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家底!!!B端系统设计全方位指南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UI设计师/5年前/30683浏览
掏空家底!!!B端系统设计全方位指南Recommanded by editor
MR小六

分享下自己在做B端后台的一些总结和思考,欢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前言


B 端的产品和需求在近两年呈井喷的趋势,对于 B 端界面的视觉和交互要求也与日俱增。掌握 B 端的设计,是今天 UI 设计师的必要条件,也可以增加我们的求职广度和职业竞争力。在这分享下自己在做B端后台的一些总结和思考,欢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


重点概览


什么是 B端产品?

B端和C端的区别

B端产品该如何设计?(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

总结


什么是B端产品?


B端产品也叫2B(to Business)产品,使用对象一般为企业客户或组织。B端产品帮助企业或组织通过协同办公,解决某类管理问题,承担着为企业或组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控制风险从而提高企业收入,减少企业内部损耗的重要职责。B端产品的工作是合理实现企业需求,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并提升市场价值。在国内互联网语境中,B 端产品的狭义解释也基本可以和面向企业的 “网页程序” 等同,用更接地气的称呼可以叫“管理平台“、”管理端“。


B端产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支撑前台产品的,一种是管理各种资源的,前者就是我们熟悉的后台产品,后者就是给各个企业服务,提高各个企业工作效率的B端产品。


支撑前台产品的:

C端产品线的后台产品(比如我们常用的淘宝、微信、饿了么、美团这种C端产品,他都需要有个后台进行各种前端信息的管理。)

平台级工具产品(比如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对用户和文章的数据实时统计,可编辑文章,回复消息等)


管理各种资源的:

OA办公系统(OA 系统是通过程序的形式使办公流程自动化的解决方案)

CRM系统 (CRM 是企业专门用来管理客户的工具)

SaaS系统(SAAS 通常它指第三方提供给企业的线上软件服务,它既可以包含前面几种服务类型,也可以是一些更细化的需求。)

ERP系统(ERP 是对企业所拥有、调动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

WMS系统(WMS是仓库管理系统的缩写,通过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和虚仓管理等功能,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管理系统)

TMS系统(TMS是运输管理系统能够对物流公司的所有车辆进行实时跟踪(结合GPS系统),保持信息流和物流的畅通。)

呼叫中心客服系统

FMS财务管理系统


B端和C端的区别


从定义上:

B端:To B 就是 To business,面向企业或者特定用户群体的企业级别产品;

C端:To C 就是 To customer,产品面向普通大众消费者。


从用户群体上:

B端:产品一般是多种角色,有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B端往往是基于公司层面多人对某一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整体评估。

C端:用户群体较单一,或者是专注于某一领域群体,可根据性别,职业或行为偏好等关键属性进行分类。


业务场景:

B端:业务场景多、逻辑复杂,根据每个人角色需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C端:业务场景较单一,或者专注于某个垂直的使用场景。


用户的诉求:

B端: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注重安全和稳定

C端:重视人性和用户体验


盈利模式:

B端: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和用户群体。

C端:大部门C端产品都是使用免费,以此吸引用户使用,等积累到一定数量数量需要探索变现的路径,或者寻找其他变现的路径。


B端产品该如何设计?


了解了B端和C端的区别,B端产品的实用性大于美观性,能切实解决问题、配置资源的B端产品才是一个好的B端产品。在设计上对于操作和展示内容无关的元素,越少越好。很多人刚开始接触B端,会热衷于以 C 端视觉标准进行设计,对于真实的使用体验来说显得过于冗余、炫技。那么在B端设计中该如何思考去设计呢?下面我以设计前、中、后的三个方向去阐述我在做B端设计中的一些思考。


设计前:


需求分析

1、分析产品的背景是什么,要做什么,要给用户怎样的视觉感?他的竞品状况是怎样的进行一些分析(一般b端的产品竞品是极少的),了解一些行业内的资料。

2、目标用户群有哪些?不同角色的用户有哪些具体的权限?(这里简要了解下大概的人群,没必要想c端产品那种那么明确)

3、设计的产品主要解决用户或者业务上的哪些具体痛点,复现分析下使用场景,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对产品本身和行业本身有一些基本的认知。



使用场景、硬件情况

1、了解用户的使用场景,可以有助于我们复现分析用户是如何使用我们设计的界面的。

2、用户的硬件情况,了解主流用户的屏幕分辨率是多少,根据主流分辨率做设计稿。现在PC主流的分辨率占比排名前三的是1920*1080、1366*768、1440*900,以1440来设计的话,向上适配或者向下适配误差会比较小。这里也不是必须,如果用户全部都是用小屏笔记本办公,在1920设计稿上做适配可能小屏幕上展示会出现滚动条,会比较拥挤。



梳理交互流程

拿到需求后切勿打开花瓣站酷一阵撸,一定要对需求进行梳理(有的公司有专门的交互设计来做)做B端产品最重要的是对业务的理解,在梳理过程中一定要跟产品随时沟通,产品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有哪些同类型的产品?和他们相比我们的产品有什么特色和特点?充分理解了业务再去做设计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绪版,定义风格:梳理完需求就可以定义设计风格了,在设计风格上尽量做到简洁,B端产品实用性大于美观性,减少不必要的装饰元素给用户操作上带来干扰。这里可以运用情绪版去定义设计风格,大概的流程就是,根据产品业务背景定义设计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去找参考图片定义设计风格,产品的主题色也可以根据情绪版来去定义。


设计中:

布局    布局上根据导航可分为以下三种:


水平导航布局:类似于普通网页的布局样式导航,顺应了从上至下的正常浏览 顺序,方便浏览信息;顶部宽度限制了导航的数量和文本长度。适用于导航较少,页面篇幅较长的产品。




垂直导航布局:可将导航栏固定在左侧,提高导航可见性,方便页面之间切换;顶部可放置常用工具,如搜索条、帮助按钮、通知按钮等。菜单栏还可以展开收起,适用于结构简单的产品。




混合导航布局:结合了水平导航和垂直导航的特点,层级可以扩展到二、三级菜单,且能够更加清晰的区分常用业务功能操作和辅助操作。适用于功能模块较多、较复杂的工具类型后台。




不同形态的布局,适配方式也不同。在做设计之前了解下适配的原理,避免在不同设备上出现视觉上的误差。水平导航布局,在适配方案中做法是对两边留白区域进行最小值的定义,当留白区域到达限定值之后再对中间的主内容区域进行动态缩放。如图:



垂直导航布局和混合型导航布局,在适配方案中常见的做法是将左边的导航栏固定,对右边的工作区域进行动态缩放。如图:



最后说一下布局上的栅格,栅格会使整体页面更加工整简洁,内容区域采用24栅格(并非固定数值,参照案例24栅格布局),就不一一叙述栅格的定义与运用了,大家可以参考下网上有好多关于栅格的文章,如图:



颜色

颜色上大致分为品牌色(可以结合业务属性)、功能色(比如红黄绿蓝灯成功、出错、失败、提醒、链接等。功能色的选取需要遵守用户对色彩的基本认知)、 中性色(如深灰中灰浅灰,文字部分应用居多,此外背景、边框、分割线、等场景中也非常常见) 其他色如统计图、数据可视化、多个标签的不同配色方案根据项目情况单独设定。



字体

在B端系统中优先使用系统默认的界面字体,常用中文字体有微软雅黑、苹方、思源黑体,英文字体有Arial、Helvetica 系统不同展示的字体也不相同。
字体大小常见的有12px、13px、14px、16px、20px、24px、30px等。



规范

一份好的规范能够让设计和开发更加高效的工作,并且能够指引一些设计的细节,通过对大小、颜色、边距等、呼吸感等一些细节点的标注,可以让新加入的设计师快速上手设计。一个项目会有多个设计师的参与,规范化的设计语言,避免因设计控件混乱而影响设计输出。好的设计规范还能统一在产品中不同页面的相同板块的样式问题,为开发组件库奠定基础。


如何建立一份规范呢?大概总结以下几点:

1、首先是要梳理产品中不同板块所出现的场景进程收集(收集产品所有出现过的场景进行整理)

2、其次是把收集完的板块归纳分类(不同的样式、状态等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3、最后就可以定义规范了。

定义好设计规范能大大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在同一个项目中也能更好的把控项目的视觉规范,帮助设计师复用及设计延展。


组件

B端产品的决策方是老板和管理层,在设计B端产品中往往也是大多数情况下会有接到比较紧急的需求的情况,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设计师更加去注重效率,提高产能。做东西时要有组件化思维,去总结分析页面模块中的一些共性,跟开发共同完成产品的组件库。

如果没有前端工程师,我们的设计组件库就是PNG。所以,在开工前,一定要和那个技术不错的前端工程师聊聊做设计组件库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好:选择什么样的前端框架。
如果组件库服务的是B端或者中后台系统,那其实有很多可参考的开源组件框架:Ant Design、ElemetUI、Layui等,注意不同的框架用到的前端技术不一样,兼容的浏览器版本也不一样,这要根据你们技术情况作选择。如果觉得开源框架的风格和你们的产品不统一,那就需要二次设计和开发封装。

下面是蚂蚁金服组件库,如图根据组件的功能特点做出了分类:通用、布局、导航、数据录入、数据展示、反馈、其他等。大家可以去官网查看,这里就不在一一做阐述了。



下面这个是饿了么的组件库:



推荐几个官方组件库:

1、饿了么官方组件库   https://element.eleme.cn/#/zh-CN/component/installation

2、蚂蚁金服官方组件库 https://ant.design/docs/spec/introduce-cn

3、layui 官方组件库  https://www.layui.com/admin/std/dist/views/

4、阿里官方组件库  https://fusion.design/component/doc/102

5、iviewui官方组件库 https://www.iviewui.com/components/menu


做之前大家一定要去多去查看这些大厂做的已成型的开源组件库,然后再结合工作业务特色做出自己公司特有的定制化组件库。有了组件库之后,再接到紧急需求,我们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去分析页面的构成,然后花费80%的时间去设计需求中20%的页面,剩下的通用型页面就可以直接用组件库堆出来了。


设计后:

设计走查

在完成设计后,要整体对设计页面进行走查。从信息层级、文字、图标、图片等方面进行多次设计验证与测试。

高质量设计交付

设计稿命名一定要清晰规范,现在好多切图标注的插件,一键生成切图标注。现在就没有必要单独整理切图标注了,但是设计稿在交付前切图的命名一定要在设计稿里整理清楚,规范命名方便开发查阅。
推荐几款比较常用的切图标注的插件:


1、蓝湖 https://lanhuapp.com/mac  

2、pxcook像素大厨 https://www.fancynode.com.cn/pxcook

3、Sketch Measure   https://oursketch.com/plugin/sketch-measure


设计追踪、校验

设计稿给到开发在设计过程中,要随时跟开发沟通。项目上线后要对线上效果进行实时UI校验,保证开发同学对设计稿的高度还原。还有就是对设计上线后的验证工作,用户使用和反馈是优化产品的重要途径,针对性的在一些主流的页面 模块按钮进行一些数据的埋点,统计下用户的点击状况,实时对数据进行一些跟进,为下次页面改版优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总结


不管B端还是C端,设计的价值在于通过视觉表现的方式去助力公司、助力产品实现用户的需求、帮助用户解决问题。B端产品相对而言,场景、功能、业务流程、信息架构要比C端更复杂,面对的异常情况也比较多,所以B端在设计风格上尽量做到简洁,B端产品实用性大于美观性,在每一个功能的设计都需要你去思考很多方面:用户易用、信息层级、未来扩展,你都要做出取舍,而对于每个模块都需要你思考、结合用户场景。所以想要做好B端设计,一定要去了解业务,了解用户需求。

以上是我在做B端设计中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不足之处欢迎随时沟通交流。

喜欢文章的朋友,感谢点赞支持 ❤️❤️❤️

508
阅读原文
|
Report
|
966
Share
相关推荐
B端
B端
B端
B端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数据可视化大屏案例实操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B端
B端
B端
B端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数据可视化-B端界面
数据可视化-B端界面
数据可视化-B端界面
数据可视化-B端界面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UI
1532
UI/UX设计
UI/UX设计
UI/UX设计
UI/UX设计
作品收藏夹
B端设计
B端设计
B端设计
B端设计
作品收藏夹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