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合适自家的车舱交互体系

深圳/产品设计师/5年前/153浏览
探索合适自家的车舱交互体系

探索合适自家的车舱交互体系

1  目前车舱里交互是为了什么?

为了安全效率获得所需信息(车况信息,娱乐信息等等)
 1)要触达路径短。为了更便捷效率操控目标,触达到目标的路径一定要短,才能够持续提升交互效率及安全性。
2)要快速响应。可以减少车主的分心(时间)。
 3)要拒绝炫技。车主不会因动作识别功能很酷炫,就在开车过程中时不时点点头(嘿嘿,对甲方需求的抱怨例子)。
 4)要减少视觉占用。开车过程中,车主视线离开路面2-3秒以上,足以威胁安全。
要思考“最理想”就要观察车舱交互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怎样的逻辑,从中找到具有目标性的规律。
2  智能座舱交互方式发展过程
随着科技发展和车主的期望,车内外的信息和功能越来越多,作为HMI设计师的任务就是让车主减少注意力资源占用,减少驾驶分神,所以交互方式由此产生阶段性变化:
物理旋钮/按键——数字触屏——语音控制——多模态交互。
车内信息和功能随着越来越多,物理旋钮/按键的交互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内容的扩展,数字界面由此在车内出现。但是当网联化后,娱乐信息成为了车内一大内容,数字界面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了。界面层级导致操作效率的下降,而数字组件控件虽然解决了空间,成本,扩展迭代的问题,但是同时也缺失了物理旋钮/按键原本的触感反馈,易定位性及效率精细操作等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驾驶安全。

此刻语音的出现,可以有效的提高操作效率,减少车主视线移开路面的时长,提高了驾驶安全。那么语音交互就是最终的理想形态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功能不可见性/输入输出效率低/识别正确率/意图理解/勿扰性等等弊端导致语音交互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近几年多模态交互方式概念的提出并应用,试图改善这些问题。
3  智能座舱交互的未来
我个人觉得车舱交互的未来一定是多模态交互方式,从车辆、环境、驾驶员状态等全面的感知、融合、决策、交互。丰富多模的输入,语音作为主交互模式,其余模态作为辅助与增强作用。语音又是人工智能的先锋,也是最先落地的技术,当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以上讲的是目前阶段情况,而随着智能化,自动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车舱交互目标方向都为之动态变化。
智能化:随着技术,硬件和成本的发展,车里会越来越智能,智能化对交互方式影响是机器会增加担任主动输入的能力,所以随着车越来越智能化,车主在输入方面投入加少,效率更快。
自动化:随着自动驾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和普及,车主会逐渐释放注意力资源和手眼,可以更多投入车舱更多的娱乐操作当中。也会导致在输入输出反馈中更好利用视觉反馈。
电子化:去掉实体控件,科技感,简化内饰,降低成本,变成一种趋势。但是无论是触摸屏还是语音,都没有办法完美取代实体控件交互。然而,趋势仍然是站在触摸屏这边的。所以这也导致在车舱里交互的变化。
以上,根据智能化自动化与电子化发展,和目的与交互发展讲述,目的是把车舱交互阶段抽象归纳,从而得到方向性的规律:
如上图所示,我们把车舱交互阶段抽象归纳为3个阶段进程, 用户主动式交互---机器建议式交互---机器主动式交互,我们目前处于用户主动式交互到机器建议式交互到过渡期。而我们能推理出用户输入,机器输出/反馈和场景信息采集在这3个阶段进程里的曲线趋势如图所示,所以我们在规划未来的多模交互时,要增加对机器输出/反馈界面的重视,逐渐降低对用户输入的投入,重视场景信息采集,让机器承担更多主动输入输出的角色,从而真正解放用户的思考,达到自然交互的目的。

小结:所以我个人觉得最理想的车舱交互体系,要在这3个车舱交互发展阶段有所不同。
要想踏踏实实落地,还有几个问题要思考:
1,都有哪些常见的车舱交互方式?
 2,影响交互方式选择的因素都有哪些?
3,如何考虑把交互方式合理布置在整车当中?
那么我们先把交互方式按操作步骤分类:车主输入,机器输出/反馈,场景主动采集。然后把常用的交互方式分别与作用步骤做成表格。如下:

undefined


因为条件关系,里面打的分数我按个人主观打分,只做参考。正常是需要团队内部打分,例如专家评分步骤那样,该表格也可以作为当下车型交互体系的检验所用。
影响交互方式选择的因素除了以上的固有属性外,交互的交互步骤以及量产性因素的考虑,比如成本、稳定性、反应速度、准确度等。
该表由技术人员进行评估,评估不一定是5分制,比如成本,直接写价格即可。
通过上面的几个表格,使用科学的评分标准,就会得出当下情况或者弊端,由此去改善问题,得出现阶段团队认为的最理想的车舱交互体系方向靠近。
例如触屏操作的效率低,反馈效果也低,我们就可以深入探索原因,前面已经说了界面层级导致操作效率的下降,而数字组件控件虽然解决了空间,成本,扩展迭代的问题,但是同时也缺失了物理旋钮/按键原本的触感反馈、易定位性及效率精细操作等优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驾驶安全。

那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在设计解决这个问题?
Already patented by ThoughtWorks in 2019

重新把组件控件往更合适驾驶场景设计, 目标是让车主减少对视觉操作反馈的依赖,增强听觉和触觉的反馈,也往更好的操作舒适方向改动。
第3个问题,如何考虑把交互方式合理布置在整车当中,主要有4个方向去综合考虑: 触达路径短,减少视角资源占用,成本,空间占用合理。
总结:前文已经分了3个阶段:用户主动式交互,机器建议式交互,机器主动式交互。再结合上方的表格评分办法,可以综合设计出一套符合阶段性的,符合自身情况(品牌定位)的交互体系,毕竟不是所有车都是特斯拉。


以下是YY脑洞部分。
倘若把一些实际落地门槛不考虑,单纯说我个人觉得最理想的车舱交互体系的话,那么就是终极阶段,车主无需输入,全靠机器获取车主意图,而给出对应操作。或者稍微靠谱点,极度减少车主输入,例如戴一个发条(就好像疯狂的外星人头上的带子)。
这玩意用来获取车主的意识,例如一个开关是在屏幕3层里,那么获取到车主需要的这一个控件,立马调出这一个页面,让触达路径大大减少。又倘若屏幕技术再度突破,能随意凸起,那么配合意识带子,屏幕能马上凸起车主所需要的控件,因为凸起,还秉承了物理按钮的触感反馈优点。而这个意识带子配合语音输入,还有3维空间方向识别(识别眼神或者手指的指向物),还有机器场景主动收集等综合多模态输入,构建完美的车舱交互体系,我希望能看到这一天,哈哈。


3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3D扫描仪套系Seal Lit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智界R7 · ZENO x 移动悦享舱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问童子一马当先系列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