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C学员经验分享-UI如何学习才能进大厂?
高高手进阶班第七期已经落下帷幕,本次文章针对往期两名毕业学员的一些成功经验分享,希望能给在学习UI或者求职的同学一些思路

前言
Hi,同学们好呀!我是第五期的学员89号-大西几同学,有幸作为双哥的学生,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方法。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
我是18年入行开始转行学的设计,机缘巧合之下搭上了UI这班车,从培训机构零基础开始学习,到19年4月正式参加设计工作,中间大大小小也报过其它培训班和各种网课!混迹各大学习平台,俗称网课小王子,从交智商税到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接下来我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分享给大家,算不上经验什么之谈,只是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最近在群里一直跟同学们互动,也有很多同学私聊我说了自己的问题:
1.想要学习提升,找不到合适的方法,不知道从哪开始
2.自己知道怎么去学习,但是没有自律性,坚持不下来
3.遇到了瓶颈期,对以后很迷茫,一直处于焦虑当中
4.自己刚入行不久,基础很薄弱,报了课程害怕跟不上
5.每天被各种信息充斥,感觉自己什么都要学,又不知道学什么好
6.自己学历很低,面试的时候会自卑不敢谈薪资
7.报了班能跟着老师同学一起学,脱离了课程监督立马就开始荒废自己
8.做练习的时候只会临摹,不会原创,导致软件倒是熟悉了不少,但是设计思维没有提升
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接下来的分享
我会分为这几个部分去讲:
一、关于学习方法的一些看法
二、如何最大程度的吸收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脱离了课程和老师的监督如何自学
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六、设计师需要养成哪些优秀的习惯(如何自我成长)
七、最后想说的话
一、关于学习方法的一些看法
21世纪的三大绝症你有几个?

1.只屯不用的【信息松鼠病】网盘了收罗了上百上千个G的素材、课程资源却从来没去用过看过
2.知识焦虑症,被各种贩卖焦虑的文章洗脑,告诉你再不学习马上就被淘汰了
3.雄心万丈,懒在床上;内心志存高远却抵不住内心懒癌作祟,
关于学习,相信大家肯定在很多文章和书中也看到过很多学习方法,有很多专业的书籍和文章都是针对人的大脑认知结构设计的学习方法,比如说什么遗忘曲线、关联记忆学习法,比如刻意练习,20小时快速了解一个体系、费德曼学习法等等,还有很多的时间管理技巧和精力管理技巧也被归纳为学习方法
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按照这些学习方法学习的时候大部分人往往是从入门到放弃,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的答案往往不在问题那里,而在其他地方,我觉得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学习方法上,学习方法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我觉得主要问题有三点:
1.心态问题,心态太过浮躁,有点急于求成没法沉下心来把一件事做好
2.身体问题,每天熬夜晚睡,白天精力不足,导致上课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3.精力分散,同时学习多门课程,精力分散导致进步缓慢,信心受到打击,从而没有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
一昧地追求学习方法而忽略了自身心态、身体、精力问题,无非是舍本逐末,欲速而不达。所以在分享学习方法之前大家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如何最大程度的吸收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1.做好课前预习,提前思考,提升听课效率
在每节课开始之前,大家可以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或者疑惑点进行提前思考,带着问题和疑惑听课,可以更具有目的性和效率
2.上课时保持互动和思考
上课的时候老师的提问和互动也要积极参与,保持头脑清醒,跟着老师的节奏来,边听边思考
3.课后复习+练习实操巩固知识点
课后可以通过听重播梳理知识脉络,这里推荐大家用xmind,可以快速的梳理课程知识架构,用结构化的形式展示具体内容,

作业练习:
a.知识点单点突破定向练习,夯实基础规范
b.难点内容提前练习,提前发现问题
c.作业针对各类测试题而来,针对性强
每次做完作业提交过后,教研组的老师都会给大家认真点评的,找出作业问题,给出具体参考、提出优化方向,这样就形成了学习-练习-反馈-优化的闭环学习机制
展示部分个人作业和老师点评


4.如何做到举一反三?
在学习知识点时,不要一带而过,必要的时候要举一反三,从身边的案例或熟知的产品上入手,找到合适的案例,进行思考。
例如在学习“智能场景/交互减步长”时,老师给的例子是点外卖后再次打开外卖软件首页会多出一个配送订单的模块,用户可以直接查看自己的订单情况。那这时我们可以思考还有哪些APP应用了智能场景/交互减步长,最终想到了直播上课的时候,在特定时间段打开上课软件会直接有一个上课直播间入口,用户可以快速进入到课程直播间,就是使用了智能场景和交互减步长。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大家在学完了一个知识点时也可以去发散思考。


5.提问的艺术
1、避免无效沟通。自己明白的事情,自信一点不要找老师确认了。例如:老师作业只做一半,算没做完吧...
2,沟通问题,直接讲,不要留言,在吗,你好。要把问题留出来
3、有问题第一时间百度一下,往往比在群里问,更快,更高效

三、脱离了课程和老师的监督如何自学
1.圈子学习法:
结识行业优秀的同行和前辈,进入到一个积极正能量的良性圈子中,自然会有人带着你学习,比如大家加入EDC就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和学长学姐。
2.有目的性的定点练习和周期性的总结沉淀:
最好是完成成套的设计作品,可以是改版、概念设计、公司项目重设等等。最好是能够找个能力好的伙伴给你指点,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问题需要他人才能发现指出,你才能获取到新的认知
定点练习:

3.做练习的正确姿势
从零散到成套的输出:
在阶段性的时间里可以完成一些零散的练习,但是不要长时间都做零散,后面还是要慢慢的完成一些成套成系列的作品。从成套成系列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你对全局的把控,也能更好的帮助你提升整体项目的思考能力。
个人的一些练习沉淀

一个作品不要拖得太久:
完成一套作品最好控制在一个月之内,不要拖得太久。如果几个月甚至大半年才做完,那么作品前后设计上面就会有一定的悬殊。毕竟你的设计能力是在不断增长的
寻找一个氛围:
闭门造车只会把开心的事情慢慢变得枯燥,找到一个好的圈子很重要,可以参加学习、练习打卡社群和组织,或者找几个朋友一起努力,大家互相监督与审视,才会相互之间发现更多的问题,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相互提升。

4.把自己的练习和产出发布的公众平台:
好的作品可以收获好的评价和人脉资源,提升行业影响力,也可以获得信心和成就感,不好的点被别人指出来虚心接受并加强练习,可以清楚自身在行业中的定位和自身能力模型的短板(这里要小心杠精,不要玻璃心)

就像我自己就在尝试通过公众号输出一些自己的读书笔记,虽然暂时文笔不行,也没什么粉丝,但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尝试


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做设计师很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信息爆炸,充斥着各种需要我们学习的知识C4D、AE、插画、剪辑等,仿佛不学就会落伍,如果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我们很容易随波逐流,什么都学,最后越学越迷茫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单点突破,横向拉通。我们要聚焦学习,一段时间只学一个技能,因为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不要同时学习多门课程。比如我最近在学插画,那么我就会花精力去把这个技能彻底掌握再去学下一个
Q1:看了超多的设计文章,知识技能却原地踏步
很多同学看了很多设计类文章,觉得写的好有道理,当时也记住了,心想下次做设计的时候也要这样去思考,但真正到用的时候却忘光光
如何解决:
1.构建知识体系:采用结构化思维,将杂乱无序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关于交互的知识有哪些?关于用户体验的有哪些?关于UI视觉的知识有哪些?关于前端适配,技术性知识有哪些?关乎沟通技巧的有哪些?将你所看的文章和学的知识归类串联,再尝试将这些讲述给另一个人听,比如这次给我大家分享学习经验就是我对自己的过往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2.主动思考代替被动接受:没经过你自己思考的知识始终是不属于你的,不要总是被动接受别人总结过的知识?自己在看的时候也要思考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样会使你的影响更加深刻


Q2:其它人灵感多多,自己却大脑一片空白
发现别人做设计时总有很多灵感,很多创意,自己做的时候却难产
花瓣上收集了很多参考,但做设计时一个都用不到还是要重新去找
解决方法:
1.定期收集,整合相似风格设计,掌握规律;关于如何建立自己的灵感库和如何整理素材我后面会说到
收集优秀的设计不是目的,目的是懂的方法,尝试把收集来的参考去逐一分析技法和设计思路,总结规律,思考别人在做这种方向的设计时用了什么风格,什么配色,什么沟通
2.分析不同风格的特点和规律设计
设计风格种类太多,可以先学习一种,总结规律,当可以游刃有余时再尝试下一种


关于主动思考
【上学时】就像有种现象,大家都喜欢找学霸借笔记,但是借了学霸的笔记,我们是真正的学会了知识么?是不是还距离学霸很远,原因就在于你没有主动思考,未经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
【学设计】就像大家总是会去看一些设计类文章,当然这是很好的习惯,但如果只是去看,而不去思考,不去总结,那也就只是个知识的搬运者,没有思考过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就不能做的很深刻的理解,很有可能很快被遗忘。
收集的UI设计中融入品牌案例

构建知识体系
随着我们不断的学习,知识点越来越多,越来越繁杂,多到会遗忘,并且也理不清之间的关系
设计类文章内容总是会被遗忘的原因除了没有主动思考,另一个就是没有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导致学会的知识点繁杂,理不清头绪,弄不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用的等等。
比如说kano模型分析法、5w1h分析法、可用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可用性测试、A/B Test测试,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关系,区别在哪里,各自的特点是什么,不知道你又能回答上来多少呢,或者你可以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整合到一起,看看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共通点,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哦~


这些是我自己看过的文章和读书笔记,当我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知道在哪里找到答案
问题驱动
在看设计类文章还有优秀的设计作品,我们都应该带着问题和疑惑去看去学习,在上课的时候我们会遇到没听懂的点或者疑惑,可以记下来在课后复习看重播的时候带着问题去思考,或者找老师解答,以问题驱动学习,保持一颗探究的心,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大量练习
我们上学的时候面对高考为了提升做题速度、解题思路,我们会做大量的不同类型的题,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每天都会留很多习题、很多张试卷让我们做
设计也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进步的,光懂得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设计能力就是要考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要想看见明显的进步,大量的练习是不能少的
部分个人练习:


关于学习方法小结
1.整理输入,控制自己的信息摄取来源,包括你的朋友,只求少而精
2.建立知识体系,合并同类项,做好分类,可以帮助你看清你对什么感兴趣,适合不适合做什么。
3.内化输出,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成短文或者和朋友当做话题讨论,把结论记录下来,或者把他分享给他人
五、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的目的最终是要学以致用,大家每天的工作都很忙,如果再毫无目的去学就没有意义了,一定要考虑投入产出比,根据自己的规划去学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的去制定学习计划呢?
首先制定学习内容
1.优先学习工作中直接相关的技能,这样学完可以直接得到验证,也能够在工作中反复的强化,因为长时间不用的技能,学完之后也是容易遗忘的
2.可以学习一些未来的趋势技能,例如:插画、C4D、动效、交互体验思维等等
3.不要盲目跟从热门,选择一个技能也要考虑学完之后对自己专业的辅助作用

拿我自己举例:我从去年刚从培训班出来上班开始,就认清了自己的短板在哪里,我从事UI设计的工作,但是由于刚从培训出来专业能力和技能明显不足,所以我就报名了张双老师的UI进阶班希望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课程里的一些产品侧思维,能够让自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专业度!

制定学习时间计划
经常有同学说“我的时间太碎片零散了”、“我没有时间学习”等等之类的话。其实,这些问题都很好解决,只要制定时间规划,自律的去执行,问题就迎刃而解。
我的时间计划是按照小时和月份制定的。首先,设计师要保证在工作8小时内高效完成,这样才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学习;其次,我选择报名线上课程,而不是自学。
原因有三点:
1.线上课程已经提供了完善的时间规划,节省我的思考时间;
2.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上课,学习动力更强,不感到孤独;
3.做作业鞭策我自律,每次做作业都是积累个人作品的机会,同时还能得到专家老师的指导。

六、设计师需要养成哪些优秀的习惯(如何自我成长)
设计师的成长
1.成为一名专业级的设计师,掌握一门核心技能如UI,品牌、插画
2.利用美学基础扩展技能如摄影,如插画,C4D,动效等等
3.不断按照专业线成长,如平面到美术指导,到创意总监,到设计总监,再到策划总监
4.不断观察行业动态与世态变化,顺势而为,如武汉疫情的时候设计师创造海报,LOGO、插画等
5.阶段性的总结自己成长,并且善于分享与设计师互动,行业人交流分享。
6.多输出高质量的设计作品,善于培养自己的客户,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稳定合作关系。
7.拥有一定的人脉圈,学会与人打交道,善于沟通表达自己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养成的习惯
1.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带着问题去学习
2.养成搜集和整理素材的习惯,把搜集来的灵感归类(我这里比较推荐eagle这个软件,可以很方便的管理自己的素材和文件,但是是付费的,团购的话应该可以打折,后面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去了解一下)
这些是我个人收集的一些灵感和分类


3.养成沟通交流的习惯,多和同行或者同学交流设计经验,了解市场环境和最新趋势

七、最后我想说的
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的技术和趋势产生,在这个人才迭代飞速的圈子里
不要躺在以前的成绩里沾沾自喜,要不断学习和进步,跟上行业发展的节奏;
要保持谦虚,因为硬盘是会坏的,网络是会断的,作品也是会被抄袭的;
年轻人随时可以弯道超车,只有真正靠你自己思考与沉淀下来的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想要快速进入一二线公司,双哥的进阶班是一个不错的跳板,但是需要你做好蜕一层皮的准备,知识教给你,机会提供给你,其它的都要靠你自己。


哈喽,大家好, 我在站酷的ID是MOONPLAN,今年本命年,24岁双鱼座,2019年毕业,目前在美团任职产品视觉设计师,在很多人面前,我只是一个还没入门的设计新人,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分享。
从大二开始就在关注双哥的课程,在去年改版完上家公司的产品,感觉到了瓶颈,不知道接下来去如何学习,就报了双哥站酷高高手的进阶班课。
之前上课+做作业是真的累,之前每天下班晚上8点到家一直做图到凌晨2、3点,没有休息日、没有周末,可能比高考的时候都用功吧哈哈,为了摆脱现在的环境去好一点公司,只能逼着自己夜以继日的不断坚持,最后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收到了很多大厂的面试邀请,在这里就着重讲美团吧~

下面我会讲我收到美团测试题我是如何去做的。
1.了解业务背景
2.明确产品定位+用户群体
3.灵感发散/图库搜索
4.竞品分析
5.确定设计思路
6.改版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7.方案试错 — 输出视出
8.包装表达设计思路,展示诚意
在一面过后,收到了美团的测试题,美团是当时面的第二家大厂,收到面试题后还是特别激动的,离自己梦想中的大厂又近了一步~接来下就是大家都比较头疼的面试题了,现在可以说百分之99的大厂都需要做测试题了,所以在碰到自己想去的公司需要做测试题时,我们不需要排斥,要想着怎样做才能俘获面试官的芳心~
1.首先,我们肯定要去了解业务背景,去熟悉业务所在的行业情况。

2.再去了解产品定位和用户群体,明确我们的设计到底需要为哪些人服务。

3.接下来就是灵感发散的时候了,我们可以在图库中搜索目标用户身处的场景,尽可能的明确产品定位贴近业务需求,不要跑偏,做那些虽然好看却无意义天马行空的概念稿。

4.竞品分析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做图之前,我们可以截取竞品的相关页面,分析竞品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可以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毕竟有用的设计的本质就是去解决问题,然后思考我们的要做的测试题到底可以不可以借鉴。

5.设计思路是大厂很看重的环节,虽然我们经常吐槽站酷模板式的分析,但是有意义的分析是做图之前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是为用户做设计,去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是自嗨。

6.如果是做改版类的测试题,就在上述的思路上还需要发现之前问题的过程,说白了,改版就是发现当前页面的问题,再去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

7.接下来就是各种方案试错和视觉输出的过程了,在做图过程中细节规范特别重要,也要注意遵循亲密、重复、对比、对齐等版式原则,重点信息清晰且明显等等设计原则。

8.在准备提交测试题之前,我们一定要以不能低于自己作品集的标准去用心的包装下,清晰准确
的表达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向面试官展现出我们的诚意和用心。
我在做完测试题后,找双哥咨询了一下意见,双哥也耐心的指导了一波~指出了我测试题中缺少的、以及大厂看重的一些东西。

在经过漫长的等待,以及后续的几轮面试后,终于拿到了offer,不得不说大厂的面试流程真是太久了,前前后后经历了5轮面试,耗时一个月,不过好事不怕晚,拿到offer的那一刻感觉如释重负,感觉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就给大家讲讲怎么学习的吧~

在遇见问题的时候,首先自己进行思考,目的是掌握自己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更多的难题和收获,也会更加清晰的思路,循环往复就是实实在在的提升。在一些经验性理论方法和现阶段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肯定要及时提问老师,防止自己走弯路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其实有很多人来问过我,上课到底有没有收获,我的回答是肯定有收获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双哥确实很负责,但是老师终究是个领路人,只能尽可能帮助你,不能替我们学习替我们面试替我们工作,如果自己不花时间和精力的话,怎么学、学什么、上什么课都没有结果。



在学习的4个月里,对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方法论有了新的认识,在设计细节也有了更好的把控,自己不是很擅长的运营设计,也能硬着头皮做了哈哈~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也补足相关内容,最重要的认识到了一批志同道合一起学习的好伙伴共同进步,不断学习。
这里有和小伙伴们一起做的一个作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E3Mjg1Ng==.html
保持自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一的时候每天遨游在召唤师峡谷,奶茶+宵夜一年涨了20斤肉。于是就开始了健身,起初坚持不下去,然后想想自己油腻的样子不能忍受哈哈,只要坚持半个月就奖励自己一顿大餐,就这样循序渐进,最后慢慢适应了下来。到现在已经坚持了5年多,不练反而不适应。

其实学习也是一样,在养成习惯之后,就不可能荒废停滞了,没有学习反而会心慌,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也会受益良多。

在去年十一假期的8天时间,那时候课程还没结束,先总结整理了上课期间的作品,孤独的待了8天输出作品哈哈,但是异常的高效,花了7天就完全整理完了,在国庆节后,下班挤时间用了2周就完全的整理完了作品集。

在这里给大家看看之前大学时期自学的渣作吧,可能发现之前的一些作品甚至连最基本的规范也没有遵循,有很多细节上的问题就更多了。

作品集在站酷和UI中国发布后也有一丢丢不错的结果,站酷获得了2火,至今有了15万浏览量。
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去看看
站酷:https://www.zcool.com.cn/u/16262884

课程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结束,校招公司的组长告诉我,3年才能入一行的大门,前3年都在打基础的路上摸爬滚打。进去梦寐以求的公司之后,大家都很优秀,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不掉队,跟紧大家的步伐。
抖音B站等这些平台占据了我们大量碎片化的时间,其实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也会很有成效。比如我每天会上下班通勤的路上看各种设计公众号,看见有用的文章就收藏起来。学习各种干货,不但能拓展视野、学习知识,还能学习大神们复盘总结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

最后希望大家保持对未来的期待,坚定内心做正确的选择,勿忘初心,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起加油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