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aPaaS平台项目总结」

北京/设计爱好者/4年前/20139浏览
从0到1「aPaaS平台项目总结」
奇怪花

本文复盘toB/toG项目,文字可能较多,重要文字蓝色表示,共同学习

从项目立项到一期项目结束,总结复盘一年半从0到1的aPaaS平台

文章太长容易造成读者感官体验不佳,为此删减项目细节,尽可能突出重点分析

B端产品和C端产品的思考模式存在差异,有时不受体验的好坏决定数据,更多时候靠公司本身提供的服务和资源

设计初:

了解aPaaS的原则和特性,制定产品方向,规划产品的“广度”,在项目立项阶段,首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同时要想清楚“不做这个产品会怎么样”、“风险和结果”

市面上的PaaS平台不多,调研工作也应该更为精准,正如那句“设计B端产品就像在迷雾中建造桥梁”

目标:

整个调研过程要明确目标 

例如准备调研问题的目标是获得用户信息,了解用户喜好,区分用户群体(在toB产品中,用户群体区分不明显),收集分析用户旅程和用户情绪,帮助实现用户价值

用户研究:

考虑的要素还有问卷人的书写习惯、访谈习惯、访谈空间、一对一还是一对多、访谈内容过多造成的疲劳程度,主观客观问题分开问

拿到访谈后区分受众群体和性别、各年龄段的差异程度,不同职责岗位同事的看法

分析得出用户画像、原系统的用户旅程、需要的模糊且必要的功能清单(方便后续进一步访谈)和设计风格初步认定

考虑点:

前期调研中首先需要明确数据库格式,数据体量、用户体量、是否实时响应、存在的计算逻辑、是否需要移动端、审计方面的合法合规性、是否有例如订单系统

与之对应的需要注意很多细节:布局服务器数量、对方需要输出的数据库词典、私有部署or某云服务器、移动端(H5、小程序、苹果商店)、财务人员审核、字段不能存在违规功能导致不能作为上报依据、申请等保三级资质、发票系统等等

用户研究:

用户访谈后会拿到一个雏形化的用户研究报告,包括用户习惯和用户偏好

通过得到用户信息也可分析出受众群体的简要工作流程

用户旅程图我一般不去绘制,而是整合信息,其做用近乎相同,且很多信息需要访谈后出具产品风格评审,功能清单评审

为后面的二次三次访谈做准备

需求和痛点对应的功能点输出具体功能模块,方向制定好再去打磨体验,例如「基础表单模块」

评审对应:合法合规、技术实现

产品层对应的功能:功能方向、功能分类、功能延展

交互对应:使用习惯、操作路径

文档输出:

文档目录区分大的功能板块,标注清版本,给研发和测试的同学提供便利,也为自己日后检查便利

本人习惯将分类功能按表格展示,具体格式也可以和研发和测试的同学沟通,保证畅通即可

大厂在复杂的交互流程中有专门的交互动效设计狮进行梳理

页面布局:

在做页面布局时可以,可以拿出往期的竞品调研(竞品调研要实时同步

分析界面布局原则,多大体量的平台出于什么原因才有了布局样式,同时遵循易操空间控范围交互原则

配色也是在设计过程中,汲取用户喜好、逐步更新后敲定的结果(后期产品还会有皮肤布局

个人工作初大部分从事C端的产品交互以及视觉设计工作

前者为MVP版本时期风格,风格偏C端,而后在复盘业务流程下沉积累了更多的体验和建议,最终输出更简洁易用的操作界面

改版视觉:

借用用户调研得出的结果,套用在界面设计,

例如:受年龄段影响,字号不能低于12号字,以最常用的显示器大小作为设计标准,延展适配原则,根据使用习惯布局填报方式

根据数据体量设计表单样式,报表上报平台的格式规范等

交互设计

大量的功能架构稳定后,产品设计可以偏向规范整理交互设计原则

例如:弹窗反馈一致性、关键位置重复询问用户意见、hover交互反馈、下击反馈、视觉意义统一、功能名称统一易懂、配置端属性样式分类

表单作为本产品的核心功能,优先级应为最高

因此在表单设计的理念应更加统一、可延展可适配性强、新增功能相互关联性强、不出现相互冲突

总结产品的设计历程可以帮助自身发觉每个步骤的相关性,不同工作流程间的协作关系,总结出现的问题

整理和归档文档、分析归纳总结每个阶段文档书写格式问题,是否有提升

回顾最初设立的产品目标,解决的痛点是否偏移,是否实现产品价值,总结重大失误以及其原因


感谢观看!



642
Report
|
13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收藏夹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作品收藏夹
portfolio
portfolio
portfolio
portfolio
作品收藏夹
B端
B端
B端
B端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