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的学生如何选购笔记本电脑?
经常有学生问我产品设计该这么选择电脑。尤其是马上又要618了,这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我在这里稍微的总结一下。

经常有学生问我产品设计该这么选择电脑。尤其是马上又要618了,这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挨个回答太麻烦了,我在这里稍微的总结一下。提前说明一下,买东西是个很主观的过程,每个人都受到自己的经验、需求、喜好等一系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所以我的回答仅供参考。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自己再开一帖说明便是。
以下的内容需要有一点点的硬件知识
完全不懂的硬件小白的话不建议阅读,或者先了解一下基础的硬件知识再看
▼

先上一个前提:
做产品设计的电脑,台式机会香很多。条件允许的话上台式机,不过台式机限制太多,不方便搬运功率也高,对学生群体不友好。所以我们此篇只讨论笔记本。
首先讲一下产品设计里面电脑的定位:
生产力!我们需要用电脑运行建模、渲染、排版软件等,并且往往这些建模渲染软件还是性能消耗大户,所以不要用其他职业方向的电脑需求做对比。
▼


建模方面: rhinoceros(包括自带的grasshopper参数化插件、tspline插件等)、 Cero(说proe可能听过的人会更多些)、soildworks、cinema4d(以下简称c4d)等。建模的话对于cpu的浮点运算能力会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本科期间不太会接触到较大的商业项目,所以cpu的运算能力可以不用很强,但是也不能太弱,不然就会造成所谓的卡顿(卡顿的原因有很多种,这里只是其中一种)。如果涉及到动力学模拟(grasshopper、c4d、realflow等)比如水流模拟、力学解算、布料模拟等,那基本就会榨干cpu的性能,这个时候我们只会希望cpu的性能越强越好。经常有人说现阶段cpu的性能已经够了,那是针对游戏或者说其他领域的,实际上,越是往后发展我们对于计算能力的需求越发欲壑难填。
▼

(使用realflow计算液体泼溅效果)
不过,性能走高的同时预算会急剧非线性上升,因此如果不是有比较明确的需求的话,选择相对来讲性能比较高的就可以了。如果有比较明确的需求,自己自然知道选择什么样的处理器,也就没必要看我在这儿啰嗦了。同时,一般的建模需求对显卡的要求不会特别高,所以常规的消费级显卡都是够用的,甚至单论大学本科期间的建模的核芯显卡都是勉强够用的,所以我以往推荐笔记本基本都比较少的考虑显卡性能(除非提问者对游戏有相应的需求)。不过时代变了,现在不一样了,我后面会讲到。
▼

(Rhino建模界面)
渲染方面: Keyshot(以下简称ks)、Octane(以下简称oc)、Vray、Maverick Studio(以下简称ms)。以前的时候,渲染器的数据计算主要以cpu为主,很多时候渲染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就取决于电脑的cpu性能。因此除非是用核心数目变太多的服务器,否则想要渲染一张质量比较不错的效果图,往往是不得不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的。按笔者在自己的普通四核或者八核电脑上的渲图经验,渲染一张能够用于提案或者展示的效果图(2k-4k分辨率)一般少说也要半个多小时起步。
▼

(常规笔记本电脑上使用keyshot渲染图片)
▼

(在128线程的服务器上渲染)
▼

(在128线程的服务器上使用keyshot渲染)
但是一切随着octane的到来逐渐开始发生改变。先是octane、ms等gpu渲染器异军突起,然后vray、ks等逐渐开始支持gpu渲染。gpu渲染极大的提高了渲染效率。如果把渲染比作做课题的话,cpu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教授,gpu就是任劳任怨的研究生(狗头),以往的渲染器都是cpu自己计算,虽然适应性好(啥课题都接得住),但是效率毕竟太低(老教授太少,一个cpu往往只有几个、十几个核心,但是现在的主流gpu随随便便几百上千个流处理器)。这个时候cpu集中处理关键性数据(老教授申请课题,分配任务),搭配gpu做渲染(搭配一堆研究生做具体试验、采样数据、打杂等)就成了效率最高的黄金组合了,渲染速度也因此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因此,这就能回答我上一段的问题了,以往我们对gpu没有多余的要求,但是现在,一个好的显卡会让渲染体验好太多。不过上面我提到的这些渲染器支持的显卡均是只支持Nvidia家的比较新的显卡,非独立显卡和AMD的显卡就不支持了。
▼

(使用octane渲染插件在c4d中进行效果图渲染)
▼

(使用keyshot的显卡加速渲染模式进行渲染)
▼

(配备NVIDIA显卡的笔记本上一般会有这样的贴纸)
平面方面: 工业设计可能会用到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这里我就只说ps吧,它估计是所有设计师绕不开的存在。
▼

ps随着版本的更迭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典型的特征——吃内存大户。而且目前的内存价格也比较便宜,所以我们对于内存千万别吝啬。8g是底线,16g才能保证比较痛快的玩耍。尤其是我们做方案的时候,往往是多个软件搭配使用,边调整模型边打开渲染器看效果,边在ps里对效果图做后期或者做排版,因此对于大内存的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

处理器(cpu): cpu我对amd不太了解,这里就只讲Intel家的,不知为何我更加倾向于Intel家的cpu。目前笔记本的cpu基本可以分为标准电压的(H、HQ结尾),低电压的(U、G结尾)以及超低电压的(Y结尾),同架构下CPU的能耗和性能的关系还是极为密切的,就像一个人每餐就喝一碗清粥,他的力气自然是大不到哪里去的,如果要雇人搬东西,相较之下我肯定更愿意选择一餐吃三碗饭还要加个猪肘子的大汉。低电压cpu更多的考虑了续航和发热,因此性能很难比较好的发挥出来。这里也不是一棒子打死所有的低电压处理器,只能大致的帮大家区分一下(相较之下,台式机的cpu因为供电和散热条件更加宽裕,因此往往同价格下性能更好,有这样的说法:台式机i5约等于笔记本i7,对此我也比较认同,但是这条我没有具体求证,所以看看就好) 综上,我们选择cpu的时候尽量选择标准电压cpu,除此之外,尽量选择比较新的代数的CPU,比如10、9、8代的酷睿系列。再往前7代6代就不要选了(不要光看是i7就以为很厉害)
▼

(低电压处理器)
▼

(标准电压处理器)
所以千万不要被i5 i7啥的蒙蔽了双眼,一定要看后面的代数和结尾的类型标示。或者你们可以自己网上搜索笔记本cpu性能天梯图。懒得细细研究的话这里划个安全框:
「I9-10980HK I9-8950HK I7-10850H I7-10750H I7-9750H I7-8850H I7-8750H I5-10400H I5-10300H I5-9400H」
精力有限,这里只罗列了一部分比较常见的,大的趋势上越靠前性能越好。
内存: 内存的话笔记本的diy空间比较小。先看后期能不能加内存条,如果不能加,那最开始最好一步到位。由于不是台式机,内存的频率、品牌之类的可选范围小了很多,很多时候都是看厂商怎么给,所以主要看大小就好了。拮据的话8g先用着,16g的话可以比较畅快的使用,土豪的话32g请随意,不过再往上走意义不大了。
▼

(随手截的京东上的笔记本内存条报价)
内存条的价格波动比较剧烈,如果预算比较严苛,也可以先买8G的笔记本内存条,等内存条降价的时候再加(尽量加同品牌同频率的),前提是笔记本有多余的插槽,一些设计比较激进的电脑可能并不会提供额外的插槽。
说的就是你,惠普OMEN
▼

(惠普omen,我除Macbook外最喜欢的电脑)
显卡(GPU): 正如我前面说到的,支持gpu渲染的渲染器一般都是只支持Nvidia的比较新的显卡,因此我们只能优先考虑nvidia的显卡,哪怕ATI性能更优更香甜也只能舍弃,还有核心显卡比如mx150、mx25、mx350等之类的显卡也无法支持gpu渲染。预算足够的话考虑rtx2060及更好的。因为现在keyshot以及不少渲染软件都开始支持显卡渲染,rtx2060开始的显卡有buff加成,渲染速度快十几倍,这个体验绝佳好。同样的,划个安全区:
RTX2080s RTX2070s RTX2060s RTX2080 RTX2070 RTX2060 GTX1080 GTX1660 GTX1650TI。
要注意的是如果习惯用octane渲染器,目前oc4以下的版本还不支持rtx系列显卡,而oc4虽然支持rtx显卡但是无法使用和谐版(这里不推荐和谐,有条件的话最好支持正版),所以根据需要自己权衡。
屏幕: 屏幕往往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但是对于设计专业来讲,屏幕的色彩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刚上大学那会儿,笔记本主流都是45%ntsc色域,分辨率1366*768的tn屏,可视角度差、颜色不准确,简直是受够了。在体验上明显的三个缺点就是,一个是色彩不准确,电脑上调出来是一个颜色,发到手机上或者在稍微专业一点的显示器上又是另一个颜色,蓝色能直接给你变成青色,,色彩的准确性对于设计方案来讲不言而喻;二个是色域不广,比如根本无法调出正红色,自己电脑上的rgb255,0,0显示出来却是暗红色,并且还不是校色能解决的,这是硬件问题;三是灰度不明显,渲染的时候简直欲哭无泪,比如渲染白色的产品,需要恰到好吃的控制灰色过度的层次,但是在劣质显示器上,白色就是糊作一团,黑色也是黑成一坨。所以选购电脑的时候注意分辨屏幕的色域和色准。一般如果电脑的屏幕比较好的话厂商会自信的标注比如100%srgb 99%argb 75%nts 100%p3色域等字样,这些是什么意思你们可以自行百度了解下。如果没有标,只是一味的强调性能,你们就得留个心眼了,可以到知乎、b站、贴吧上看看有没有屏幕相关的信息。
▼

(笔者的第一台电脑 联想m490)
▼

(笔者的第二台电脑 惠普OMEN )
乍一看两者的屏幕区别不大,我放张图你们就知道了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就是色域太低,色彩显示不准确带来的问题,图中是一模一样的页面,都是我的浏览器主页,但是色彩完全是两个色彩!如果用来渲染图片或者p图的话,就像是在用一个不准确的秤,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可想而知。
「分辨率」 分辨率的话1920*1080就可以了,低于这个不要。2k的分辨率也可以,但是太高就没太大必要了比如4k。Ps:我的小伙伴之前买了个没有独显,但是屏幕却是4k的笔记本(当时年少无知,考虑到他一般只用office,而且希望轻便续航时间长才给推荐的,哪想到后来他居然要玩极品飞车),后果就是稍微复杂一点的任务核心显卡就带不动,然后显示卡顿,让他主动调节到1080p或者2k吧,他又觉得明明是4k,干嘛自降身价,岂不是白买了。
「刷新率」 如果不是特别热衷游戏,完全不需要选择电竞屏幕,保持默认的60hz屏幕就可以了。相反过高的刷新率下,色彩不一定能做到像普通刷新率下的素质(此点知乎上看到的人云亦云,没有求证)。
▼

(京东上随手找的某热门笔记本的介绍)
▼

(京东上随手找的关于屏幕的介绍)
▼

(苹果imac pro的主页,这个色彩好到没话说(至少对于工业设计领域))
硬盘: 最好是选择带有固态硬盘(以下简称SSD),固态硬盘由于寻址时间极短,响应会比传统机械硬盘快很多,体验上的差别就是电脑开关机、打开大型专业软件、加载游戏地图数据以及文件的复制粘贴等会快很多,驴车换宝马的感觉,可以说是当前个人电脑上体验提升最大的部分了。(目前在售的电脑,基本都带SSD了,如果没有,大概率是坑,不建议买)。预算有限的话可以考虑128gb SSD+1tb HDD(机械硬盘),或者256gb SSD+1tb HDD这样的组合装。想体验好一点的话,可以选择512gb的纯ssd。不过个人经验来讲512gb还是有点不太够用,可以搭配使用网盘或移动硬盘。如果条件优渥预算充足的话,直接上1tb的ssd也未尝不可。
我大学的时候SSD开始流行,但是当时的电脑一般不会自带,所以我拆掉了原先的联想m490的光驱位,然后换成了一个128gb的SSD 。
▼

(跟着我真是辛苦它了)
另外,大家不要陷入了参数党的漩涡。除了比较坑的那些型号之外,大多数正经电脑还是满足一分钱一分货的。那些参数无法直接衡量的东西往往也很重要,譬如金属机身、良好的散热、充足稳定的io接口等。还有就是不要唯品牌论,很多人喜欢问我哪个牌子好,其实一个品牌下的不同系列,差距可能比捷安特和特斯拉的差距还要大。比如戴尔,游匣系列我就极为讨厌,但是alienware、xps却相当不错,华硕的塑料堡垒一言难尽,但是rog系列却是众多人眼中的白月光。
▼

(接口虽然不会影响性能,但是对使用体验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最后一条:看电脑性能有个很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看电源的功率!电源就像汽车的发动机,省油就别想着还能跑出布加迪的速度。电源低于65w的尽量不要考虑。一般120w及以上的,性能差不多才是合格了。因为一般性能强的配置,耗电怎么也不会太小的,如果功率又小,还吹自己性能多强多厉害,那看看就好了,可千万别信了。
▼

(京东上的某轻薄办公本配置详情页)
▼

(京东上的某高性能笔记本的电源适配器参数)
▼

(京东上的某热门游戏本配置详情页)
最最后一条,关于苹果电脑的选购,这个可以单独拿出来讲。苹果电脑坚持不用Nvidia的显卡,3d性能也是一言难尽。总的来说的话,如果你是平面工作者或者普通办公,苹果真的是完美、艺术、享受、awesome!(这里指的是性能达到要求的Mac,不包括MacBook air,Mac mini之类的,性能太弱鸡了发挥不出Mac的优势)。
如果你的工作涉及到三维的话(比如建模、渲染),真的就很令人绝望了,很不推荐苹果,3d性能是硬伤,优点和缺点一样明显。当然要是实在喜欢,也可以选择像笔者一样,一台Mac用于办公,一台台式机用于建模渲染,这样也能兼顾移动性和高性能。如果哪天苹果用上了 RTX显卡,那我以后就无脑推荐苹果了。
▼

(MBP2018+高性能台式机)
差不多就先讲这么多吧。如果还有想要进一步了解的部分可以留言,我刚好比较了解的话就有空了再写一篇。电脑于设计师就像刀剑之于古代的侠客,最后祝大家都能买到心仪的适合自己的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