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来食品的水关旺来凤梨酥——来自台湾地道的美味在泉州惠安就可以吃到
这是最近帮福建泉州凤来食品写的一篇推文,里面创作了两个吉祥物,还做了几张海报,各位大神请点评,感谢。

水关,位处国家著名风景区崇武半岛上的渔乡潮乐村,是崇武海峡近千年人文历史的发祥地、六百多年古城的文化渊薮。历史上水关人染丝出口、四海渔猎、南北航商、抗倭戍疆、商铺竞立、塾馆叠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渔村民俗风情,更有深厚浓郁的历史人文底蕴。这里人杰地灵,历代以来人们靠海吃海,当然也不乏一些新时代产业的萌生。 
凤梨酥相传最早起源于三国时期,其凤梨闽南话发音又称“旺来”,象征子孙旺旺来的意思,而凤梨又是台湾人拜拜常用的贡品,取其“旺旺”“旺来”之意。所以在当代台湾婚礼习俗中也是广为应用,也深受大陆游客的喜爱!把凤梨酥制作工艺引进崇武,开厂生产,满足大陆同胞对台湾美食的怀念,也能促进两岸关系进一步加深。被黄博士这样一启发后,作为地道的闽南人,骨子里那种拼劲促使我有一种“再创业”的冲动。于是把收入颇丰的工厂关闭了,是时候为家乡人民做点事情了,一旦工厂建立,便能带动村里一些劳动力,邻里乡亲可以选择就近上班,工厂经济效益起来,对振兴乡村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 黄来裕第一次到惠安崇武考察时,看到我们的厂房,他建议可以把厂房改建成凤梨观光工厂。于是我们说干就干,立马行动,没多久就把旧厂房整理得很彻底,加上我们创业的诚意,还有办事的效率,深深打动了黄来裕。最后,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双方很快就合资开办了凤梨酥观光工厂,准备大展拳脚。


这里再来简单介绍下黄来裕博士。黄来裕出生于台湾的茶果之乡南投县,自小就爱与果树打交道。在所有的水果中,黄来裕尤其偏爱凤梨,靠着一股子“钻”劲,他甚至培育出可以直接用手剥皮的凤梨,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凤梨博士”的雅号。
“凤梨博士”亲手种植的凤梨,品质自然不会差。经黄来裕改良的凤梨品种,香味浓郁、甜酸适口,成为台湾凤梨酥知名品牌“微热山丘”的原料。
在台湾,“微热山丘”名字叫得很响,一年凤梨酥的销售量能达到3000万个。与“微热山丘”合作一段时间后,黄来裕有了个想法——做凤梨酥。
从种凤梨到做凤梨酥,最关键的,当然是要掌握凤梨酥的制作方法。这难不倒黄来裕,有着钻研精神的他,埋头研究凤梨酥制作技巧。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他终于掌握了制作凤梨酥的秘诀。
黄来裕把闽南作为他的创业基地,不仅闽南是他的故乡,还有台湾人与闽南人拥有共通的文化,凤梨在闽南语中叫“旺来”,这种谐音的美好寓意,不用解释就能懂,这份同根同源的情感是他选择在闽创业的重要原因。
话说回来,承办单位所处的崇武潮乐工业区,不但可依托着农产品加工原材料充足,品质优良的食品强县惠安县还依傍着国家级崇武风景旅游区的优势,交通便利所以投资农产品深加工观光工厂,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农产品季节集中上市滞销的风险和不能及时销售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也突破了农产品深加工工厂的营运瓶颈,把传统加工厂与观光旅游有机结合是一种兼具制造、观光、文化传承、教育意义的乡村振兴的新业态,因此不但必要而且重要。另外,观光工厂内设有商务、电商办公室、直播间等区域,可作为海峡两岸大学生的创业基地,助力台湾青年大陆圆梦,给海峡两岸的创业青年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随着传统工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农产品深加工厂观光旅游成为农村经济转型和振兴重要手段。它以农产品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劳动场景作为主要吸引物,并配以相应的解说,导览,DIY体验等服务,把单纯的工厂延伸到观赏、研学、展示、休闲、购物等功能,把农耕文化融入到时代文明中去。
潮乐的凤梨酥观光工厂,呈“下园上厂”的格局。走进这座“梦工厂”,映入眼帘的是观光工厂的基地,除了一大片凤梨种植园,还有很多水果树。在这里,游客不仅能看到凤梨的生长情况,还能体验到田园野趣。同时一楼还会开设透明化生产车间,大家透过玻璃,可以看到车间工人如何制作凤梨酥。

观光工厂的DIY体验区,在体验区内,游客可以在我们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凤梨酥。烘焙后的成品,既能现场品尝,也可以带回家。这是在黄来裕的指导下,我们根据旧厂区地形精心设计,把田地、工厂和门店合为一体,让游客看到凤梨酥从原料种植到成品烘焙的整个过程,从而确信产品的质量。与摆放在传统展柜的静态销售相比,现场互动也更能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不仅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也发展了观光旅游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