它特殊的这些不通用的业务,然后去分一类。然后常规组件就是这些根据ant演变来的,然后把它框架定好之后,把它去分到下面的这个每一个负责这个模块的设计同学,然后他们拆好了再返给我,然后我统我统一的去把他去煮一下就 OK 了。然后这时候组玩完之后再进行设计评审,然后对接开发,然后让他们去开发,然后去验收。验收完了之后有什么问题再去修改。


就是你要查资料你知道吗?就是今天我说的这五点,是 100% 会遇到的。




数据验证


还有数据,就是数据这一块还是要看一些就是文章。比如说今天我在我的这个群里边去分享过一个雪球的那个文章,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就是他在整个这个蛋卷基金等迭代的过程当中,他会把每一个小的数据放出来去说,就比如说他那个点击 UV 点击PV,然后比上这个曝光 PV 是多少,然后提升了。





设计的感知


现在反而就是这些大厂还看你给设计的一个感觉。这两年就是就是设产品思维去太重了,所以说有的公司可能对于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他还会问你对设计的感知。那这一块就是它又会问了,就是你可能你可能这一块就是随便做的,就给了一个渐变,他再问你了,那你为什么给一个渐变?然后你这时候就想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拒绝就觉得好看就给了。那你那肯定是不行,为什么你们这个这个旧版和新版整个的这个设计语言包括这个圆角大小都会有变化,你这块是怎么思考的?那你正常情况下其实可能也没怎么说,我就觉得现在流行趋势,然后还有就是手机的这个圆角吗?然后你就你就改了,那你那你这时候肯定是不能那么说。然后如果说你这时候你这时候是怎么说是加分的?如果说他问到你设计的感知的话,或者是你的设计理念是什么?你的时候可以说我的是以清晰遵从还有深度,然后视觉是遵从整个功能和业务的,然后布局是追求整个业务的这个配合。



由于篇文章后半段付费,只能跟大家聊到这里啦,总的来说,找工作就其实就是推销自己的过程,大家只要前期技能,实力到位,后面语言组织清晰,一定会有个好结果

37
阅读原文
|
Report
|
106
Share
相关推荐
HMI创意工作坊-3D&动效打卡训练营
Recommanded by editor
内容含视频
HMI创意工作坊-前瞻视觉打卡训练营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内容含视频
HMI设计师面试经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工作渲染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设计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设计思考&归纳
设计思考&归纳
设计思考&归纳
设计思考&归纳
作品收藏夹
设计师的灵感
设计师的灵感
设计师的灵感
设计师的灵感
作品收藏夹
平面好文
平面好文
平面好文
平面好文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