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设计案例分享——如何组织一场设计工坊

Recommand
武汉/UX设计师/4年前/1254浏览
服务设计案例分享——如何组织一场设计工坊Recommand
BridgeQ

在参加工作坊之前,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参加这个工作坊的目的是什么?

近期参加了公司SIP部门和清晨公益组织联合举办的设计工坊,是一次很难忘的经历,记录下整个过程。


在参加工作坊之前,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参加这个工作坊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毫无动机和目的,那我会觉得花一天的时间参加这样的活动毫无意义。所以事前我一定会有很强的目的和动机来,那就是对这个主题——大学生精神状况流动科普馆很感兴趣,想通过这次活动挖掘出近年来大学生跳楼、自杀的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以便帮助别人帮助自己对自我认知有一个清晰且深刻的认知。


前言:

设计工坊作为一种设计服务,通过同理心的方式去共情,集中参与者共同发散创意,收敛点子。这种互动、参与式的讨论,是达成共识的方法,最妙的地方就是在不经意间碰撞激发出多元的讨论和思想的火花,达到1+1>2的效果。通过一连串的互动参与过程进行的对话、思考、原型、方案、决策等行为,促成可以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一般都是以轻松有趣的氛围进行互动,主要是提高参与者的兴趣、认知、引发思考、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整合不同意见达成共识,最后转化成切实可行的方案,是一种自助表达、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大纲:

1、概念解释

什么是设计工坊,设计工坊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对齐目标

我们要做什么事情、给谁用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衡量产品的标准

3、制定活动安排

4、前期准备

定量调研,通过设计问卷,征集招募用户,结果分析

5、workshop实践

电梯演讲、利益相关者分析、共情图(用户分组活动)、HMW头脑风暴、停车场优先级排序、

6、设计产出

灵感分享、头脑风暴、点子分类、未来服务蓝图设计


undefined

在开始工作坊之前,需要确定了几个关键问题:


WHY: 为什么要做这次活动?

WHO: 参与这次活动的目标受众有哪些?

WHAT: 主办方可以提供的资源有哪些?

VALUE: 衡量这次活动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从拿到一个初步的需求,开始思考如何设计。跟双钻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处,设计工坊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探索阶段: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发散讨论;

定义阶段:对齐目标,达成一致;

原型设计:初步确定产品形态;

测试验证:进行快速的验证,根据反馈迭代和优化原型


那么,设计工坊一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哪些场景适合运用设计工坊呢?


改善问题

解决跨部门问题:例如解决客户投诉问题;

改善流程:优化改善线下客户服务流程;

提升客户关系:例如让客户主动联系我们并愿意持续收到我们的资讯;

提升转化率:例如如何提升产品在Q4的转化率


产品创新

新产品的设计:例如让用户有一次难忘的服务体验;

新业务拓展:如何拓展欧洲市场


达成共识

公司愿景与目标:如何在三年内达到市场占有率第一;

品牌文化:如何建立创新的品牌文化;


学习成长

职业生涯:例如如何帮助新人进行职业生涯培训;

学习新技能:例如如何快速学习客户服务流程;



通常我们需要做一些前期的调研,用数据来证明或者帮助我们大致的猜想或者判断。在目标用户比较宽泛的时候,可以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来做调研。需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定需要跟客户双方达成一致后再进行发放。


通过问卷的结果,需要做一个快速的汇总和分析,用关键数据得出工作坊需要聚焦讨论的主要话题。制订好工作坊的日程安排后,制作工作坊需要用到的海报、便利贴、签字笔等物料,就可以开始啦~





电梯演讲又称愿景对齐,通过面对面跟客户核心利益干系人互动讨论,快速对齐项目目标达成共识。

undefined


27
Report
|
62
Share
相关推荐
月神归来-AI重绘
Recommand
内容含视频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作品收藏夹
“万物”皆可NFT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ZAOV|各[苹]本事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8月的“话”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作品收藏夹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论点
论点
论点
论点
作品收藏夹
大数据
大数据
大数据
大数据
作品收藏夹
教程类
教程类
教程类
教程类
作品收藏夹
策划实例
策划实例
策划实例
策划实例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