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不可小觑的传播能量

上海/UX设计师/5年前/2213浏览
短视频-不可小觑的传播能量

一篇介绍短视频的文章,文章仅代表个人的一些见解,不足之处,还请评论区给予指正。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还是要说明一些,有人会问,作为设计师,为什么会写一篇很科普性质的文章。其实不然,正是因为我们作为设计师的身份,在实际的工作中都或多或少的接触到短视频相关的工作内容,无论是作为制作短视频类的应用还是直接制作短视频,都是要参与到短视频产业链中去。而且作为当下的设计师,UI也好,视觉也罢,单一的技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求,我们要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潮流,顺应市场的需求,不断加强提升自我的技能,只有如此才不会被轻易淘汰。就我自身而言,自大学从学之时便接触到影视相关的课程,从业后不仅制作了一些商业短视频,更是参与制作了一款短视频应用,且直到最近,也是在参与相关工作。

为了减缓大家阅读文字的枯燥,在文中进行了配图,那么这次我就从短视频一些知识开始与大家进行交流,文章仅代表个人的一些见解,不足之处,还请评论区给予指正。


一·浅谈短视频的过往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去做这些行为?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记录行为,记录平凡的人生和独特的自己。对于人群社交的出发点来说,在与熟悉的人群社交接触中不能带来更多的社交快感时,目光将转向更大的舞台。一个可以把自己展示给世界的梦,可以不用在台下为其他人点赞,可以在这里,做自己生活的另一面的!作为企业或是短视频团队来说,是一个快速与外界快速建立认知桥梁,从而达到团队或产品的曝光,利用这种曝光度进行商业变现。

近年来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短视频已然成为全民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而制作短视频应用的制作企业也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宠儿。

据相关资料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网民数量达到9亿多,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目前日视频播放量超过10亿次。这点我也深有感触,因为我和我的家人就是这7.73亿人中的一份子,我相信在读的各位中也有不少是这7.73亿分之一。随着移动短视频APP 和直播产业的发展,短视频用户规模将成倍扩展,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短视频的定义

什么是短视频,短视频是指以新媒体为传播渠道,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内容,短视频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新兴的又一种内容传播载体。


2·短视频与传统视频的对比

相较于传统视频,短视频行业主要存在四大特点:


a. 传播和生产碎片化

短视频由于其本身时长较短、内容相对完整、信息密度更大,恰恰能在碎片化的时间内给用户持续不断的刺激,契合大众碎片化娱乐和学习的需求。


b. 获取信息的成本低

对于内容消费者来说,短视频的形式相比图文耗费的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更低,人们利用闲暇的碎片时间就能看完一个短视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一本书读不进去,而刷短视频可以不间断的刷一下午,正是信息的呈现更加浅显,不用经过过多的大脑思考处理。


c. 传播速度快,社交属性强

短视频的互动性也是相当强,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个梗火了,就会有很多用户去模仿拍摄,并且经常有作者和用户在视频下方互动的情况,甚至一度能成为热点话题。短视频平台和自媒体平台是一样的,系统会根据你的视频内容经过算法计算,推送给相应的用户观看,或是推送类似的视频,完全不用担心流量问题。

d.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界限模糊

在短视频领域——「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句广告语其实并不夸张,如今的微博、快手、抖音已经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另一个主场——生活就是舞台。我们在观看的同时,也有可能转换身份成为制作者。


3·认知短视频的类型

a. 短纪录片

此类短视频一般由专业的短视频制作团队进行制作,其内容形式多数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内容制作精良,其成功的渠道运营优先开启了短视频变现的商业模式,被各大资本争相追逐。


b. 网红IP型

网红形象在互联网上具有较高的认知度,网红庞大的粉丝基数和用户粘性背后潜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c. 无主题恶搞型

以快手为代表,一些用户借助短视频风口在新媒体上输出搞笑内容,这类短视频虽然存在一定争议性,但是在碎片化传播的今天也为网民提供了不少娱乐谈资。


d. 情景短剧

团队制作内容大多偏向此类表现形式,该类视频短剧多以搞笑创意为主,在互联网上有非常广泛的传播。


e. 技能分享

随着短视频热度不断提高,技能分享类短视频也在在网络上有非常广泛的传播。


f. 街头采访型

街头采访也是目前短视频的热门表现形式之一,其制作流程简单,话题性强,深受都市年轻群体的喜爱。


g. 再剪辑

利用剪辑技巧和创意,或制作精美震撼,或搞笑鬼畜,有的加入解说、评论等元素。也是不少广告主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热潮植入新媒体原生广告的一种方式选择。


h. 品宣创意

品牌宣传创意视频,一般都会使用较为新颖的表现手法进行呈现,同时也给潮品营造一定的影响力。


i. 生活VLOG

这是最为简单的方法,平常没事的时候多出去活动活动,在街上碰到有什么好玩的事情,都可以用手机随时拍摄记录下来,自己后期在用视频编辑软件编辑一下都是可以直接上传的。


4·短视频平台的差异

从满足用户需求角度出发,短视频平台可分为三类:满足个人制作短视频需求的工具类、满足发现新鲜事物需求的资讯类和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的社区类。

a. 工具类短视频应用

秒拍、小影等。此类应用目前在国内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探索海外市场是较好的战略路线。以小影为例,它提供手机录制、逐帧剪辑、电影滤镜、字幕配音等功能,让非专业用户也能在手机上剪辑出专业的短视频作品。借助Facebook等社交媒体支持视频内容便捷分享的红利,小影迅速地获取了大量海外用户,目前小影并行三种变现方式:增值功能和服务变现、广告变现、内容&达人变现等。


b. 资讯类短视频应用

通常依托社交或资讯平台并为其提供短视频播放功能,微博、今日头条旗下的西瓜视频等。依托大流量平台,用户会被动地高频使用到这类内嵌的短视频支持功能。


c. 社区类短视频平台

以快手、抖音、美拍等为代表,此类短视频平台社交氛围浓厚,用户粘性较高。其中,快手作为典型代表之一,目前总注册用户逾7亿,日活用户超过1亿,UGC每日生产短视频超1000万条。除了定向推送视频信息流广告外,与游戏公司联合运营以及视频直播也是快手目前主要的变现方式。


5·我国短视频的发展

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a. 2013-2015年

以秒拍、小咖秀和美拍为起点,短视频平台逐渐进入公众视野,短视频这一传播形态开始被用户接受;


b. 2015-2017年

以快手/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应用开启大范围推广。


c. 2017年-至今

短视频垂直细分模式全面开启,短视频的覆盖范围急速扩张,影响力越来越大。



二·如何做出优质的短视频


1·优质短视频的必备元素

可能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两小时的电影直至看完才能略微领悟导演的意图,但是做短视频,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 

a. 内容丰富

往往丰富的内容更能带给观众带来收获感,人的天性是喜爱获取知识的,在一个短视频中看完一个完整性的故事,更受观众喜欢。也可以做成干货类的视频,干货类的视频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更能让观众感受到价值。


b. 戳中痛点

根据现实中的两者所能产生的矛盾进行演化,比如情侣、师生、婆媳、上下级等此类的关系,这种观众现实中也能接触,可以有效的进行角色带入。加上直戳痛点的文案,戳中痛点引起共鸣,自然容易火爆。还可以用小故事在主题上体现年轻群体的情感状态,比如使用北漂、异地恋等话题引发讨论,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不管短视频行业如何发展,戳中用户痛点和创意性才是引发用户共鸣的法宝。


c. 创意性好

在现在的时代,同质化内容泛滥,打开抖音全都是复制的模板,相信你也不愿意看这样的内容吧。于是,创意变成了一个视频能否火爆的关键因素,过年时火爆的《啥是佩奇》,就利用了完美的主题+神反转,让观众心甘情愿的为他买单。目前,短视频已经成为内容营销新渠道、新阵地,但短视频仍有进入空间,大量的用户和企业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

2·短视频的制作流程

其实短视频的制作流程与传统影片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化了很多,但是既然我们要输出优质的短视频,还是要遵循一下相对清晰的流程。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很多是品宣类的短视频,其他方向的较少,再一个,文章讲到这里了,也得来点够干的内容了。那么我就以制作此类的短视频为例,与大家进行探讨。

 

undefined

a. 项目定位

足够清晰的定位让我们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减少我们试错的成本。就像我们现在就要确定现在什么样,要输出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如何制作。不过要注意的是,创作的内容要对用户有价值,根据用户的需求,创作相应的内容。同时内容的选题也要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内容也更能让用户有亲和感。


b. 整体基调

短片应具有明确的主题感受,需要传达出大会的精神主旨。但在初期进行制作的时候,大多是摸不清要怎样统一一个基调的,其实可以参考很多优秀的相关案例,多点参考,收集再发散思维。


c. 剧本编写

一般都会寻找一个点线索串成一条故事线线才能有效的讲故事,当然这不是唯一的方式,但是前面说了,短暂的展示时间内没有多少机会让我们讲很酷炫的故事,线性的讲述才能让观众减少理解压力。当然如此一来,也难免让人觉得乏陈可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后期手段来进行弥补,使得故事更完整清晰,结构更完整紧密。


d. 分镜绘制

由文字转化成图像是一件很费脑力的事情了,为了达到最终呈现效果上的上乘品质,我们还是遵循这一转化过程。其实画面的呈现也不是拍脑袋就来的,如果要拍实景,我们得考虑镜头、人员站位等,如果是软件制作也得考虑合理转场,元素呈现这些。为了让每一个画面都很清晰,不至于在视频快要成型的时候还要调整,耽误了整个进度。


e. 实景拍摄

在拍摄时要注意画面要有一定的变化,不要一个焦距,一个姿势拍全程,要通过推镜头、拉镜头、跟镜头,横向运动的摇镜头等来使画面富有变化。例如定点人物拍摄时,要注意通过推镜头来进行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来实现画面的切换。那要是没预算,没成本,没想法,就当我我没说。


f. 动态制作

视频拍好后,还要进行后期剪辑制作,例如画面的切换、字幕、背景音乐、特效等。剪辑时要注意按自己的创作主题、思路和脚本进行制作,编辑过程中可加入转场特技、蒙太奇效果、多画面、画中画效果和画面调色等,但需注意特效不要过度,合理的特效是炫酷,但过多会给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话题岔开一下下,那要是纯软件做的品宣视频怎么处理呢?这里就要提到《2019携程设计语言升级视频》的制作了。纯动画形式的短视频在制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态元素的自然流畅,遵循真实规律。

遵循真实:遵循物体本身的真实运动规律。通过表现物体运动的节奏快慢和曲线使之更接近真实,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节奏。

自然流畅:强化动画设计中的运动弧线可以使动作更加自然流畅。自然界的运动都遵循弧线运动的规则。


j. 动态制作

剪辑素材的整理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把视频资源有效的进行分类,这样找起来效率会很高,思路也会很清晰。然后到剪视频的环节,主题、风格、背景音乐、大体的画面衔接过程,都需要在正式剪辑前进行构思,也就是说,要在脑子里想象自己视频最终的一个样子,这样剪辑才会更加得心应手。上图是我年初剪辑的视频源文件排列,也是要合理命名,并做好区分。用到一个好的剪辑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多数时候不需要专业的剪辑,我们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移动端的软件完成:VUE视频相机、剪映等,如果需要专业一些可以使用Adobe premiere来完成。


以上是一种较为按部就班的产出过程,毕竟这种还是向专业角度靠齐,其实如果我们有一个好的想法,完全可以不必拘泥于此,现在人人随身带着手机,只要你想拍,想好要拍的内容类型,就可以开始短视频的制作了。


三·短视频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1.改变了很多人对外界的认识

以前我们了解地理,都是通过图片、文字、纪录片等媒介,现在有了短视频产品,我们可以随时看到全国各的地理美景。


2.了解到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

通过抖音的使用便利性,社会底层的老百姓能分享到自己生活点点滴滴,与全国各地的人们讨论一些趣闻。而社会其他阶层也能通过抖音了解到各自生活状况,分享生活中开心、难过的事情。


3.了解到中国的年轻人的思想

在短视频产品里面,最活跃的人群当属年轻人们,他们敢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待事情更有自己的主见,不随波逐流。如果有公司要调查年轻一代的消费观,抖音这样平台千万别错过。


4.可以制造更多网红经济

短视频产品的兴起,带火了一波人、一处美景、一个城市、一家店等,这些都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收益。


5.了解国家时事

随着国家新闻机构进驻,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国家时事。


6.文娱新天地

在这里能了解到许多没听过的好歌,没看过的电视剧、电影。


7.展现新平台

能给一些有创作头脑但没有资源的人带来平台,让创作者们发布自己创作的短视频,展示自己的才华。


当然,短视频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像游戏一样会让人沉迷,视频内容也会有潜在风险的可能,国家和相关产品方都进行了相应的政策调整。总的来说,短视频弥补了其他新闻媒体、社交网络的缺点,相互补充,共同促进。


四·短视频的未来发展与前景


1.以智能移动终端和3/4G网络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流量资费的下降。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的年轻用户,为短视频平台带来可观的流量红利。


2.以大数据和智能算法为基础,短视频的精准分发被广泛应用。大数据的积累使得短视频平台能够更好地匹配视频和目标用户。


3.新技术、新应用推动了短视频内容制播向智能化发展。如智能化的剪辑应用可以实现剪辑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短视频的审核效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提供美颜、AR效果等拍摄功能。


目前,尽管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流量马太效应已经形成,平台和内容创作者的准入门槛都有了较大提升。但是随着渠道全面垂直化,平台和内容创作者仍能在未被占领的细分方向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在已经红海化的细分领域上找到新的蓝海机遇。此外,短视频行业仍然需要充分发掘用户数据价值,进一步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MCN作为内容创作者、平台、广告主三者之间的桥梁,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但是需要注意到国内的发展环境与国外不同,因此在经营策略上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不断调整。

未来,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农村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短视频仍然具有很乐观的增长前景。同时AR、VR、无人机拍摄、全景技术等短视频拍摄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也会给观众带来越来越好的视觉体验,进而有力地促进行业的发展。

undefined


44
Report
|
43
Share
相关推荐
如何流畅的完成动效交付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文章
业务中的动效思考与落地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文章
古月2020作品杂图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作品收藏夹
2019携程设计语言升级视频制作笔记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UI中国APP概念设计
Recommanded by editor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Heal丨概念网页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教程学习
作品收藏夹
UI-设计法
UI-设计法
UI-设计法
UI-设计法
作品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app设计
app设计
app设计
app设计
作品收藏夹
段视频
段视频
段视频
段视频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