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应该怎么做

Recommand
上海/学生/5年前/1867浏览
问卷调查应该怎么做Recommand

记录学习的点滴,总结工作方法,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文章不尽之处,敬请批评指正,部分案例摘自网络,侵删!

用问卷调查来做用户调研具有操作方便、调查面广、分析方便、成本低、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但是,同时也存在调查深度不足,质量不受控制等缺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做出一份优秀的问卷调查从而获取到我们想要的信息呢?

适用于:调查用户的使用目的、态度和观点

不适合:探索用户新的、模糊的需求

一、准备工作

问卷调查并不是一开始就可以直接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不好,就会导致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用户真正想表达的,甚至偏离了问卷设计的初衷。用这样的结论做出的产品也不可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明确调查目的。

明确此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什么去做的这次问卷。你后面所有问题的设置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比如说,这次的目的是增加客户的粘性、改善用户体验、还是一个新产品用户的意愿强度等。如果目的不明确或者有偏差,就会导致我们后面做的工作都是无用功,甚至有可能与实际情况相反。

2、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对象能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调查对象就是我们的目标人群。你的问卷是针对某一特定的人群,而不是所有人。不使用你产品的人,对你的问卷根本不感冒,不填还好,填写了还会影响你的调研结果。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用过,填写的问卷也只是乱填的。

确定了目标人群能帮助确定投放渠道。每一类人群都有他们经常出没的场所。我们知道了他们活动的场所就能将问卷精准投放给他们。比如我们做一个针对中小学的教育产品,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线下的学校门口、游乐场等地方。线上可以选择班级群、学生群体的论坛、贴吧等地方

确定目标人群能帮助我们设计符合用户特性的问题。比如,针对中小学在线教育类产品的目标人群是中小学生,那么我们后面的工作都要围绕这类人群进行。要考虑学生群体的认知水平,设计的问题要更加明确。例如,在设计使用频率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会使用“经常”、“偶尔”等来作为选项。但是,对于中小学生,我们就需要将问题设计成下面这样。

3、确定投放渠道

投放渠道在上面已经说过了,在此不再赘述。

4、预计回收问卷数量

预计多少份问卷才具有普遍性,结论更真实有效。当问卷填写数量达到之后,我们就可以暂停回收了。

二、问卷设计

通过前期的一些列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问卷设计阶段了。问卷的设计决定能否达到我们调查的目的,因此对于问题和答案的设计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

1、问题的四个维度:

用户行为:刻画用户的行为习惯和表现。包括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产品、使用产品的频率是多少、最常用的产品功能、有没有使用过竞品,一般特指客观发生的行为,用户不需要过多思考就可以作答;

用户态度:用于探究用户的想法和信念。包括对产品是否满意、对产品最大的意见、最希望产品增加什么功能等问题,一般以半封闭和开放性题目为主

用户背景:可用于构建产品的用户画像。包括性别、地区、收入、职业、手机系统等。

用户意见:征求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搜集用户反馈。

2、设计问题的思路

(1)分解目的

知道目的和人群后,根据目标分解影响因素,对影响因子进行层层梳理,整个工作流程的脉络就会很清晰地展现在你面前。之后的问卷问题就可以围绕分解出来的影响因子来设计。以一个为了增加客户粘性的例子。

 

 

(2)5W2H提问法

步骤为从原因(Why)、事件(What)、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怎么做(How)、有多少(How much)这七个方面,围绕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提问,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的线索。这个方法类似于有束口的头脑风暴,从而可以避免问题的遗漏。

 

(3)竞品调研问卷和行业研究报告参考法

关注竞品的信息发布渠道,比如App、公众号或网站,就可以窥探其问卷调研的设计思路,既然是竞品,那在用户重合度、用户使用场景、用户亟待解决的问题上难免有不少相似之处,那些看上去很厉害的问题设计,拿过来用就是了。

另外要学会利用互联网的免费资源,这里特指各种行业研究报告,我经常登录的有艾瑞网、极光大数据和猎豹大数据,其中艾瑞网的行业报告数量最多、更新最快、而且基本都是免费。通过阅读这些行业资料,找到现有市场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并结合自家产品向用户发问。如果后期经过推动,真的能产出一套解决方案,再由此及彼影响到整个行业,你说牛不牛?

3、题目设计需要注意的细节

(1)题干要简洁、明确:

问题:请问您使用什么牌子的洗发水?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是所有用过的都需要写吗?

改为:最近一个月,你使用过什么牌子的洗发水?

(2)态度中立,无诱导性

问题:大家都觉得××APP很好,你觉得呢?

这种问法用户会迎合出题者,认为出题者希望他选愿意。大家都觉得好,那我是不是也应该选好?

改为:结合你的使用感受,你觉得××APP如何?请在下方写下你的想法。

(3)不要脱离场景问需求

问题:如果××APP有什么功能,你会使用吗?

相信80%的用户都会选会,等你上线之后,却发现几乎没有人用。

(4)避免否定问题

下列哪些特征是您不感兴趣的?( 错 )

下列哪些特征是您感兴趣的?( 对 )

5)避免极端化

您每次上网都会浏览XXX APP吗?( 错 )

你多长时间访问一次去XXX APP?( 对 )

4、选项设置需要注意的细节

(1)选项互斥:各个选项不存在包含关系。

【例】您平时上网较常浏览的内容为?

· A.产品经理

· B.产品运营

· C.交互设计

· D.用户运营

B选项与D选项存在着重叠 于是,删除D选项

(2)包含所有可能:

【例】当我们列举不出能想到的其他可能性时,可以用“其他”这个选项

 

(3)数据化代替主观性

 

用数字来代替“总是/经常/一般”这种模糊性词来表示频率要好得多。

(4)程度式前后须对称

 

三、问卷评审

当我们把问卷设计好了之后,先别急着投放出去。为了确定我们能够通过问卷调查没有偏离目标,用户在填写我们问卷的时候对所有问题都能理解以及问卷是否存在遗漏或者冗余等问题。而我们作为问卷的设计者很难看出其中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

问卷评审方法:调查与访谈结合

步骤为“先调查——后访谈(小范围预调研)——再调查”,先从产品的用户中挑选一组填写问卷,通过填写数据来检验问卷设计的合理性。然后选出代表性用户进行深入沟通,根据沟通结果有针对性地修改前期调查问卷,形成详尽调查问卷,接着再进行问卷的投放,以印证代表性用户的需求。

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思维固化”,难以考虑到其他问题。小范围预调研是打破思维固化的过程,可以把遗漏或者考虑不周的问题直接呈现在设计者面前。

四、投放问卷

将问卷投放到目标用户经常活动的场所,才能提高问卷填写的样本量和质量。

五、统计

我们利用在线问卷调查都具备自动统计和分析功能。常用的有问卷星和腾讯问卷

六、撰写报告

报告需要具有指导意义,重要的不是如何直白地把数据展现出来,而是数据背后的意义以及解决方法。聪明的人让自己的报告有利于观看人阅读。如果你的报告要发给老板看,最好不要用excel,要用PPT。excel数据详细,是你自己用来分析的。PPT则是用来呈现结果的。

用图表的形式展现此次调查的数据,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用调查的数据进行佐证,针对解决办法对应相关的业务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

 


8
Report
|
14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用研
用研
用研
用研
作品收藏夹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
作品收藏夹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
品牌设计
作品收藏夹
宣传海报怎么做
宣传海报怎么做
宣传海报怎么做
宣传海报怎么做
作品收藏夹
设计观点
设计观点
设计观点
设计观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