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新设计师看的:优秀设计师的四大基本底层能力

Recommand
郑州/UI设计师/4年前/667浏览
写给新设计师看的:优秀设计师的四大基本底层能力Recommand

优秀设计师的四大基本底层能力

设计行业飞速发展,更新频率极快,这里讲的快,可能不是按年快,而是按月快。而常常每次的更新迭代所带来的不仅是软件层面的优化升级,甚至更有可能是颠覆式革新,就像几年前我们大家做界面的时候,都是用photoshop 进行设计的,可能设计一个界面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甚至可能时间更长一点。如果设计的更多,图层画板更多的话可能一套界面需要设计五六十个,七八十个。那几乎软件界面频繁崩死,并且经常容易卡顿,更恐怖的就是我们需要做界面,还需要做适配。相当麻烦,而我们随着sketch、XD 的这种软件出现,我们做一个界面可能二十分钟甚至十分钟就能做出来。这既是效率上的全面提升,也是设计师行业的一次“小洗牌”。或许未来的某一天,Photoshop、C4D、flash....会逐步淡出UI行业的视野。从而迎来一波后起之秀,而这些曾经的Photoshop之王,C4D之王们,后面又要何去何从?

所以,如此来讲,既然选择了设计行业,那也就意味着需要终生学习,不断成长。需具备快速迁移学习能力是一方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是优秀设计师共通的长期伴随的底层能力或者潜质呢?下面我和大家简单分享几个,抛砖引玉。


一:善于分析、归纳、整理、总结、学习

一般来讲,当我们新入职一家企业以后,就会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文件、信息、群组、账号。比如,公司内部OA系统、公司的推广网站,企业官网,员工参考手册、规章制度、日报填写流程、以及各种设计相关团队协作平台,或者内部平台......

 

通常一般人就是随手保存一下或者存放到自己电脑桌面就算搞定,但是我见过一个设计师,他创建的文件夹目录,完整、详细、归类科学又全面。打开看了一眼,里面详细的包括,新人培训资料流程、负责的上下游相关资料、各种测试账号、以及验证码、WIKI文档、云石墨文档等等、OA系统账号密码等等... 看似整理这些很浪费时间,但正如此才成了他效率至上的秘籍。高效、系统、所有交付都有分析且清晰明了。


图1图2参考:幕布、有道云笔记

善于利用工具, 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等后面或许单独出一个设计师的高效工具篇


作为一名设计师,除了以上的内容进行归类以外,在日常的工作中,还有非常多的内容需要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进行有效的沉淀,提升效率,帮助设计师思考及及时复盘。

 

除了效率,就是学习能力的提升,那如何更科学的提升学习能力呢,这需要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工具,例如费曼学习法,大致思路就是:(如果你真的想确保你的理解没什么问题,就把它教给另一个人(理想状态下,这个人应该对这个话题知之甚少,或者就找个 8 岁的孩子)。检测知识最终的途径是你能有能力把它传播给另一个人),简而言之,就是做输出!

 

那么单纯的输出,没有更好的激励点,很难坚持长久,但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比如我们新学一个软件,那么你会一遍学习一遍做笔记吗?或者做完一个完整项目,是否会去总结里面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很难,但为了教新人呢?

 

所以,我一般的做法呢,就是以输出倒逼输入,简而言之,就是你做的笔记,我做的是教程,如此一来呢,既很好的做了整理和总结,强迫自己更好更快的吸收和理解。又能能够帮助后来者的新人,这个习惯也对我后来的工作有相当大的帮助。

图1图2参考:幕布、有道云笔记(我的笔记展示)

这些事情,看似多余,但是对于自己的提升确实实实在在的。因为很多知识和信息你知识看过了,流于表面,过于浅薄。只有亲手整理一遍,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和理解,并且最终收获一份可视化的知识体系,当你未来带新人的时候,你遇到过的问题,也可能是他遇到的问题,就可以将自己的文档分享出来。帮助新人,最重要的最终你会一点一点建造起来一个属于自己私人的“小百度”库,好记星不如烂笔头,利用好工具很重要;

 

二:深度思考,发现设计中的最优解

 

其实很多设计师在做需求的时候一般都是答完即止的状态,或者有一些简单的描述,阐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或者想法。实际上,甲方或者领导,并不关心你的理念、想法;他的关注点应该是【设计最优解】 什么叫设计最优解?说白了,就是我这么做设计,只有如此才是最合适的,这个ICON在当前局面下只能够这么大,再大一些,再小一些都不合适,交互的逻辑最为合理,以及其他的一些信息设计的小细节;尤其是在UI设计领域当中。其他设计中也是一样,原研哉老师前段时间改版设计的小米标志,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设计最优解,设计是发现问题,然后用创意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从而找到设计中最完美的答案,可能一道题有很多种解题思路,但是需要找到最好的那一个。一般针对问题对应的出一些解决方案,或者只出一套方案,给决策人参考,无论做多做少,都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始终要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寻找设计中的最优解,并将你的最优解方案呈现给你的甲方;(在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给客户提供的设计方案一定不要超过三个,这会让你的设计方案显得过于廉价,切记同等时间单位内,数量越多质量越低,甲方也明白这个道理);回到最优解的话题,你可以提供你的飞机稿,展示给你的甲方,阐述设计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寻找最终方案,呈现最优解;

 

如此一来,假以时日,就会对你日后的设计提升以及整个思路的阐述有巨大的帮助,同时也保障了自己设计输出的合理性。


三:复盘推导,强迫式否定与刻意练习

 

和项目组的同事过稿子,看了一圈Figma的团队文件,零零散散作品前后差别相当大,有的全部都是完全落伍的,又不符合规范与舒适度的UI样式,看到这里就会假想。如果一个设计师可以做到定期收集刷刷dribble、看好看的设计,定期做复盘回过去看历史收集的在当下认为“最棒”的设计并尝试去否定他,如此就能逐渐提升审美,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进步的方法。

 

所以,一旦一个设计师常回头看并否定过去的话,那么他一定是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的设计师,实际上这也正是优秀设计师的另一大特质,如果能够具备此项能力,那么未来的成长一定是指数级的速度;

 

不过也有一种设计师是这样的,审美很在线,但是做不出来,手脑不配合,这在新手期的设计师里面是见得比较多的,其实这是无论任何一个设计师都必须经历的阶段,在此时期做的UI/UX设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况且新手也不会有太多规则的概念,以及整体、局部的概念。你所看到的大神刚入行的作品和他现在的作品也是相差甚远。

 

印象最深刻的是,曾有一期TED演讲,罗子雄(前锤子手机设计总监)在演讲时分享了他刚入行的设计作品,基本上和我们一开始做的是一样的。(在我带学生的时候,也经常拿这个案例来激励同学们),后面他通过短短5年时间的持续打磨和练习,最终不仅设计能力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做到了锤子手机的设计总监兼VR项目的负责人,故事很励志,但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呢?有两点,1,成为“专家”或“大师”无需太久,五年足以;2.有效的刻意练习是成功最快的方法之一;在这里也顺便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叫《刻意练习》无论你是否从事哪个行业,一定会对你的专业和技术长期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总结来讲,不存在天赋一说,有效进步的关键,是在于找到一系列难度递进的小任务按顺序完成,并重复训练,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刚好不会做,但是有能够垫垫脚够得着的那种任务。再重复训练的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进入心流状态,高度专注。持续一段时间后,一定会发生质的改变,刻意练习就是要跳出我们的舒适区。点点脚稍微努力一下,同时也能够享受成长带来的幸福感。

四:后退一步,全局剖析与理解能力

 

一个小故事,几年前,在ICZ就职期间,当时我们负责的项目组接手的一个项目,已经被毙掉了好几个方案,花了很长时间。负责该项目的执行是两个新入职设计师,还有一个负责对接客户需求。两位设计师暂且叫小A和小B。从他们两个反馈上明显感受到了理解能力对于设计师的重要性,以及对项目完成度的重要性。下面是反馈,你感受一下:

 

小A:客户说,这里需要突出一点,所以我按照客户的需求,文案部分加粗变红处理了;

 

小B:客户希望这里要营造出来一种大促的感觉,进而能够引导客户下单,所以我做成了红色50%的透明处理等形式代替了原有的低亮度低保和的副文案。

 

很明显,小B的理解能力更高于小A,最终客户采纳了小B的设计方案;所以,完全理解并消化需求方的诉求后设计方案是更容易过稿的。

 

所以后面我们项目组每次做需求讨论都会做会议录音,首要任务是做梳理,做到完全精准、把控、理解客户的需求之后再落地执行。

 

这里我们更多谈的是理解能力,对于设计师的重要性,那么除了理解能力之外,什么叫后退一步,全面剖析呢?

 

我比个例子,实际上在工作中,细心点你会发现,越是责任感和执行强的设计师,在推进设计还原时会使用一种比较强硬的态度去和产品及开发人员沟通,比如在视觉走查中无视开发的工作量,上纲上线。一个像素都不允许出现误差。又或者无视产品的KPI压力强行要求加塞纯体验优化需求。

 

到最后反而,这些执行力和自驱力都很棒的设计师反而在职场中却提升缓慢,得不到同事的认可,得不到领导的赏识,郁郁不得志,甚至最终以离职收场。

 

实际上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设计师对于各方需求的理解力基础之上,最终实现任务,向上管理,get到点,向下激励,多委婉沟通,态度一定要缓和。对产品技术的需求和痛点也要做适当的妥协最终达到一个合适的契合点,这个度是需要把控好的,同时也是比较难把控的;

 

换而言之,也就是说把控好度,get到点,善于沟通,几乎是和你的专业能力一样重要,因为没有人喜欢态度刚硬又无视他人感受的人合作,长此以往,在职场中就会造成很多负面口碑。

 

所以一个年轻的设计师需要学会理解各方需求,并以此做好平衡,把控好度,积极沟通推动设计。如此才能够成为将来独当一面的好苗子。

 

五:重点概括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优秀设计师的一系列基础能力,总的来看,优秀设计师的优良习惯、能力还是比较明显的,大致上包含了7个关键词:深度思考、刻意练习、善于分析、勤于整理、合理归类、加强理解、积极沟通。


11
Report
|
8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7神
7神
7神
7神
作品收藏夹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