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实战|冬季冰雪题材拍摄10个建议技巧及思路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北京/摄影师/5年前/16535浏览
冰雪实战|冬季冰雪题材拍摄10个建议技巧及思路Homepage recommendation

【5000+文字,20张实拍案例作品】,认真读完,相信一定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摄影师武林

实战拍摄案例分析10技巧及思路

这十个技巧及思路,是我实践拍摄所得!

冬季是我外出拍摄最为频繁的季节,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拍摄季节!严寒将很多的嘈杂拒之门外,可以让我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自然。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冬季拍摄的技巧及思路,为你的拍摄提供参考!


1、以小见大

小时候看武侠剧,感叹于各种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特别是《太极宗师》......言归正传,后来在拍摄风光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的风光题材,特别是广角镜头,经常需要以小博大,与四两拨千斤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小博大的精髓就在于前景的利用上,很多宏大的场景,我们的肉眼视觉感受是宽广宏大的,当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拍出的画面效果感觉画面单一,甚至平淡没有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利用一些前景来烘托场景,让画面的空间感,有远近之别。


以下图为例,在禾木的观景台上,我不断的寻找可以利用的前景,发现一个可以利用的小雪蘑菇,小蘑菇虽然很小,因广角镜头的特性,配合镜头近距离拍摄,小雪蘑菇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比实际肉眼看到的要大一些,因为有了这个小(雪蘑菇)的存在,能更好的凸显整个禾木村落深处群山环抱之中的大,正因为有了雪蘑菇的存在,近景的雪蘑菇,稍近的雪坡,中景的森林村落,远景的天空,可以很好的呈现出画面的整体纵深空间。


细心的朋友还可以发现,雪蘑菇的前方还有一排动物的小脚印,我猜不出是什么动物。

undefined

曝光度:1/105s、 F/8、 ISO 100

支架:NiSi V6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同样的技法,以小见大!这次的这个小是画面中的一个人物,而大就是画面中的这些原始森林,虽然画面中没有这个人物的出现,我们可能也能知晓场景的大,但是因为有了人物的出现,这个画面的点缀更加巧妙。

undefined

曝光度:30s、 F/5.6、 ISO 100

支架:NiSi V5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2、借助道具

风光摄影一般都是纯粹的记录自然风貌,但有些时候,场景难免会出现单一,场景空旷,这个时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道具的存在,这个道具经常是人物本身,或者也可以是户外用品,最常见的是帐篷!


在拍摄冰洞的过程中,虽然冰洞很大,我一个人可以在其中任意行走,但是却很难有有一个直观的参照物来衬托冰洞的大小空间,所以我选择了让自己成为画面的一个点缀,站在洞口完成了这张自拍,观者可以一目了然的知晓冰洞大小。

undefined

曝光度:1/40s、 F/8、 ISO 200


帐篷在有些时候可以很好的充当道具,就是携带起来有一些不方便!以下图为例,我在拍摄蓝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棒的场景,无论是前景的冰,还是线条的引导都很符合我对场景的需求,但是画面当中却少了一个视觉焦点,这个时候我选择使用帐篷,来帮助我实现我的画面效果。

undefined

曝光度:1/20s、 F/22、 ISO 200

支架:NiSi V5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3、光影对比

风光摄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光线!所有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至理名言就是:摄影是用光的艺术!风光摄影的光线来源于自然,并且无法受人控制,所以我更喜欢说风光是利用光线的艺术。


逆光强光对比, 如果让我自己选择在一个季节拍摄,并且是在强光状态下,我一定选择冬季!冬季的逆光拍摄因为有雪的存在,暗部会有一定的反光,细节呈现的更好!同时面对疏密得当的树木、森林题材都能有很好的表现。强逆光让树木的影子在雪上,变得更加突出,阴影很好的塑造了空间感,同时阴影有了更好的视觉引导,另外不用质疑太阳的位置,新疆的冬天,大中午的太阳就是这个角度。

undefined

曝光度:1/100s、 F/22、 ISO 100

支架:NiSi V5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日出逆光带有暖色,我非常喜欢的时刻,这个时间的光线柔和弥漫,带有浪漫的色彩气息。当阳光刚刚升起来的瞬间,光线的色彩是暖色,这个时候拍出来的照片带有浓浓的暖意,下方的照片是我冬季在喀纳斯的拍摄,太阳升起来,雾气削弱了光线的强度,营造出了很好的逆光气氛。


日出逆光带有的光影, 在观察光影的时候,我对于日出更喜欢小面积的受光,正如下图的拍摄案例中,太阳在出来的时候,光线将雪的轮廓勾勒出了光的线条,因为这个时候的太阳角度没有那么高,还存在一定的光影对比。

undefined

曝光度:1/160s、 F/11、 ISO 100

支架:NiSi V5 Pro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这张照片面对已经升起来的太阳,太阳肯定是高光过曝,没有任何细节,但是太阳的周围细节过度还是很丰富的,我在使用明基专业摄影显示器SW270C再次看图时,比我在普通显示器上看到了更好的过渡,没有出现色阶断层的现象,当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很多朋友可能第一感觉就是“扯”,感觉上没啥关系,有没有关系继续向下看。

undefined

先通过图片来感受一下10bit与8bit之间关于色彩过的柔和程度,显而易见8bit的色彩过处出现了明显的色阶,很多时候我们在天空出现相对较多的单一色彩时,会经常看到这种过渡不均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的素质而言,多半是显示器显示的问题,而10bit面板能很好的色彩过渡。

undefined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一、色彩通道

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大家都能看到直方图内是由三色直方图组成,三个通道,红绿蓝,这个不需要再解释;

8bit面板显示器:三个色彩通道中每个色彩通道上能显示256(2的8次方=256)级灰阶;10bit面板显示器:三个色彩通道中每个色彩通道上能显示1024(2的10次方=1024)级灰阶


二、显示颜色

8bit面板显示器:可以显示16777216种颜色即为1677万色(每一个通道都有256种颜色,三个通道在一起排列组合:256×256×256=16777216)

10bit面板显示器:可以显示16777216种颜色即为10.7亿色(1024×1024×1024=1073741824)


约64倍的差距

10bit面板能显示的色彩是8bit面板的63.8044126倍之多,所以10bit面板显示器能帮助我们看到更加平滑细腻的色彩过渡,并且色彩更加丰富艳丽,也有助于充分发挥我们目前数码相机的性能,所以这也是我目前选择明基SW270C的原因。

undefined

为了避免窗外阳光的直射,我特意旋转了一下显示器的角度进行拍摄。


4、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能让照片产生潜在的动感效果!通常需要画面的不同元素来配合,目前在风光摄影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拍摄江河湖海的水流!


利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来塑造水流的不同形态,通过形态来体现画面的动感!以下图为例,通常我会使用30、1/2、1/4、1/8...(单位秒)等不同的速度来进行不同的尝试,湖水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以及力量感完全不同,线条拉丝效果、针状、雾化是最常见的三种方式。


拍摄此类题材,需要注意水流的方向,通常镜头与水流形成一定的角度,这样水流的动感效果会更好!在拍摄时,为了在相对较好的光线时刻,能使用较低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我通常会使用ND1000、ND64以及中灰渐变镜来辅助控制速度。

undefined

曝光度:1/13s、 F/5.6、 ISO 100

支架:NiSi V6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undefined

曝光度:30s、 F/11、 ISO 100

支架:NiSi V5 Pro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undefined

曝光度:0.5s、 F/3.5、 ISO 100

支架:NiSi V6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5、强化兴趣点

我在外出拍摄的时候经常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如果你对拍摄没有了感觉,那么就去做好一件事情,去寻找一个画面兴趣点,以这个兴趣点为突破口,去平衡整个画面!


以下图为例,当时我在拍摄喀纳斯湖的时候,我想选择一个尽可能简单简洁的画面,但是我又想让画面有一个让观者印象深刻的,所以我寻找一个小小的雪蘑菇,来充当画面的视觉兴趣点。

undefined


至于画面感和色调包括横竖构图,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光影和色调都能带来不同的情绪。

undefined


6、孤立局部对比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风光摄影中,经常会遇见!在这里我所描述的孤立并不是真正的孤立,而是与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局部,局部突出的同时,又从属于整体。


下图中,我使用长焦,找到整个森林的局部受光区域与整体的受光区域进行对比,是多和少的对比,也是大与小的对比。拍摄这样的题材需要耐心仔细的观察,通常都是画面很细微的变化,我当时在拍摄这张照片时,光线快要落山,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上的受光面积越来越小,竟然出现局部的受光区域对比,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意外。

undefined


孤立局部对比,还有一个更加简单的选择,就是寻找到单一简单的场景,吐过画面的个体来衬托整体。冬季的坝上也是大家酷爱的一个选择,我在这里拍摄时,选择了一个孤立马匹,结合画面中树木,遥相呼应。

undefined


7、无处不在的线条

线条是最朴素的绘画语言,最初的原始绘画就是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美丽画卷。我记得我高中上课的时候,第一节专业课学习的是削铅笔,然后开始动笔就是学习排线条,非常的无趣,用2B铅笔排了一天的线条,后来才知道这是素描的最为重要的基本功。


言归正传,线条可能是所有的拍摄元素中,最容易被发现的,线条的潜在引导,让画面充满了规律!在画面中有角度的线条是充满力量的,比如下图的斜线,从画面的两个底角开始由前向后延展,带着强烈的视觉引导。

undefined


有些线条是直观的,有一些则是隐性的,是潜在的线条,需要在拍摄时去寻找特定的角度,让画面呈现引导。

undefined


8、冷暖的触碰

冷色以青、蓝为主导,暖色以红、橙、黄为主导,在摄影的过程中,关于色彩的问题,除了物体本身自带的色彩对比外,最重要的就是大自然光线所带来的色彩倾向。


下图中,即使在零下二十多度的贝加尔湖,因为天空晚霞的出现,让我寒意全无!这就是暖色带来的心理暗示!一幅作品中如果有冷暖结合,会让画面中产生强烈的分离感,正如下图中的冷暖结合。

undefined曝光度:1/4s、 F/16、 ISO 200

支架:NiSi V5 Pro

渐变滤镜:NiSi Soft Nano IR GND 1.2 100*150mm


蓝黄两种颜色是最为常见的冷暖对比,局部光影的塑造,也会为画面增加意外的惊喜!在冰洞拍摄期间,我最初的想法是拍摄星芒,随着时间的推迟,意外发现眼前的冰洞呈现出冷暖的变化,这一刻我是幸运的。

undefined


说到冷暖对比,就会说到颜色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颜色感受是一种主观性非常强的个人审美,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即使是这样,在主观的基础上,也有一些客观的色彩判断。对于色彩的处理,我个人在相机内的设置会选择Adobe RGB,这种色域比sRGB拥有更多的色彩细节,在后期上能给我更多的灵活空间。


在后期的过程中,我会做一个工作流程选项,在adobe camera raw 中设置色彩空间为Adobe RGB,这个设置是一劳永逸的,无需下次设置。有些朋友的显示器可能无法显示Adobe RGB 这种色彩空间,即使无法显示,请在后期的时候也一定设置成Adobe RGB,在后期的Camera RAW界面中,只有选择Adobe RGB,色彩深度才可以选择成16位,这样更有利于后期的细节显示及处理!

undefined


色彩空间需要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不同模式,一般的情况下,有三种情况:


①电脑后期色彩空间配置-选择Adobe RGB

我们都知道Adobe RGB色域范围要比sRGB更大,能显示更多的色彩信息,AdobeRGB的色彩范围比sRGB要多出不少,所以,为了后期有更多的色彩信息,请选择AdobeRGB,我在后期的过程中,就会选择支持AdobeRGB色域的显示器,目前我使用的就是明基专业摄影显示器SW270C,就是因为能显示99.3%Adobe RGB,出厂经过专业的色彩校准,让我拿到显示器就可以直接进行工作。

undefined


②打印印刷-选择Adobe RGB

Adobe RGB色彩空间在印刷的优势就更加的明显,可以打印输出更多的色彩细节,所以打印输出的时候,请选择Adobe RGB,我一般都是带着电脑去,现场打小样进行对比。


③网络分享-选择sRGB目前大部分的显示器支持的色域是sRGB,sRGB被广泛的应用在网络、大部分的普通显示器、笔记本、计算机等,这些几乎都使用sRGB为色彩空间标准,所以当你的照片准备进行网络分享的时候,请选择sRGB,要不然得到的结果就是,你的显示器支持Adobe RGB,你看的色彩是你想要的色彩,可是网络上别人的显示器不一定支持Adobe RGB,这就导致别人看你的照片不是你想要展示的色彩,甚至是糟糕的色彩。


前面说到色彩的感觉是一件很主观的感受,但是依然有相对科学的客观判断标准,除了我个人喜欢使用专业的摄影显示器处理照片以外,我还特别喜欢通过直方图通道判断色彩倾向。通过观看直方图的三色直方图,我们能看到摄影当中三元素三种色彩红绿蓝的色彩信息分布,通过红色直方图、绿色直方图、蓝色直方图,三个颜色直方图完全重合的部分就是没有偏色,三色直方图信息量两两重叠的部分就会产生黄、品、青(黄是红和绿的相加结果),通过色彩直方图我们不仅能参考曝光量的多少,还能看到颜色倾向的分布。整个画面几乎都是以红色、黄为主导,所以暖色为整张照片的主导。

undefined

但是,肉眼的视觉感受,这张照片是冷暖交织,但是通过直方图,这张照片更接近于暖色调,为什么会有这种视觉感受,因为黄色与蓝冰之间的分离感特别强,所以在这里蓝色调会从视觉感受上感觉占有一定的比例。


9、弱光下雪地的反光

弱光拍摄一般都不会等到太晚,因为暗部的信息有的时候因为光线的原因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无法很好的呈现细节,所以通常拍摄到蓝点结束的时刻。但是在雪夜里拍摄星空,因为雪地反射光线的原因,能更好的表现雪地部分的细节,所以雪在一定程度上给地面部分进行了补光,这对于弱光下的星空是一个帮助,有利用画面地面部分的表现。

undefined


10、大面积前景的烘托

密不透风,疏可跑马!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常用的技法,讲究的就是疏密得当!在风光摄影中,一定程度的留白,可以让主要元素更加突出,降低次要元素对于主体的影响,在视觉上给与主体充分的主导地位。


在下图的拍摄中,我寻找大面的雪地作为前景的烘托,为了不让雪景单一,我特意寻找了雪景上富有线条变化的的地方进行拍摄。

undefined


在寻找前景的时候,也需要去寻找规律,在下图我拍摄蓝冰的时候,我寻找具有整体方向性引导的蓝冰作为前景,冰块的方向都指向前方的人物。

undefined


总结

摄影中很多拍摄思路及技法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张作品都不能单独孤立的存在,实践的越多,可发掘的就更多!

  • 如果你有所收货,欢迎点赞转发。

  • 如果你没有学到,请提出你的建议和问题。


推荐教程

星芒技巧|一篇文章完全掌握星芒拍摄


-END-

用影像记录转瞬即逝的瞬间

摄影创作旅程  · 教程技巧 · 教学培训


一年基本上不在拍摄就在拍摄的路上


402
Report
|
222
Share
相关推荐
雪域晨曦
Recommanded by editor
时间守护者
Recommanded by editor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远山的呼唤
Recommanded by editor
湖畔的暮光
Recommanded by editor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DESIGN NEW WAV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一大波可爱小动物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Penny妹妹抽象表情包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2020年优秀文章合集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2020站酷文章周榜冠军
2020站酷文章周榜冠军
2020站酷文章周榜冠军
2020站酷文章周榜冠军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摄影
摄影
摄影
摄影
作品收藏夹
摄影
摄影
摄影
摄影
作品收藏夹
摄影
摄影
摄影
摄影
作品收藏夹
摄影
摄影
摄影
摄影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