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要知道的运营弹窗设计技巧
电商越来越注重运营活动,弹窗交互设计层面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如何将信息有效的传递给用户,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
当下互联网电商越来越注重运营活动,将营销渗透在了用户各个行为链路中,希望提升用户的活动感知,带来更高的转化。弹窗作为重要的活动引导方式,在给用户强提醒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干扰性。
弹窗交互设计层面并不复杂,核心在于如何将信息有效的传递给用户,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刚好最近在项目中对弹窗设计有了一些感悟,总结起来分享给大家。
文章主要的内容包括:
|
01 运营弹窗的交互和展现
1、弹窗的内在交互
因此弹窗设计必须要清晰的展现出活动的关键利益点,戳中用户需求点,引导用户参与活动。
2、弹窗的外在展现
弹窗设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上可以概括为面形和异形2大类。

1)面形弹窗
面形弹窗通过背景色将内容圈定在一个比较规整的区域中。为了烘托氛围,增强视觉冲击力,弹窗会采用各种可视化表现形态。常见的有红包、宝箱、礼盒等形式。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反而增加了弹窗的信息量,影响核心信息的传达。例如下图中的礼盒弹窗增加了各种细节,反而让主题信息不那么抢眼。

2)异形弹窗
异形弹窗摆脱了背景限制,元素分散在遮罩层上,视觉层级更明显。同时在深色遮罩上更容易增加特效,有利于突出核心内容。不过当弹窗内容较多时,会造成内容过于散碎。
因此在异形弹窗设计时,一方面要控制元素的数量,另一方面需要选用简单、规整的元素,避免造成用户视觉动线凌乱。

02 弹窗的信息传递
1、信息传递方式
运营弹窗的引导内容可以归为3类。

1)文案引导
文案信息作为弹窗核心,借助可视化的氛围,简单明了的传达活动内容。通常以大额红包、免费得为核心利益点。例如“最高抢XXXX元红包”、“最高赢XXXX元现金”,或者0元抢、无门槛券等。
简单的信息内容,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的思考成本,甚至行动按钮文案也简化为单字表达。

2)商品/券引导
这类弹窗更多的用于垂直电商,以具体商品折扣为核心卖点。通过价格、活动信息吸引用户进入活动会场,增加其他商品曝光和转化几率。因此弹窗的选品至关重要,必须能够激发出用户的购物需求。

3)融合引导
如果单纯的文案缺少卖点或者卖点不足,就需要利用商品更加直观的展示活动的价值点。例如多多买菜弹窗中通过商品直降信息,一方面唤醒用户购物需求,另一方面清晰的传达了活动折扣力度。

2、文案表达

3、行动按钮
通常情况下为了激励用户参与活动,弹窗主动曝光时,只会保留一个行动按钮引导用户操作,而“关闭”按钮则被弱化,甚至不显示。
而在退出弹窗一般给出两个选项按钮,保证用户的选择权。不过拼多多在某些场景下,仍然只有一个行动按钮,更加强调对用户引导。

03 弹窗的体验设计
弹窗设计并不复杂,但是想要起到应有的效果,确实需要好好思考一番。我个人觉得弹窗体验维度可以分为3个层面。

1、注重链路匹配
理论上讲,任何页面都可以增加弹窗。但是由于弹窗的干扰性过强,为了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弹窗一般只会在首页、频道页和页面退出时出现。

1)首页弹窗
首页弹窗无疑是曝光率最高的,可以说是100%。但是首页作为流量集合和分发页面,必须要对弹窗进行一定的控制。只有重大的运营活动才可以在首页发布,例如无门槛券活动。
另一方面用户大都抱着一定的行为目的使用产品。如果刚一打开产品,就出现弹窗,被打断的感觉会更强,弹窗的关闭率相对也较高。因此首页弹窗内容需要与用户身份有足够强的关联性,例如新人转化、沉睡用户唤醒等关键节点。

2)频道页弹窗
大多数的主动弹窗会出现在频道页中,主要目的是活动曝光,激励转化。当然频道页的弹窗曝光率可能较低,覆盖的用户量也相对有限,需要其他引导方式配合,才能更好的吸引用户。例如首页Banner 曝光,频道icon 动效引导等等。
3)退出弹窗
退出弹窗更多的用于活动页面退出时。主要目标是信息的二次曝光,防止用户因为不了解页面内容影响转化。或者增加提示信息,引导用户再次访问。

2、增强信任感
为了吸引用户点击,弹窗中都会传递最大利益点,因此作为重要信息,各种大额或低价数字会被突出展示。然而套路多了,反而会增加用户的不信任感。
随着各大平台纷纷推出的“百亿补贴”活动深入人心,强调活动总价值或许更容易让用户接受。

另一方面弹窗信息需要准确表达,避免虚假宣传。
例如多多买菜推出的下单全额返,比较准确的表达了活动玩法。虽然是返券,而且单张券有最高金额限制,总的来说套路不深。
但是双11红包雨活动算是套路满满,弹窗显示获得了28元红包,进入页面后发现竟然是28个1元红包,瞬间感觉被严重欺骗了感情。

3、降低干扰性
1)系列式设计增加新鲜感
现在很多弹窗的策略是活动期间每天弹一次,用户点击后则不再弹出。所以弹窗可能会让用户烦不胜烦,看到后会立刻关闭掉。为了缓解用户的负面情绪,可以采用系列式弹窗设计。通过样式的变化,降低用户审美疲劳,吸引用户关注点击。

2)增加过渡缓冲干扰
为了减少弹窗的突兀,可以将弹窗内容进行包装,形成一个更有期待的过渡层,让用户更容易接受。例如某些场景下,拼多多增加了“礼包”形式作为中间层过渡,让弹窗不那么生硬的出现在用户面前。

3)融合动效增强吸引力
用户对动效类的形式接受度更高,因此可以在弹窗中融入动效,或者通过动效引出弹窗,从而减少弹窗的干扰性。当然这种形式更适用于重大的运营活动,毕竟设计成本较高。

4)定时关闭减少操作成本
部分场景下可以在弹窗中加入定时关闭功能,一方面可以增加活动紧迫性,激励用户领取,同时可以减少用户操作。例如用户主要在夜间观看直播,更多的是躺在床上观看,属于不愿意或不方便手动操作的场景,自动关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体验(纯属个人猜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