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五要素和交互设计五大流程

Recommand
成都/产品设计师/5年前/3849浏览
交互设计五要素和交互设计五大流程Recommand
忻芸

交互设计师需要知道的交互设计之五要素和五大交互设计流程


一、什么是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又称为互动设计(Interaction Design),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形元素的设计与定义。交互设计在与定义产品(软件、移动设备、人造环境、服务、可穿戴设备及系统的组织结构等)在特定场景下反应方式相关的界面。通过对界面和行为进行交互设计,从而可以让使用者使用产品来完成目标,这就是交互设计的目的。


从用户角度来说,交互设计是一种如何让产品易用、有效而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交互设计还涉及多个学科,以及交互设计领域人员沟通。


二、交互设计五要素

交户设计是一种有目的和计划的创作行为,其设计的对象是行为。

交互设计的五个要素包括:用户、行为、目标、场景、媒介。


用户:产品立项后,确定产品定位,去了解用户,互联网产品可能存在很多种用户,一定要以目标用户的研究为主,如网易云音乐的用户可能有学生、工人、音乐发烧友等,但更多是针对目标用户群体,对音乐喜好程度高,但年龄偏小的用户。从不同渠道去收集目标用户的需求、筛选需求、确定需求优先级,确保需求真实性。


行为&目标: 使用产品时,不同用户可能有不同目标,一个用户也有可能有多个目标。 研究用户的目标是为了确定定需求,清楚产品要满足多少个目标。交互计师在根据不同的目标去设计相应的行为,错误的目标、繁琐的路径都会导致用户放弃产品。

媒介:可以理解为产品形态,产品用 APP、网页、公众号、微信小程序、H5、宣传页...,还是其他形式,这属于媒介。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特 点,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类型来选择适当的媒介,同时应该考虑到性价比。


场景: 场景是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用户使用产品时的场景非常复杂,可能在嘈杂的地秩里,也可能站在路边、躺在床上等等。大家熟悉的打车软件,一般都会有两个 端,一个乘客端,一个司机端,司机端的用户是正在开车的司机,而司机为了安全一般会把手机固定在车载架上,这个场景就是司机端 APP 所处的主要场景,那么设计 APP时就考虑到车内光线的问题,司机操作便捷性和全性等问题。



三、交互设计五大流程


1、发现用户需要,建立明确需求

发现用户需要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在用户反馈里收集到许多用户提出的想法,他们希望我们能提供帮助解决问题的产品;我们也可以主动去观察一些生活中的信息,为灵感的迸发做储备。


比如说网页的隐形加载机制项目,有不少用户跟我们反应说,他们有时因为网站的图片太多或太大,会导致网站页面加载慢,同时在加载的过程中页面显示都空白的,所以希望能提供一个专业的隐形加载机制功能,能够帮助他们有效的展示页面的显示情况。


确认了用户的这一需要,我们的产品同事就会组织立项,把用研和设计组的同事呼唤过来一起进行调研,确定我们的目标用户。


用研组会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尽可能多的去收集信息,交互设计师也会参与分析调研,组织会议帮助用研组完善信息,我们会采取一些有趣的方式,比如一堆人在一起头脑风暴,大家回忆各种相关的生活场景,然后把一些关键词记录下来。


这一步我们的目的是要知道:用户想要什么?

通过这些步骤我们提炼出一些最重要的功能需求,接着产品组会整理出需求文档,设计师就位。


2、提出设计方案

通过调研,我们得到了大量数据信息,并建立了明确的需求,下一步就是开始提设计方案。

这个阶段会做一些概念设计,类似于做实物产品时设计一个水杯,我会描述它说:我要设计一个旅行用的水杯,它能叠成一个小圆盘,喝水的时候只需要把小圆盘的圆心部分往下按,就能变成一个杯子。


互联网产品也是这样,需要赋予它一个概念,例如日程管理:这是一个专业的日程管理功能,通过使用它,我们可以有效的管理自己每天的日程和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会再错过每个重要的事项!


这些文字并不一定非是交互设计师所总结,但是交互设计师必须要做到对产品心里有数,明确我们要做什么。

同时需要进行的还有初稿设计,在这里我所谓的初稿,并不一定是严格要求中的交互原型,可以是用工具软件把主要的页面流程做出来,也可以手绘草图,只要能清晰表达设计构思的,什么样的方式都可以。


3、制作设计原型

制作设计原型,也就是常说的交互稿,区别于做设计方案时的初稿,这份交互稿我会尽可能细致的把流程和具体操作形式表达出来。


考虑到做交互是一个迭代过程,一般会在设计稿的首页为设计的产品做一份交互更新日志,记录下交互更新时间、版本名称、更新类型、更新内容、参考需求文档与交互负责人。


如下所示:

这份更新日志的意义在于:

1、更新时间:便于全程跟踪记录项目,掌握每个时间点。

2、版本名称:便于项目参与人员查找上一版本的交互稿。

3、更新类型:了解每次更新需求的性质。

4、更新内容:清晰呈现每一次更新的内容,并提供一个直接去到更新页面的链接,这样在进行迭代时我们的伙伴不用一页页去寻找更新点。

5、参考需求文档:便于项目参与人员查找对应的需求文档。

6、交互负责人:记录每次迭代的交互负责人,并能方便工作交接。


交互稿的制作过程,一般是要先做原型的,像一些视觉比较成熟且相对稳定的产品,会偏向做高保真模型,我们会整理一个控件库,这样能提高制作效率;做一个全新项目时,黑白稿线稿都是可用的方式,如果交互设计师能对大概的视觉效果有把握,也能做得精致些,同时,也要保证页面的合理性。


4、制作交互设计说明

之所以把这部分内容提出来单独写一段,是因为之前和很多做交互的朋友讨论过该怎样做好交互说明,大家各有看法,很难找到这部分工作的衡量标准。


交互说明书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也许只会占用小部分工作量,但是作用不小,它能帮助我们减少沟通成本,辅助交互稿描述设计理念,表达交互流程,更细致的展现我们的设计。


与做设计稿不同,交互说明这部分工作,需要我们更多了解它说明的对象,即产品经理、视觉设计师、开发人员的需求,从而达到真正的“辅助”效果,而不是盲目凭自己主观去长篇大论,否则我们要为此花费时间,而且这部分工作只能沉积为一堆我们自己欣赏毫无意义的文字。


为此我曾与合作过的各组同事进行沟通,提炼出一些他们对交互说明的需求,不求全面,但求能说明一些问题。


(1)、交互说明最好是图文并茂(all)

其主要作用就是便于阅读和理解。


(2)、页面跳转的说明(产品&程序)

页面跳转是涉及多个页面关系的操作,产品人员在看交互稿时,会更多去关注多个目的性的任务操作流程,而对页面跳转的记忆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页面跳转说明。


(3)、交互说明能否考虑与产品需求文档结合(产品)

开发文档会涉及产品概念、技术方案、业务执行角色等内容,和交互设计稿有着紧密关联,所以,交互说明书与开发文档是可以相互做补充,整理成一份文档,这样也能避免工作内容重复。


(4)、对交互稿中不明显的交互动作或隐藏的设置项作说明(产品&视觉&页面构架)

细节和动作需要描述清楚,比如说鼠标focus、click的动作,或click后是loading还是跳转,这些平时都是开会上讨论,但是参与项目的人员不一定都能记住,所以会需要在交互说明书里做说明,并需要考虑到页面构架组需要预留适应变化的结构。


(5)、产品风格定位(视觉)

商务风?休闲风?视觉需要一个准确的产品风格定位。这部分工作不一定是由交互人员来确定,但在产品孕育阶段中,设计稿讨论以及不定时更新的数据调查,会使得产品风格定位渐渐明确,视觉的同事更多是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这就需要交互人员将这些信息在交互说明中记录下来,以辅助视觉完成。


(6)、极限状态(前端)

比如一个列表最长和最短显示。


(7)、异常/出错情况说明(程序)

这一点在交互稿制作和与产品沟通过程中容易被忽略。

有的设计师会疑惑:为什么我做的设计说明书会没人看?我写的很详细了,但是他们还是会问我一堆设计的问题!甚至,问我为什么要做这个文档?


在这些情况面前,设计师应该做些思考,我们所制作的这份说明是否真正解决问题了呢?

一些基本的逻辑判断和文字内容,产品人员已在需求文档中列出且在交互稿中已清晰呈现,例如原型中完整呈现的设置内容,或一个单选复选关系,这些内容我们再花时间去大篇描述,并无太大意义。


我们可以在交互原型上注释,在图上写说明,或者是在和项目组发邮件时写为邮件内容,当然也可以是word文档,PPT…

总之,我们要做到的是真正解决问题,让交互说明书成为帮助项目中各组成员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辅助理解设计内容从而达到提高项目效率的工具。


5、用户测试与评估

产品基本功能实现后,我们会做用户测试,设计是很主观的,并且会受各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的产品难免会存在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通过招募用户来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能收集到一些使用场景中发现问题的反馈,并把这些整理成优化点,完善我们的产品。


同时交互设计师也要多用自己的产品,保证上线内容与设计保持一致。

这就是我对自己交互工作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描述,我的感觉是,这是一份很有意思的工作,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个用户,我会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也自然而然的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寻求方法中得到一定的积累。


然而,这也确实是一份很需要花心思的工作,设计方式自由,但是设计内容需严谨,疏忽了一个问题,就有可能为产品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失去用户的青睐。要让我们的产品保持良性发展,就要求设计师们不断探索优秀的设计方法。


39
Report
|
104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喵果铺子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平台
平台
平台
平台
作品收藏夹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
作品收藏夹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方法论
作品收藏夹
UI原则
UI原则
UI原则
UI原则
作品收藏夹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作品收藏夹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集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