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要知道的运营弹窗设计技巧

Recommanded by editor
南京/设计爱好者/4年前/1958浏览
你必须要知道的运营弹窗设计技巧Recommanded by editor

电商越来越注重运营活动,弹窗交互设计层面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如何将信息有效的传递给用户,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

当下互联网电商越来越注重运营活动,将营销渗透在了用户各个行为链路中,希望提升用户的活动感知,带来更高的转化。弹窗作为重要的活动引导方式,在给用户强提醒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干扰性。

弹窗交互设计层面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如何将信息有效的传递给用户,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刚好最近在项目中对弹窗设计有了一些感悟,总结起来分享给大家。


文章主要的内容包括:

  • 弹窗的内在交互和外在形式

  • 弹窗如何做好信息传递

  • 弹窗中的体验设计维度


01 运营弹窗的交互和展现


1、弹窗的内在交互


弹窗是一种优势和弊端都非常明显的交互形式。

1)优势

弹窗处于信息层级的最顶端,可以给用户最强的提醒。通过增加半透明遮罩,更是牢牢的吸引了用户视觉焦点。“模态形式”的弹窗要求用户必须作出回馈后,才能继续其他操作,强制性让用户根本无法忽略弹窗的存在。
同时弹窗相对于其他引导形式尺寸更大,能够承载更多的活动信息,有效的增强氛围。这些优点让弹窗深受运营同学的欢迎。

2)弊端

很多场景下,弹窗并不在用户的正常操作流程之中,会中断用户行为,增加用户的理解成本和行为成本。加之电商平台运营中时不时出现的夸大宣传,或者诱导性的表达,让用户对弹窗有了一定的戒备心理,不少用户看到弹窗的第一反应就是关闭。

因此弹窗设计必须要清晰的展现出活动的关键利益点,戳中用户需求点,引导用户参与活动。


2、弹窗的外在展现


弹窗设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上可以概括为面形和异形2大类。


undefined


1)面形弹窗


面形弹窗通过背景色将内容圈定在一个比较规整的区域中。为了烘托氛围,增强视觉冲击力,弹窗会采用各种可视化表现形态。常见的有红包、宝箱、礼盒等形式。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反而增加了弹窗的信息量,影响核心信息的传达。例如下图中的礼盒弹窗增加了各种细节,反而让主题信息不那么抢眼。


undefined


2)异形弹窗


异形弹窗摆脱了背景限制,元素分散在遮罩层上,视觉层级更明显。同时在深色遮罩上更容易增加特效,有利于突出核心内容。不过当弹窗内容较多时,会造成内容过于散碎。


因此在异形弹窗设计时,一方面要控制元素的数量,另一方面需要选用简单、规整的元素,避免造成用户视觉动线凌乱。


undefined


02 弹窗的信息传递


1、信息传递方式


运营弹窗的引导内容可以归为3类。


undefined


1)文案引导


文案信息作为弹窗核心,借助可视化的氛围,简单明了的传达活动内容。通常以大额红包、免费得为核心利益点。例如“最高抢XXXX元红包”、“最高赢XXXX元现金”,或者0元抢、无门槛券等。


简单的信息内容,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的思考成本,甚至行动按钮文案也简化为单字表达。


undefined


2)商品/券引导


这类弹窗更多的用于垂直电商,以具体商品折扣为核心卖点。通过价格、活动信息吸引用户进入活动会场,增加其他商品曝光和转化几率。因此弹窗的选品至关重要,必须能够激发出用户的购物需求。


undefined


3)融合引导


如果单纯的文案缺少卖点或者卖点不足,就需要利用商品更加直观的展示活动的价值点。例如多多买菜弹窗中通过商品直降信息,一方面唤醒用户购物需求,另一方面清晰的传达了活动折扣力度。


undefined


2、文案表达


在不同的场景下,文案的表达也不相同。当主动推送弹窗时,一般会采用陈述性语气,简洁有力的传达出活动主题和价值。而在用户退出时,通常会采用反问句,加重利益点的传递。


undefined


3、行动按钮


通常情况下为了激励用户参与活动,弹窗主动曝光时,只会保留一个行动按钮引导用户操作,而“关闭”按钮则被弱化,甚至不显示。


而在退出弹窗一般给出两个选项按钮,保证用户的选择权。不过拼多多在某些场景下,仍然只有一个行动按钮,更加强调对用户引导。


undefined


03 弹窗的体验设计


弹窗设计并不复杂,但是想要起到应有的效果,确实需要好好思考一番。我个人觉得弹窗体验维度可以分为3个层面。


undefined


1、注重链路匹配


理论上讲,任何页面都可以增加弹窗。但是由于弹窗的干扰性过强,为了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弹窗一般只会在首页、频道页和页面退出时出现。


undefined


1)首页弹窗


首页弹窗无疑是曝光率最高的,可以说是100%。但是首页作为流量集合和分发页面,必须要对弹窗进行一定的控制。只有重大的运营活动才可以在首页发布,例如无门槛券活动。


另一方面用户大都抱着一定的行为目的使用产品。如果刚一打开产品,就出现弹窗,被打断的感觉会更强,弹窗的关闭率相对也较高。因此首页弹窗内容需要与用户身份有足够强的关联性,例如新人转化、沉睡用户唤醒等关键节点。


undefined


2)频道页弹窗


大多数的主动弹窗会出现在频道页中,主要目的是活动曝光,激励转化。当然频道页的弹窗曝光率可能较低,覆盖的用户量也相对有限,需要其他引导方式配合,才能更好的吸引用户。例如首页Banner 曝光,频道icon 动效引导等等。


3)退出弹窗


退出弹窗更多的用于活动页面退出时。主要目标是信息的二次曝光,防止用户因为不了解页面内容影响转化。或者增加提示信息,引导用户再次访问。


undefined


2、增强信任感


为了吸引用户点击,弹窗中都会传递最大利益点,因此作为重要信息,各种大额或低价数字会被突出展示。然而套路多了,反而会增加用户的不信任感。


随着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的“百亿补贴”活动深入人心,强调活动总价值或许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undefined


另一方面弹窗信息需要准确表达,避免虚假宣传。


例如多多买菜推出的下单全额返,比较准确的表达了活动玩法。虽然是返券,而且单张券有最高金额限制,总的来说套路不深。


但是双11红包雨活动算是套路满满,弹窗显示获得了28元红包,进入页面后发现竟然是28个1元红包,瞬间感觉被严重欺骗了感情。


undefined


3、降低干扰性


1)系列式设计增加新鲜感


现在很多弹窗的策略是活动期间每天弹一次,用户点击后则不再弹出。所以弹窗可能会让用户烦不胜烦,看到后会立刻关闭掉。为了缓解用户的负面情绪,可以采用系列式弹窗设计。通过样式的变化,降低用户审美疲劳,吸引用户关注点击。


undefined


2)增加过渡缓冲干扰


为了减少弹窗的突兀,可以将弹窗内容进行包装,形成一个更有期待的过渡层,让用户更容易接受。例如某些场景下,拼多多增加了“礼包”形式作为中间层过渡,让弹窗不那么生硬的出现在用户面前。


undefined


3)融合动效增强吸引力


用户对动效类的形式接受度更高,因此可以在弹窗中融入动效,或者通过动效引出弹窗,从而减少弹窗的干扰性。当然这种形式更适用于重大的运营活动,毕竟设计成本较高。


undefined


4)定时关闭减少操作成本


部分场景下可以在弹窗中加入定时关闭功能,一方面可以增加活动紧迫性,激励用户领取,同时可以减少用户操作。例如用户主要在夜间观看直播,更多的是躺在床上观看,属于不愿意或不方便手动操作的场景,自动关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纯属个人猜测)。


undefined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弹窗形式深受各种诟病,除了以上总结的设计技巧,还需要注意弹出的频率、节点、客群的选择等等。总的来说,只有与用户关联度强,让用户看得懂的弹窗,才有可能激发用户的行为动机,带来更好的商业价值。
19
阅读原文
|
Report
|
58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LANHE工作总结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一大波可爱小动物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设计文章
作品收藏夹
Word
Word
Word
Word
作品收藏夹
营销
营销
营销
营销
作品收藏夹
技巧
技巧
技巧
技巧
作品收藏夹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