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学完About Face4
本文大部分内容精选于《About Face4》
20天学完《About Face4》,加油!
UX设计的三个重叠关注点:形态、行为、内容。
交互设计的重点是行为设计,但也关注行为与形式、内容之间的关联。
世界上没有所谓客观的优秀用户界面。质量取决于环境:用户是什么人、在做什么、动机是什么。
设计互动系统的4个步骤:研究目标领域、理解用户及其需求、定义解决方案框架、丰满设计细节。
如果还有第五步,就是验证——测试解决方案对用户的效率

数字产品的设计过程
工业设计师维克多·帕帕奈克认为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秩序,做出有意义或直觉的努力。”简而言之,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活动。
·理解用户的期望、需求、动机和使用情境
·理解商业、技术以及行业的机会、需求和制约
·以上述知识为规划基础来创造产品,让产品的形式、内容、行为可用、易用,令人满意,无论经济还是技术上均切实可行
数字产品糟糕的原因:
1、重点错置:产品管理和开发团队工作重点错置(精于向市场推出和定位产品,但他们对产品设计过程的贡献同程仅限于一点需求列表,这些需求通常与用户的真正需求和期望关系不大,更多是为了追逐竞争、用任务列表管理IT资源)
2、无视产品的真实用户 :不了解哪些用户的基本需求能推动产品成功
3、利益冲突:开发团队既要设计又要打造用户体验时存在利益冲突
4、设计流程缺失:对客户需求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从而以此来驱动产品的终端体验。
规划并设计产品行为:
规划复杂的数字产品,尤其是直接与人交互的数字产品,需要专业的设计师前期大量的努力,如同规划与人交互的复杂物理结构,需要专业建筑师付出巨大努力一样。对于数字产品,做规划需要了解使用这些产品的用户如何生活和工作,所设计的产品的行为和形式能够支持和方便用户的这些行为。
现代产品开发三原则:功用性(capability)、可行性(viability)、称许性(desirability),这是由Doblin Group公司里的拉里·基利提出。
行为设计不仅是视觉组合和品牌规则,不仅是审美的选择,更要建立在对用户和认知原则的了解上。它需要了解用户从购买到使用完整过程中同产品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了解用户希望如何使用该产品、以什么样方式使用产品,以及使用产品的目的是什么。
行为设计能够反复进行分析和综合,通过恰当的设计行为,实现用户目标。

识别用户目标
只为了实现商业目标而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最终会失败。
当产品设计能够满足用户个人目标需要的时候,商业目标也会更有效的实现。
不好的数字产品共性的问题:1、让用户感觉自己很愚蠢 2、导致用户犯大错 3、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有效操作 4、无法带来愉悦的体验
1,目标vs任务和活动
目标不等于任务或活动,目标是对最终情况的预测,而任务和活动只是达成一个或者一组目标的中间步骤。
唐纳德·诺曼描述了一种层级结构——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活动理论
活动由任务构成,任务由动作组成,动作由操作组成。
目标驱动人们开展活动,理解目标可以帮助你理解用户的预期和渴望。
2,设计要满足情境中的目标
易于学习是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但事实上,设计目标依赖于具体的情境——用户是谁、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
优秀的设计让用户更有效率

实现模型和心理模型
1,实现模型
描述代码实现程序的细节
任何一个机器都会有一套机制来完成它的使命,其实就是用代码实现程序。比如手机里的手电筒是如何被打开的?背后的逻辑是编程人员在里面写了一大串的代码,然后代码去一一执行命令,才会完成此操作。
2,心理模型(概念模型)
人使用产品时,不需要了解复杂机制工作原理的所有细节,因此可创造出一种快捷的认知方式来解释复杂的机制,这种方式足以应付人们与产品的交互,但不一定能够反映产品实际的内部工作机制,所以人们的心理模型必然和实现模型不同。
这种模型是用户长期的经验所得,比如当一个用户进行密码登陆的时候,如果登不上去,那么用户的经验就会知道页面会有密码错误的提示。所以在构建用户心理模型的时候,需要着重去研究用户的习惯,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虽然实现模型较复杂,但操作越简单越好。
3,呈现模型
设计师选择如何向用户呈现程序的功能——设计师的呈现模型。
这个看字面意思应该理解的差不多了,呈现就是展现,即用视觉界面去展示。设计师如何选择向用户呈现程序的功能。唐纳德·诺曼称之为“设计师模型”。
设计师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努力让呈现模型尽可能的匹配用户的心理模型,因此设计师详细理解目标用户对软件的使用方法的看法非常关键。
呈现模型越趋近用户的心理模型,用户就会感到程序越容易使用和理解。
比如,输入密码登陆不上去,虽然用户的心理模型是明白密码输错了,但如果没有界面提示他,那么用户就会感觉到疑惑。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比如,美图秀秀的各种滤镜,以小图的形式展现,缩略图代表了各种想要的效果,这就是完全契合用户心理模型的设计。
呈现模型接近用户的心理模型,就能提供给用户一套认知框架,让用户更清楚的了解其目标和需求是如何实现的从而消除用户界面不必要的复杂度。


目标导向设计概论
1,消除隔阂
·作为产品定义的设计:设计在用户目标、业务需求和技术制约的基础上,提供了真正意义上的产品定义
·作为研究者的设计师:将设计师引入用户研究过程中,设计师会有同理心,能够体会他人所想的能力,恰当的用户研究要求直接、深入地了解用户,设计师提出解决方法之前,就需要设计师早早的沉浸在用户的世界中,为用户考虑。
·研究与蓝图之间:模型、需求和框架
2,设计过程概述
目标导向的设计方法综合了各方面的技术:人种学研究、利益相关者访谈、市场研究、详细用户模型、基于场景的设计,以及一组核心的交互设计原则和模式。
六个阶段:研究、建模、定义需求、定义框架、提炼和支持
遵循的五个组成部分:理解、抽象、架构、呈现和细节

——————————————————————————————————————————————————
以上内容精选《About Face4》这本书,为什么会做这本书的一个知识精选,是因为我看了一下市面上大部分的交互设计课,几乎课件来源都是这本书,可谓是交互设计的一本神书,所以打算用20天把这本书看完,看完并不代表完全消化吸收,所以把自己的理解加上书里的内容进行整合,希望给同样在学习交互的你一点帮助,也当是加深自己的印象。
用户建模这块是一个很大的知识点,后期看完这本书我如果有空也会详细整理一份如何做用户建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